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的世界文坛充满了意外和惊喜:意外在最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竟然颁给了一位有世界级影响力,却从未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鲍勃·迪伦;惊喜在少数族裔作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世界文坛取得突出成就,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2016年对文学来说,是独特的一年。2016年的世界文坛,主要体现出以下趋势。
趋势之一:纯文学领域对通俗文化敞开怀抱
2016年世界文学界引起最广泛争论的事件之一,便是流行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媒体认为,这预示着“下一代读者已经不那么热爱阅读”。卡夫卡奖、毕希纳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候选人之一——彼得·汉德克甚至说,把诺贝尔奖颁给鲍勃·迪伦“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这个决定很显然是一些不读书的人做出的。鲍勃·迪伦的词,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要坚持语言本身的东西,这是我的基本立场。”然而,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近期的举动或许正说明,在评论家心目中,通俗文化也能进入文学神圣的殿堂。2012年获奖的莫言,2013年获奖的艾丽丝·门罗,2014年获奖的莫迪亚诺,其作品都是在纯文学的范畴内。而近两年,诺贝尔奖的口味正从纯文学往文化方面倾斜,鲍勃·迪伦的获奖,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但是,这种趋势是否会延续下去,文学的纯正性是否会被流行文化所稀释或替代,还要看之后文学界的动向。
趋势之二:少数族裔作家地位日益重要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他重量级文学奖项的倾向也不容忽视。2016年的布克奖颁给了保罗·比蒂的《脱销》。保罗·比蒂为非裔美国人,其作品多以黑人为主角,探讨美国社会问题以及移民“熔炉文化”。加拿大吉勒文學奖和总督文学奖都颁给了华裔女作家邓敏灵的《别说我们一无所有》。不同于早期华裔作家如谭恩美等对华人移民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邓敏灵试图将目光聚焦于自己的祖国,重现历史。摩洛哥裔法国作家蕾拉·斯利马尼的作品《甜蜜的歌》获得了法语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奖项——龚古尔文学奖。《甜蜜的歌》改编自一位少数族裔保姆在纽约的犯罪事件,蕾拉把背景搬到了巴黎,通过故事探讨了这个时代的爱与教育、金钱与支配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阶级、文化层面上的偏见。普利策小说奖由越南裔作家阮越清斩获,获奖作品《同情者》是他的处女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在美越南人的故事,是间谍、讽刺和历史小说的巧妙融合,被批评家誉为战争小说的新经典。对少数族裔在欧美文学界取得的成就,阮越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没有一个少数族裔作家敢说自己能独立完成任何事,那些在我们之前的集体努力和积极分子们,为我们个人的成就打下了基础。那些有幸被记住的人,还有更多被遗忘的人,我们应该感激他们。”除了毕希纳奖由德国本土作家马赛尔·拜尔获得,塞万提斯奖由西班牙本土作家门多萨获得之外,欧美大半重量级文学奖都花落少数族裔作家,这体现出世界文坛的一大风向: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获得重视,走到了聚光灯下。
趋势之三:文学主题与形式多元化
如今,后现代的一系列技法,如戏拟、拼贴,以及一系列母题,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都已日趋成熟,但仍在继续被拓展。写作技法方面,传统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行,题材和形式都有朝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诺奖赔率榜里的知名作家中,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有恩古吉·瓦·提安哥、伊斯梅尔·卡达莱、彼得·纳达斯、阿摩司·奥兹等。非洲后殖民主义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坚持书写本民族的历史,他保持着民族独立意识,号召保护本土文化,提倡恢复母语写作,认为这是本民族斩断殖民奴性的唯一出路。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关注历史,借古喻今,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重述历史,被称为“依循着可以回溯至荷马的叙事传统”。匈牙利作家彼得·纳达斯也一直延续着东欧作家关注地区历史的传统。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则专注于家庭不幸,将之与国族叙事交织杂糅,描绘了犹太人独特的历史体验。后现代方面,村上春树的作品依然在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摇摆,唐·德里罗继续用后现代手法探索当今被异化的世界,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仍然坚持着自己对女性主义的探索。彼得·汉德克在戏剧领域进行着颇具先锋意味的实验,约翰·福瑟则继承贝克特的衣钵,通过戏剧揭示生活的荒诞。另一些作家则更为灵活,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则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皆有涉猎,与之相似,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常采用不同的文体,技巧上则涉及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其实,用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品,内容上也会体现出后现代特征,而用后现代手法创作的作品,也有许多蕴含着传统精神,无法简单进行归类。
