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剡中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t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姥山怎么去?”我站在大佛寺前一棵老梧桐树下问路人。明亮的早晨,梧桐阔大的黄叶上缀着露水,秋风一起,举向空中的枝叶哗哗响着,摇曳出斑驳的光点。
  “天姥山?”老太太摇摇头,“我不晓得。”
  “天姥山在哪儿?”这回我挑了一个清瘦的老先生问。
  “喏,远处,这边,那边,还有那边……”顺着老先生的手,我的目光越过城市高楼,越过被晨曦打亮的楼顶,落到一抹黛色的、隐现于云雾中的山上。
  “我怎么才能到山脚下?”
  “你看到的很多山都是天姥山……”老先生清癯的脸上透着温和的笑。
  20岁那年,我第一次来到新昌。20岁的我,还未看过世界的模样,一脸青涩,胸膛里涌动着李白的诗句:“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我像飞鸟一样追随南方的气息,其实也就是在追随这样的诗句。
  “天姥山怎么去?”我语气里的焦急,一定令老先生在心里为这份冒失感到好笑,但他脸上却透着平静:“小伙子,天姥山到处在,你已到它脚下了。”
  我不明白,在这个叫新昌的小城,我路过的每家小餐馆、小旅店墙上都能读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天姥山本身,竟成了一座难以亲近的山!它在唐诗里举目可见,又于现实中遥不可及!它具体得那么抽象。


  公元729年初冬,孟浩然坐在钱塘江上的舟中,时不时引颈眺望,问舟中旅人:“哪片青山才是越中的山?”那是个明媚的日子,江上风平浪静,一碧涵空。船正朝着他心里无时无刻不系念着的那个叫“剡中”的地方进发。
  年逾不惑的孟浩然在长安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无望的追逐,未能挤入仕途的窄门。于中年回到山水怀中,做一个自然之子,在晚照与湖光中入定,大概是他人生数度进退后找到的唯一退路。
  剡中有翡翠做的青山,有洁白的云朵,有云朵做的诗句。这是一个令人忘机之地,这是一个适合“放下”的地方—遍历世事的孟浩然放下富贵公卿,放下功名利禄,也放下石块般压在睡梦里的欲望。那一刻,他调匀了呼吸,世俗的重已然卸下,他变得轻了。他想,只有轻逸的人才适合来到剡中。微波漾起涟漪,阳光像金色的小鱼跃动着,嬉戏着。平阔的江水有如他平静的心绪,无风无浪。
  公元731年,刚过20岁的杜甫进入了长达9年的漫游时代。年轻的杜甫离开洛阳,顺水路下江南,途经淮阴、扬州,渡过长江……轻舟赛马,访姑苏城,渡钱塘江,登西陵古驿台,赏鉴湖畔如花的女子,此行最后一个目的地是剡中。最后如他所愿,船沿曹娥江而上,到达上游剡溪,停泊在天姥山下。
  于历史章节里读到这一段,我禁不住想:年轻的杜甫也一定会像1200多年后的我这般问路人:“天姥山在哪儿?”他终于来到江南腹地,来到谢朓、阴铿、鲍照、庾信的诗歌里歌咏过的剡中,来到仰慕已久却还未曾谋面的李白的诗歌里出现的剡中。青年杜甫第一次长途跋涉至江南,这是一场身体的远游,更是灵魂的朝圣。那一刻,面对俊秀的青山和清澈的流水,杜甫是否心潮澎湃?无论答案怎样,但这确乎成为他一生未能忘怀的景致。许多年后,晚年杜甫卧病夔州,于客堂病榻上回望人生,脑海里依然回响着剡溪清澈的流水,回响着江上白鸟的啼鸣,他以颤抖的手写下那首《壮游》,写下“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诗句。
  寻路剡中,是年轻的杜子美试图摆脱庸常人生,探寻更开阔的生命的旅行。剡中是地理上的剡中,也是杜子美朝圣路上灵魂向往的方向。
  而数年前,年长杜甫11岁的李白,已先入剡中。李白也一定会向当地人打听:“天姥山在哪儿?”“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第一次来是在仲夏,李白从广陵乘船,由会稽上剡溪—“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一派镜中流水,一路清新荷香,浙东山水给了远道而来的诗人以深深的慰藉,也令他的诗歌里葳蕤起一股南方水泽的气息。他是爱这个地方的,文史学家们说李白“四入剡中”。假设人与地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共通的气质,这一地山水,该是暗合了李白的志趣和性情。诗句在俊秀的山水间生发,逸兴在清风与明月里飞扬。他在此地写下诸多名篇,让“剡中”的名字,落进厚厚典籍里,远播到时间和人心深处。
  而剡中真正得名却在魏晋,这片江南青山中的温柔腹地,迎来它最重要的客人,历史也为此留下无数璀璨篇章。刘阮天台遇仙,谢安东山再起,王子猷雪夜访戴,王羲之兰亭修禊……这些风雅的典故都在剡中腹地里应运而生。谢灵运则在此地写下他杰出的山水诗篇,令自然的美意带上了文字的辉光。隐士、文人、高僧、商贾、优伶、官员……无数人走到这里,给自然山水注入人文气象。剡中就成为往后隋唐文人心中的朝圣之地。


