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代诗歌现状及存在意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活在别处》中,用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了其对于现代诗意义的理解,即在依赖诗歌和怀疑诗歌之间犹豫、徘徊。这种矛盾心理引导下的诗歌创作集中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身上。文章试图以此为切入口,剖析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甄判主人公内心矛盾的价值体系,从而解读、分析现代诗歌的现状及其存在意义。
  关键词:现代诗;米兰·昆德拉;雅罗米尔
  在人类共同的文化渊源中,诗是抒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带有强烈的抒情气息,正如尼采所言,诗不是“修辞学上的象征”,而是人们亲眼所见,取代观念的意象。久而久之,抒情诗不仅具有强烈的抒情美学特质,更逐渐成为人们生存范畴内的哲学命题。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活在别处》中,用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了其对于现代诗意义的理解,即在依赖诗歌和怀疑诗歌之间犹豫、徘徊。这种矛盾心理引导下的诗歌创作集中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身上。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口,剖析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甄判主公人内心矛盾的价值体系,从而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现代诗理论。
  一
  小说的名字“生活在别处”出自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的《巴黎狂欢节》,由于安德烈·布勒東在《超现实主义宣言》结语中的引用而为众人所知。1968年5月在巴黎示威抗议的学生们又再次将这句诗搬上历史舞台,将其刻在了索邦大学的墙上。
  昆德拉十分重视小说结构的安排,小说分为七个章节,在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叙述中穿插梦境式和复调式的叙述,每一部分都有其特有的视角。小说并非由一个全知的叙事者讲述,然而叙事者的观察却是从两个角度出发的,镜头分别集中在诗人亚罗米尔和与他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母亲身上,叙事视角在诗人和母亲之间不断地转换,故事就沿着这两条时分时合的脉络发展。随着诗人由生到死的生命旅程,参与过诗人生命的众多人物——诗人的家人、画家、商店女收银员、女导演等等,渐次进入或者淡出叙事者和读者的视线。
  雅罗米尔逐步接近诗歌,是由于母亲的引导。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并不能十分清晰地意识好坏的界限,只是在说错话被母亲责罚后,才渐渐意识到母亲这个角色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当他第一次因为说出一句有韵律的话语而免遭一顿痛打时,他也第一次明白了诗歌的魔力。雅罗米尔默默地记住了这次成功的例证,而当他再次说这些话的时候,只是为了得到赞同、欣赏和笑声。“自此以后,他总是很小心地观察大人的反应,体会对于他的语句,他们究竟欣赏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惊得目瞪口呆。”[1]关于这一点,拉康的“镜像理论”可以作出充分的解释,拉康指出:处于6到18个月的婴儿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镜中的形象为儿童展示了一个相对完整、协调的视觉存在,虽然镜像与婴儿的实际肉体不同甚至相反,但是婴儿仍然把镜中的影像看作是自己的形象,把自己认同于镜中之人[2]。借用弗洛伊德理论中“无意识意象”的概念,拉康认为,从镜中获得的形象正如人类童年时期形成的对父母的理想形象一样,即使成年以后还是保留不变。雅罗米尔则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融入自我认同中,太过看重别人眼中的自我,以至于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拉康同时也认为:镜像阶段是一个虚幻自欺的瞬间,人们苦苦寻找的自我却永远外在于我们,以一个他者的形式存在。昆德拉通过这种方法来塑造雅罗米尔,便也向读者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自我是一个存于世的关系性的存在,雅罗米尔想找到一个通向现实世界道路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就像雅罗米尔小时候隐隐感知到的“生命就像是野草……是某种忧伤而徒劳的东西。”[1]
