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芳争妍,各呈异彩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材料作文
  
  (一)全国卷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全国卷Ⅰ(河南、陕西、山西等用)的作文题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思路,属典型的新材料作文。试题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强烈的时代性。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意回避社会热点。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出于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但此题偏偏紧扣时代脉搏,直击当前热点,完全突破了定势。仔细想来,在过去的将近一个月中,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极大的磨难。正是在这种磨难中,国人爆发出了空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对民族精神一次全方位的检验。就这个意义说,还有什么题目比本题更具现实意义也更令人刻骨铭心呢?二是高度的开放性。本题与每位考生都有关联,正如材料中提到的,“捐款、献血、义演、关注……”,考生虽未直接目击灾情,但理应是个“关注”者;通过多种途径,大到党政军领导的英明决策,小到普通百姓的爱心奉献,考生对大地震的种种情况一定有所了解,并形成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何况供料文字多达七段,其中涵盖多样的立意角度与宽广的选择范围。构思作文时,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逐段、逐句审读试题材料,明确立意角度。“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对事件背景的交代,也是在告诉考生:汶川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那么,人类该如何面对灾难?防灾的意识、自救的常识等均在可写之列。“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应对灾难时重要的指导思想,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关怀由此得到充分体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说的是最高领导人心系灾民、身先士卒、反应迅速、奋不顾身。“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这段文字体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八方支援的美德、震撼人心的责任意识以及可贵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这段文字涉及面更广,包括崇高的职业道德、舍生忘死和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求生欲望,等等。“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显示出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肉相连、戮力同心、共克时艰。“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这段话启示我们,爱的表达有多种方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但尽力而为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一番“条分缕析”,便于我们选准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
  2.力避空谈泛论,力求个性鲜明。面对角度宽阔的文题,如何出彩呢?这就给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找到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尽可能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最好材料要新,开掘要深,善于以小见大(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将内容集中到一个点上)。比如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角度入题,可联系总书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题词、温总理“多难兴邦”的题词拓展文思,或者集中写“总理语录:直抵人心的感动”;比如把立意放在“爱心”上,用人间之爱、人性之爱、人情之爱诠释抗震救灾中的奉献、付出乃至牺牲(可拟题“废墟中彰显人性的光辉”);再如专论“举国哀悼”的价值与意义——教诲我们的是关乎生命的真理和世界的智慧,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内涵,以及我们每个具体的人与人性的关系。从文体与写法看,一是可写成时事短评(即社会生活评论,可拟题“灾难中见证公民社会的成长”、“吹响灾区重建的集结号”、“一个民族要有超越灾难的情怀”、“大地震带来的精神财富”、“抗震精神是中国崛起的标志”等);二是可记叙、抒写自己对灾难的关注;三是可发挥想象、转换角色,以受灾群众(或救援官兵、志愿者)为第一人称自述故事,描写撼人心魄的场景。
  (二)全国卷Ⅱ:“自然之道”启人心
  今年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云南等用)的作文题,以“海龟和老鹰”的故事为材料。该故事原作者是美国人伯罗蒙塞尔,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将其选为课文,取名《自然之道》。材料中心是明确的:好心的游客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了自然之道,给海龟带来的是莫大的伤害;正面的启示则是做事一定要遵循规律,要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
