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ong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1年康红雷导演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代人用情和爱谱写的一曲生命乐章!是由孙海英、吕丽萍、黄海波等主演,根据石钟山先生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文章主要分析剧中由黄海波扮演的石林这一角色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激情燃烧的岁月;石林;共产党员
  《激情燃烧的岁月》是2011年非常受欢迎的一部电视剧,在当时掀起了另一种文化风潮,它创造了中国军旅电视剧的一个奇迹,片中的演员演得好而且音乐也用的恰到好处,在悠长的音乐中仿佛能感受到父辈们曾经的那些青葱岁月,那些值得他们留恋的也正是本部电视剧像我们诉说的,只是那种留恋的东西叫做往事。剧中主要刻画了石光荣和褚琴这对充满矛盾,但又感情至深的宿命鸳鸯。在剧中,康洪雷也塑造了石林这个丰满的革命继承人形象,通过石林几个成长阶段,处处体现了石光荣作为父亲给予子女无私而伟大的父爱。
  一、少年的石林
  解放战争时期,石光荣带领部队追击溃逃的敌人,正在这时,接到儿子出生的消息。打了胜仗,老来得子,这对石光荣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而当时队伍也正行进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所以当即给儿子取名石林,希望儿子将来能像这片树林一样成材。这时的石光荣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对自己的孩子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战争结束了,儿子石林也渐渐长大了,这时的石林变得淘气、调皮而难以管教:将父亲的皮鞋放在水盆里;带着小朋友摸电门;自制小手枪;将别的小朋友脑袋砸破;给妹妹画大花脸,但是石光荣并没有为此而过分的管束儿子,而是认为:“淘小子出好的,淘丫头出巧的”,这主要是石光荣从小石林的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机智、勇敢,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天分,而且极具领导能力。同广大的已身为父母的观众一样,这时的石光荣在儿子身上看到的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在儿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这时就认定儿子是个当兵的料,这也给后来的父子矛盾埋下了伏笔。
  二、青年的石林
  随着年龄的增长,石林的身上表现出一般年轻人身长常有的缺点,高傲,自大,不可一世,同时还有高干子弟身上普遍存在的优越感。子不教父之过,这时的石光荣意识到自己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在这时期,石光荣为了教育石林花费了巨大的精力。长大后的石林,面临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抉择,考大学还是从军,儿子的愿望是考大学,石光荣为儿子做出了从军的决定,甚至不惜与妻子褚琴发生激烈的争吵,雖然这种专制式的家长作风不值得提倡,但是石光荣有着善良的初衷,希望儿子彻底铲除儿子身上那股公子哥习气,而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成为真正的人才。巨大的矛盾使其父子关系降至冰点,但是石光荣并没有像普通父母那样屈服,而是近似固执、蛮横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惜与自己亲生儿子20年形如路人,但是石光荣在内心深处深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为了让儿子成才,他严词拒绝妻子利用关系给儿子找个安逸的地方,相反将儿子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最严格的考验,面对儿子的自暴自弃,他没有屈服、让步,而是自己跨越军事障碍,让儿子跪在烈士墓前忏悔,从内心深处给儿子以最大的震撼,达到激励儿子的目的。他宁愿让儿子恨他,他希望儿子的恨能成为鞭策儿子的利剑,而他从不低头的性格使这把利剑更加具备杀伤力,使他不得不经常拙劣的掩饰自己对儿子、孙子的牵挂。
  三、中年的石林
  中年的石林是成功的,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干部,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且有一个名叫石小林的儿子。这时的石光荣和石林已经将近20年没见面了,但是父子两并没有产生任何感情的隔阂,反而相互之间更加思念对方,但是他们的性格都是那么的倔强,都不愿意先去捅破那层窗户纸。事情的转折发生在石光荣病到以后,当风尘仆仆、泪流满面的石林跪到在石光荣病床前时,石光荣终于说出藏在自己心里长达20年的心里话:“爸爸真想你呀,想你想的心都坏了。”没有音乐的烘托,没有夸张的表演,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父爱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迸发出来,也让伟大的父爱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父爱是严肃、刚强的、博大精深的。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只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而已,石光荣也不例外。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石光荣手中有着极高的权力,但是他没有违背自己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原则,没有为自己的任何一个“官二代”子女谋私利,但是他的三个子女却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和目前社会上其他“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父母是不同的,石光荣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教育子女上,能够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石光荣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儿子石林,首先是榜样的作用,来自农村、生活困苦的石光荣有着鲜明的无产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豪放的性格,而作为军人,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以不断的打胜仗为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在打仗过程中,他就像个疯子,极少会顾及自己的个人安危,能极力克服任何困难。事实证明,部队是最适合石林的岗位。再次,石光荣注重培养子女自我能力,石光荣的子女全部都是靠自己个人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剧中,从不同的角度处处体现了石光荣伟大的父爱,这是没有任何折扣,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的爱。
