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的错误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蝽是昆虫中的一大类,属半翅目,很好认,看它们的翅膀就行:一半是甲壳,坚硬如铁;一半是膜翅,轻薄似纸。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从正面看,翅膀上有清晰的X形纹理。蝽不大,却是身手敏捷、本领高强的猎手。我无数次拍到过它们的模样,但只有一次拍到它们捕猎的瞬间。今天又拍到了,情况却有些特殊。
  是在苘麻上拍到的。苘麻,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叶子柔软宽阔,是小孩作画用的最好的“天然纸张”;叶柄耐弯曲,可以一根搭一根,递增编成一座“宝塔”;橘黄色的花儿自带“胶水”,揪下来可以贴在脑门上,以前我以为“对镜贴花黄”贴的就是它;柔嫩的种子可以剥开来吃;把它的茎抽掉半截儿,把皮编成辫子,就是一根鞭子……现在几乎没人种苘麻了,我看到的也都是野生的。那只蝽就在苘麻的果实和叶柄间来回爬。它的刺吸式口器上有一个猎物,但它没有安静地吃它,而是不安地爬动。
  我拍了几张,放大细看,才瞅出了端倪—它捕到的“昆虫”没有腿,换了个角度我也没看到。后来想起,也许,它捕到的不是昆虫,只是苘麻籽。为了防止我的记忆有误,我又剥出几粒苘麻籽与照片对比,果然,我的判断没错。
  这有些奇怪。我猜想当时的情形大概是:苘麻的果实成熟了,果壳微微地炸开,露出了里面的种子,蝽发现了,以为是小昆虫藏在了里面,稍作停留,便亮出自己的武器。苘麻籽非常坚硬,我用指甲使劲掐一粒干透的种子,却怎么都掐不动,可真厉害。
  蝽也为这次莽撞的进攻付出了代价,针头一样的嘴巴拔不出來了,刚才转来转去大概是在想办法。后来它有过短暂的停留,似乎想用两条前腿摁住种子,使劲拔它的刺吸式口器,但没有成功。它太小,我没法儿帮它,也许它自己能解决。
  也许说它莽撞不太恰当。很多昆虫都有外骨骼,很坚硬,要是捕猎者没有足够的速度和力量,一刺,顶多只是把猎物顶远一些而已。攻击的时候,蝽的眼里只有猎物。而大如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也是这样。它们对于生命真是专注。
  再想想苘麻,种子藏在壳里面,黑乎乎的,不好看清。小昆虫也喜欢在缝隙里隐身,而苘麻的小腰果状的种子也太像虫子了。这只蝽也许在心里埋怨,怪只怪自己眼神不好—自己以前就是这样捕食猎物的,从来没有失过手。





  后来,我在一小株干枯的木芙蓉上又拍到了完全相同的一幕—木芙蓉的种子竟然和苘麻的种子如此相像。木芙蓉上的这只小蝽身子鲜红,有白色条纹,还没长出翅膀,刺吸式口器很长,几乎等同于它的身长。它受困之后,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前来帮忙,但依然没有解除困局。
  《伊索寓言》中曾写到一头驴子,它在驮盐的路上不小心摔倒在水中,盐融化了不少,它站起来的时候觉得轻了许多。后来驮棉花的时候,驴子故意摔倒在水中,想重复上一次的无意之举来收获好处,结果棉花吸足水分变得十分沉重,驴子没能起来,淹死了。
  这两只小蝽都犯了这样的经验主义错误,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改正。
其他文献
一  我要说的,是正月里看秦腔的事。  正月里最主要的事情是过年,过年除了敬先人、串亲戚,还有两件大事,就是看戏、耍社火。正月初四,临近的两个大庄董家河、张家河的戏一前一后上演了,各演了三天三夜;初十晚上,社火就开始了,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六天六夜的戏,六个晚上的社火。  吃罢早饭,晌午时分,估摸着戏快要开演了,村子里年龄大些的娃娃就扯着嗓子吆喝开了:“看戏走!”然后挨家挨户地约伙伴。不一会儿,大路
期刊
一  在我家附近这几个小区里收废品的大姐都是河南老乡,我们小区小,只有一个大姐常驻,偶有更换。  一个春节过后,来了一个新的大姐。这个大姐个子小,黑瘦精干,走路带风,爱穿紫、红、橙、黄等艳色的衣服,常戴一顶红色的棒球帽。  我偶尔卖废纸盒时会跟她打交道。那年夏天,我们工作室有一个急活儿,一批物料需要有人重新手工挑拣并打包,事情紧急,我们一时忙不过来。我灵机一动,就跑去大门口,问大姐能不能来临时帮一
期刊
还在前往阿尔山的路上,便有一种进入人间仙境的恍惚。道路上人烟稀少,只有乘坐的大巴在阳光下耀眼的雪地上發出寂寞的声响。  两边是绵延不绝的森林,因为相隔遥远,所有的树木看上去便如灰黑色的粗硬的头发,生长在高低起伏的群山之上。这里是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一部分。这粗犷壮阔、横亘于中国东北西南角的原始森林,总让人想起开天辟地的盘古。《山海经》里最早记录的颇似盘古雏形的人脸蛇身的神怪—烛龙,恰好也生长在北方的
期刊
也许是高温多雨、物产丰富、生存容易的缘故,中南半岛的居民素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老挝人更是可爱又有趣,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觉睡,就一切“没问题”。老挝人不仅自己活得优哉游哉,坚信“工作太多就会费脑伤神”,还常为“想太多”的人感到惋惜,觉得他们白白承受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老挝人为人处世如此,衣食住行亦是如此。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常食材主要是当地的稻米、家禽、家畜
期刊
舟山群岛是我从小到大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期刊
若有机会去“塞上明珠”榆林,我一般会去趟城北的红山,登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2020年初秋,我又一次登上镇北台,感受了那久违的诗与远方。  自镇北台下山,不远处便是陕北美食一条街,“李家梁羊肉烩面馆”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店面不大,恰遇饭口,座无虚席,老板满脸堆笑,站在门口忙着迎客。  眼前的这位饭馆老板怎么让人觉得如此面熟?静思片刻,忽然想起:“这不是拾来吗?”  对方也认出了我,一双
期刊
一  “我这一辈子,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里的这句台词,我曾抄写在记事本上。那时候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我摘抄了很多或唯美,或很有哲理的话,却并不能真正体会。  前几日成都遇寒流,气温骤降。我的小狗“黑咻”趴在窝里,脖子僵硬地前伸,身体抖个不停。我拿了一根它最喜欢的磨牙棒,它仍然不动,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眼神暗淡,神情憔悴。  是旧疾复发。我熟练地从柜子里
期刊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
期刊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吃饭,菜品中有一道火腿笋汤我觉得很是鲜美。在安徽长大的朋友嗤之以鼻,说这种笋普普通通,说他的家乡有一种水竹笋,春雷响过之后从潮湿的地方发出来,小孩子背着布袋上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半袋,那才是最美味的。这位朋友讲话时细节丰富,笋子伴着在春雷声中游动的蛇、纠结的藤蔓、细白的溪水,在他的语言中一样样地复活在皖南潮湿的小山上。我听得入迷,问他,在这样的山上应该有野果吧。他说采野果不需要
期刊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