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嘉定明清书画艺术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on3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上海嘉定自古就以“教化”闻名,明清两代文脉昌盛,书画名家辈出。2018年1月时值嘉定建县800周年,为深入挖掘嘉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嘉定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文物为依托,于2017年11月18日—2018年1月10日重磅推出原创性展览“风雅练川——嘉定明清书画展”。《书与画》杂志特与嘉定博物馆合作,配合此次展览推出“嘉定书画专题”,将嘉定博物馆所藏精品呈现给读者,以感受嘉定的人文魅力和历史底蕴。
  嘉定,自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1月)建县至今已有整整800年的历史.旧归江苏,今属上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800年来,经这片土地上先民们的辛勤努力,在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上均创出了不俗的成绩,使嘉定不仅成为江南望县,同时也成为吴文化的一方重镇。
  嘉定素有兴学重教与好古尚文的传统。这一传统在成就嘉定“重道义,尚文雅”(明正德《练川图记》卷上《风俗》)的敦厚古朴民风的同时,也奠定了嘉定文化的”根”与”魂”。
  书画艺术创作是人文嘉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层涌现出许多书画家,据成书干清嘉庆五年(1800)的徐玉瑛所辑《吴醪画雅》所载.自元明迄清嘉庆初年有290余人;成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的程庭鹭所著《练水画征录》所载约440名,其中明代40名,清代398名:而据成书于光绪(1875-1908)初年的《嘉定县志》所载,知仅善书者就有275名。艺术家们的努力,不仅成就了嘉定文化艺术的兴盛局面,同时也为祖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明清两代是嘉定书画艺术活动与创作的繁荣与兴盛期.书画艺术人才众多,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形式同中有异,风格崇尚温和雅秀,不仅创作了许多载入史册的作品,同时也留下了可供后人学习与赏鉴的著作。
  研习书法是科举时代土人的必修功夫,因此旧时缙绅之家于教导子弟勤读诗书之时,须同时用功书法。从地方志书所载及传世各时期大量的碑刻(现存有近370通)可知,明清时期嘉定的书法人才众多,著名者有明代马愈,娄坚,黄淳耀、清代钱坫。明代马愈《约活动干明英宗时期),书法清劲,传世作品有《暑气帖》 (故宫博物院藏)。娄坚《1554-1631).字子柔,一字歇庵,与唐时升,李流芳、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精书法,时人称之“书法妙天下”,人争传购。传世作品有《娄子柔先生墨迹手卷》《行书轴》(嘉定博物馆藏)等。黄淳耀(1605-1645),工楷书、行草,传世作品有《草书轴》《书法册页》(嘉定博物馆藏)等。清钱坫(1744-1806).号十兰,工篆籀,晚年以左手书.尤苍劲。
  山水画的创作是嘉定画坛创作的主流,名家辈出.画宗宋元人法.各有成就。明代马轼(?-1457),擅长院体,画宗郭熙,高古有法,与戴进并重京师。传世作品有《归去来兮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春坞村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程嘉燧(1565-1643),山水师法黄公望,倪瓒,笔墨多枯简疏放,风格秀逸恬淡。传世作品《秋林策杖图》《霜林远岫图》(上海博物馆藏)、《摹叔明山水图轴》(嘉定博物馆藏)。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书法规模东坡,画法元人,尤近仲圭(吴镇),与董其昌.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王鉴为“画中九友”。其山水课徒画稿经清初王概《芥子园画谱》一书的问世.嘉惠艺坛实多。传世作品有《溪山图》 《故宫博物院藏)、 《仿黄子久山水轴》(南京博物院藏)、《长林丰草图轴》《吴中十景图册》(上海博物馆藏)。张彦,字伯美,工画山水及花鸟人物,与吴门张宏齐名。传世作品有《山水图轴》(嘉定博物馆藏)。清陆道淮.字桐源,一字上游。善画山水,师事王翚、吴历。王敬铭(1668-1721).字丹思,号未岩。为王原祁入室弟子.作品清腴闲远,书卷之气溢于楮墨。传世作品有《拟云林山水图轴》 (嘉定博物馆藏)。周颢(1685-1773),号芷岩.工书法.擅山水人物,尤精刻竹,2016年上海博物馆曾举办《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并编著图册,称其为“四绝才子,竹刻宗师”。张鹏翀{1688-1745),号南华散仙,精山水,清和疏爽,与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柴慎为“画中十哲”。传世作品有《松筠溪阁图卷》(嘉定博物馆藏)。陆遵书(7 -1783),字芙苑,以善画供奉内廷,作品烟云深秀,丘壑不穷。沈苍(生卒年不详).字葭溪,善界画,传世作品有《山水图册》(嘉定博物馆藏)。王鸣韶(1732-1788),字夔律,号鹤溪。工山水,与王廷元、王廷周、王三锡为“后四王”。钱大听曾题其画作有“石谷(王翠)密致,墨井(吴历)超逸,兼而有之”之语。
