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单元的阅读教学尝试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8493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单元”是课标教材编辑思想、编辑思路的呈现方式。《七彩阅读》也采取这种形式编制阅读单元。如何高效且富有趣味地开展主题单元课外阅读?笔者发现开展阅读成果展示课是学生变“单一阅读”为“七彩阅读”的灵丹妙药。下面以《七彩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年少五味”为例,介绍阅读成果展示课的设计思路与操作过程。
  一、文本读解
  “年少五味”也就是说年少时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五味杂陈的。这一单元六篇选文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写作方法各有特色。舒婷的《在那颗星子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以优美清新渗透着童心的笔触讲述了中学生时代的一件曲折的小事,表现了“我”调皮贪玩的性格,更表现了对林老师这位既严格又亲切的老师的崇敬与眷恋。梅子涵的《总是踊跃》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的小说。小说中的“我”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踊跃,没头没脑,不知疲倦。后来在拉赞助时遭遇挫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竟也乐在其中。心理描写传神生动,是本文一大特点,准确地描绘出了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无法回避的生存状态》是曹文轩回复给胡艳同学的一封信。信中结合自己年少恐惧鬼怪的经历,剖析了恐惧的原因以及对策,娓娓道来,颇有感染力。流冰的《一把生锈的小刀》是一篇温暖人心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小华在连续三天无钱可捐唯有一把生锈的小刀的尴尬境地中,受到高老师的帮助。高老师凭自己的爱心与细心替小华解围,将捐小刀上升为爱国行为。孙昱的《如风》是一篇展示少女独有的青春心绪的小说。通过爷爷画奶奶与方知雨画“我”,今昔对比,刻画出少女微妙的心理过程,写得真切而美好。亚纳托尔·法朗士笔下的《学校》是一篇洋溢着平等民主气息的小说。小说中罗丝和爱美琳两个孩子各有所长,在学校与家庭中获得很好的发展。结尾爱美琳妈妈一席话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二、设计流程
  (一)课前导读
  课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能激发阅读兴趣、贯穿阅读始终的主问题,供学生思考。本单元主问题如下:你从这几篇文章中体会到年少的哪些滋味?
  (二)学生自读
  自读时间为一周,带着问题与思考进行——
  1.阅读时,思考主问题,圈画出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适当作些批注。
  2.读完后,以“年少滋味”为话题,写一两句话,可以谈谈体会,可以是记录感悟,可以标记疑问。
  3.思考选文后面“读与思”中的问题。
  4.小组商议展示阅读成果的方式并作准备。
  (三)课堂展示
  1.走进七彩阅读
  两名学生主持人致开场白,创设情境,引领同学们走进七彩阅读。
  2.展示七彩卡片
  学生先在小组里展示七彩卡片。七彩卡片的形式多样,有美词佳句的积累,有主问题的答案,有作者简介的整理,有背景资料的收集……卡片大小不一,格式不同,风格各异。每个人手里都有那么一两张或素雅或缤纷的卡片。这些卡片像田野里七彩的小花,伴着他们纯真的笑脸。这真是少年时期最快乐的滋味。
  很快,几张出众的卡片传到主持人手里。它们得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展示主人的智慧与文采。
  美词佳句卡片让人佩服作者的慧心:
  “其中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而又清晰地在我记忆中摇响。”
  “我发疯似的赶着,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里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
  “这一回,我只答了一题,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上不动了。”
  “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留在我记忆的银河中。”
  3.发表七彩感言
  七彩卡片更多地展示了同学们的文字功力,而“发表七彩感言”则是同学们口才的集中展示。本单元,感言围绕“年少五味”展开,发表自己对年少滋味的个性化理解或诗意表达。同学们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闪耀在少年辽阔的心中。
  “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写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是养花的滋味。我想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也是年少的滋味。’”
  “酸、甜、苦、辣、咸是饮食五味。喜、怒、哀、乐、惧是年少五味。就如调味少不了酸、咸一样,年少的我们要成长自然也少不了怒与哀的锤炼。”
  ……
  4.共享七彩时光
  “七彩卡片”与“七彩感言”是个人才艺的展示,七彩时光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的。各小组展示个性化的阅读成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奋进组朗诵了一首小诗——朱湘的《少年歌》:“我们是小羊, 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青春的旋律在教室回响,让人神往。晨曦组展示了一份题为《七彩少年》的手抄报,栏目新颖,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让人眼前一亮。超越组响应《总是踊跃》一文后“读与思”的号召,创作了一篇《总是安静》,让人佩服不已。扬帆组四人将《一把生锈的小刀》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大获成功。
  (四)课后展览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舍不得收起小组的阅读成果。于是,展示延伸到课外,变成展览。全班精选一些优秀作品,张贴在宣传栏、橱窗上。
