征服、欲望与人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o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在失去道德准则、社会规则的约束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原本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殖民者来到殖民地,是否又能保持文明的做法呢?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主义潮流的引领者之一,他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小说充分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末日之感,折射出日趋严重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沉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英、法、德、意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产生了垄断资本。垄断资本的性质导致各国在海外殖民活动的加剧,对金钱的追逐,对原材料的渴望,让这场征服与欲望交织的殖民活动变成了人性之恶的放大镜。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出版于1899年,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把殖民主义者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欲望的支配下,殖民者掠夺、剥削、奴役和杀戮,从西方社会的文明人变成了灵魂空洞的恶魔。小说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其中对人性的剖析,即使今天来看依然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一、《黑暗的心》现代主义作品的经典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家,也是现代主义初期的一名勇敢的探路人。现代主义小说关注人的内心,反思现代人的信仰、感受、体验,而对外部世界的描写则变成了次要部分。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呈现迅猛形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明显,海外殖民猖獗,社会贫富差距大,工人运动不断,西方人在20世纪之初显露出了悲观情绪和没落意识。《黑暗的心》被称为“现代主义宣言”的一部作品,也折射出了康拉德对于伴随殖民活动而带来的“道德沦丧”的忧虑。
  在《黑暗的心》中,故事叙述者马洛为了寻找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库尔茨沿刚果河逆流而上,一路上听到了关于库尔茨的各种传闻,说他因做象牙生意而致富,甚至被土著黑人奉为神。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马洛终于找到了库尔茨的下落,但眼前的库尔茨和传闻中的那个人相距甚远,此时,这名被称为“殖民英雄”的人物已经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欲望占据了他的心,全然没有了西方文明社会中人性之光。库尔茨在“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的呓语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随后,马洛回到了国内,见到了库尔茨的女友,并骗她说,库尔茨死前一直呼唤着她的名字。
  在小说中,马洛进入刚果河之初,这里曾是一片原始社会,看不到人类文明的痕迹,随着行程的前进,马洛逐渐深入非洲大陆腹地,这象征着西方文明征服非洲的过程,也暗喻人类灵魂由光明向黑暗的转变。库尔茨作为殖民主义者的经历和人性的转变,既暗示着殖民活动的残酷,也表现出欧洲人的殖民活动给自己的文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腐蚀作用。这种悲观主义情绪为日后充满悲观色彩和虚无主义气氛的现代主义文学奠定了基调。康拉德在创作中对小说的叙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同时大量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多次出现黑与白的对比,他用白色象征纯洁和善良,用黑色象征邪恶与死亡。
  《黑暗的心》作为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研究者对其的研究可谓林林总总。研究视角大多集中在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艺术手法、象征意象和叙事结构等,但康拉德作为一位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家,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创作始终,《黑暗的心》中对人性的揭示和剖析十分准确和尖锐,从人性角度的深入解读也十分有必要。一个西方社会的文明人,来到非洲大陆后,在欲望的支配下,人类贪婪的本性得以无所顾忌的展现,揭露了殖民主義的罪恶以及殖民者的可怖内心。
