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意”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单元的教学篇目是几首中国新诗词,包括《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诗词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尤其是抒情诗,其内容就在一个“情”字:革命豪情、朦胧爱情、绵绵别情、赤子之情……陆机有言:“诗缘情而绮靡”,此或比孔子所言之“诗言志”更贴近诗歌内核,“志”是一种理性的认知力量,是“思想”;而文学更富于感性化的特点,重在“情感”。
  然而,“情”与“志”并不能完全分割,它们统一于作者主观层面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皆属于“意”的范畴。惯常的阅读教学要求提炼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诗词教学中,就是品味诗“意”。
  我觉得围绕“意”,诗歌作品可从“意象”、“意脉”、“意境”三个维度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解读。本文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主观层面的表达是抽象的,抽象的“意”须有形象的寄托,常见的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体现了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作者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即是诗词的直接呈现,或日客观呈现。
  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互融合,形成诗词的核心元素一“意象”。
  欣赏诗词,应从意象人手,它是诗人用来寄托内在情调的,—方面表达的是诗人心中主观之“意”,另—方面却以客观的“象”为寄托,如“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轮明月道尽了满心的孤独与思念。这里面涉及意象的选取(写什么)、刻画(怎么写)、目的(为了什么)等问题。写月亮,“几回圆”是其本身的特点,亦可看出时间的流逝,用以寄寓思念的真切绵长,是恰当的。同一对象,由于作者的着眼点不同,流露的情思也是千差万别;反过来说,作者为了表露某方面的情思,会故意展示它的某种特点。月有阴晴圆缺,聚散有形,任君索取:“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可爱可恨,相映成趣,如何选取、刻画最终取决于作者是为了表达什么。
  所以,象由意统,意由心生,意象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客体,而是要表达主体的情志。分析意象就是分析作者的主观情意如何与客观物象进行融合,以及它们如何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分析意象的两种方法:
  (一)主客观的统一
  首先,看作者所写的意象客观上展示的特点。其次,品味作者借此特点的展示在主观上流露的情思。
  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画面的意象:客观上,明确选取的是“山”和“林”两个意象,然后看作者如何描绘,其笔下的山林有何特点?它不是一座山,不是一点红;不是一片林,也不是微染。“万”、“遍”、“层”、“尽”四个程度词表明视野的空间是绝对广阔的,目之所及的红是红得彻底的,它呈现的是寒秋时节橘子洲头特有的壮美景象。而主观上,他借此想表露什么情思?红这种颜色给人的固有感觉是热烈、浪漫、充满生命力的,一经作者大肆铺张后,这种美得到了极大的凸显,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他的心中所思所感——寒秋没有将人的热情浇冷,北去的湘江没有带走人的追求,而是由铺天盖地的红色视觉冲击将胸腔点燃,燃烧起满腔的豪情壮志。红色也是一种血色,若是万山为血所染,这或代表着词人对国人内心隐藏的血性的呼唤,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抗争岁月的期待。
  概括起来,词人描绘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来寄寓内心的豪情壮志,主客观两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与传统写“草木摇落而变衰”,“秋花惨淡秋草黄”等悲秋之象形成强烈对比,打上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以此法可分析《沁园春·长沙》中出现的其他意象,如“湘江”、“鹰”、“鱼”、“同学少年”、“浪遏飞舟”等等;亦可分析《雨巷》中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浮藻”、“青草”、“星辉”、“夏虫”;以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一系列的生活意象。需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带有很强的象征性,则其蕴含的情思更不能只从表象上去解读,以《雨巷》为主。
