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单元的教学篇目是几首中国新诗词,包括《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诗词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尤其是抒情诗,其内容就在一个“情”字:革命豪情、朦胧爱情、绵绵别情、赤子之情……陆机有言:“诗缘情而绮靡”,此或比孔子所言之“诗言志”更贴近诗歌内核,“志”是一种理性的认知力量,是“思想”;而文学更富于感性化的特点,重在“情感”。
然而,“情”与“志”并不能完全分割,它们统一于作者主观层面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皆属于“意”的范畴。惯常的阅读教学要求提炼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诗词教学中,就是品味诗“意”。
我觉得围绕“意”,诗歌作品可从“意象”、“意脉”、“意境”三个维度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解读。本文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主观层面的表达是抽象的,抽象的“意”须有形象的寄托,常见的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体现了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作者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即是诗词的直接呈现,或日客观呈现。
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互融合,形成诗词的核心元素一“意象”。
欣赏诗词,应从意象人手,它是诗人用来寄托内在情调的,—方面表达的是诗人心中主观之“意”,另—方面却以客观的“象”为寄托,如“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轮明月道尽了满心的孤独与思念。这里面涉及意象的选取(写什么)、刻画(怎么写)、目的(为了什么)等问题。写月亮,“几回圆”是其本身的特点,亦可看出时间的流逝,用以寄寓思念的真切绵长,是恰当的。同一对象,由于作者的着眼点不同,流露的情思也是千差万别;反过来说,作者为了表露某方面的情思,会故意展示它的某种特点。月有阴晴圆缺,聚散有形,任君索取:“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可爱可恨,相映成趣,如何选取、刻画最终取决于作者是为了表达什么。
所以,象由意统,意由心生,意象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客体,而是要表达主体的情志。分析意象就是分析作者的主观情意如何与客观物象进行融合,以及它们如何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分析意象的两种方法:
(一)主客观的统一
首先,看作者所写的意象客观上展示的特点。其次,品味作者借此特点的展示在主观上流露的情思。
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画面的意象:客观上,明确选取的是“山”和“林”两个意象,然后看作者如何描绘,其笔下的山林有何特点?它不是一座山,不是一点红;不是一片林,也不是微染。“万”、“遍”、“层”、“尽”四个程度词表明视野的空间是绝对广阔的,目之所及的红是红得彻底的,它呈现的是寒秋时节橘子洲头特有的壮美景象。而主观上,他借此想表露什么情思?红这种颜色给人的固有感觉是热烈、浪漫、充满生命力的,一经作者大肆铺张后,这种美得到了极大的凸显,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他的心中所思所感——寒秋没有将人的热情浇冷,北去的湘江没有带走人的追求,而是由铺天盖地的红色视觉冲击将胸腔点燃,燃烧起满腔的豪情壮志。红色也是一种血色,若是万山为血所染,这或代表着词人对国人内心隐藏的血性的呼唤,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抗争岁月的期待。
概括起来,词人描绘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来寄寓内心的豪情壮志,主客观两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与传统写“草木摇落而变衰”,“秋花惨淡秋草黄”等悲秋之象形成强烈对比,打上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以此法可分析《沁园春·长沙》中出现的其他意象,如“湘江”、“鹰”、“鱼”、“同学少年”、“浪遏飞舟”等等;亦可分析《雨巷》中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浮藻”、“青草”、“星辉”、“夏虫”;以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一系列的生活意象。需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带有很强的象征性,则其蕴含的情思更不能只从表象上去解读,以《雨巷》为主。
(二)“还原”与“对比”
意象是作者眼中、心中之意象,客观物象会受到主观情思的冲击,所以诗词直接呈现出来的物象总是被作者的情思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的景象会发生“异变”,产生不符合实际,甚至不合理的成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个细微而显眼的异变:“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本无形无色,更不会是紫色,此处的紫色是诗人用心灵的笔墨给她渲染上去的,绘出大堰河某种朴素、低调而不失高贵的美感,同时传递了自己对她的感恩。我们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还原”被异变的客观景象,再拿还原后的本来面目与异变后的成品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把握作者的主观意图。
