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的途径获得的。一个人会不会阅读决定他知识掌握的多少和信息获得的快慢,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他的成功与否。可见阅读的作用之大。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广意上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因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是这样定义“阅读”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引导;互动;激情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閱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如何落实这课堂之外的学习呢?
  一、一滴水映射出一片海
  教材上精选出来的课文就象一颗颗晶莹的水珠,而这滴水珠的背后是小河,是大江,是海洋。这江河就是与每篇课文相关的文章或知识,这海洋就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所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知识。这江海需要教师指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话,我们应该从这例子出发,把它当作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我们在学习每篇课文时,可以把相关的文章指给学生,相关的时代背景,名篇名文,甚至是整本书。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名篇节选,如《草原》摘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少年闰土》摘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蟋蟀》选自法国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把原著指给学生,让学生课外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文章的全貌,丰富了知识,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能更全面地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学习准确、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名著有着非凡的、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学名著,不但能从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从品德上受到影响,受到教育。学生名著学多了,慢慢也就会有一些欣赏名著的能力了。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北师大教材第十册中的《草帽记》、《一个苹果》、《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类的课文,如果学生不了解时代背景的话,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我上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这种阅读是课堂必要的延伸。教材的选编越来越注重古代文化的分量,强调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这浩瀚的五千年文化的学习得益于老师的指引。在学习李白、杜甫的诗时,让学生制作关于李白、杜甫生平的手抄报或李白、杜甫诗展,还让学生去学习唐诗,欣赏唐诗;学《女娲补天》时,指引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我们要让学生爱上并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教师自己就要去爱,去讲,去指引。
  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引,教师给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在课堂上,不仅仅是针对课本,我们应该从这一滴水珠出发,把这滴水珠映射出的知识海洋指给学生。
  二、让知识的海洋激荡欢乐的浪花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智力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教师要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在阅读兴趣上给予引导,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好符合自己兴趣的的阅读材料。
  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我根据这一点,给学生提供《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也可以是《哈利·波特》、《拇指牛》、《魔法学校》、《郑渊洁童话》等畅销书,让他们选择。有的学生喜欢思考,热爱科学,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学《十万个为什么》,或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喜欢社会信息、知识的学生,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这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有些孩子自小就对经典有特殊的喜好。我见到一个六岁的孩子整天抱着注音《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足见经典并不是高深的,孩子学不懂的。现在很多事实证明,六岁以下的孩子诵读经典,不但能朗朗上口,还能记忆背诵,经久不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经典。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让学生能在综合知识考试中考出高分,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的心智,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难道不更应该指引给学生吗?
  在阅读量的要求上,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一般的学生每天要求3千字左右,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要求5千字左右,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哪怕他每天只读1百字,你都应该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
  我这样指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好的阅读材料已经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孩子的热情是不能较长期保持的。大多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榜样更能起到有用的效果。学校和家庭都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耳闻目睹,孩子自然也会是爱读书的。
  其次,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果一本书,孩子翻了三页就不感兴趣了,你不能再强迫他一定要看完;如果孩子对一本书着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你不能因为它不在你的推荐范围之内而横加阻挠,你应该想想这本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是不是有它可取的地方,万一它真是儿童不宜的话,那你就更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引导存在着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孩子。   另外,有的孩子喜欢看注音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有图画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原著,有的孩子喜欢看有解释和评价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好,也许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有的孩子有可能连读懂意思都感到吃力。这些,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差异,不要动辄棒喝,也不要过份赞赏。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喜爱的事,让知识的海洋常常跳跃着他们因阅读有所收获的欢快的浪花。
  三、持之以恒,小溪汇成海洋
  好的习惯成就一生的成功。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终身学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倡。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很大程度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坚持。我们可以用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我觉得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单靠简单的表扬、奖励是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目的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面爱上阅读,愿意阅读,才能爱不释手,才能渐成习惯。因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们学校开展了“最是书香能致远,亲子共读乐无涯”的读书活动,学生在家与家长共同读书,既掌握了知识,又找到了乐趣,使之更加喜爱读书。另外,每天还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我读了……”的活动。每天用一点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用简短的话来说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既交流了收获,开阔视野,又锻炼说话能力。我们的活动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坚持多长时间。我还定期办读书手抄报、读书板报,开展读书竞赛的活动。在“最是书香能致远,亲子共读乐无涯”的读书活动,学生写读书心得,并办读书板报。开展:“我知道的科学”、“我知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趣事话你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小溪终将能汇成海洋。
  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校规定每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全校师生课外阅读时间。在这个期间,每个学生都自由选择自己的读物。我校制定这个计划,是想让孩子们看看,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它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个星期四大家都翘首以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在学校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那种不情愿的翻书声。
  课外阅读的延伸,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 作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慧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经验汇总[J].教育界,2020(52):93-94.
  [2]吴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0(36):40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的内容复杂,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这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基础知识,更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求解问题。在这过程中,反思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将前后学习的知识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对同类题目以及错题的及时反思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多角度解决难题。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策略的探索,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反思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能力;错题记录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教育的重心逐渐从学习内容转到了学习者本身,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成为了重中之重。这种学习模式的转变不仅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适应了当下教育的发展。本文将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处、展开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现下,小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而来的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笔者一直处在一线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中,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观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工作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环境满足;安全环境  一、学生心理冲突源于个人需要与环境满足之间的矛盾,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我把在校学生影响心理冲突的原因总结为以下需求:  1、家庭关爱需求。我校学生虽然大部
期刊
摘要:幼儿的品德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具体内容,针对幼儿一生良好的习惯的塑造和良好品性的培养具备重大意义,教师在幼儿课程主题活动中能够运用多种多样幼儿比较喜爱的方法开展品德教育的渗入,使幼儿在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另外获得品德教育陶冶。文中关键紧紧围绕品德教育怎样在幼儿教育主题活动中的渗入深入探讨,以诗文演出、小故事解读、绘画教学为主导,讨论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塑造幼儿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等
期刊
摘要: 小学教育是一个学生学习最关键的阶段,是读写算发展的重要时期,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而由于部分学生中存在学习障碍的关系,容易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或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本文从小学生的学习出发,探讨了学生学习障碍的含义和成因,并针对学习障碍的类型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以解决小学生的学习障碍。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障碍;教育对策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阶段,也是初次接受正式教育,做
期刊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需要认真,严格地分析和研究高中生物学教学,以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下生物学教学的方向。教师需要通过展示生物科学史,教材与生活实例以及进行探索性实验来进行课堂教学,以便更好地發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基本素养;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和提高教师生物教学的整体水平,这就有必要更新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作为教学创新的一部分,教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和传统科目的融合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的重点,自从教育信息化以来信息技术和学科的融合就体现出各个学科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有极其庞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创新的融合,提出优化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希望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引言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也是语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是以让学生体验劳动为目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与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以实践性为主的学习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视角下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培养,重视劳动理念的转化、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构、将劳动意识常态化、重视社会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劳动教育;改善教育方法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面高速发展阶段,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将专业领域细化,增加越来越多的行
期刊
摘要:历史是一门深刻的教科书,学习历史不仅能够让个人更加聪慧,也让整个国家与民族更加进步。历史是初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及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任。此外,家国情怀还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之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历史教学实践,以《百家争鸣》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中华文化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成为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为此,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彻底改革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实际需要上,探索新颖、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理解性和兴趣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方法研究为题,通过设计精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建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