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读完这本鹅黄色封面的施成荣译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我在粗犷甚至略带粗俗的译文背后看到了一个真实社会里的霍尔顿,看到其内心深处无奈得让人落泪的“愤世嫉俗”,进而感悟到那个世界看似繁荣,而实则那么荒诞与荒谬。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说:“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两者何其相似,只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来得更为形象,也更为真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位名叫霍尔顿的学生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思考与行为。文本看似粗俗的言语充斥全篇(“硬译”有时会伤害文本的连贯性,但有时又能带来一种更接近文本原味的真实感),令人难耐,这也正是施本翻译为当下社会所诟病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你耐着性子读完全篇,掩卷稍作思索,却又能体会到一种近乎悲凉的无奈。霍尔顿的无奈在于他对世界的厌弃。这种无奈遍及周围,室友斯特拉德莱塔、阿克莱,击剑队的朋友,外界评价很高的潘西中学及斯宾塞老师,进而发展至关心他的安多里尼先生。他就像一个被社会逐渐淘汰的多余的人,无人关注,即使有,对方也走不进他冰冷的内心世界。霍尔顿对社会的态度由厌开始,进而弃之。他厌恶假模假样的社会,虚情假意的言辞,粗俗不堪的举止。他略带神经质地看到人们内心的空虚与无聊,他太犀利了,犀利得以致忘记了学会对社会的融合与认同。他渴望真实,寻求真实,却只能在一次次失望的追寻中自我放逐,成为最孤独的“那一个”。
他又是一个胆怯的人,妄想成了他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他想象自己胸口中弹,受了重伤,想象自己在凄风苦雨中得了癌症尽快死去,他想象自己如行尸走肉与女性鬼混……他对抗虚假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停的逃避和不切实际的冥想,他像阿Q一样用精神胜利法滋养自己,但作为生性敏感的人,他未获得阿Q的快感,反而是感受到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寒冷及无家可归感。他喜欢琴·迦拉格,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他怀念兄弟艾迪,可艾迪却早已长眠。幸好赛林格尚有恻隐之心,给了他一个真实可爱的妹妹菲苾,这个小女孩成了他唯一谈得来的人,成了他心灵的暖玉,成为他活下去的支撑。文本最绝妙之处在于最后当菲苾拖着大箱子要跟他一起去西部时,他变得惊慌失措,坚决反对。这个敏感的人第一次选择了与世界妥协。我不知道这种妥协意味着什么,但也正是这种妥协,让整部作品变得温情脉脉。在最真的情感面前,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或许正如霍尔顿所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職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读至此处,落泪了。
进而思及当下社会,对这个被烙上喧嚣浮华、虚假做作印记的社会。我们牢骚满腹,抱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在某个黑漆漆的夜晚抚摸冰凉的内心,梦中求索精神故乡;我们在时鸟啁啾的清晨心烦意乱地奔走于大街小巷……我们或许有一千个不满意不如意不惬意,因为生活总是与我们所想判若云泥。与17岁的霍尔顿相比,历经世事的我们或许理性很多,然内心又何尝不残存着躁动、疯狂、鄙夷。然而这毕竟是“我们”的世界,还存温暖,仍有希望。相濡以沫,相呴以湿,倘如此,这个冬天不会太冷!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位名叫霍尔顿的学生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思考与行为。文本看似粗俗的言语充斥全篇(“硬译”有时会伤害文本的连贯性,但有时又能带来一种更接近文本原味的真实感),令人难耐,这也正是施本翻译为当下社会所诟病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你耐着性子读完全篇,掩卷稍作思索,却又能体会到一种近乎悲凉的无奈。霍尔顿的无奈在于他对世界的厌弃。这种无奈遍及周围,室友斯特拉德莱塔、阿克莱,击剑队的朋友,外界评价很高的潘西中学及斯宾塞老师,进而发展至关心他的安多里尼先生。他就像一个被社会逐渐淘汰的多余的人,无人关注,即使有,对方也走不进他冰冷的内心世界。霍尔顿对社会的态度由厌开始,进而弃之。他厌恶假模假样的社会,虚情假意的言辞,粗俗不堪的举止。他略带神经质地看到人们内心的空虚与无聊,他太犀利了,犀利得以致忘记了学会对社会的融合与认同。他渴望真实,寻求真实,却只能在一次次失望的追寻中自我放逐,成为最孤独的“那一个”。
他又是一个胆怯的人,妄想成了他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他想象自己胸口中弹,受了重伤,想象自己在凄风苦雨中得了癌症尽快死去,他想象自己如行尸走肉与女性鬼混……他对抗虚假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停的逃避和不切实际的冥想,他像阿Q一样用精神胜利法滋养自己,但作为生性敏感的人,他未获得阿Q的快感,反而是感受到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寒冷及无家可归感。他喜欢琴·迦拉格,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他怀念兄弟艾迪,可艾迪却早已长眠。幸好赛林格尚有恻隐之心,给了他一个真实可爱的妹妹菲苾,这个小女孩成了他唯一谈得来的人,成了他心灵的暖玉,成为他活下去的支撑。文本最绝妙之处在于最后当菲苾拖着大箱子要跟他一起去西部时,他变得惊慌失措,坚决反对。这个敏感的人第一次选择了与世界妥协。我不知道这种妥协意味着什么,但也正是这种妥协,让整部作品变得温情脉脉。在最真的情感面前,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或许正如霍尔顿所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職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读至此处,落泪了。
进而思及当下社会,对这个被烙上喧嚣浮华、虚假做作印记的社会。我们牢骚满腹,抱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在某个黑漆漆的夜晚抚摸冰凉的内心,梦中求索精神故乡;我们在时鸟啁啾的清晨心烦意乱地奔走于大街小巷……我们或许有一千个不满意不如意不惬意,因为生活总是与我们所想判若云泥。与17岁的霍尔顿相比,历经世事的我们或许理性很多,然内心又何尝不残存着躁动、疯狂、鄙夷。然而这毕竟是“我们”的世界,还存温暖,仍有希望。相濡以沫,相呴以湿,倘如此,这个冬天不会太冷!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