  顺着这个主旨,可以多侧面地展开思考,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或人类社会中,类似情况还有很多。以对待自然界而言,人们灭掉草原狼后导致鼠害及草原沙漠化;在人类的干预下,澳洲绵羊没有了天敌而过度繁殖;有人用剪刀帮蝶蛹破茧而出,以致蝴蝶不能飞翔……这些都是典型事例,由此可确立“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一类的主题。把材料放到社会生活中,还可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游客一时的“爱护”,害苦了按既定法则生存、活动的海龟,这种“爱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否存在类似现象呢?家长过度呵护,容易导致孩子丧失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学校教育则总是不愿让学生接触社会阴暗面,许多老师习惯于强调“校园是最纯净的”,有谁能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直言“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读〈伊索寓言〉》)。放弃挫折教育、苦难教育或“黑暗教育”,孩子们就能避开挫折和苦难,永远生活在光明中了吗?在家长、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殷殷庇护下,孩子们看不到“老鹰”的利爪,只能得到错误的讯息:外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沙滩上尽可放心嬉戏……再拓展一下: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好的,“官命”偏要来指手画脚,貌似爱民若子实则扰民如敌。关注现实的同学,可以谈有些地方大搞“政绩工程”,给农民建别墅却让他们欠下巨额贷款。这也属于“好心办坏事”。如此一来,我们又回归了思考的起点: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才能避免失误。
  供料涉及三个对象,除“好心的游客”外,还有幼龟和老鹰。假如从幼龟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了解情况,由于人为干预、获得错误信息而遭受损失;从老鹰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未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据此,还可从“审时度势”、“信息与成功”、“生存法则”、“坚持不懈”等角度切入题意。只要立意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就是符合题意的。
  (三)全国卷Ⅲ:小故事中有大道理
  今年全国卷Ⅲ(宁夏、海南用)的作文题,没有像去年一样给出提示性的引语(去年的引语为:“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从实际情况看,给部分考生的审题造成不小的难度。构思本题时,其实可按如下步骤审题立意:
  1.整体把握材料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就材料整体而言,表层含意是人类应善待包括鸟在内的各种生灵(包括母女俩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却未善待小鸟——第一次养鸟,剥夺了小鸟的自由——第二次养鸟;包括花鸟市场的老板借捕鸟发财),其深层含意则体现在放生活动的悲剧性后果上——一种行为本来是出于“善”的目的,可由于对行为本身考虑不周,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2.理清材料的发散性,多方提炼作文角度。具体可从以下角度入题:(1)从母女俩的角度看,由她们的慈善行为没有用对地方,可立意为应看清事物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她们的善意行为有待改进,可立意为做事要注意行为与目的的关系;由她们放生的结果,可立意为做事要讲求方法而不能盲从。(2)从花鸟市场老板的角度看,商人借人们的善举来牟利,由此可谈论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危害不容忽视。(3)从鸟与人类的关系看,立意点可以是呼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3.优选最佳立意构思成文。在“整体把握材料含意”和“多方提炼作文角度”的基础上,还应精心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写作。选择的标准由主客观两方面决定:主观方面,自己对哪个角度感悟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就选哪一角度;客观方面,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自己要加以盘算。这样综合考虑,方能胜人一筹。考生下笔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一味地纠缠在养鸟或放鸟上(比如可提升到自由、生命、爱的高度作思考,强调盲目的爱反而会造成伤害、治标更应治本等,或者剖析不能被“又环保又慈善”之类的表象所迷惑)。
  高考结束后,海南有四位作家试写本题,遗憾的是多篇文章写“浅”了,与题意若即若离。唯张浩文先生的《千万别“好心办坏事”》值得借鉴。请读该文节选:
  ……比如说我们改造自然,是为了让我们人类生活得更好。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目的,我们动员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向地球庄严开战,向自然无度索取。可我们发疯式地征服自然的结果,是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现在出现的冰山消融、海水上涨、气候异常、空气污染、污水横流,以及各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流行病、传染病,无不与人类所秉持的“人定胜天”这种愚蠢的狂妄有关。人类这样虐待自然,给自己带来好结果了吗?我们期待的幸福生活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了?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不认真地反省人类自身的发展模式,怎么能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一定要谦虚,不要太过自信甚至狂妄。要知道无论对自然规律还是对人类自身的思维规律,我们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认真调查,周密设计,既要大胆树立目标,又要小心求证路径;既要凸显人类的自主性,也要严守自然的限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才能不“好心办坏事”!
