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老头儿,走在牛后头,和牛一般高。他晴天放牛,雨天也放牛,牛吃草,他砍柴。他跟牛说话,牛只顾吃草,偶尔也“哞”一声,他笑一笑。好像总是出现这样的场景。有年春天,一头老牛不行了,儿子说请人明天来杀了卖肉。他不同意,但也挡不住儿子,他说要让牛再吃一回青草,便赶牛上山了。他跟牛说:“我老了,你也老了,都不中用了。他们想卖你的肉,我拦不住……”他流眼泪,牛的眼睛也湿漉漉的,伸着舌头舔他的手。然后,牛慢慢走了,在山崖那里忽然不见了。
  他跟儿子说了事情的经过,儿子不再提剥皮卖肉的事。他们拿了铁铲,找到滚落山崖的老牛,就在那个地方挖个大坑,把牛埋了。他说:“你干了一辈子活儿,好好睡吧。”
  过了好多年,老头儿去世了。去世前,他对儿子说,把他埋在老牛的旁边。
  事情过去多年,我上次回老家看见他如今已老态龙钟的儿子,正在把一个弹棉花用的木盘当柴劈,就想起他来。他不单是个牛倌儿,还曾是我们当地唯一的弹花匠。
  元代王祯所作《王祯农书》说,弹棉花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弦弓来弹皮棉。王祯没有说这弓是如何悬起来的。这要一根有弯度的背弓,一头别在裤腰带上,竖着背在背上;弯过来的另一头垂一根绳子,系在横着的弹弓上,用来借力,不然一手持弓,一手持木槌来弹,会手忙脚乱。
  那时棉花金贵,买棉花要凭棉花票,常常要攒好几年才够打一床棉絮,人们都瞅个好天儿去请他。他肩上挂着竖弓、弹弓,怀里抱个木盘,像个流浪歌手,来了。
  弹棉花得用木板搭个结实的架子,上头再放一张席子,解开一小捆一小捆的棉花,把它们放在席子上,手撕一阵儿,用细竹棍儿拍打一阵儿,常常会蹦出一颗棉籽。他出一头汗,掏出手巾擦一把,坐下来喝水、吃旱烟。“哎呀”一声,他站起来,套竖弓,系住弹弓—弹弓的弦是牛皮做的。等弹得差不多了,他说“弹活了”,换一根丝线做的弦继续弹。
  他一手握弓,一手拿弹槌,弓着身子,让牛皮弦贴近棉花,弹得“大弦嘈嘈如急雨”。他绕着架子四周弹,片刻工夫已是“白头翁”,一脸汗,一身汗。这一弹要弹两三个小时,到后来,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看着着实累人。弹完,喝水、吃旱烟。再换细弦弹,这回弹得“小弦切切如私语”,好听。这是前半天,一架棉絮弹得有模有样。吃饭。
  后半天的事情看上去轻巧。他拿出牵纱篾,牵了白棉纱来网,这得请主家帮忙牵纱头。此时,他一改木讷模样,牵得意气风发,先是不停对角放线,放得密密的,说这是“打筋骨”,然后才是全网,棉线立刻让棉絮收紧了。一面网完,再网另一面,然后还有棉絮的四个角要扎。后来有外来的弹花匠会些好样儿,像用纱线网一朵花、一片草叶、双喜字等。他不会,要是弹嫁姑娘的棉絮,他只用红纱线、绿纱线来网。



  做完这些,他歇了一会儿,再提了木盘放在棉絮上压几个来回,再脱了鞋,站在木盘上,扭动腰身,滑来滑去。有时他高兴,捉个三四岁的小孩儿坐在木盘上。我坐过一次,依稀尚存的记忆里,棉絮温软得让人想哭。
  太阳还没有落山,一床棉絮睡在架子上,中间总是比四周厚一点儿,若想叠得四四方方,总是叠不好。为啥会这样呢?他说,这样盖起来贴身。
  他收拾好家伙要回家了。“吃晚饭啊,喝几盅酒嘛。”他说:“不了,今儿的牛还没放咧……”
  牛死了后,好像没过几年,他就弹不成棉花了—腰疼,弹棉花费腰。我家好像从那之后也没有再弹棉絮,以前的够用了,另外新买了一些丝棉被,轻巧。
  世间的事,温暖总是好。杜甫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要是他有床棉被就好了。很多年后,我才第一次见到长在地里的棉花。那时岳母健在,每年都要种棉花。我站在一朵裂开的棉桃面前,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心里莫名柔软。它开花时天正暖,这棉桃一开,又要冷起来。不要紧,有棉花。岳母去世之前,给后辈打了几床棉絮,连年幼的外孙女也有一床:“回头当嫁妆啊!”
