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才能更好地育人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德方能服人,服人才能更好地育人。“德”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以德服人,以德立本,是教育之根基,也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手段。只有行德在先,方能折服人心,方能从根本上去感召人、开导人。师者无德,学者就不能诚服,学者不诚服,师者就难以开展育人的工作。“得人心者得天下”,“德”是赢取人心之要器。师德,关系着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是最直接、不可或缺而又不可亵渎的教育成本。教师的德既要体现在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广义之上,更要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处事、文化涵养、价值取向等许多细节方面的整合之中。对于教育,“德”是最具号召力的“领袖”,教师,只有充分地让“德”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中,才能很好地起到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师德;服人;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30-02
  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长远、极其艰巨而又极其崇高的工作和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短缺”现象已日渐明显,先不说民族的人文素养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亟待解决,眼下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更急需填补,而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极高的文化知能,具有极高的教学授课的本领,具有勤恳的工作态度和超凡的工作能力之外,更需要保有诚实正直的品行、严以律己的态度和爱生善教而又甘于奉献的高尚的操守和涵养—是所谓之师德也。
  有德方能服人,服人才能更好地育人。“德”对于教师是极为重要的。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德”字。学武要讲武德,“武”只是一种技艺形式,“德”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招,无尚而又无敌;行医也讲医德,“医”只是一种专业技术,“德”才是绝纶无比,才是真正的“妙手回春”……任何事业,无德不立,更不用说是教育了。
  “德”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之最。道理显而易见,师者无德,怎叫学者诚服?学者不诚服,师者怎样去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连工作都难以开展甚至无法开展,又怎能谈及教人育人?对于教育,“德”是最具号召力的“领袖”!
  有人认为,当今学生“蛮”“横”、“自大”“无理”,只要老师“威”“凶”,学生就怕,学生怕了就能管好教好。这是一种极为低俗的错觉和认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有违于师德的。学生“怕”并不代表其心悦诚服,只能说是暂时性地或者说是勉强性地压抑自己的行为,以躲避当面之“剑”罢了。而暂时性的克制和压抑往往就是一种潜伏着危险的情感,其后果不堪设想,学生可能会慢慢疏懒甚至忌恨,以至厌师、厌班、厌学、逃学等,这不但不能教好学生,反而还可能会断送学生的美好前程,这就违背了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是不可取的。师德就是师者最宝贵的资本。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教师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千万不能没有“德”。失“德”就会失去你的三尺讲台,就会失去你的“天下”。
  可能不少老师就有过这样的沉痛经历。刚开始参加教育工作之时,血气方刚,充满激情,总想凭着一股冲劲让自己所带的班出类拔萃,得到大家(包括同事、领导、家长等)的认可。可班情、学情是复杂而充满变数的,尽管也花了很多心思,但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让我们措手不及。因此,我们也就可能会忍不住大发雷霆,进行猛烈的“语言攻击”,等等,最终,结局不想而知。曾有过这样的“惊人事实”,有位班主任在一次晚修中十分粗暴地把一个“捣蛋学生”给推出教室门外,欲来个“杀鸡敬猴”。自那以后,班里看似平静了许多,似乎真有了效果,那位班主任还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的“发威”、“凶狠”镇住了学生,压制了学生的“嚣张气焰”。可后来慢慢才得知,班里的平靜只是一种假象,一种应付性的假象,即有班主任在,班里就安静得“死气沉沉”,班主任不在,班里就像是炸开的锅,有时甚至科任老师都无法上课。试想,这种“静”预示着什么?可怕的“暴乱”前的静。那位班主任差点被卷入“天下大乱”的窘境。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会陷入茫然—我们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可以说是心力交瘁,不就是为了管好一个班吗?可结果却是如此的失败,不但师生关系闹僵了,班级的管理也由此陷入了困境,这是为什么?其实不难看出,主要稍一反思就发现问题所在,简单粗鲁、冲动暴躁不仅毁掉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好形象,更让教育寸步难行—这就是“失德”的结果。
  教育不是光靠起早贪黑、辛苦地付出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的,更重要的是要耐心地工作、冷静地处事,多启发、多引导,多替学生着想……而这一系列的思想行为,便是本质上的“德”。以“德”行事,方能“一路畅通”。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古往今来许多贤明君主治国的一大法鉴,靠什么去“得人心”?当然是“仁德”。作为耕耘于教育第一战线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善于渗透这些道理,只有充分地让“德”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和细节中,才能很好地唱响这台“育人好戏”。以德服人,以德立本,只有有德在先,方能折服人心,方能从根本上去感召人、开导人。当然,教师要立德,以德育人,教师本身就是关键。教师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深入学习,广泛吸取进步思想,常更新和升级自身的“硬件”及“软件”,磨炼出“过人”的本领和“高人”的修为。
  师德,之所以言其重要,不但是因为它直接地反映教师本身的为人素养,更重要的是它关系着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师德是最直接、是不可或缺而又不可亵渎的教育成本。师德的概念甚是宽泛,其包括教师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涵养等等。这里主要谈及的是教师的个人涵养,窃以为,这是最能体现“德”的一个角度。
