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尔顿身上看到了那个“我”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读完这本鹅黄色封面的施成荣译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我在粗犷甚至略带粗俗的译文背后看到了一个真实社会里的霍尔顿,看到其内心深处无奈得让人落泪的“愤世嫉俗”,进而感悟到那个世界看似繁荣,而实则那么荒诞与荒谬。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说:“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两者何其相似,只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来得更为形象,也更为真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位名叫霍尔顿的学生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思考与行为。文本看似粗俗的言语充斥全篇(“硬译”有时会伤害文本的连贯性,但有时又能带来一种更接近文本原味的真实感),令人难耐,这也正是施本翻译为当下社会所诟病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你耐着性子读完全篇,掩卷稍作思索,却又能体会到一种近乎悲凉的无奈。霍尔顿的无奈在于他对世界的厌弃。这种无奈遍及周围,室友斯特拉德莱塔、阿克莱,击剑队的朋友,外界评价很高的潘西中学及斯宾塞老师,进而发展至关心他的安多里尼先生。他就像一个被社会逐渐淘汰的多余的人,无人关注,即使有,对方也走不进他冰冷的内心世界。霍尔顿对社会的态度由厌开始,进而弃之。他厌恶假模假样的社会,虚情假意的言辞,粗俗不堪的举止。他略带神经质地看到人们内心的空虚与无聊,他太犀利了,犀利得以致忘记了学会对社会的融合与认同。他渴望真实,寻求真实,却只能在一次次失望的追寻中自我放逐,成为最孤独的“那一个”。
  他又是一个胆怯的人,妄想成了他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他想象自己胸口中弹,受了重伤,想象自己在凄风苦雨中得了癌症尽快死去,他想象自己如行尸走肉与女性鬼混……他对抗虚假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停的逃避和不切实际的冥想,他像阿Q一样用精神胜利法滋养自己,但作为生性敏感的人,他未获得阿Q的快感,反而是感受到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寒冷及无家可归感。他喜欢琴·迦拉格,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他怀念兄弟艾迪,可艾迪却早已长眠。幸好赛林格尚有恻隐之心,给了他一个真实可爱的妹妹菲苾,这个小女孩成了他唯一谈得来的人,成了他心灵的暖玉,成为他活下去的支撑。文本最绝妙之处在于最后当菲苾拖着大箱子要跟他一起去西部时,他变得惊慌失措,坚决反对。这个敏感的人第一次选择了与世界妥协。我不知道这种妥协意味着什么,但也正是这种妥协,让整部作品变得温情脉脉。在最真的情感面前,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或许正如霍尔顿所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職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读至此处,落泪了。
  进而思及当下社会,对这个被烙上喧嚣浮华、虚假做作印记的社会。我们牢骚满腹,抱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在某个黑漆漆的夜晚抚摸冰凉的内心,梦中求索精神故乡;我们在时鸟啁啾的清晨心烦意乱地奔走于大街小巷……我们或许有一千个不满意不如意不惬意,因为生活总是与我们所想判若云泥。与17岁的霍尔顿相比,历经世事的我们或许理性很多,然内心又何尝不残存着躁动、疯狂、鄙夷。然而这毕竟是“我们”的世界,还存温暖,仍有希望。相濡以沫,相呴以湿,倘如此,这个冬天不会太冷!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这里的“写作评价”专指应试作文一类所谓不自由写作,并不包括学生的文学习作等自由写作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指对文章的描述性评语,也包括分数或等级评价。  说到写作评价,师生皆憷。老师发憷大多因劳动量“不堪负荷”;学生发憷是因为每次的评价(分数、评语)都“生死难卜”,而结果往往又“出人意料”。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存在种种误区,如,有的有分数无评价语,学生不知优劣何在;有的评价语语焉不详;有的评价忽视写作
期刊
授课:陆锋磊 点评:储建明  教学流程  师: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大家想必看过其中一两部。前阶段对于电影《小时代》的批判可谓白热化,而《小时代》目前的票房已经超过10亿,你怎么看這个现象?  生:我很不喜欢《小时代》系列电影,我觉得很烂。  师:“烂”是缺少理性的判断,请你谈谈怎么个“烂”法。  生:电影没有什么思想,演员除了颜值高没什么演技,郭敬明只是把粉丝拉进了电影院……  师:这
期刊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是唐诗中的名篇,然而,《锦瑟》写的究竟是什么?似乎所有读过它的人都会为这个问题所扰。它是政治讽喻诗还是情书,或者是抒发仕途失意之叹?无数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提出的无数猜想与推测,仿佛都能说得通,但又都没有绝对的证据。关于《锦瑟》的猜想似乎无法到达结论,永远只能停留在猜想。  然而结论是不是非常重要呢?或许并不。绝大部分读过《锦瑟》的人,首先会觉得它很美,并被它打动,即使并不明了它的
期刊
掌握文学美学知识,除了能开阔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素养外,还能够学以致用,有助于语文教材讲析、鉴赏。现以人教版、苏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文为例,说一些想法。  依照文学的审美特性对待中学古典诗文。先从一个例子入手,加以说明。细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发现时间和空间都有问题。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摊上事了。因其诗歌诋毁新法,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捕入狱,差点掉脑袋,这就是有名的“乌台
期刊
最近几年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和学校层面,“教育公平”都是热词,但毋庸讳言,政策践行的“最后一米”,不依赖于政策不依附于行政,最终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堂中,能不能提升家长和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幸福指数,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自我校正,消弭授课班级内的“不公平”现象。一言以蔽之,评价践行教育公平的水准如何,观察老师课堂教学就很能说明问题。  1.师生互动机会的不公平  自
期刊
陶渊明《饮酒》(其五)与刘禹锡《陋室铭》,一为诗歌,一为骈文,看似无关,倘若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都善于用典。《饮酒》(其五)运用“心远”“采菊”“南山”等典故,而《陋室铭》则运用“素琴”“子云亭”“诸葛庐”“何陋之有”等典故。  “心远”源于“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期刊
苏教版必修三中有一篇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列举了炼字的好例,也谈到改得不妥之例。  摘录如下: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
期刊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家汪曾祺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法,活画出现代哲学史上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全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许多鲜活的细节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开来的,譬如:上课不脱呢帽,以奇怪的问题回答奇怪的提问,讲课时捏跳蚤玩,和斗鸡同桌进食,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等等。这些生动的细节,由形及神,突出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有趣。  但是文章的创作主旨远不止于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把握领会作家的写
期刊
林斤澜的小说,特别是他的晚期小说,许多人称之为“怪味小说”。所谓“怪味”,不外乎是指林斤澜小说与众不同、风格迥异。《矮凳桥风情》是这种典型,而这本集子中的《溪鳗》则是典型中的典型。《溪鳗》的“怪味”到底怪在哪里呢?  “怪味”之一:溪鳗这个人名怪  溪鳗是个女人,故事的主角,“有名有姓”,但是姓名已被忽略甚至遗忘,“街上却只叫她个外号:溪鳗”。鳗“看样子不是好玩的东西,……有些兴风作浪的传说”。镇
期刊
北京師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近日谈了他对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认识。  首先,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并不意味以往提出的“八年抗战”概念错了。“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