  二
  诗人一直作为一个神圣的群体而存在,诗人的思想总是作为缪斯赠与的一种天生的禀赋,诗歌也总是被看作一种不实际的、虚幻的东西,而雅罗米尔却真实地从诗歌韵律中获得了实际的功用。雅罗米尔真正作为一个诗人而存在是在他第一次大胆探索未知世界却遭遇失败之时。当雅罗米尔看到保姆玛格达为了自己在战争中死去的丈夫而流泪时,他从玛格达身上体会到了一种忧伤的美丽,他觉得这忧伤的泪水是令人兴奋的,几乎可以说是爱之泪,通过这泪水他体会到一种深刻地同情,体会到与她灵魂的接近。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偷看玛格达洗澡,但这想法却因为他的怯懦、无经验而丧失了机会,在对自己的嫌恶和羞辱之中,他感到了自己的卑贱和渺小。为了逃避堕落,他选择了崇高的诗歌,他依靠写诗,发现了一个自治性的世界,写下的诗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词语排列,它们成了一种事物,不会立即消失,它们能够持续,雅罗米尔通过记录诗歌,体会到了一种存在的痕迹。而且这种存在是简单的,它不需要与任何事实和人物对号,而能给雅罗米尔一个美妙的庇护,并给他带来第二次生命的可能。雅罗米尔依靠写诗,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奇异世界,使他高出了现实的卑微。并不是出于伟大而崇高的激情,而是它的反面,使雅罗米尔成为诗人。
  雅罗米尔为了摆脱尘世的空虚,不断地写诗,并编造了一些以自己为主人公的故事,他想通过这些故事“将自己悄悄地,甚至不为人知地带出那潭空虚的死水,带入一个变化着的、充满奇遇的世界。”[1]就像出现在雅罗米尔梦中的那个英雄般勇敢、果断的克萨维尔,梦中的克萨维尔仍做着一个一个的梦,每一场梦就是一段不一样的生命,他又在别处,在另一个梦里。而且萨克维尔拥有绝对的自由,他从不为眼前的美丽所停滞,他毫无牵挂,因为他知道真正的生活在别处,窗外的世界更加美丽。然而这一切,雅罗米尔都不拥有,他厌倦了自己的显得过于稚嫩的身体,想追求真正的成熟与独立。但他的生命却是矛盾的,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人,他既需要在他们身上寻找寄托,又时时刻刻渴望从他们身边逃离。一个便是她的母亲。对于雅罗米尔来说,母亲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刻意的感情经营就能赢得的人,母亲爱着雅罗米尔,也热烈地爱着他的诗歌,母亲永远是他诗歌的第一个读者,永远是在背后默默关注他的人。一直到死亡的最后一刻,守在雅罗米尔身边的也还是只有他的母亲。但雅罗米尔更希望摆脱母亲的束缚,雅罗米尔穷尽一生的时间想要在自己的脸上寻找男子汉硬朗的特征,但遗憾的是,他继承了母亲细腻柔和的面部轮廓,这对于雅罗米尔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他举不起,也扔不掉。他的母亲从小便像对待附属品一样,将自己的存在附加在雅罗米尔身上,她像雅罗米尔的影子一样掌控、窥视着雅罗米尔,导致他的世界空虚而孤寂。另一个对雅罗米尔产生巨大影响是画家,雅罗米尔小时候曾跟着画家学画,画家可以算是雅罗米尔的艺术的启蒙者,雅罗米尔对现代艺术以及政治、革命的见解都源于画家。在与别人的辩论中,他模仿着画家的言论、动作,他从画家的成熟的形象中寻找自信和庇护。但在画家的朋友面前,他的反叛欲望又不允许他扮演一个顺从的小男孩,于是他用最激进的言论向画家发起挑战。雅罗米尔的心中充满了反抗,因为他觉得叛逆、抗争是通向成熟的必要途径。雅罗米尔抱着一种激进的“绝对现代”的思想,认为未来必须是全新的,否则就没有未来,于是他否定一切,过去、当下,也包括现代艺术。对他来说还有比诗歌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男子汉气,他知道要获得它就必须拥有抛弃一切以及被一切抛弃的勇气。   诗歌对雅罗米尔来说是一种甜蜜的痛苦,诗歌是他赖以生存的理由,他在诗歌里生活、战斗,他是被选中的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但是在世界面前炫耀自己和走进这个世界根本不是一回事,也“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做一个诗人”[1]:
  从冥想的王国中被驱逐,
  我在人群中寻找庇护。
  我想咒骂,
  想用它换了我的歌。
