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给予鼓励,是当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 形成激励合力,正激励满足学生受尊重的需要,正激励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正激励 教学效果
近来,许多人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呼吁“教育要鼓励正激励”。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在思索。教育要唤醒孩子的自尊,才能自信,自立,自强。 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相信的眼神,一份期待的心情都会成为学生向上的动力,进步的基石,成才的开始。下面,我粗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正激励作用。
首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形成激励合力
在生活中,人都有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愿望,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友爱,并有所归属,得到承认。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不能简单地就教而教,而要搞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应该有感情和爱的因素。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针,才会形成一种激励合力,真正发挥出激励的作用。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开头引入时,教师提问:推门、升旗、旋转伞、风车在运动时,分别是怎么运动的?你能把这些运动分分类吗?学生1:旋转伞和风车运动时是在旋转的,分为一类;推门和升旗为一类。教师评价:哦,有不同意见吗?学生2:旋转伞和风车一类,推门一类,升旗一类,因为升旗是往上运动的。教师评价:哦,你是这样认为的,还有谁来分?接下来学生围绕着“推门和升旗是否为一类”开始了争论,而教师在其间只是一直笑咪咪的问:到底是不是一类呢?使这个争论久不停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一经发生,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赏识,即使成年人也是如此,更何况是小学生。实际上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激励能使人焕发向上精神,挖掘被激励者潜在能量,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激励性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和反思。
其次,正激励满足学生受尊重的需要,完成既定目标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意味着“在现实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要求独立和自由”;被人尊重意味着“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学生产生自信,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的,于是不断向教师提出的既定目标前进。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不仅不能完成教师提出的既定目标,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采用多种激励因素,多安排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成就,在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的配合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和态度。例如我班这个学期插班的李某,原来成绩很差,但我发现他学习态度还可以,每天鼓励他,原来教材不同没关系,只要努力,一定会进步,没有学不好的知识。现在他竟自学奥数题了。
再次,正激励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自我实现需要指的是一种使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事业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例如:在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学生都能表示自己位置,班上成绩最落后的学生廖某也高高举手,甚至站起来,大声喊:老师,我知道。生怕老师不喊他。有了这样的激情,还担心学不好吗?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激励方式将学生的潜能现实化,不仅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和效果,更培养学生有所向往和追求。
(作者单位:417100湖南省涟源市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正激励 教学效果
近来,许多人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呼吁“教育要鼓励正激励”。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在思索。教育要唤醒孩子的自尊,才能自信,自立,自强。 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相信的眼神,一份期待的心情都会成为学生向上的动力,进步的基石,成才的开始。下面,我粗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正激励作用。
首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形成激励合力
在生活中,人都有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愿望,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友爱,并有所归属,得到承认。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不能简单地就教而教,而要搞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应该有感情和爱的因素。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针,才会形成一种激励合力,真正发挥出激励的作用。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开头引入时,教师提问:推门、升旗、旋转伞、风车在运动时,分别是怎么运动的?你能把这些运动分分类吗?学生1:旋转伞和风车运动时是在旋转的,分为一类;推门和升旗为一类。教师评价:哦,有不同意见吗?学生2:旋转伞和风车一类,推门一类,升旗一类,因为升旗是往上运动的。教师评价:哦,你是这样认为的,还有谁来分?接下来学生围绕着“推门和升旗是否为一类”开始了争论,而教师在其间只是一直笑咪咪的问:到底是不是一类呢?使这个争论久不停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一经发生,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赏识,即使成年人也是如此,更何况是小学生。实际上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激励能使人焕发向上精神,挖掘被激励者潜在能量,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激励性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和反思。
其次,正激励满足学生受尊重的需要,完成既定目标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意味着“在现实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要求独立和自由”;被人尊重意味着“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学生产生自信,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的,于是不断向教师提出的既定目标前进。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不仅不能完成教师提出的既定目标,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采用多种激励因素,多安排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成就,在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的配合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和态度。例如我班这个学期插班的李某,原来成绩很差,但我发现他学习态度还可以,每天鼓励他,原来教材不同没关系,只要努力,一定会进步,没有学不好的知识。现在他竟自学奥数题了。
再次,正激励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自我实现需要指的是一种使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事业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例如:在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学生都能表示自己位置,班上成绩最落后的学生廖某也高高举手,甚至站起来,大声喊:老师,我知道。生怕老师不喊他。有了这样的激情,还担心学不好吗?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激励方式将学生的潜能现实化,不仅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和效果,更培养学生有所向往和追求。
(作者单位:417100湖南省涟源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