  (四)辽宁卷:关注“作文与做人”
  高考作文试题就像一面镜子,总是在折射社会的同时,肩负起导引青少年学生走向真善美境界的崇高使命。就今年辽宁卷作文题看,其内容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个性与社会公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命题形式(包括语料呈现)上,借鉴了2006年全国卷Ⅱ关于“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而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中先列出五个数据(前三项针对文明素养,后两项针对立身处世,均属与人相处的范畴),然后通过三个“有人认为”,把具体的评议角度展示得相当清楚。
  所谓社会公德,指处理人与人直接社会交往中的规范,主要包括: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②行为文明,礼貌待人;③诚实守信,表里如一;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⑤坚持原则,过失相规;⑥正当竞争,互相勉进;⑦尊重隐私,相互理解;⑧团结友爱,注重礼仪;⑨勤劳俭朴,移风易俗;⑩关心公益,匡扶正义。我们从常规思路考虑,一系列数据确实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推断“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这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然——看到的是“主流”,即毕竟绝大多数青少年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真要使立意出新,还得围绕“‘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这一点深入思考。事实上,对于后两种看法,既可否定、批评(比如选写思想评论,拟题“如此‘多元化’”或“可悲的‘个性化’”,按照“人—社会—国家与民族”、“行为—心灵”、“思想—道德价值与文化意识”等思路析原因、挖根源、求解决),也可以认同。考生不妨从心理、文化层面展开,明确回答“竞争就可以不择手段吗”、“诚实真的意味着吃亏吗”等问题,或比较“未必助人但不妨碍他人”与“乐于助人”两种道德准则;还可结合“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名言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时事,深入浅出地剖析道德准则与社会秩序间的关系,阐明“有公德心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细节体现国民素质”、“遵守公德、维护祖国形象就是爱国”之类的论题。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落脚点,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的偏差令人忧心。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语文要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潜性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认识感悟人生,渗透精神、伦理、道德等内在要求,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辽宁卷关注“作文与做人”这一传统话题,体现出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代表着正确的命题方向。
  (五)福建卷:浓郁的哲理意味
  福建卷今年的命题向全国卷靠拢,也选择了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考生作文在材料范围之内就算符合题意。所以试题要求中明确提出“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像福建卷材料中的“三个人”就是三个角度),允许考生“自主确定立意”。看到以上题目,让人想起前几年模拟卷中出现过的一道话题作文——“茶·酒·白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喜欢喝茶,看到鹅黄夹着碧绿,透着清香品出苦涩,让人神清气爽,感慨万千;有人喜欢饮酒,独酌群宴,令人豪气顿生,傲视天穹;还有人喜欢白开,晶莹纯净,不可一日无之。
  从某种角度说,未尝不可将这些喜好视为生活态度或人生追求。请以“茶·酒·白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几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
  应该讲,两道题完全相通。无论“果汁·咖啡·矿泉水”还是“茶·酒·白开”,不同的喜好折射出迥别的人生态度(“果汁”、“咖啡”、“矿泉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下面是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审题应准确。要关注材料的文化意义,明确“果汁·咖啡·矿泉水”与人生追求间的对应关系,比如:“果汁”——“享受”型的人生观;“咖啡”——“先奋斗后享受”型或“在奋斗中享受”型,人生百味,有甜有苦,跌宕起伏才觉丰富多姿;“矿泉水”——“平淡生活”型,崇尚纯净自然、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
  2.立意要明确。选定一个角度后,应亮出自己的主张。比如针对“我喜欢甜的”,可批评“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也可提倡这种人生态度(指出不管处在何种境遇都以享受的心态来活着,人生才能长久而有滋有味)。再如针对“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一般是颂扬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水无香、平淡真实的生活态度。立意时要积极调动文化积淀、知识储备,善于运用发散思维,以彰显主旨的深刻性、缜密性与独特性。比如材料展示的是三个人的横向比照,如果转换思路,从人的一生纵向发展看,也可能同一个人早年喜欢“果汁”,中年享用“咖啡”,晚年却又爱上“矿泉水”。如此切入题意,那就见新意了——具体可借鉴蒋捷《虞美人·听雨》等作品的写法。