  地理上的剡中位于浙江东部,是一处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从卫星地图上俯瞰,这一片葱郁的腹地被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三山合抱,状若飞鸟展开双翼。明净的剡溪从中间流过,正北而行,下游汇入曹娥江,最后在杭州湾注入钱塘江。
  从钱塘江畔出发,沿京杭大运河东段一路溯水而上,过鉴湖,沿曹娥江达剡溪,终止于天台山,这条路被誉为“浙东唐诗之路”。它纵贯200余公里,横亘于白云和梵音之下,绵延于青山和流水之间。
  整个唐代,王勃、卢照邻、骆宾王、贺知章、崔宗之、王维、刘禹錫、元稹、李绅、李德裕、崔颢、白居易、杜牧、贾岛、罗隐……这些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先后抵达剡中。寻路剡中,上追禹帝神韵,下寻谢灵运遗风,这是唐朝诗人群体的本心之旅,也是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逍遥游。
  400多位诗人,写下1600多首诗。他们的诗作建构了另一个地理学范畴以外的精神和学术上的剡中。这个剡中在广袤的大地之上,在万千人心之上,在白纸黑字之间,是写入浩浩荡荡中国文化史的剡中。它像一只灵性的飞鸟,飞翔在中国文化史浩瀚的夜空中。
  人们不远千里到达此地,既为了与江南山水相逢,又为了与过往的自我作别;既为了拥抱另一些俊逸的灵魂,又为了构筑新的精神殿堂。


  庚子年深秋,我又一次踏上剡中的土地,在落叶满空的时节游了石头城,再到达斑竹古道。又是一个晴好的秋天,我们迤逦而行,当地随行的工作人员告知我,此地就是天姥山。恍然间想起20年前的自己,曾那样急切地寻找它。我也才开始懂得大佛寺门前梧桐树下老先生的话:“天姥山到处在,你已到它脚下了。”
  我才明白,这世间还有另一个剡中,那是心灵和文化意义上的剡中;这世间还有另一座天姥山,那是心灵和文化意义上的天姥山。世间的路千万条,而这条自钱塘江畔出发,溯剡溪而上,前往天台山的路,却是用诗歌写就的路,它通往自然山川,也通往幽微的人心。
  这条通往灵魂的路上,山水、书法、绘画、茶道,无不荡涤着千百年来身上落满尘埃的人。
其他文献
还在前往阿尔山的路上,便有一种进入人间仙境的恍惚。道路上人烟稀少,只有乘坐的大巴在阳光下耀眼的雪地上發出寂寞的声响。  两边是绵延不绝的森林,因为相隔遥远,所有的树木看上去便如灰黑色的粗硬的头发,生长在高低起伏的群山之上。这里是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一部分。这粗犷壮阔、横亘于中国东北西南角的原始森林,总让人想起开天辟地的盘古。《山海经》里最早记录的颇似盘古雏形的人脸蛇身的神怪—烛龙,恰好也生长在北方的
期刊
也许是高温多雨、物产丰富、生存容易的缘故,中南半岛的居民素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老挝人更是可爱又有趣,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觉睡,就一切“没问题”。老挝人不仅自己活得优哉游哉,坚信“工作太多就会费脑伤神”,还常为“想太多”的人感到惋惜,觉得他们白白承受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老挝人为人处世如此,衣食住行亦是如此。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常食材主要是当地的稻米、家禽、家畜
期刊
舟山群岛是我从小到大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期刊
若有机会去“塞上明珠”榆林,我一般会去趟城北的红山,登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2020年初秋,我又一次登上镇北台,感受了那久违的诗与远方。  自镇北台下山,不远处便是陕北美食一条街,“李家梁羊肉烩面馆”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店面不大,恰遇饭口,座无虚席,老板满脸堆笑,站在门口忙着迎客。  眼前的这位饭馆老板怎么让人觉得如此面熟?静思片刻,忽然想起:“这不是拾来吗?”  对方也认出了我,一双
期刊
一  “我这一辈子,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里的这句台词,我曾抄写在记事本上。那时候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我摘抄了很多或唯美,或很有哲理的话,却并不能真正体会。  前几日成都遇寒流,气温骤降。我的小狗“黑咻”趴在窝里,脖子僵硬地前伸,身体抖个不停。我拿了一根它最喜欢的磨牙棒,它仍然不动,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眼神暗淡,神情憔悴。  是旧疾复发。我熟练地从柜子里
期刊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
期刊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吃饭,菜品中有一道火腿笋汤我觉得很是鲜美。在安徽长大的朋友嗤之以鼻,说这种笋普普通通,说他的家乡有一种水竹笋,春雷响过之后从潮湿的地方发出来,小孩子背着布袋上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半袋,那才是最美味的。这位朋友讲话时细节丰富,笋子伴着在春雷声中游动的蛇、纠结的藤蔓、细白的溪水,在他的语言中一样样地复活在皖南潮湿的小山上。我听得入迷,问他,在这样的山上应该有野果吧。他说采野果不需要
期刊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
期刊
蝽是昆虫中的一大类,属半翅目,很好认,看它们的翅膀就行:一半是甲壳,坚硬如铁;一半是膜翅,轻薄似纸。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从正面看,翅膀上有清晰的X形纹理。蝽不大,却是身手敏捷、本领高强的猎手。我无数次拍到过它们的模样,但只有一次拍到它们捕猎的瞬间。今天又拍到了,情况却有些特殊。  是在苘麻上拍到的。苘麻,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叶子柔软宽阔,是小孩作画用的最好的“天然纸张”;叶柄耐弯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离家20里开外的益店上学,贫困的生活伴随着我的学生时代。那时,母亲已经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虽然务农是一把好手,耕田扶犁,撒种收割,样样能行,但对儿子的衣着穿戴,他无能为力。每到春暖花开,衣裳换季,我只能穿上亲戚送我的那件不大合身的旧衣服,直到落叶纷纷。的确良质地的衣服,大热天穿在身上,不吸汗、不透气,整个夏天,我身上长满了痱子。  那年学校放忙假(农村收割麦子,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