  嘉兴的一位女性朋友喜欢看花喝茶,同时还喜欢弹丝。弹丝比弹棉花要久远得多。有一天她发“朋友圈”说:“《古诗十九首》里有几句写弹丝缝被:‘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歡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这首看过好多次,每一次都不求甚解,她这一说,赶紧找出书看,果然,“著”和“缘”都是制被工序,著是放线填丝,如同弹棉絮中的“打筋”;缘是给被子四角网上丝缕让它不散。古人做的事情,也是她如今做的事情,有点儿温暖,有点儿甜蜜。不晓得她会不会弹棉花?
其他文献
舟山群岛是我从小到大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期刊
若有机会去“塞上明珠”榆林,我一般会去趟城北的红山,登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2020年初秋,我又一次登上镇北台,感受了那久违的诗与远方。  自镇北台下山,不远处便是陕北美食一条街,“李家梁羊肉烩面馆”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店面不大,恰遇饭口,座无虚席,老板满脸堆笑,站在门口忙着迎客。  眼前的这位饭馆老板怎么让人觉得如此面熟?静思片刻,忽然想起:“这不是拾来吗?”  对方也认出了我,一双
期刊
一  “我这一辈子,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里的这句台词,我曾抄写在记事本上。那时候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我摘抄了很多或唯美,或很有哲理的话,却并不能真正体会。  前几日成都遇寒流,气温骤降。我的小狗“黑咻”趴在窝里,脖子僵硬地前伸,身体抖个不停。我拿了一根它最喜欢的磨牙棒,它仍然不动,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眼神暗淡,神情憔悴。  是旧疾复发。我熟练地从柜子里
期刊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
期刊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吃饭,菜品中有一道火腿笋汤我觉得很是鲜美。在安徽长大的朋友嗤之以鼻,说这种笋普普通通,说他的家乡有一种水竹笋,春雷响过之后从潮湿的地方发出来,小孩子背着布袋上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半袋,那才是最美味的。这位朋友讲话时细节丰富,笋子伴着在春雷声中游动的蛇、纠结的藤蔓、细白的溪水,在他的语言中一样样地复活在皖南潮湿的小山上。我听得入迷,问他,在这样的山上应该有野果吧。他说采野果不需要
期刊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
期刊
蝽是昆虫中的一大类,属半翅目,很好认,看它们的翅膀就行:一半是甲壳,坚硬如铁;一半是膜翅,轻薄似纸。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从正面看,翅膀上有清晰的X形纹理。蝽不大,却是身手敏捷、本领高强的猎手。我无数次拍到过它们的模样,但只有一次拍到它们捕猎的瞬间。今天又拍到了,情况却有些特殊。  是在苘麻上拍到的。苘麻,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叶子柔软宽阔,是小孩作画用的最好的“天然纸张”;叶柄耐弯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离家20里开外的益店上学,贫困的生活伴随着我的学生时代。那时,母亲已经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虽然务农是一把好手,耕田扶犁,撒种收割,样样能行,但对儿子的衣着穿戴,他无能为力。每到春暖花开,衣裳换季,我只能穿上亲戚送我的那件不大合身的旧衣服,直到落叶纷纷。的确良质地的衣服,大热天穿在身上,不吸汗、不透气,整个夏天,我身上长满了痱子。  那年学校放忙假(农村收割麦子,学校
期刊
一  “天姥山怎么去?”我站在大佛寺前一棵老梧桐树下问路人。明亮的早晨,梧桐阔大的黄叶上缀着露水,秋风一起,举向空中的枝叶哗哗响着,摇曳出斑驳的光点。  “天姥山?”老太太摇摇头,“我不晓得。”  “天姥山在哪儿?”这回我挑了一个清瘦的老先生问。  “喏,远处,这边,那边,还有那边……”顺着老先生的手,我的目光越过城市高楼,越过被晨曦打亮的楼顶,落到一抹黛色的、隐现于云雾中的山上。  “我怎么才能
期刊
1  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摔进坑里,就不要坐地讨说法了,赶紧拍拍屁股爬起来吧。不平则鸣,很多人遇到不公的事情,第一反应是“讨个说法”。但我总觉得,在“讨个说法”前,多少还是要评估一下“沉没成本”的。人生有限,少在无谓之事上浪费精力。 2  不要太闲:  人一旦太闲,就容易生出一些是非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碎片化的时间,尝试以“多线程”的模式同步去做两件事情,不管最终效果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