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下)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在教学中积累阅读素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段摘录下来,博采众长并加以吸收,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赏析文章的过程。教师可每周开展一次读书笔记交流会,让同学们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把好的读书笔记传阅、展览,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4.在阅读中,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就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在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花费很多的时间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这样的阅读方法会增加阅读的困难,浪费学生的时间。而粗略的阅读可以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及其规模,可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是否有阅读价值。这种方法与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中提到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大抵相仿。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地阅读、完整地阅读,也就是精读。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而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这样的阅读方法适用于课本中的重点篇目,或者在粗略阅读基础上觉得比较重要的文章,集中精力逐句熟读文本并做到精细化分析理解。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做到“四到”,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这样才能明确文章的主旨,归纳出章节内容大意。
  三、边缘因素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有自己接触的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物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恰当地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尤其需要这种综合的学习方法。
  1.利用在校时间向同学、教师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有很多同学是阅读的高手,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向他们请教,与他们交流阅读的方法和体会。与教师交流、学习是更好的办法,毕竟教师的知识全面、系统,可以更好地讲解传授阅读方法和知识。
  2.利用图书报刊促进阅读。
  前苏联的马卡连柯说过:“应该努力让孩子自己去读报,让报纸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报刊书籍,但是否运用得当则需要学生甄别报刊的好坏再进行阅读,更需要有父母和教师积极地进行引导。
  学生接触到的大部分报刊是父母订阅的社会类报刊、娱乐体育的报刊以及街头散发的广告刊物,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父母的监管尤其重要:好的报刊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起到促进作用,但粗制滥造的报刊,则会将学生的阅读方向引入歧途。
  3.利用高科技促进阅读。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电视、广播无处不在,手机、电脑也成为常见的物件。对这些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教师是该把它们看作是洪水猛兽,唯恐避之而不及;还是既来之则安之,引导之?很多家长认为不能给孩子买电脑,不能给孩子配手机,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作为班主任,笔者也一直强调学生家里尽量不要给学生配置私人电脑和手机。但在信息时代,高科技产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拓展了视野。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让学生的学习和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产品不冲突呢?
  其实利用这些现代高科技的产品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服务,需要教师加以引导。2015年,58.1%的中国人选看电子书,平均每人电子书阅读量3.22本。可以说引导学生利用高科技进行自主阅读是可行的。
  以上就影响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作了简略分析,中学生自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2016年高考招生计划公布,全国各地本科计划招生3253900人,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计划招生460546人,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本科14萬人。  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是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和相关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包括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2016
期刊
四、巧用评语,交流情感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在儿童表达情绪时,如果成人做出不合理的回应,儿童就会表现出退缩反应,这会给今后的教育增加难度。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个性独特,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在日常作文中常常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而这种情感有可能存在偏激成分。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利用作文评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循循善诱,肯定他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其不足,要在字里行间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期刊
学校里为什么要设语文课?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为代表:“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接受和表达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表达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听、说、读、写都重要》,《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21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期刊
里约奥运会已经落幕,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还有一个远比奥运会大得多、激烈得多的教育“赛场”。教育中的这个“赛场”更像是一种强调少数高手进行单项体育竞技、以争夺冠军为最高目标的锦标赛。为了实现获取高分、第一名以及进名校的目标,千千万万个孩子以及他们背后的家长们已将这个“赛场”从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从课堂扩展到校外的各种补习班、强化班。这个“赛场”比拼的不只是孩子的智力,更多的还有孩
期刊
阅读心理学讲,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是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图式和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经验图式进行同构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阅读水平、感悟能力和感悟角度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经验进行同构。点评具有激发兴趣以及指
期刊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必修2》的《离骚》一文是笔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以往常常是教师包讲——串讲意思,强调字词,一首活泼的诗歌生生被当成了文言文来讲。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听过即忘,教师讲起来也自觉生涩,学生对字面意思不理解,更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情感,往往只找出“怨、哀”的内容就草草收场。  今年,在高考全国《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中,《离骚》赫然在列,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不把它拿下,高考复习的时候这将是个
期刊
【设计思想】  《雨霖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三板块“词别是一家”的第三篇。它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令人叹为观止。“点染”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即以“点染”艺术手法为主线,带领学生通过初读、深读,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以期提高同学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及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
期刊
二、服务生活,变“浅表语用”为“深度语用”  所谓“浅表语用”,顾名思义就是指语用训练的设计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徒有其表。而“深度语用”则是指联系生活实际,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深入的语言表达训练。以苏教版六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十分钟,执教的陈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中的一个部分,将文中的内容改编成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在老师的提示下,同学们有的把书卷成了
期刊
二、纵容  纵容这个词在中国人眼里似乎是包庇孩子们的缺点,甚至教唆他们去干坏事一样。其实,接一个新班,面对一张张新面孔,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让他们将真实的自己在短时间内显现在我们的面前,以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呢?我是这样做的:上课的时候,即使班上闹一点,心不在焉的孩子多一點,我也不会就此生气而停下讲课。我就是要看哪些学生课堂比较自觉听讲,喜欢回答问题,勤于动脑;哪些学生喜欢讲话,经常在下面搞小动
期刊
二、深入教材,用活文本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我们颂扬“真善美”的绝佳素材,是对高中生灵魂洗礼的上佳范本。因此,找准切入点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灵魂教育、生命和头脑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鲜明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行的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均有反映自然、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