  诗人渴望独处又渴望融入,只有当雅罗米尔一个人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与自己的灵魂交流,渴望自由的人都很享受独处。但是诗人又渴望走入现实世界,融入人群中去。雅罗米尔在孤独中无法忍受自己,他内心的烦闷、空虚以及围绕着他的固执的母爱都驱使他不断地想摆脱孤寂与压抑。所以诗歌对他来说是两面的,他既想摆脱诗歌孤寂的冥想王国,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其中寻找寄托,企图通过诗歌来解放自己、宽恕自己。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分裂是现代人无法逃脱的厄运。而诗人群体则更是逃离不了这种厄运,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边沿。米兰·昆德拉采用复调小说的形式,将众多诗人的经历穿插在雅罗米尔的生命进程中,昆德拉有意暗示诗人群体命运的一种契合。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人类身上是普遍存在的,是人类对自由、青春、美的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形而上追求的注定的宿命。
  三
  在革命到来之际,雅罗米尔选择了充满激情的革命,他和他的姨夫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争斗。当他背后的收音机里传来千万群众的呼声时,他觉得这些成千上万的人民正通过这种方式与他紧密相连,在极其激动的时刻,他丢弃了诗人的语言,而选择用一些简单粗暴的语言对抗他的姨夫,雅罗米尔选择和千万群众一样做一个平庸的人。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可以将他纳入那些成千上万的人组成的队伍之中。雅罗米尔一直渴望能被纳入群众之中,而不至于被孤立,在暴乱的人群中,跟着他们的情绪,不需要思考,既不孤独也无需承担责任。雅罗米尔不喜欢一个人的虚空,他想加入到群体中去,但是当他以自己的形象面对众人时,他就会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雅罗米尔更情愿躲在别人的面具下生活。在革命到来之时,他又感受到了群体的力量,能让他融入现实世界,拥有成熟。但他不知道这又使他陷入了另一个陷阱。
  在某些情况下,革命是需要抒情诗歌的,“抒情就是一种沉醉,人总是为了更好地和这个世界搅合在一起而沉醉。革命不需要研究和观察,它需要我们和它结尾一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抒情的,并且也必须是抒情的。”[1]而作为交换,诗歌在革命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革命将诗歌从孤独中解放出来。但是这里的诗歌,却不能算得上是一种真正的现代诗歌。因为“自由是诗歌的责任,隐喻本身就值得我们为它战斗。”[1]。而对革命来说,完全现代的诗歌是不被接受的,他们太过自由、任性,是腐朽的资产阶级的成果,自由诗歌是诗歌腐朽的最明显的表征。胜利的革命更偏爱有韵律的诗歌,“韵和律具有一种无形的权利:无定形的世界被包裹在一首韵律齐全的诗里,突然之间就变得清澈、有规律可循、明晰而美丽。”无论多么先进的政权,也无法放任绝对的自由,他们希望给一切不定形的事物定义,使它们有规律可循,是世界充满秩序。雅罗米尔意识到,在革命中,真正的诗歌艺术死了,而大众口中的诗歌是作为一种革命所需要的宣传的艺术而存在的,革命的口号简单而粗暴,是一种最粗俗的理想主义。雅罗米尔是厌恶这些简单粗暴的口号的,但为了不使自己成为千万人的敌人,他选择了放弃诗歌,放弃自由,他愿用只有他一人理解的少数人的美换取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大多数人的美。另一方面,对雅罗米尔而言,未来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未知的存在,未来是肯定的反义词,是自我的反义词。但革命却给了未来一个明确的定义,在革命者的眼中未来不再神秘,可以通过小册子、书以及政治宣讲知道未来的模样,它不再让人那么害怕。因此,对于雅罗米尔来说,革命虽然有一些被迫的成分,却也让雅罗米尔的心灵找到了一丝寄托。