  教师的个人涵养,既要体现在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广义之上,更要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处事、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等许多细小环节的整合之中。   首先,教师的为人处事要讲求“诚”“实”两个字。“诚”指的是教师要具备极高的诚信度,以高诚信度去服人。“实”指的是教师本身行为的宽度和厚度,夯实而又磊落。一个人诚实与否、守信与否,最容易也是最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也是最容易成为周围人群的“流言蜚语”。作为教师,如果总是夸大其词,乱吹捧、乱承诺,结果却了了无事,那最终诚信度就会大大受损,学生不信不服,工作起来自然就困难重重。同样,教师本身行为浮夸拖沓,势必会给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想要做好教育几乎没有可能。所以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言而必行,行而必果,求稳求实,才会有良好的影响,学生也才会被折服。如果说教育的整体工作就是人的躯干,诚实的品行就是强健的四肢,它会令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益发生龙活虎。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特别在给学生授课、与学生交流沟通时,教师更应该以“诚”、“实”为重,学生才会主动地配合,听从教育,最后达到育人的目的。简单举个班级考勤之例,你要求学生早七晚七(早上7点钟和晚上7点钟)到校学习,并承诺自己也要坚持早七晚七到班,结果你经常性地拖沓,很少能够按时,不想可知,这个“出勤措施”必定早早流产夭折,因为你没有以“诚”“实”这一“德行”为该措施作好保障。如果你能坚持早七晚七之前就到,就算这个班原先情况不甚好,迟到现象特严重,但学生每次进教室之时都见到“早来的你”,不用你费什么口水,过不了多久,除特殊情况之外,全班保准无迟到的记录。这就是“诚”“实”的魅力,是“德行”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具备极高的文化涵养和品行素质,以高涵养的文化品味和高素质的品行去服人。这里所说的文化涵养并非指高的学历。学历与文化涵养不能绝对地划上等号。教师基本都具备较高的学历,但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一定是“高涵养”。比如,老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行为表现懒散拖沓,丢三落四;板书时粉笔头随手乱扔,一节课下来满讲台的“垃圾”,等等,学生会怎么看、怎么想?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往后的教育带来怎样的阻力?如此“负能量”的感染力和破坏力那是无法预估的。
  “高涵养”的文化品味和“高素质”的品行,它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一种人文境界和思想境界,应是高而亲切,雅而不俗气,抽象却充满形象性的正能量。以这样的“境界”溶入学生群体当中,自然会深受追捧,深受敬慕和热爱,不用成天开口闭口谈教育,学生也都被“好好传染”—教育过程中,传染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伟大的力量!要知道,教师是学生直接仿照和依赖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都直接地反射到学生群体,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别以为弯下身帮学生捡起掉在地上的笔是件小事,别以为随手拾起小纸屑放进垃圾箱是个不起眼的动作……它传递的正是一种原则、一种规范、一种品质,这就是涵养,这就是素质,这就是最显现、最具影响力的“德”。
  —德,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班级管理中,作为“上梁”的教师要是言行低劣粗俗,表现得毫无“涵养”,势必导致全班乌烟瘴气,不讲服人,叫人,人都不理,怎么教书育人?再有者,认为自己身为教师,便摆设年岁辈份,高高在上,“我是长辈你得尊得从”,不懂也不善施与爱心,不愿与学生亲近,爱理不理,甚至粗言粗语,这又怎能服人育人?“正人先正己”,想要学生诚服,就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修为,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和品行素质,并以宽仁的心胸接纳来自各方的意见和批评,不卑不亢,坦荡磊落,才会收到“服人”的最佳效果。德,就是这么一种独到的魅力,升华自己的同时,也会在有意无意间升华别人。
  再次,教师本身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师德”的节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用提其它高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眼前而言,教师须要讲究的是“学”字,就是要“好学”。如果说个人的涵养属于一种内在的“美”,那“好学”便是一种外在的“德”。教师要学而不倦,喜于学、乐于学,以“学”为奋斗的指向,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风气,影响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最后,教师不断加强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作用,就是以“博才多艺”服人。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生所接触的东西相当丰富,作为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摄取各种各样的学问和知识,就很难适应教育的需要,“喂不饱”学生或者根本就无力“喂饱”学生,那还谈什么教人育人!“博才多艺”为何能够服人?有个调查大家可能不陌生,调查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喜欢博才多艺的教师。平时也不难发现,才学越深厚越广博的老师越受学生青睐,这说明“博才多艺”能吸引学生,从而折服学生。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拿书本上课绰绰有余的狭隘的自我认识当中。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不会老化、不会落伍,才会让自己的“德”更加丰孕溢香,才会真正地、长期地起到“服人育人”的共功。
  教育方法固然各有途道,但如果不先有德,不能以德服人,恐怕任何的妙招都难以达到目的。欲育人,先服人。而最能服人的就莫过于“德”了。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管是付之以爱心,还是施之以情理,都是为了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方面,师德,应是当之无愧的重中之重。
其他文献