  人物画的创作.名家有:明代周孟容{约活动于明洪武年间)擅人物写真,曾绘一时名流如杨维桢辈为《聚英图》;清代有吴之瑶(约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字鲁珍,工人物、花鸟,惜其名为刻竹所淹,从其传世雕刻作品如《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故宫博物院藏),《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上海博物馆藏)等,可见其造诣不凡。
  花鸟画创作,知名者有明范暹.张应文.清沈全林。范暹(约活动于明永乐年间),字启东,善画翎毛、花、竹,与张观齐名,永乐间入画苑,供奉三十余年。张应文(约1524-1585),工兰竹;清沈全林,字榕盘,画花鸟草虫,无不工妙。
  擅长草虫者有明王翘.清陆海。王翘(1505-1572),字时羽,号小竹山人,山水仿米氏,兼工竹石,草虫尤精妙;清陆海(约活动于康熙年间),字沧州,工人物花鸟,私淑恽寿平。
  擅长走兽者有:明朱稚征(生卒年不详),字三松,善画远山淡石枯木丛竹,尤喜画驴;清吴康侯(约活动于明末清初),号铁庵.善画龙虎松石,雄劲苍古,勃勃有生气。
  艺术家们在从事书画创作的同时,不忘将其所学所得撰述分享,以服务学林艺坛。据清光绪《嘉定县志》卷二六《艺文志三》,艺术类著作可知者有三十七部二百十八卷.其中知名者为,明代嘉定刘璋《明书画史》、张谦德《清河书画舫》、程庭鹭《练水画征录》等。
  明清时期嘉定书画艺术的兴盛局面,离不开众多文化世家的坚守与努力,也离不开当时学人与邑外学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互动。明代有嘉兴张观,苏州沈周.莆田宋珏,清代有松江沈白,常熟吴历、杭州钱杜等书画名家都曾经寓居嘉定.他们的到来,积极促进了嘉定书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明清时期嘉定书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丰富与拓展了嘉定人文传统的内涵,使其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也反映了其博采众长,既传承又发展的精神意态。艺术家们对崇高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对家乡人文传统的认同与觉悟,印证了“书画杂技……虽壮夫不为,抑亦雅人之所托欤!然使其人本无足录而徒以一艺自鸣,君子亦何取焉”(光绪《嘉定县志》卷二○《人物志五·艺术》)这一中华传统人文精神中最为基本的价值观。
  嘉定明清时期书画艺术活动是嘉定文化的一个缩影,艺术家们的所学所成,在成就自身人生追求的同时,也为家乡在走向富足与繁荣之路上贡献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近代以来,嘉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真是基于前人的美善理想并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这一宝贵文化传统与历史遗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嘉定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这一力量也真是嘉定在新时期继续发展前行、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内在动力。
其他文献
葛兆光先生曾言研究近代史的益处:“一是未经开发的文献还相当多,左右采撷不仅本身就是乐趣,可以多所发现更是让人常常有自豪感:二是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演变的头绪复杂,传统、现代、来方、西方在这里交汇,而越是复杂的历史,解释的空间就越大;三是这段历史一头连着悠久的古代,一头连着自己生活的当代,历史的回忆和想象、当代的观察和体验,都可能在这里参与历史的制作和解释。”葛先生所言确实有其道理,近现代美术的文献
期刊