  二、层层深入揭露人性之恶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曾在批判《黑暗的心》所表现出的种族主义时说,欧洲强国对非洲的殖民活动,以及对于非洲的偏见,包含着“西方精神中的某种欲望——有人也许会说是需求——此一欲望,将非洲构造成欧洲的陪衬”。欲望一直存在于人的内心,但欲望支配人性有一个过程。小说分为三个章节进行,对殖民活动也分了三个层次进行鞭挞,最终从精神层次展现对人性的反思,对人性之恶的揭露。
  人性中恶的部分最直接表现为,殖民者对于非洲土著黑人的奴役和屠杀,这也是康拉德对殖民活动的直接批判。叙述故事前,马洛说,刚果河之旅是他航程的最远点,也是他经历的最高潮,“这件事似乎照亮了我周围的一切——同时也照亮了我的思想”。马洛的行程沿刚果河层层深入,由海滨逐步走进了殖民活动的内部,这种由外向内的顺序与作者对人性逐步深入的揭示也保持了动态统一。
  马洛在最初进入船上工作时,遇到了一位会计秘书,这个人看上去很和蔼,穿着打扮十分得体考究,“他的外表的确和理发馆橱窗里的模特儿一模一样”,显然是一位西方的“文明人”。同时,他对工作也十分认真,将账本摆得整整齐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办公室环境和对其他人的态度,却与“文明人”相差甚远。粗糙的办公室内肥大的苍蝇可怕地嗡嗡叫着,十分闷热,这位秘书却“一尘不染,有时还略略洒上点香水坐在他的高凳上工作”。当一个病人被放到他的办公室后,他只是很温和地表现出一点苦恼的神情。他说:“这病人的呻吟扰乱了我的注意力。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没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要想算账不出差错,可是太难了。”在这位道貌岸然的白人秘书心中,最为紧要的仅仅是他的工作,在他看来,账目中的一个小错误比别人的生命还要重要,可见内心的冷酷与无情。在康拉德笔下,这种类型的人性之恶是常见的,也是最初级的表现,可以说是殖民活动中最为表层的东西。
  随着航行的开始,马洛发现了殖民者的秘密,“‘象牙’这个词在空气中,在人的耳语和叹息中跳跃”,获取象牙成了殖民者最关心的事情,对象牙的疯狂追求让马洛“到处都可以闻到一种愚蠢的贪婪的气息,完全像从尸体上发出的臭味”。在航行中,马洛遇到了埃尔多拉多探险队,这些队员性格阴险狡诈,故意破坏马洛的汽艇,推迟马洛的行程,经理威胁欺骗马洛。这种恶与之前的白人秘书的冷漠和麻木相比又更深了一层,已经变成了为一己私利可以牺牲他人的生命,生命在他们的眼中还不如多得一些象牙更加有用。
  随着殖民者真实面孔的逐渐暴露,马洛对殖民者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他开始感到失望。殖民者标榜的将文明带到非洲完全是谎言,而西方文明中备受推崇的理性也丧失殆尽,殖民者完全被权力与金钱的欲望所征服。当他偶然得知殖民者在密谋陷害一个叫库尔茨的白人时,他以为库尔茨肯定是一位能坚守自己纯真内心的理想人物。在寻找的过程中,马洛发现库尔茨还是一个天才,拥有音乐和诗歌的才华,库尔茨也象征着当时的欧洲殖民者的真实形象。马洛最终寻找到了库尔茨,但这一理想形象轰然倒塌,马洛发现,库尔茨已完全陷入了权力欲望的魔掌之中,甚至企图成为万事万物的主宰,不仅任意掠夺屠杀非洲土著人,宣称自己是带来文明的“神”。马洛听他说过:“我的象牙,我的未婚妻,我的象牙,我的贸易战,我的河流——我的——”他要掌控一切,为了获得象牙和更多的财富,库尔茨不择手段。库尔茨代表的是在追求财富和权力的疯狂中,完全迷失自己的一类人,这种状态发展到极致之后,便是完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理智,最终丧命于自己的贪婪。这也是深入到故事的最深一层,人性恶的一面的全部暴露。   故事中存在人性恶的并非只有以上几个代表,库尔茨虽然死了,但与他一样的殖民者依然存在,甚至因为殖民活动的存在,非洲的土著黑人也产生了分化。对于库尔茨的死,经理的听差用一种刺耳的、轻蔑的声音说:“库尔茨先生——他死了。”故事叙述者马洛,也是欧洲殖民者中的一员,他也曾同库尔茨一样向往权力和金钱。但他与其他人的不同在于,他从库尔茨身上看到了贪婪无度、极度欲望之后的可怕恶果。马洛悟出了其中道理,懂得了自我节制。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康拉德希望表达的是,“恶”是普遍存在的,殖民活动、利益诱惑并不是将“恶”种在人性之中的始作俑者,也不是“恶”产生的原因,而仅仅是加速人性之恶表现出来的催化剂。
  三、“恶”之内在原因
  行为只是表象,支配行为的内心才是本质,小说以隐晦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内心的冷酷、虚伪、阴险、狡诈、贪婪等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人性之恶并不单单存在于欧洲殖民者的内心,而是普遍存在于包括被奴役的黑人在内的各个人物之中。也就是说,人的本性都包含恶的部分,但非洲殖民地与文明社会的区别在于,道德伦理、法律准则以及宗教信仰都对文明社会的人们行为做出了限制,因为“对流言蜚语、绞刑架和疯人院怀着神圣的恐惧”,人们内心贪婪的欲望得到压制。然而在不受约束的非洲,当那些外力全都不存在的时候,人们的行为只能依靠自己的本有力量,依靠内心的信仰。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自我中有着等级划分,它的内部存在着异质之物,其被称为“自我典范”或“超我”。超我在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下逐渐形成,使自我依照超我的命令对人性中原始的欲望进行压制。殖民者在刚果河流域所进行的各种殖民活动,贪婪地获取当地的资源和财富的行为都是人性中疯狂欲望的表现。他们生活在西方文明社会时,受制于各种原则,在超我的限制下,欲望受到压制。然而当人们远离文明社会时,就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内心贪欲显露无遗,甚至四处屠杀掠夺也没有任何制裁。