摘 要:地方课程是一门以当地特色文化为基础的学科,它的教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核心是“归于自然”,以儿童为本位。在20世纪60年代,“DIY”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它的原意是英文“Do It Yourself”,被解释为自己动手做,意思是“自助的”。在地方课程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DIY”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将地方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转化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变大,单纯地通过纸笔测验已经不再适用于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探索STEM教育的创新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只有挖掘出STEM教育的新思路,才能打开学生评价的大门。  关键词:小学科学;项目式学;STEM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16-01  1.基于项目的S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提升的有效途径,所以提升课堂的提问素养,对于提升数学教学效率非常有效。作为数学教师来说,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课堂提问的地位,努力使提问变得有效。  关键词:端正认识;提问定位;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19)20-0035-01  提问作为数学课堂的重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数据管理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以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及其具体的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针对优化数据管理技术这一课程改善当前教学现状进而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数据管理技术;学习困难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38-01  数据管理技术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
期刊
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文学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而诗词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诵读古典诗词,对于熏陶情感,荡涤心胸,提升审美,均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提倡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做好古诗词的教学,会对初中学生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学根基。本文就将从如何通过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并对新时代的我国家庭道德教育做了详细解读。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应建立对孩子们正确的教育观念,应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作为指导对孩子们教育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家庭道德教育;新任务;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25-01  1.我国家庭道德
期刊
摘 要: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借助朗读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本文从多方面探讨古诗文教学中朗读技巧的应用及其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必要性,以此来提高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朗诵技巧;情感熏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42-01  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借助朗读来实现
期刊
摘 要:据报道,近年来初中生由于巨大的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以及手机、电脑游戏等智能游戏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影响带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中学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几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
期刊
摘 要:所谓的班级自主管理实质上即是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的途径,这种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班级自主管理的展开形式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培养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班级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地思考,比如,民主制定班规、建立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自主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等等。  关键词:班级建设;自主管理;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德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农村德育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农村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没有把德育任务落到实处,导致缺乏践行性和实效性。针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发挥情感认知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农村高中;德育;家庭;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