“异变”有时表现为对客观景象的故意夸大,如上所举例子中对红色的描绘,用四个程度词进行有意的凸显;又如毛泽东男一首《沁园春》,写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和“万”同样是夸大用语。实际情况是,山林再红不会那么红,冰雪再大不会那么大,这些都是作者用以表现他的大眼界、大心胸、大气魄的。异变有时也直接表现为通过比喻、比拟的手法进行联想,如将雪比喻为柳絮,这是闺中女子的才情;说雪是“残鳞败甲满天飞”,体现的则是沙场气魄;把“河畔的金柳”看成“夕阳中的新娘”,源于作者的浪漫;青荇会招摇,出于作者的心动。夸张和比喻往往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烈的异变效果,如将瀑布说成是“银河落九天”,将垂柳说成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当然,异变不一定通过显性的修辞格来呈现,更多时候表现为埋藏在意象组合之间深层次的“情”和“理”的“矛盾”。比如,为什么《雨巷》中的“我”希望逢着的是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一个活泼乐观的、能帮我解除忧愁的姑娘;为什么满怀希望,却让她飘过而消散;为什么最终只“希望飘过”?以这种眼光来审视诗词作品,我们将会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也给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深入的可能。
《沁园春·长沙》的开头,为什么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不是“独立橘洲,湘江北去,时处寒秋”?“独立寒秋”中已然有不合理的矛盾之处,寒秋是时节,时节是不能用来“立”的,可以站立的应该是地点。然而,不说站立在橘子洲头(地点),而说站在寒秋之中,原因或在于:寒秋是没有界界限的,被萧瑟的秋风笼罩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词人如上帝般俯瞰着万物,先在空间环境上与整个寒秋相融合;而词人站在这无边无际的天地之间,广袤大地与孤身一人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独”的状态——“独”字犹如—把利刃破空而来,直接写出了毛泽东当时的孤傲情怀,衬出其勇气。“立”字则写出词人顶天立地的傲然君子形象。孤身—人也要傲然挺立,氛围十分悲壮,好像是一个孤胆英雄被吞没在整个寒秋世界之中可又倔强地与其相对峙。“寒秋”暗示了社会、时代的动乱黑暗,让人心感凄凉萧瑟。——如果按现实场景写成“独立橘洲……时处寒秋”,意味就薄弱得多。
又如《再别康桥》一诗中,铺张了一系列的美好意象,读来满纸的欢欣浪漫,其实内中埋藏着一个矛盾:既然对母校旧景有那么多不舍,为何离别时还能“轻轻的”;既然有那么多留恋,为何“不带走一片云彩”?——此矛盾即是对常理的一个异变,围绕它去还原、去对比,我们就能发现意象深层的情思,以及徐志摩的独特气质和情调——多情而洒脱,情深而不凝滞:曾拥有过的美好已让人珍惜和满足,于是在不得不离别的时候,不留下丝毫痕迹,也不想有丝毫索取,情到深处即可无声无息地放手离去,还给自己一次解脱。在洒脱中自我陶醉,享受孤独的自由。
探究异变,分析矛盾,是为了从表象中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素,品读诗“意”。
然而,“情”与“志”并不能完全分割,它们统一于作者主观层面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皆属于“意”的范畴。惯常的阅读教学要求提炼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诗词教学中,就是品味诗“意”。
我觉得围绕“意”,诗歌作品可从“意象”、“意脉”、“意境”三个维度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解读。本文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主观层面的表达是抽象的,抽象的“意”须有形象的寄托,常见的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体现了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作者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即是诗词的直接呈现,或日客观呈现。
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互融合,形成诗词的核心元素一“意象”。
欣赏诗词,应从意象人手,它是诗人用来寄托内在情调的,—方面表达的是诗人心中主观之“意”,另—方面却以客观的“象”为寄托,如“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轮明月道尽了满心的孤独与思念。这里面涉及意象的选取(写什么)、刻画(怎么写)、目的(为了什么)等问题。写月亮,“几回圆”是其本身的特点,亦可看出时间的流逝,用以寄寓思念的真切绵长,是恰当的。同一对象,由于作者的着眼点不同,流露的情思也是千差万别;反过来说,作者为了表露某方面的情思,会故意展示它的某种特点。月有阴晴圆缺,聚散有形,任君索取:“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可爱可恨,相映成趣,如何选取、刻画最终取决于作者是为了表达什么。
所以,象由意统,意由心生,意象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客体,而是要表达主体的情志。分析意象就是分析作者的主观情意如何与客观物象进行融合,以及它们如何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分析意象的两种方法:
(一)主客观的统一
首先,看作者所写的意象客观上展示的特点。其次,品味作者借此特点的展示在主观上流露的情思。