以上的趋势说明,无论是文学边界的模糊,还是文学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无论是少数族裔作家代表本民族发声,还是欧美本土作家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批判;无论是传统现实主义的继续演绎,还是后现代主义的花样翻新,总的来说,都体现出后现代的无中心、强调差异等特征。再没有一种主流观点来影响文学创作,也没有出现特殊的、世界级别的流派,有的只是越来越多不同的声音,有的只是对差异性越来越多的包容与尊重。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趋势之一:纯文学领域对通俗文化敞开怀抱
2016年世界文学界引起最广泛争论的事件之一,便是流行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媒体认为,这预示着“下一代读者已经不那么热爱阅读”。卡夫卡奖、毕希纳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候选人之一——彼得·汉德克甚至说,把诺贝尔奖颁给鲍勃·迪伦“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这个决定很显然是一些不读书的人做出的。鲍勃·迪伦的词,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要坚持语言本身的东西,这是我的基本立场。”然而,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近期的举动或许正说明,在评论家心目中,通俗文化也能进入文学神圣的殿堂。2012年获奖的莫言,2013年获奖的艾丽丝·门罗,2014年获奖的莫迪亚诺,其作品都是在纯文学的范畴内。而近两年,诺贝尔奖的口味正从纯文学往文化方面倾斜,鲍勃·迪伦的获奖,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但是,这种趋势是否会延续下去,文学的纯正性是否会被流行文化所稀释或替代,还要看之后文学界的动向。
趋势之二:少数族裔作家地位日益重要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他重量级文学奖项的倾向也不容忽视。2016年的布克奖颁给了保罗·比蒂的《脱销》。保罗·比蒂为非裔美国人,其作品多以黑人为主角,探讨美国社会问题以及移民“熔炉文化”。加拿大吉勒文學奖和总督文学奖都颁给了华裔女作家邓敏灵的《别说我们一无所有》。不同于早期华裔作家如谭恩美等对华人移民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邓敏灵试图将目光聚焦于自己的祖国,重现历史。摩洛哥裔法国作家蕾拉·斯利马尼的作品《甜蜜的歌》获得了法语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奖项——龚古尔文学奖。《甜蜜的歌》改编自一位少数族裔保姆在纽约的犯罪事件,蕾拉把背景搬到了巴黎,通过故事探讨了这个时代的爱与教育、金钱与支配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阶级、文化层面上的偏见。普利策小说奖由越南裔作家阮越清斩获,获奖作品《同情者》是他的处女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在美越南人的故事,是间谍、讽刺和历史小说的巧妙融合,被批评家誉为战争小说的新经典。对少数族裔在欧美文学界取得的成就,阮越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没有一个少数族裔作家敢说自己能独立完成任何事,那些在我们之前的集体努力和积极分子们,为我们个人的成就打下了基础。那些有幸被记住的人,还有更多被遗忘的人,我们应该感激他们。”除了毕希纳奖由德国本土作家马赛尔·拜尔获得,塞万提斯奖由西班牙本土作家门多萨获得之外,欧美大半重量级文学奖都花落少数族裔作家,这体现出世界文坛的一大风向: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获得重视,走到了聚光灯下。
趋势之三:文学主题与形式多元化
如今,后现代的一系列技法,如戏拟、拼贴,以及一系列母题,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都已日趋成熟,但仍在继续被拓展。写作技法方面,传统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行,题材和形式都有朝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诺奖赔率榜里的知名作家中,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有恩古吉·瓦·提安哥、伊斯梅尔·卡达莱、彼得·纳达斯、阿摩司·奥兹等。非洲后殖民主义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坚持书写本民族的历史,他保持着民族独立意识,号召保护本土文化,提倡恢复母语写作,认为这是本民族斩断殖民奴性的唯一出路。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关注历史,借古喻今,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重述历史,被称为“依循着可以回溯至荷马的叙事传统”。匈牙利作家彼得·纳达斯也一直延续着东欧作家关注地区历史的传统。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则专注于家庭不幸,将之与国族叙事交织杂糅,描绘了犹太人独特的历史体验。后现代方面,村上春树的作品依然在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摇摆,唐·德里罗继续用后现代手法探索当今被异化的世界,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仍然坚持着自己对女性主义的探索。彼得·汉德克在戏剧领域进行着颇具先锋意味的实验,约翰·福瑟则继承贝克特的衣钵,通过戏剧揭示生活的荒诞。另一些作家则更为灵活,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则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皆有涉猎,与之相似,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常采用不同的文体,技巧上则涉及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其实,用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品,内容上也会体现出后现代特征,而用后现代手法创作的作品,也有许多蕴含着传统精神,无法简单进行归类。
以上的趋势说明,无论是文学边界的模糊,还是文学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无论是少数族裔作家代表本民族发声,还是欧美本土作家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批判;无论是传统现实主义的继续演绎,还是后现代主义的花样翻新,总的来说,都体现出后现代的无中心、强调差异等特征。再没有一种主流观点来影响文学创作,也没有出现特殊的、世界级别的流派,有的只是越来越多不同的声音,有的只是对差异性越来越多的包容与尊重。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