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司马青衫湿,唯有明月识其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6305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引发后人普遍的共鸣。但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月”的意象,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它也不同程度地烘托人物的内心,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明晰其中的意蕴同样可以读懂诗歌所传达出来的诗人之心。
  【关键词】月;审美属性;衬托;想象;层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之一,在古代素有“胡儿能唱琵琶篇”的美誉,可见其流传之广。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中,《琵琶行》被录入唐诗单元,作为古典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向中学生介绍,并且该单元提出的单元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感情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通常我们在教授本篇时,更多的将重点偏向诗歌中关于琵琶音乐美妙的欣赏以及琵琶女与作者相似的人生际遇感慨上,然后去感受白居易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然而,这些内容在诗歌前的“小序”中已经作了精炼的概括和说明,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必做更多的讲解,况且白居易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让高中生读懂领会内容已不是难事。所以,老师在讲解时除了强调以上内容,强调这首诗歌的叙事性,还必须兼顾古典诗歌本身的审美属性。
  古典诗歌尤其强调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生成,基于对文本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全诗中有不少鲜明的意象,比如说“枫叶”“荻花”“江”“月”等。其中“月”在全诗中总共出现四次,然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下面试对四处“月”的意蕴做简单的探究。
  一、“别时茫茫江浸月”
  在诗歌的第一段中,作者所叙述的是与友人离别的事件,通过离别场景的展现去烘托人物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惆怅与伤感。作者写到饮酒离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情形,然后宕开一笔,从人物情感的抒发转入对环境的描摹。他写道,白茫茫的江面空阔寂寥,一如愁肠百结的心绪,那倒映在江面的明月,孤苦伶仃,恰似离别人当下的处境。作者没有过多地对“月”进行修饰,这看似白描的手法,无不显现出“月”之孤独,诉尽离殇之悲。
  二、“唯见江心秋月白”
  在详尽描摹音乐美妙之余,作者意犹未尽,对听者的情绪状态再作表现。整个环境寂静悄然,所有听者的感官被音乐牵系着,面对着江面上倒映的明月,作者着力表现其“白”的特征。有人说,“白”字意为“惨白”,这里用以表现一种惨淡的情怀。我认为并非如此,诗人应当是在听说琵琶女坎坷身世后,才顿生惨淡悲情。小序中有详尽说明,“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那么此处应当是为写音乐美妙而着墨的。“白”字并没有复杂的情感意蕴,而是真实地再现听者耳闻琵琶,目视江月这种忘我出神的状态,写出听者完全沉浸在艺术美妙的氛围之中。从语言意义的角度说,“白”虽然是“空白,不着色”之意,但是这个字是最有想象空间的字,就好比一张白纸,上面的内容可以任凭观赏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味和艺术审美加以填充。所以,此句系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氛围,既写出音乐美妙让听者沉醉,又“留白”于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绕船月明江水寒”
  在琵琶女诉说自己“嫁作商人妇”沦落的际遇后,作者用“绕船月明江水寒”来写其独守闺中,无人问津的愁苦。“寒”字可谓一语双关,既写出环境之清冷,也写出女主人公内心之悲凉。“明月”自古以来便是诗家写思念的常见意象,按照语境分析,此处似乎是表现与商人离别的思念,可是仔细一读,作者的表述是“月明”,其语意重点是“明”。为什么要突出“明”呢?结合上文写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和下文出现的“夜深忽梦少年事”,可以推想琵琶女现实心境除了是丈夫离别在外独守闺中的孤独,其间更有对商人轻别离不解风情的怨叹,还有对自己从京城流落到地方蹭蹬境遇的悲苦,这样的反衬笔法,使得此情此景含蓄委婉,回味无穷。
  四、“春江花朝秋月夜”
  作者在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感慨之后,回想自己被贬谪浔阳城的生活,其怀不免“怆然”。自己卧病独饮,悲苦寂寥,无处言说。上文先写出“浔阳地僻”“湓江低湿”环境的恶劣边远,这与京城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字里行间无一不显现内心的苦楚。紧接着再写 “春江花朝秋月夜”这样的良辰美景,按道理这是可以宽慰作者的内心的,可是作者再这样的境遇下无心赏景,反而引发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只能“往往取酒还独倾”,借酒浇愁。这种写法类似于词人李煜笔下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也是反衬的手法。与前三句所不同的是,此处为虚写,并非作者眼前所见,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当下沦落天涯的寂寥悲叹,此句在叙写上和上文形成一种层递的效果,逐一展现了作者深藏内心的愁烦。
  总而言之,虽然诗歌是以琵琶女境遇和作者感慨的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但是“月”在诗歌中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或实或虚,总能巧妙地点染着作者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这四处描写连缀在一起,不正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吗?看似寻常的意象背后,无不浸润着作者奇崛的构思,所以读古典诗歌必须牢牢抓住诗歌的艺术特性,即使是叙事诗,也要对意象做字斟句酌地品味。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业内人有个行话:“学生怕作文,先生怕改文,师公怕招魂”,甚至于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载体等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做到谈“虎”未必色变。  【关键词】中学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农村校教学中,“差生”面大,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
【摘要】“片段模仿训练”就是以精选的语句或片段作为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抓手,通过认真分析例句或例段,把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段内结构、内容讲述的方式或语言表达的形式上进行针对性的语段模仿训练。  【关键词】片段模仿;具体化;写作;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汉字凭借自身结构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的意蕴。在繁重的高中教学中,如何实施“非常道”对汉字规范书写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默写练习与作文等方面中细心找出错字与别字,在课堂上及时讲解。  【关键词】汉字教学;书写;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语文教学时,课堂出现“老师,这个字怎么写?”的声音还挺多。若是小学课堂,这个问题是被
【摘要】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为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却让学生深感其“苦”,探究其因在于教法呆板与学法固化。本文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提出自己的策略:牢牢抓住“以生为本”这个纲,课教学设计按照“初读—悟读—诵读”的方式,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读”中进入文本情境,进入作家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悟文本
【摘要】读懂古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等特点看,我便从基础出发,紧扣教材,从已学的诗歌入手,构建知识框架,用于课外。用教材之玉,攻高考之山。  【关键词】回归;教材;读懂;古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老师和同学很头痛的题。学生头痛答什么,怎样答,如何答到点;老师头痛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到举一反三。其实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学生教育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非常有帮助。语文的学习中,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这两大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而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教师要怎样进行教学,才能让已经不被人们那么重视的传统文化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就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
【摘要】语文学习中阅读至关重要,如何引领初中生进行有效阅读,需要教育者们不断探讨。目前,研究者们关注的多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则以一个长远的视角,思考如何在初中阶段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保障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从而切实增强他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文;初中生;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6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从近几年的中山市中考名著阅读题低得可怜的得分率和课堂学习事实来看,名著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细看学生丢分的地方不仅有基础知识的缺失,更重要的就是审题和答题能力的缺失,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只有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发挥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答题规范化训练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丢分,在考试答题过程中规范做答,必然会帮学生赢得时间,多得分数。在专题复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积累语言与学习表达的主阵地。读写结合,是小学生表达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这是小语界的共识。文章通过举例阐述教师在课堂上从文本空白、诗词意境、文章题目、精彩句式等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文,以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切入点;语境;表达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是学
【摘要】七年级学生容易因为语文知识的缺失而造成答题概念不清、语意混乱。作为语文教师,利用课本和课堂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日积月累,学生才能够轻松掌握并运用这些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语文知识;七年级;随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翻开每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不难看出,试题越出越灵活,尤其是课外阅读,品味、体验、感悟、想象等文学欣赏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