  (二)“还原”与“对比”
  意象是作者眼中、心中之意象,客观物象会受到主观情思的冲击,所以诗词直接呈现出来的物象总是被作者的情思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的景象会发生“异变”,产生不符合实际,甚至不合理的成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个细微而显眼的异变:“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本无形无色,更不会是紫色,此处的紫色是诗人用心灵的笔墨给她渲染上去的,绘出大堰河某种朴素、低调而不失高贵的美感,同时传递了自己对她的感恩。我们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还原”被异变的客观景象,再拿还原后的本来面目与异变后的成品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把握作者的主观意图。
  “异变”有时表现为对客观景象的故意夸大,如上所举例子中对红色的描绘,用四个程度词进行有意的凸显;又如毛泽东男一首《沁园春》,写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和“万”同样是夸大用语。实际情况是,山林再红不会那么红,冰雪再大不会那么大,这些都是作者用以表现他的大眼界、大心胸、大气魄的。异变有时也直接表现为通过比喻、比拟的手法进行联想,如将雪比喻为柳絮,这是闺中女子的才情;说雪是“残鳞败甲满天飞”,体现的则是沙场气魄;把“河畔的金柳”看成“夕阳中的新娘”,源于作者的浪漫;青荇会招摇,出于作者的心动。夸张和比喻往往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烈的异变效果,如将瀑布说成是“银河落九天”,将垂柳说成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当然,异变不一定通过显性的修辞格来呈现,更多时候表现为埋藏在意象组合之间深层次的“情”和“理”的“矛盾”。比如,为什么《雨巷》中的“我”希望逢着的是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一个活泼乐观的、能帮我解除忧愁的姑娘;为什么满怀希望,却让她飘过而消散;为什么最终只“希望飘过”?以这种眼光来审视诗词作品,我们将会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也给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深入的可能。
  《沁园春·长沙》的开头,为什么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不是“独立橘洲,湘江北去,时处寒秋”?“独立寒秋”中已然有不合理的矛盾之处,寒秋是时节,时节是不能用来“立”的,可以站立的应该是地点。然而,不说站立在橘子洲头(地点),而说站在寒秋之中,原因或在于:寒秋是没有界界限的,被萧瑟的秋风笼罩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词人如上帝般俯瞰着万物,先在空间环境上与整个寒秋相融合;而词人站在这无边无际的天地之间,广袤大地与孤身一人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独”的状态——“独”字犹如—把利刃破空而来,直接写出了毛泽东当时的孤傲情怀,衬出其勇气。“立”字则写出词人顶天立地的傲然君子形象。孤身—人也要傲然挺立,氛围十分悲壮,好像是一个孤胆英雄被吞没在整个寒秋世界之中可又倔强地与其相对峙。“寒秋”暗示了社会、时代的动乱黑暗,让人心感凄凉萧瑟。——如果按现实场景写成“独立橘洲……时处寒秋”,意味就薄弱得多。
  又如《再别康桥》一诗中,铺张了一系列的美好意象,读来满纸的欢欣浪漫,其实内中埋藏着一个矛盾:既然对母校旧景有那么多不舍,为何离别时还能“轻轻的”;既然有那么多留恋,为何“不带走一片云彩”?——此矛盾即是对常理的一个异变,围绕它去还原、去对比,我们就能发现意象深层的情思,以及徐志摩的独特气质和情调——多情而洒脱,情深而不凝滞:曾拥有过的美好已让人珍惜和满足,于是在不得不离别的时候,不留下丝毫痕迹,也不想有丝毫索取,情到深处即可无声无息地放手离去,还给自己一次解脱。在洒脱中自我陶醉,享受孤独的自由。
  探究异变,分析矛盾,是为了从表象中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素,品读诗“意”。
其他文献
譬如林海音《城南旧事》里爸爸的花儿,朱天文《黄金盟誓之书》里的“婴孩日记”,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里仁爱的大家庭;台湾这屿海上江南,润养出了诸多婉秀的笔锋,来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以小家见大国的故事。李黎《昨日之河》中的故里童年,山河岁月,洽从一九四九年大陆易帜讲起。父母随国民党政府东渡台湾时,她一岁。  这本书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细腻生动地记录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一个普通人家从南京辗转杭州、上海、
期刊