  一位丹麦船长在踏上非洲大陆之前,原本是在“用双腿走路的动物之中最温柔、最安静的”。可在进入刚果河殖民地后,他开始变得丧心病狂,甚至“会无情地鞭打老黑人”。库尔茨是众多贪婪无度的殖民者代表,进入非洲后,他只会不断地对象牙进行搜寻,完全迷失了自我,虽然内心依旧保留着原则,但已经无法自拔。加之價值观扭曲和信仰的缺失,即使他想重返文明社会,也无法摆脱欲望,只能在无度的疯狂之下走向死亡。
  四、人性之恶的外部原因
  人性的发展并不仅是内在的原因,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起着催化作用。19世纪末,长期的经济发展让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享受到财富带来的巨大好处,贵族和资产阶级尽情地享受“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余晖。与此同时,下层阶级日益贫困化,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政治改革、殖民扩张等现代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模式被打破,恐慌、困惑弥漫在人们心头,这种无以名状的焦虑正是现代主义作家试图展现的东西。康拉德的作品反映出这一时期人们的悲观情绪和西方文明的没落意识。
  库尔茨从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到一名无度的贪婪殖民者转变,让马洛得到经验和反省,正如他所说,来到刚果河和见到库尔茨,“是我航程的最远点,也是我的经历的最高潮。这件事似乎照亮了我周围的一切——同时也照亮了我的思想”。马洛认清了殖民扩张的实质,揭穿了殖民者的谎言,看到了欧洲殖民者黑暗的灵魂和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
  道德准则和坚实信仰是一个文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缺失了这些原本拥有文明行为的人类会变得残暴贪婪,而在原始社会,所谓的“文明”空降也改变原有的社会秩序。小说中所提到的,被殖民的非洲黑人对自己悲惨处境的并没有察觉,甚至因殖民活动,黑人中也有了等级区分。面对当地人的求救,受雇于殖民者的非洲人说:“她如果提出要上船来,我想我真会一枪打死她的。”库尔茨在临死前发出的“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的喊叫不仅是对其一生罪恶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日薄西山的殖民统治的深刻感悟。
  五、结语
  康拉德的现代主义意识和创作手法走在时代的前面,引领现代主义潮流。尽管学界对于《黑暗的心》中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倾向争论不休,但小说对于人性堕落的批判意识是毫无疑问的。欧洲殖民者看似将文明带入非洲丛林,实际上由于人性的阴暗面,带来生灵涂炭和文明毁灭。
  人性中的原始欲望一旦缺乏制约就会肆意膨胀,无数“库尔茨”便会出现,他们对于权力、财富、名誉等的不择手段的疯狂追求不仅仅会在殖民活动产生,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黑暗的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类一旦被人性中的权力意志和人性中恶的部分所控制,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其他文献
历史是什么?学历史有何实际意义与现实功效?如何研究历史?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对于历史的理解?这些问题皆为长久以来每一位治史之人所困扰但又必须首先加以思考與探讨的问题。伴随着当今跨国史、新文化史等历史研究新取向、新视角的发展,李剑鸣教授将其长久以来面向研究生讲述的“史学方法”课程的讲义内容最终整理成书,并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部书资料详实、引经据典,从历史学的定义、历史学研究者的责任与担当、史学具体研
期刊
作为一个极具知识分子气质的女作家,方方历来十分关注知识分子题材,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当我写知识分子生活时,感觉有一种冲动,有一种情感力量在里面,因此与市民题材的作品相比,我更喜欢《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这些作品,那些人物是我的亲人,我身边的人,所以写起来用的是心和血,其中很微妙的情感在这种状态下会比较敏锐地体现出来。所以要说起来,这些小说更接近我为内心写作的原则。”本文探究了方方小说中父辈
期刊
作为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环节,对其尊严的教育是最为重要也是最易被家长忽视的教育方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儿童题材小说始终凝注了对尊严教育问题的深深思考,《一厘米》即是以工厂食堂炊事员陶影为主人公,通过“一厘米”风波展示了她对儿子的教育以及在现实中遭遇的阻挠与困境,以精炼的篇幅折射出尊严教育的根本性质、内在特征及现实困境,对以母亲为主体的培养者有着广泛的启迪、借鉴作用。  马斯洛指出“社会上所有的人