2017年11月,上海市嘉定博物馆举办了“风雅练川——嘉定明清书画展”,不少珍贵的馆藏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明代程嘉燧的画《摹叔明山水图轴》,排在展示的前列,颇为引入瞩目。作为“嘉定四先生”之一的他,祖籍并不在嘉定,但他与嘉定的关系可谓渊远流长。程嘉燧(1565-1643),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明代书画家、诗人。程嘉燧的祖籍是南直隶徽州歙县长翰山,
期刊
我得识苏小松先生,缘于其公子苏文轩兄,他和我是同门好友,自2013年我们一起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徐建融先生研究美术史,转瞬已近五年了。事实上,在认识文轩兄之前,我便在一次画展上观摩过小松先生的山水画作。当时,同好宋元的我,便对这路画风有亲近感。随着与文轩兄逐渐熟悉,我才知道这位苏小松先生竟然是我同门师兄弟的父亲。经其介绍,我便有缘拜会小松先生,慢慢得知他少年时曾随花鸟画大家江寒汀先生的高足蕉
期刊
新年伊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和朝仓雕塑馆联合推出“吴昌硕与其时代——苦铁没后90年”特展。这三家文博机构均地处日本东京台东区,而且,前者国立博物馆就在以艺术场馆密集而著称的上野公园近邻,其他两馆也相距不远。  当然,三家联合舉办这样的展览,首先得力于各自丰富的藏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规模之大、藏品之富,自不待言,其中的吴昌硕及其相关藏品,多为收藏家高岛菊次郎、林宗毅以及篆刻家小林斗
期刊
在科举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子希冀通过长年不懈的寒窗苦读,有朝一日中举人、威进士,甚至名列鼎甲,一举威名天下知。如若能登上鼎甲之首,那更是无限的荣光。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十分注重考生的书法水平,尤其是清代的殿试,偏重书法,故而当时的士子们在书法上都接受过非常扎实的训练,这种训练尤其强调馆阁体的书写。但是,获得功名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书写上不再拘束于馆阁体,开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有
期刊
王敬铭(1667—1721),字丹思,一字未岩,号味闲,今上海嘉定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自幼喜文学,尤嗜诗词书画。康熙四十六年,皇帝南巡,王敬铭献画后称旨,入值畅春园,充武英殿纂修。进士及第后,康熙夸耀说“是朕一手培养出来的”。王敬铭“好义山,后学东坡,间信长吉”,其画取法宋元四家,山水学王原祁,清腴闲远,书卷之气,溢于纸墨,为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闻名于世,人称“书画状
期刊
上海图书馆藏有众多明清文人的稿本日记,游记等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有一稿本为明末东林士人安希范的游记,这部游记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后来因为其母亲年老,上书乞归,改任职于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因上《纠辅臣明正邪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其后裔根据其生平遗稿编为《天全堂集》。  明
期刊
著名画家张桂铭的归道已三年多了,作为一个有艺术理想,笔墨追求、风格建树的大家,如今他远行了,最好的纪念,也许就是思考与启悟、追寻与传承.  记得在1984年的首届海平线画展上,当我在众多的展品中见到他的《寒林独步》等四幅画作时,视觉的冲击力,审美的兴奋感。创新的独特性,直逼真正意义上的标新立异与自辟蹊径,从而标志着一个自我突破.风格自树的张桂铭将跃出艺苑的地平线。  科班出身,艺脉正宗,名家师承。
期刊
唐人临《黄庭经》  这幅作品是在敦煌发现的残纸.为唐朝一位不知名的书家所临。众所周知。唐人尚法,故唐代书家的书法作品大多法度森严,气魄雄伟,点画都较为规律,具有力度美。这篇《黄庭经》笔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较为接近。但若细致推究,则更偏向于欧体。通篇看来.除部分字迹(例如:“壮”“老” “还” “归”等)依稀可见原作的影子,略备王羲之的意味外,大多都为“习惯性书写”.呈现出书写者自身的书写状态。所谓“
期刊
周颖(二八五—一一七七三),字晋瞻,号芷岩、芷道人、芷叟、雪樵,因蓄美须长髯,自号髯痴,人呼周髯,嘉定一今属上海一人。清代书画家、竹刻家。  嘉定地区自古有竹刻的传统,深受传统技艺影响的周颢成为清代最著名的竹刻家,但其画名也因此为刻竹名所掩。有关周颢的文献记载虽然不算丰富,但钱大听《周山人传》、王鸣韶《嘉定三艺人传》、金元钰《竹人录》、程祖庆《练川名人画像》等都将其定位为画家兼竹人。乾隆间彭蕴灿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