  虽然雅罗米尔呈现给我们的一直是一种不成熟,但对于雅罗米尔的不成熟,昆德拉一直持有一种同情的态度。雅罗米尔是一个抒情的天才,同时也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天才,不需要许多真正的经历,美丽的诗句就会从他心底跳出来,并且“他真正从他们这里汲取营养,他真的被感动了,他慷慨地用激情浇灌着他的词语,于是这些词语便成了有血有肉的真实。”[1]昆德拉一直默默地思索着:诗人生活的那個时代究竟为我们留下些什么?除了政治诉讼、迫害、禁书成堆,还有一大堆龙飞凤舞的诗歌。战争摧毁了什么,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在那个时代诞生了无数的思想,朝生暮死,迅速的产生,又迅速的被推翻。革命者苦苦追求着的关于未来的辉煌的理想,到最后究竟实现了没有?昆德拉亲身经历了这个充斥着喧哗与动荡的时代,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体系遭到了颠覆。一切都变成了怀疑的对象,包括诗歌。昆德拉想通过雅罗米尔的命运来探讨现代诗歌存在的状态。雅罗米尔曾一度对当时那个时代抱有一种盲目的激情,但像雅罗米尔一样的许多的诗人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在诗歌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真理,只要它能让后人以为这确实是被经历过的情感。
  昆德拉深知,在雅罗米尔所处的那个时代,诗歌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雅罗米尔把诗歌作为一种无上的光荣,他热爱着自己的诗歌,不断地向报社投递自己的作品,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为大众所接受。但是他收获的却是不理解与嘲笑,但诗人从未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只是不断地通过诗歌塑造一个个人造的空间。他通过诗歌修正自己的面孔,他希望诗歌的这种肖像性描绘可以帮助他巩固自己的轮廓,用一张更具线条性、更富戏剧性的面孔来反抗贫瘠枯燥的客观世界。他用诗歌来探索他一生都在苦苦寻求的“绝对爱情”的思想,他想到了“衰老”,在这个人生阶段,命运之路已经结束,人不会再受到不可知的未来的威胁,他在追求一种超越肉体、超越死亡的永恒的爱情。他建立起一个充满温情的人造空间,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逃离成人世界的恐惧,他通过诗歌否定这个充斥着口号和宣传的时代。雅罗米尔通过诗歌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生动的王国,他疯狂地捕捉他所经历的感情,他用他的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片监牢之上的奇妙的彩虹般的图景。
  四
  在传统文人的眼中,诗始终是处于最高层级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诗歌与普通的大众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不可磨灭的距离感。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功利主义”在人们的思想中扎根,来自内、外部的压力日益强大,主宰着人们的心灵,毫无实际功用的诗歌只能越来越边缘化。另一方面,在正常国家状态下,诗人产生了身份危机,以一种零余人的形象存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诗歌艺术正在渐渐的消亡。
  但是诗歌存在确实非常有意义的。昆德拉身处那个充满政治狂热的年代,他对那些粗暴的口号似的的话语充满了厌恶,但他是真正热爱诗歌艺术的。小说中,诗人们一直在奔跑,他们企图在奔跑中找到自由,找到自我的价值。诗人雅罗米尔并未因诗歌而生,却为诗歌而死,为艺术而死。他用诗歌为自己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自治的世界,在这个自治的世界中,诗人坚守了自己的心灵,他用诗歌来抵御外在喧嚣的入侵。昆德拉的小说给了我们极大地启示,诚如有的学者指出:“当诗人们处于无力突破现实的行动世界而面临的基本境遇时所采取的对付方法,便是——抒情态度。”[3]同样地,通过昆德拉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诗歌发展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阶段,也依然可以通过抒情态度和手段来表达人类对美、对生命、对宇宙永恒的追求。在今天的社会,反思我们的诗歌、反思我们的生活是极为必要的,对现代诗意义的阐释和重新解读,也是对我们自身心灵的拷问、对时代社会发展的深层拷问。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M].袁筱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吕新雨.诗的意义——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J].文学自由谈,1993(4).
