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护理体会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1]。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但由于桡动脉较细,穿刺难度明显增加,穿刺一次成功率低。鉴此,如何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就成为一个研究课题。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谈一下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 血气分析 护理
  一、用物准备
  治疗盘、安尔碘、棉签、血气针、橡胶塞、无菌手套。
  二、操作要点
  患者体位、选择穿刺血管、选择穿刺点、穿刺方法、护理。
  1.选择体位。笔者经长期临床观察及本次研究,推论如下:常规方法穿刺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左手示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使穿刺部位皮肤松弛,进针时患者明显感到穿刺部位疼痛,有的患者因无法耐受,甚至拒绝穿刺;因不能很好地固定桡动脉,穿刺时桡动脉易滑动,至使反复穿刺或容易穿刺失败;当操作者左手示指腹面平放在桡动脉上,由于感受的搏动面积大,所选择的穿刺点范围相应增大,不易找到最佳穿刺点,这也是造成反复穿刺和失败的原因。如果我们将患者手臂伸直,抬高,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手掌背曲呈反弓状,使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用左手示指指尖触摸欲穿刺的桡动脉搏动,尽量减少操作者感受博动的面积,穿刺范围缩小,易找到最佳穿刺点,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
  2.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段。虽然有时腕横纹附近桡动脉搏动也很明显,但通常选择距腕横纹2cm近端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目标点,这是由于越是动脉的远端血管越细,而且有可能不是动脉的主支。动脉的搏动牵动着皮下组织和皮肤,因此常常比较弥散,术者必须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反复触探,最后将穿刺目标落实为一个很小的点,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成功穿刺的基础。
  3.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进针部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刺法,也就是穿刺点选择在穿刺血管段的正上方,顺着血管走行的方向进针;另一种是斜刺法,穿刺点选择在穿刺血管段外侧,进针方向与穿刺血管段成30°左右的夹角。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注意与皮肤的夹角通常在30°~45°,手臂较胖者血管较深在,穿刺角度相应也较大,反之则较小。第二个问题是无论哪一种穿刺法都要遵循扇形穿刺的原则,也就是首次穿刺失败后,要用手指判断一下针尖与血管的关系,也就是说针是偏内还是偏外。然后将针撤至皮下,调整角度再次穿刺,直至穿刺成功。我们的体会是斜刺法更易成功,尤其对于硬化的血管更是如此。
  三、护理
  1、心理护理
  减少焦虑、恐惧心理,护士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耐心的做好心理疏导,详细向病人解释动脉采集血标本对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性,缓解病人的心里压力。
  2、疼痛护理
  解释疼痛的必然性、性质及持续时间,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穿刺时患者表现对疼痛的反应,护士要表示理解,给予适当安慰、保护,保证安全
  3、局部血肿的护理
  对已出现的血肿,48小时内冷敷,并抬高该肢体,48小时后热敷。
  血肿的预防:穿刺前选好血管,穿刺时一针见血, 拔针后局部按压方法要得当时间要足。直压法即拔针时棉签与血管走行一致并压于穿刺点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穿刺点近心端1-2cm或者两根棉签横压法以覆盖住皮肤与血管的穿刺点,形成有效按压,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min[2],以减少血肿的发生。
  4、局部硬结的护理
  操作中选择两侧桡动脉交替穿刺,防止硬结的发生
  @ 局部热敷
  已出现的硬结 @请理疗科会诊,理疗
  @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受压摩擦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严,引起硬结部位发生感染
  5、对潜在感染的预防。
  在操作过程中 护士要严格无菌操作常规,做好皮肤的消毒,不要跨越无菌区,操作中带手套预防感染。
  四、讨论
  动脉采集血标本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痛苦,避免不必要的出血、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尤黎明。采集动脉血与血气分析[A].見:颜美琼。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0。
  [2]崔焱。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法[A].见: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3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患者有明确病因,患者均有头痛及恶心呕吐。介人溶栓治疗对部分患者治疗有效。结论:cV卵是一类以头痛为主的特殊的脑血管病,无特异性临床体征,介入治疗在该领域有着广泛前景,通过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点;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基本痊愈5例,占1 5 %;显著进步12例,占3 5 %;进步1 1例,占4 5 %,无效2 例,占5 %,临床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疾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本次选取内科老年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护理(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9.31±4.75)分和(76.34±8.39)分,均高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即遵医嘱给药、口头进行
期刊
摘要: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具有密切联系与较多的接触,因沟通不当易引起不必要的护理纠纷,经过较详细地调研分析,本文笔者对内科护理沟通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科;护理沟通;问题;对策  前言  医院护理人员在开展有关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与患者建立的人际关系被称为护患关系。内科临床中具有较多的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比较复杂,所以易于发生致残或死亡。护
期刊
在構建和谐社会、倡导人文关怀的背景下,研究新人院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特点,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我院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病人利益至上的原则,遵循人道主义精神,自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由救助站送来的流浪精神病人2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l8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现已全部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9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期刊
1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卫生院276800;2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卫生院276811;3日照市东港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76800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50例普外科手术合并切口感染作为研究对象;按1∶1选择同期50例无切口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年龄平均(59.12±13.76)岁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以中医护理法进行术后护理,根据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又称臀部红斑,俗称红臀。本病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更有严重者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如治疗护理不当更会导致败血症的发生,为了减少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预防治疗更显尤为重要,现总结经验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尿布皮炎;干预治疗;护理  1.尿布皮炎的病因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皮肤娇嫩,常时间受尿便刺激使尿布区域发
期刊
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在现今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大环境下护理安全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就是全方位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需求,关键环节在于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
期刊
摘要:总结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出血原因,提出护理措施,减少和避免口腔出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口腔出血;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插管是ICU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口腔出血在气管插管病人中容易出现,出血部位最常见的有硬腭、牙龈、颊部。预防和护理因气管插管而导致的口腔出血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0-75岁;Ⅱ型呼吸衰竭10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