  3.选材要精当。所选材料最好能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感人至深。若写记叙文(包括虚构故事写小小说),材料在真实(合乎情理)外,应力求有感染力;若写议论文,选例应典型、有一以当十的代表性(例如可写“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可写一辈子“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多想别人,少想自己”的季羡林,也可用财经人物段永平、数学家朱熹平、电影导演贾樟柯、围棋运动员罗洗河、“谁的青春有我狂”的吴子尤等人作为佐证)。
  4.行文要巧妙。喜爱哪种饮料可作为引子出现(先表明自己的选择),然后迅速转入正题谈人生;不能只论“要什么”(“是什么”),写作重点应放在自身“为什么要”之上。结构安排应合理,比如既包容过去又开启未来,凭借古今交融的博大视野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果兼写多个方面(如将三种喜好联系起来思考,阐释“生活是多样的,人生的情趣爱好、向往追求各有差别,不必强求一致”),可运用对比手法:写议论文,那就运用对比论证强化观点;写叙事性的文章,那就让有关联的人物形成比较。
  (六)北京卷:开阔的立意空间
  2007年北京卷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唐诗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以及对诗句的解读(包括“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等五个“有人说”);2008年的试题,显然是对去年的一种继承,同样给出多种提示,并要求“展开联想”和“自定角度”,只不过由原来的诗句换为课堂上的一则小实验,由着重引导学生感悟美转为指引考生针对人生与生活作理性的沉思。
  实验本身内蕴丰富,很能引发写作者的联想与思索;同一个的现象可从不同角度阐释哲理,又体现着新课标所强调的探究精神。具体说来,结合题中的“学生说”,本题的联想角度至少有:
  1.关于极限与空间。无论你的时间多么紧张,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就一定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干更多的事。譬如说,那些石块就好比上班的8小时、睡觉的8小时,那些沙子就好比吃饭的时间、娱乐的时间、应酬的时间,那壶水就好比你等车、聊天、闲逛等边边角角的时间。你也许觉得你已忙得不得了,再没一点时间去看书、充电了,其实这也就如那个瓶子一样,看着已经满了,实际上还有很多空隙,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空隙再干些事。人和人的差距,往往就是因怎样利用8小时外的时间而造成的。
  2.关于潜力与韧性。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科学地利用和耐心地挖掘。永远不要自满自足,停滞不前,也不要说自己不行了,我就这么大的本事了;可以给自己定个高一点的目标,要加把劲才能完成的目标。这方面的实例有很多。比如加拿大有个坐轮椅的青年布朗,居然是个登山爱好者,欧美许多高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理想是,有生之年登上世界所有的名山。和他们相比,我们的潜力要大得多,没有任何懈怠懒惰的理由。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自我超越出发,还可结合奥运赛场上的拼搏故事,论述每一个新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对潜能的激发。
  3.关于顺序安排。人生好比这个瓶子,必须先把你的石块放进去,然后再放沙子、水,这个次序不能颠倒,否则,石块就放不进去了。信仰、学识、技能、事业都是生命中的石块,要趁着年轻力壮,把这些东西学好用好,稳稳妥妥地放进自己的瓶子里,然后再从从容容地去享乐去游玩去消遣。否则,年纪轻轻就先忙着吃喝玩乐,不干正事,不务正业,那就等于瓶子里先装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沙子、水,等醒悟过来想装石块时,为时过晚,只能空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假如由先抓最重要的入题,还可谈论在抗震救灾中有许多事情要做,尽管都很急迫可仍有轻重之别,解救被困的生命恰是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其他诸如灾后防疫、灾后理赔、灾后重建等都应暂时往后放。
  此外,第四个学生“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的质疑,也不无道理,考生亦可由此拓展、类比开来。命题者在四个学生的说法后还加了省略号,意在提醒考生,构思立意时还有其他个性化的切入角度。比如认为故事中的瓶子就是人,装进瓶里的石头、沙子和水分别代表坚强、细密和柔情,由这三种品质充实自己,一个人才会完美。如此立意,也符合题意。
  (七)湖南卷:兼具人文性与思辨性