  基于主题单元的阅读成果展示课,把阅读与鉴赏、写作和交流、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语文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单元阅读成为融课堂展示与课外实践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为一体的综合活动。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北京師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近日谈了他对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认识。  首先,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并不意味以往提出的“八年抗战”概念错了。“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
期刊
当读完这本鹅黄色封面的施成荣译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我在粗犷甚至略带粗俗的译文背后看到了一个真实社会里的霍尔顿,看到其内心深处无奈得让人落泪的“愤世嫉俗”,进而感悟到那个世界看似繁荣,而实则那么荒诞与荒谬。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说:“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两者何其相似,只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来得更为形象,也更为真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位名叫霍尔顿的学生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思考与行
期刊
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但是“孟姜女”这一称谓是如何构成的,其中的三个字各代表什么含义,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如果简单地认为她姓孟名姜女,或是姓孟名姜的女子,那其实是一种误会。事实上,孟姜女中的“姜”字才是她的姓,“孟”只是表示她排行老大,“女”表示她的性别。合在一起,表示“姜家大女儿”的意思。而要弄清这类问题,就必须了解我国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我国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期刊
教学目标  1.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能说出项羽的性格特征,体会司马迁通过人物群像塑造法来衬托传主的写作手法。  2.通过互文阅读,学会鉴赏利用细节描写、炼字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藝术手法。  3.在把握项羽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能够理解项羽性格的悲剧实质。  4.在《鸿门宴》电影片段和文本的对比阅读中,能基本理解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笔法。  一、入情入境,整体感知  阅读历史,最好的方式
期刊
2016年的世界文坛充满了意外和惊喜:意外在最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竟然颁给了一位有世界级影响力,却从未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鲍勃·迪伦;惊喜在少数族裔作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世界文坛取得突出成就,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2016年对文学来说,是独特的一年。2016年的世界文坛,主要体现出以下趋势。  趋势之一:纯文学领域对通俗文化敞开怀抱  2016年世界文学界引起最广泛争论的事件之一,便是流行
期刊
《记念刘和珍君》自诞生以来,就成为纪念“三一八惨案”的至文。因为这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所以笔者对其有理解上的“情感距离”,导致一种“敬而远之”的阅读教学怪象:常常对作品中力透纸背的情意,只是无关痛痒地梳理一番,从未仔细品读作品语言背后的深刻意蕴。直到今天再次咀嚼这篇经典时竟有了“痛彻心扉”,几度落泪的真实感受。细想一下,这都是因为笔者从未凝神细读作品细腻多情、饱含血泪的内心。  还好,时光又一次把我
期刊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这样定义“教育自信力”——它属于文化自信范畴,是教育者对“立德树人”教育价值的肯定与尊崇,对教育规律的坚守与践行,是心灵深处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份信心,一种期待。有自信力的支撑,我们才有不惮前行的勇气,才有攻克艰难的智慧,才有久久为功的定力,才能让体现国家意志的顶层设计变成校园里生动的教育现实。增强教育自信力,需要确信教育的终极价值,拥有推进变革的智慧策略,以坚守的
期刊
植物之于我国的古典文化,有着远远超越其植物学范畴的文化意义。《诗经》里的草木如织,《离骚》中的香草美人,这诗歌源头处馥郁纷繁,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永恒的主题,也让人们的审美与品格追求有了现实层面的寄托。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对植物文化运用之多之妙令人击节。菊花诗、海棠诗、咏絮诗,每次以草木之名结社作诗,各人才情秉性皆得以展现;“掣花签”则直接借花名道尽诸女儿命运。环境描写上,曹雪芹更
期刊
深度教研是近来教学研究方面的热点话题,它是集体备课的延伸,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着极大的区别,都具有集体参与、共同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等特性,但是集体备课着眼于“备”字,以完成课前基础性准备工作为目的,强调学科教学的统一性,完成的是教学前的一般性工作,而深度教研则侧重“深度”研究,以研究的形式追求理解认识和教学品位的高度,开放性、延展性、个性化是其具体特征,课前、课后皆可。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在深
期刊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一篇小说的解读,我们习惯从语言、人物形象、性格命运、小说主旨等角度入手,而从写作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并不多见。本文尝试从写作学的角度或者说从叙事学的视角对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进行解读,希望能对广大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也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视角:躺在担架和病床上  初看本文视角,并无新鲜、奇特之处。二战时期的德国,一个在文科中学上学的孩子应征入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