  (作者简介:郭萌萌,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200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逐渐产生的。民族语言是伴随着民族的出现而形成的。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心理,进一步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每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都可以通过其民族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民族文化心理分析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对民族语言的
期刊
摘要:临帖是书法学习入门的重要练习手段,在临帖学习意境当中有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三个层次,其中临帖过程当中的想象和情感就是心到的最高界限。本文就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临贴过程中和想象和情感  关键词:临贴;过程;想象;情感  中国书法是中国最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学习中国书法的过程当中,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临帖的过程当中就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规矩
期刊
摘要:基于近年来我国高尔夫运动和专业教育发展实际和研究现状,通过调研和分析,从武汉体育学院探讨高尔夫合作办学的经历出发,探讨体育院校采取合作办学方式设立高尔夫学院、培养高尔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尔夫学院;人才培养;合作办学  高尔夫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运动,它是人们在自然优雅的绿色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休闲体育运动,其运动所推崇的绿色、高雅、健康、阳光的独特文化内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关键词:历史现
期刊
摘要: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发展的本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使内在思想上的感悟和精神上的自由成为了艺术表现的根本,所以,“形神”、“意境”、“气韵”等美学方面的思想成为了艺术创造的追求目标,也使得艺术家的内在品质与其作品风格相互融合,而且保证“韵律”贯穿始终。文章在理解与感悟范扬先生绘画精神的基础上,对“韻”与“律”的精神内涵进行认识和剖析,以音乐中的“韵律”和美术作品中的“韵律”的共性作为出发点,表达阐
期刊
读《胡家芝传》,有一股浓浓亲情,乡情,友情的农耕文化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让人陶醉,令人深思。《胡家芝传》虽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离奇的神话色彩,但仍十分感人,十分精采。这是因为全书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剪纸艺术为主线贯穿胡家芝的百年人生,以她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对人生和对艺术的大爱、大善和大美浑然一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在中国民间剪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的当今,更有它特殊
期刊
摘要:与传统市民小说相比,新市民小说有许多不同之处。以张欣小说为例,分析新市民小说的创作特色,文本内容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及地域色彩;作品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大团圆结局的打破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警醒意味,广泛借鉴多种艺术手法,既能满足市民受众的口味,又有较高的艺术内涵。不过,在新市民小说创作中也存在着品味低下、技术粗糙等弊病。  关键词:新市民小说;张欣;通俗性;艺术性;人性  市民文学是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期刊
摘要:倘若有人问起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几位散文家,学界观点必然是见仁见智。这便涉及到对一个概念的理解,即何为“经典”?下面笔者将以张晓风散文为例谈一下自己对经典尺度的浅薄理解。  关键词:张晓风; 散文; 经典性;价值尺度  我们称一部作品为“经典”,那么它决不能单单是某个时代里的经典,亦不能只是属于某个阅读群体的经典。经典是必须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们现在一些人对经典的定义便存在一些偏
期刊
摘要: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活在别处》中,用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了其对于现代诗意义的理解,即在依赖诗歌和怀疑诗歌之间犹豫、徘徊。这种矛盾心理引导下的诗歌创作集中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身上。文章试图以此为切入口,剖析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甄判主人公内心矛盾的价值体系,从而解读、分析现代诗歌的现状及其存在意义。  关键词:现代诗;米兰·昆德拉;雅罗米尔  在人类共同的文化渊源中,诗是抒情的重要手段。
期刊
摘要:爱情是艺术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情是什么?爱情拥有着怎样巨大的魔力?是爱情驱使着人,还是人借爱情之名而行动着?莎士比亚通过一部《奥赛罗》传递给了我们他自己的理解,在这部剧作里,藏着两性间无声的矛盾,这种双方的交锋,也许因为男性与女性的态度、境遇对比太过悬殊,导致这个矛盾与交战湮没在了文本之下,然而在这爱情的帷幕下,在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等一众主角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通往莎士比亚乃至十七世纪前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