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画面的意象:客观上,明确选取的是“山”和“林”两个意象,然后看作者如何描绘,其笔下的山林有何特点?它不是一座山,不是一点红;不是一片林,也不是微染。“万”、“遍”、“层”、“尽”四个程度词表明视野的空间是绝对广阔的,目之所及的红是红得彻底的,它呈现的是寒秋时节橘子洲头特有的壮美景象。而主观上,他借此想表露什么情思?红这种颜色给人的固有感觉是热烈、浪漫、充满生命力的,一经作者大肆铺张后,这种美得到了极大的凸显,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他的心中所思所感——寒秋没有将人的热情浇冷,北去的湘江没有带走人的追求,而是由铺天盖地的红色视觉冲击将胸腔点燃,燃烧起满腔的豪情壮志。红色也是一种血色,若是万山为血所染,这或代表着词人对国人内心隐藏的血性的呼唤,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抗争岁月的期待。
概括起来,词人描绘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来寄寓内心的豪情壮志,主客观两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与传统写“草木摇落而变衰”,“秋花惨淡秋草黄”等悲秋之象形成强烈对比,打上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以此法可分析《沁园春·长沙》中出现的其他意象,如“湘江”、“鹰”、“鱼”、“同学少年”、“浪遏飞舟”等等;亦可分析《雨巷》中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浮藻”、“青草”、“星辉”、“夏虫”;以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一系列的生活意象。需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带有很强的象征性,则其蕴含的情思更不能只从表象上去解读,以《雨巷》为主。
(二)“还原”与“对比”
意象是作者眼中、心中之意象,客观物象会受到主观情思的冲击,所以诗词直接呈现出来的物象总是被作者的情思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的景象会发生“异变”,产生不符合实际,甚至不合理的成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个细微而显眼的异变:“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本无形无色,更不会是紫色,此处的紫色是诗人用心灵的笔墨给她渲染上去的,绘出大堰河某种朴素、低调而不失高贵的美感,同时传递了自己对她的感恩。我们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还原”被异变的客观景象,再拿还原后的本来面目与异变后的成品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把握作者的主观意图。
“异变”有时表现为对客观景象的故意夸大,如上所举例子中对红色的描绘,用四个程度词进行有意的凸显;又如毛泽东男一首《沁园春》,写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和“万”同样是夸大用语。实际情况是,山林再红不会那么红,冰雪再大不会那么大,这些都是作者用以表现他的大眼界、大心胸、大气魄的。异变有时也直接表现为通过比喻、比拟的手法进行联想,如将雪比喻为柳絮,这是闺中女子的才情;说雪是“残鳞败甲满天飞”,体现的则是沙场气魄;把“河畔的金柳”看成“夕阳中的新娘”,源于作者的浪漫;青荇会招摇,出于作者的心动。夸张和比喻往往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烈的异变效果,如将瀑布说成是“银河落九天”,将垂柳说成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当然,异变不一定通过显性的修辞格来呈现,更多时候表现为埋藏在意象组合之间深层次的“情”和“理”的“矛盾”。比如,为什么《雨巷》中的“我”希望逢着的是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一个活泼乐观的、能帮我解除忧愁的姑娘;为什么满怀希望,却让她飘过而消散;为什么最终只“希望飘过”?以这种眼光来审视诗词作品,我们将会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也给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深入的可能。
《沁园春·长沙》的开头,为什么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不是“独立橘洲,湘江北去,时处寒秋”?“独立寒秋”中已然有不合理的矛盾之处,寒秋是时节,时节是不能用来“立”的,可以站立的应该是地点。然而,不说站立在橘子洲头(地点),而说站在寒秋之中,原因或在于:寒秋是没有界界限的,被萧瑟的秋风笼罩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词人如上帝般俯瞰着万物,先在空间环境上与整个寒秋相融合;而词人站在这无边无际的天地之间,广袤大地与孤身一人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独”的状态——“独”字犹如—把利刃破空而来,直接写出了毛泽东当时的孤傲情怀,衬出其勇气。“立”字则写出词人顶天立地的傲然君子形象。孤身—人也要傲然挺立,氛围十分悲壮,好像是一个孤胆英雄被吞没在整个寒秋世界之中可又倔强地与其相对峙。“寒秋”暗示了社会、时代的动乱黑暗,让人心感凄凉萧瑟。——如果按现实场景写成“独立橘洲……时处寒秋”,意味就薄弱得多。
又如《再别康桥》一诗中,铺张了一系列的美好意象,读来满纸的欢欣浪漫,其实内中埋藏着一个矛盾:既然对母校旧景有那么多不舍,为何离别时还能“轻轻的”;既然有那么多留恋,为何“不带走一片云彩”?——此矛盾即是对常理的一个异变,围绕它去还原、去对比,我们就能发现意象深层的情思,以及徐志摩的独特气质和情调——多情而洒脱,情深而不凝滞:曾拥有过的美好已让人珍惜和满足,于是在不得不离别的时候,不留下丝毫痕迹,也不想有丝毫索取,情到深处即可无声无息地放手离去,还给自己一次解脱。在洒脱中自我陶醉,享受孤独的自由。
探究异变,分析矛盾,是为了从表象中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素,品读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