我们终于看到了那座更雄伟的宫殿,好像是从山岩上长出来的,门前有一片辽阔的空地,万分萧索。我坐下,身体中充盈着来自远古的安宁,无一丝瑕疵扰动。  四周的山景带着洪荒的韵调,有一种不真实的杏黄色彩和空洞氛围,在渐渐西沉的落日映照下,每一刻都在变幻着风景。极目远眺,峰峦起伏,万物寥寂,更觉出自身的渺小单薄。西边天际线临近约旦和巴勒斯坦的疆界,东南面是何珥山,山顶上的白色标示,是亚伦的墓。远处还有摩西泉。
期刊
原文  戆子记①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②”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③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
期刊
当过去熟悉的一切逐渐变得模糊,熟悉的工作,熟悉的家人,包括熟悉的自己都渐渐变得陌生,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电影《依然爱丽丝>就在讲述着因患有阿尔兹海默病,而经历着这样的一切的患者所面对的世界。  朱丽安·摩尔所饰演的爱丽丝在一开始展现了她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看似完满的一切却因她发现自己记忆力逐渐减退,在熟悉的线路中迷路而发生了偏移,她被告知患有了阿尔兹海默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慢慢地,记不
期刊
几年前,我和几个小伙伴将法国电影《沉静如海》改编成话剧搬上了戏剧舞台。由于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法国北部乡村,中国的观众很难一下子进入到情境之中,而话剧这一舞台艺术形式在时空转换方面又有着先天的局限性,如何自然地把观众带回到那段岁月之中,成为我们首先要攻破的难题。后来,我们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创作了一个电影中没有的小女孩的新形象,并用倒叙的手法,将老年Jeanne作为切入点,在小女孩的追
期刊
一眼看去,这个“误”显然就是个形声字,《说文》就这样认定:“误,谬也。从言,吴声。”可是,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形声兼会意,倒也是颇有道理:篆书作“误”,你看右边的“吴(吴)”,多像一个人仰着头张着大口站在那儿,这其实就是“娱”的本字,表示游戏;这与左边的“言(言)”合起来,就是戏言,即说错话,然后引申出做错事。  一下就想到周幽王做错的许多事,其中一桩,据《史记》说:他宠爱一位绝代佳人,叫褒姒,天性
期刊
这一次,我想换一条路走走,这个方向是回家的方向。  不想走来时方向,总是走同一个方向,未免太单调。何况是散步,理当随兴地走;何况是夏天的黄昏,日头长得很。  我孤独自行。路不宽,但也不狭隘。一旁是呈下坡的小谷,长着许多树,橡树、枫树、松树及其他不知名的树;其实是不知名的树多过所认识的树。另一旁是住家,一些中产阶级的住家。各式各样小小含蓄适宜的房屋,大概住着普通善良含蓄的人吧。男女老少,衣食住行,悲
期刊
逃离不仅仅是旧的结束,更是新的开始。  ——题记  近几年以来,逃离“北上广”逐渐成为潮流。逃离“北上广”,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这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幸福感不断缺失的情况下,在青年白领中兴起的思潮。要或不要逃离“北上广”,是否到二三线城市或家乡寻找发展的机会,安放易老的青春,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而选择是由每个人的性格和面临的具体情况决定的。选择逃离北上广,无疑
期刊
2015年6月,在距离衡阳县县城53公里的地方,一个叫作界牌的小镇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悲剧。年仅12岁的女童小雯蓄意投毒。将老鼠药放到可乐里,毒死了她的两名同班同学——小霞和小林。小霞和小林是两姐妹,是界牌镇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两人跟小雯是同班同学。3个小孩子在一起,总免不了产生一些小矛盾,吵闹打架之后,小霞和小林会告诉母亲。而她俩那位智障的母亲因此总是去小雯家告状。因此在小雯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期刊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其实你不用去远方,风景就在你身边。前一段网络上炒得轰轰烈烈的女教师辞职信是这样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两个句子说明一个道理,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可是,我想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中还是向往远方,还是对遥远的世界和陌生的奇遇充满期待和憧憬。李白离开长安,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屑忍气吞声、点头哈腰寄人篱下,只为心中的梦想,浪迹大半个中国。徐霞客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