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过去一个人“独奏”向为学生主动学习“伴奏”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自主;活动;探究学习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1 -01
【正文】
场景一: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授“历史”,学生或听的如痴如醉,或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或昏昏欲睡……
分析:这是新课改以前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况,即使是不懂教学的人也能看出问题来:教学只对一部分同学有用(一小部分),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讲,老师一个人的“独奏”是没有引起共鸣的,“教”和“学”严重脱节。结果是教师累的口干舌燥,学生学的沉重乏味。
场景二:历史课上,学生在自学课文、讨论、交流、辩论、表演等,忙的不亦乐乎,老师在各个小组中来回倾听学生的回答……
分析:这是新课改中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况,很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由“静听”向“动学”的转变,教师由一个人“独奏”向为学生学习“伴奏”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学生学的积极,教师教的轻松。
思考:同样的历史,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样才会引发学生学习角色的变化,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目标。在这个重要的转变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就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谈谈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尝试和摸索。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能够“主动”学习,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所在。对于一节历史课来讲,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是上好这节课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历史是今天的昨天,今天是历史的明天,今天中国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历史的影响,以前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从学生不了解的历史开始到学生比较熟悉的现实这样的思路,学生探究的兴趣不高,从现实出发探究历史的渊源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容易些。根据心理学原理,人们的认知规律总是由易到难、由已知的空间到探究未知的空间。因此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CCTV新闻联播中关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产生疑问:“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 “小泉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连正义的日本人自己都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利用身边的“现实”,启发学生产生从现实出发主动了解过去的“历史”的愿望,从而为其“主动学习、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做好铺垫。
二、我自主——我能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设置疑难情境,引导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为其后面的探究与感悟历史贮备历史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使老师由“包办学习”时期的“独奏”向“自主学习”的“伴奏”转变,学生学的实在,教师教的轻松。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将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最严重的后果是学生厌倦历史学习的“无味无趣”——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平台,让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知识”,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艰辛。这样做既可以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探究历史的欲望与兴趣,又可以使老师从“包办学习”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真正把课堂学习“让”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三、体验与探究——在活动中学习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注定了历史学习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存在距离感,老师认为历史就是历史,是凝固的知识,她的“不变性”使老师认为无法开展丰富多彩学习方式,最终导致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历史学习的“唯一”方法就是“背诵”。实际上历史是鲜活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的确不可能复原,但是历史留下深深的痕迹——大量古籍、古迹、图片资料等,还有今天我们现代人对历史的诠释——电视记录片、电影等。教师收集并利用好这些好这些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详实的历史背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体验、探究、对比、辩论、即兴表演、社会小调查等),使学生走近历史,自己去体验与探究历史真面貌。
四、历史与现实——在感悟中成长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教师需要挖掘蕴藏在历史进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以往灌输式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爱国主义”等精神,是由外向内输送,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是教师怎样将学生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通过一切手段。是要求从内到外的自然流淌。从而使历史教学成为启迪学生心灵,指引学生走向人类神圣精神殿堂的金钥匙。在这个过程中要贯彻“水到渠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
关键词:自主;活动;探究学习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1 -01
【正文】
场景一: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授“历史”,学生或听的如痴如醉,或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或昏昏欲睡……
分析:这是新课改以前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况,即使是不懂教学的人也能看出问题来:教学只对一部分同学有用(一小部分),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讲,老师一个人的“独奏”是没有引起共鸣的,“教”和“学”严重脱节。结果是教师累的口干舌燥,学生学的沉重乏味。
场景二:历史课上,学生在自学课文、讨论、交流、辩论、表演等,忙的不亦乐乎,老师在各个小组中来回倾听学生的回答……
分析:这是新课改中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况,很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由“静听”向“动学”的转变,教师由一个人“独奏”向为学生学习“伴奏”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学生学的积极,教师教的轻松。
思考:同样的历史,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样才会引发学生学习角色的变化,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目标。在这个重要的转变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就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谈谈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尝试和摸索。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能够“主动”学习,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所在。对于一节历史课来讲,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是上好这节课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历史是今天的昨天,今天是历史的明天,今天中国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历史的影响,以前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从学生不了解的历史开始到学生比较熟悉的现实这样的思路,学生探究的兴趣不高,从现实出发探究历史的渊源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容易些。根据心理学原理,人们的认知规律总是由易到难、由已知的空间到探究未知的空间。因此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CCTV新闻联播中关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产生疑问:“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 “小泉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连正义的日本人自己都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利用身边的“现实”,启发学生产生从现实出发主动了解过去的“历史”的愿望,从而为其“主动学习、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做好铺垫。
二、我自主——我能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设置疑难情境,引导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为其后面的探究与感悟历史贮备历史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使老师由“包办学习”时期的“独奏”向“自主学习”的“伴奏”转变,学生学的实在,教师教的轻松。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将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最严重的后果是学生厌倦历史学习的“无味无趣”——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平台,让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知识”,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艰辛。这样做既可以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探究历史的欲望与兴趣,又可以使老师从“包办学习”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真正把课堂学习“让”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三、体验与探究——在活动中学习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注定了历史学习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存在距离感,老师认为历史就是历史,是凝固的知识,她的“不变性”使老师认为无法开展丰富多彩学习方式,最终导致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历史学习的“唯一”方法就是“背诵”。实际上历史是鲜活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的确不可能复原,但是历史留下深深的痕迹——大量古籍、古迹、图片资料等,还有今天我们现代人对历史的诠释——电视记录片、电影等。教师收集并利用好这些好这些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详实的历史背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体验、探究、对比、辩论、即兴表演、社会小调查等),使学生走近历史,自己去体验与探究历史真面貌。
四、历史与现实——在感悟中成长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教师需要挖掘蕴藏在历史进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以往灌输式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爱国主义”等精神,是由外向内输送,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是教师怎样将学生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通过一切手段。是要求从内到外的自然流淌。从而使历史教学成为启迪学生心灵,指引学生走向人类神圣精神殿堂的金钥匙。在这个过程中要贯彻“水到渠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