期刊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作品以其“黑色幽默”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学。然而在作者玩世不恭的笔调中,其作品又时时透露出深层次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笔者从儒家社会理想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剖析。  一、书中的黑色幽默主义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指那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的、荒诞的幽默”。实际上,它就是透过种种荒诞无稽的描写来反映这个病态的社会、扭曲的现实。而这种病态的描写
期刊
《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劝学》打头,此种编排,其中有无深意,值得探讨。另加上《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共八篇论“学”,可见荀子为学之态度。然荀子为何重学?他作《劝学》究竟想劝人们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劝学》篇谈起,就荀子“劝学、重礼”等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荀子缘何劝学  (一)“饰邪说,文奸言”之背景 
期刊
“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广泛存在的概念和命题。西方文化没有“势”这个概念,也没有“势”这个命题。但是,古今中外绘画者在作画时都不会忽视画面中“势”的存在。中国绘画者在鉴赏古代优秀作品时都会讲到作品是怎么布势的,可是对于“势”在绘画作品里的运用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势”在各种绘画中都可以运用。“势”是产生画面全局的态势、阵势、趋势和气势,并没有确切的定义。绘画中的“势”制造出了画面的整
期刊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除了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之外,一些原本立足于传统媒体的文艺节目却借助互联网平台又重新兴起,《圆桌派》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将从互联网发展的互动性、资本价值的趋利性以及意见领袖的引领性与号召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作为优酷“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的《圆桌派》,是优酷视频与理想国出版社联合打造的高品质内容节目。优酷“看理想”系列前期一共推出了三档文化类节目,分别为《一千零
期刊
一、墓山石棺画像  墓山位于利国镇西南部,石棺埋于深2.5米的竖穴内,南北向,长2.3米、宽0.95米、高0.94米。头、足档、棺两侧档板及铺底石板各由一石构成。头、足档为近正方形的石板,宽0.74米、高0.7米、厚0.05米。棺上以两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南侧一石略小,长1米,北侧一石长1.3米。铺底石板由于受压,从中部断裂。  头档画面中部为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带。足档为平行线组成的三角纹。西侧棺板
期刊
《续诗品》是清代诗人袁枚标举“性灵”的代表作,仿照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重真情、崇个性、尚自然,并进一步讨论诗歌创作的必备条件、构思途径、鉴赏与修改方法。同时,作为以诗论诗的典型作品,《续诗品》自身的构思布局、语言风格也成为袁枚诗歌主张的说明范例,体现了袁枚对“真”与“雅”、结构美与韵律美的鉴赏标准。  《续诗品》是清人袁枚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四言十二句诗的形式所作的一篇论诗著作。袁
期刊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在1964年因《冰点》获得朝日新闻悬赏小说大奖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启了创作道路,其作品大多为民众喜爱。1999年逝世后,人们在北海道札幌为她建立了“三浦绫子文学纪念馆”,她的作品因通俗易读而常常被忽略其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对她的研究更是有限,《泥流地带》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她的人生观、文学观,以及三浦绫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泥流地带》发出人应该怎么活的疑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