  (作者简介:李奕然(1992-),女,江苏泰州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和文化。)
其他文献
民俗是人类一种基础文化,在长期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过程中,不断被过滤、筛選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厚文化,是创造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民俗文化在本质上说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是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联系,它反映民间地域社区人群的共同意愿。而不同的城市由于地域风情,民族文化和文明程度的差异,民俗文化也必然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几年来,厦门市翔安区政府为了保护
期刊
摘要:魏燮均是清代中晚期的杰出诗人和书法家,有众多诗集、书法、手稿传世,这些艺术作品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魏公出生在铁岭,在此生活期间他触景生情,写了许多咏歌、咏叹古城的诗。这些诗对了解铁岭历史和魏公的创作思想、心境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通过魏公的诗词从三个方面:一是咏城中之古建;二是临城郊之山水;三是哀城街之灾患,阐述了魏公情系家乡铁岭、关心时政、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魏燮均;情系;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逐渐产生的。民族语言是伴随着民族的出现而形成的。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心理,进一步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每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都可以通过其民族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民族文化心理分析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对民族语言的
期刊
摘要:临帖是书法学习入门的重要练习手段,在临帖学习意境当中有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三个层次,其中临帖过程当中的想象和情感就是心到的最高界限。本文就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临贴过程中和想象和情感  关键词:临贴;过程;想象;情感  中国书法是中国最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学习中国书法的过程当中,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临帖的过程当中就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规矩
期刊
摘要:基于近年来我国高尔夫运动和专业教育发展实际和研究现状,通过调研和分析,从武汉体育学院探讨高尔夫合作办学的经历出发,探讨体育院校采取合作办学方式设立高尔夫学院、培养高尔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尔夫学院;人才培养;合作办学  高尔夫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运动,它是人们在自然优雅的绿色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休闲体育运动,其运动所推崇的绿色、高雅、健康、阳光的独特文化内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关键词:历史现
期刊
摘要: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发展的本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使内在思想上的感悟和精神上的自由成为了艺术表现的根本,所以,“形神”、“意境”、“气韵”等美学方面的思想成为了艺术创造的追求目标,也使得艺术家的内在品质与其作品风格相互融合,而且保证“韵律”贯穿始终。文章在理解与感悟范扬先生绘画精神的基础上,对“韻”与“律”的精神内涵进行认识和剖析,以音乐中的“韵律”和美术作品中的“韵律”的共性作为出发点,表达阐
期刊
读《胡家芝传》,有一股浓浓亲情,乡情,友情的农耕文化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让人陶醉,令人深思。《胡家芝传》虽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离奇的神话色彩,但仍十分感人,十分精采。这是因为全书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剪纸艺术为主线贯穿胡家芝的百年人生,以她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对人生和对艺术的大爱、大善和大美浑然一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在中国民间剪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的当今,更有它特殊
期刊
摘要:与传统市民小说相比,新市民小说有许多不同之处。以张欣小说为例,分析新市民小说的创作特色,文本内容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及地域色彩;作品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大团圆结局的打破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警醒意味,广泛借鉴多种艺术手法,既能满足市民受众的口味,又有较高的艺术内涵。不过,在新市民小说创作中也存在着品味低下、技术粗糙等弊病。  关键词:新市民小说;张欣;通俗性;艺术性;人性  市民文学是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期刊
摘要:倘若有人问起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几位散文家,学界观点必然是见仁见智。这便涉及到对一个概念的理解,即何为“经典”?下面笔者将以张晓风散文为例谈一下自己对经典尺度的浅薄理解。  关键词:张晓风; 散文; 经典性;价值尺度  我们称一部作品为“经典”,那么它决不能单单是某个时代里的经典,亦不能只是属于某个阅读群体的经典。经典是必须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们现在一些人对经典的定义便存在一些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