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基本痊愈5例,占1 5 %;显著进步12例,占3 5 %;进步1 1例,占4 5 %,无效2 例,占5 %,临床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30例中,基本痊愈2例,占10 %;显著进步6例,占22.5%;进步8例,占35 %,无效14例,占32.5%,临床总有效率为67.5%。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偏瘫患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脑卒中系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障所导致脑损害,其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提高,病死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1],因此,加强预防后遗症的护理,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以往对此多是采取对后遗症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忽略早期康复护理,而收效往往较差。现对80例卒中后瘫痪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我康复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全面进行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为30~79岁,平均56岁;脑梗死52例,脑出血28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入院时都有不同程度偏瘫,平均住院日为81d。3個月后经评定效果明显者46例,效果不明显者14例,效果最好的患者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0分增至75分,差者ADL由75分增至85分,ADL分数提高平均为34.2±13.97分。治疗前后总体ADL的Barthel指数的评价
  2护理措施
  2.1体位护理、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首先,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预防关节挛缩、变形的重要措施之一。良肢位是指患者在卧位或坐位时躯干及四肢一种良好体位或姿势[2]。早期患者体位是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患者下肢应放在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下肢外旋。每1~2h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再到患侧卧位,但仰卧位尽量少采用。其次,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有学者认为康复训练越早越好[3],从发病至24h内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是最佳时间。但临床上多以脑梗死发病48h后、脑出血1周后,生命体征平稳、疾病不再发展,给予患侧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每日2次,护士或康复治疗师的手法要轻柔、缓慢,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7次。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主动运动,每日2~3次,每次20~30min,主要训练方法有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翻身、起坐运动等,应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避免引起疼痛。
  2.2 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的护理由于长期卧床,机体运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根据病情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为患者勤换床单、被套、衣服,床铺平整、无碎屑,必要时受压部位按摩。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2.3 肩手综合佂的预防及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早期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浮肿、疼痛、皮温上升。后期表现为皮肤及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病人坐位或乘坐轮椅时,应避免患侧上肢垂于一侧,上肢放于前面的桌子上,使腕关节轻度背屈。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采取冰水疗法、向心压缩缠扎法,可有效减轻手的水肿及疼痛。
  2.4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分析,掌握其心理状态,通过良好的环境,热情通俗的语言,宣传疾病知识,加强护患交流,指导其逐渐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康复训练。
  2.5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按摩双侧面颊,以刺激患者麻痹的面颊;用冰棒刺激口腔两侧黏膜、舌根及咽部,以诱发患者吞咽反射;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坐位,身体放松,头略前倾,选择一定口感的食物,利于病人咽部感知,避免粘稠和容易附着口腔壁的食物,进食速度要慢。
  2.6安全护理 康复病房的床面要求较硬,以便于病人翻动、坐起,并有床档防止病人坠床;地面应做防滑处理,保持干燥、无水迹;走廊有扶手,厕所有座便;病人上下轮椅时,应将轮椅刹车刹好,防止轮椅滑行、病人摔倒;病人禁穿拖鞋,最好穿尼龙扣的旅游鞋。
  2.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当病人残损水平的功能不再提高时,ADL仍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所以,针对患者功能恢复的程度,对其技巧性训练指导2次,如大小便控制、起床、穿衣、洗漱、练习握笔写字、持匙进餐、扶拐行走等,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3讨论
  脑卒中病人并发症较多,卒中后留有偏瘫及各种功能障碍的人也越来越多,病情变化快,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而且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以预防或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使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以提高。笔者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体位护理,结合被动与主动运动,明显降低了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贵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112.
  [2]燕铁斌.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82-385.
  [3]姚菊峰,孙静,张继敏,等.脑卒中患者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84-6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60例鼾症患者术后麻醉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鼾症患者,在他们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后麻醉恢复期间,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护理,睡眠中呼吸暂停消失,打鼾、心律失常和白天嗜睡等现象也消失,5至10天左右均痊愈出院。结论:鼾症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很重要,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
期刊
摘要:气管插管术是抢救危重患儿的有力措施更是抢救危重症患儿生命,维持呼吸的必要手段,在此总结一下儿科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的护理措施及心得。  关键词:小儿,气管插管;护理  由于患儿心理发育不成熟,较难配合完成手术治疗,特别的婴幼儿喉头位置高,容易造成插管困难,同时婴幼儿的喉部相对较长,喉腔窄呈漏斗形,软骨柔软,血管淋巴组织相对丰富很容易引起水肿,因此操作過程中需要医护之间默契的配合,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以及通气与血流之间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患者缺氧,进而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许多医务人员以及患者本人都对该病症比较重视,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本文的写作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状况,向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分析该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病情好转并出院疗养。结论: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需要加强护理工作落实,确保护理的规范性和全面性,以确保护理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的综合意义。方法 把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为患者手术后的一些身体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健康的情况和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神经症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凋造成的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怖、抑郁、疑病、强迫症状、分离症状、转换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但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且自知力存在。起病多与素质、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撤有关.病程多迁延。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焦虑性神经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它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类型,主要表现为心悸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例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27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2.20%,经对比,实验组患者
期刊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其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40%~5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残率或病死率高,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即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使动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患者有明确病因,患者均有头痛及恶心呕吐。介人溶栓治疗对部分患者治疗有效。结论:cV卵是一类以头痛为主的特殊的脑血管病,无特异性临床体征,介入治疗在该领域有着广泛前景,通过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点;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