  今年湖南卷的作文命题,基本是去年北京卷作文题的改版,主要就是换用了考生更为熟悉的两句唐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题目要求“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作文,考虑到考生自我感悟、“体会”难度不小,所以命题人先解说了诗句的意境美,并就其“隐含的哲理”给出了三种理解,这些提示性的文字均能成为写作思路,考生顺着其中某一方面延展、拓宽,都是可以的。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意境是美的”,以“润如酥”形容初春小雨细滑润泽的特点,容易使人想起杜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由此可颂扬一种“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式的育人方式;“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小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摹小草雨后的朦胧景象,完全可与王维“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的景象媲美,而“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初春时节所特有的,又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循着这句话可想到日常生活中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同学无私的关怀,往往是自己习以为常而有所忽略的;“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这与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类似,暗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可转换成“美在距离”、“朦胧产生美”等话题,具体可谈离开故土后才发现家乡之美、看似平凡庸碌的生活值得珍视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要求写文学评论,而是“联系现实生活”谈“体会”——诗句只是一个发端、引子;如果“就诗句论诗句”,不敢越雷池一步,难免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根据“自己”读诗的体会构思作文,考生还有哪些体会可谈?如何“读”出新的内容、见仁见智说感悟呢?除命题者列出的几点外,我们还可由诗句中涉及的远与近、浓与淡、似有与似无等领悟其他哲理,例如“生活中,眼睛也可能欺骗你”、“变换角度看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由此可见,诗句蕴涵的哲理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具有多极的思考角度和多元化的立意方向。具体下笔时,开头部分一般要破题(从诗句说起,然后快速转移到人生或其他方面);要跳出诗句,善于结合现实生活、自我经历加以阐释。
  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湖南卷的作文题贯穿着一条以人为核心的“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发展轨迹。从2004、2005年的话题作文“家庭教育”、“跑的体验”,到2006、2007年的标题作文“谈意气”、“诗意地生活”,再到今年的新材料作文,不仅形式上有变化,而且在内容上,分别从人的成长、人的精神拓展到人的认知层面,显示出湖南卷对人的本体性的观照,以及浓郁的人文气息。当然,如同2007年的“诗意地生活”一样,本题在命意(与2006年山东卷“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的材料作文相通)和具体方式上不够新颖。这是其不足之处。
  (八)江西卷:体式别致但存在不足
  2008年江西卷的作文题从“生态平衡”方面设题,其特点表现为:(1)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以往高考作文比较关注学生的“个人品质”,关注个体的内心情感,而本题要求学生扩大眼界,关注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思考怎样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凸显了一定的新意。(2)作文体式有创意。2007年江西卷考“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选一,这是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命题;今年由标题作文转为图文结合的情景式新材料作文,但仍保持了二选一(“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这就在稳定中体现出变化。同时,以动物角色给人写信的考法,以往高考鲜有尝试,所以说体式上有独特之处。
  怎样构思呢?首先当然是细读材料。文字部分共两句,前一句(“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说的是现象、危害,是程度之严重;后一句则揭示人为原因——“人类热衷于吃野味……”。据媒体报道,洞庭湖特大鼠灾始于2007年6月下旬;到6月23日前后,约20亿只田鼠四处打洞,严重威胁湖南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研究人员长期观测显示:洞庭湖“围湖造田”、“筑堤灭螺”及相关流域建大坝,人为改变了湖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这些年老鼠的天敌让人类吃得差不多了。专家们说,正是蛇、鼬等天敌被滥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田鼠成几何级繁殖并称霸湖洲——鼠患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至于漫画材料,通过展现田鼠的感谢信和饭店中的各道野味,进一步激发考生灵感,拓展其作文空间(比如可把故事场景设置在酒楼饭馆内)。
  从写法上说,既已规定了“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那么采用拟人手法、写想象作文是没有疑问的了;但具体的选择空间还是有的。比如站在田鼠的立场上与人类对话,那么该说些什么呢?一般可写感谢信,用反讽笔法行文。如果用田鼠天敌的身份写信,可写控诉信,用谴责、告诫或愤怒的口吻指斥人类因贪欲、短视而害人害己、自食恶果,也可以是声声哀求动人心扉;选材上应展开联想思维(如联想到欧洲中世纪的鼠疫等其他自然灾害)。文体选择上也有细微差别,比如写“鼠”眼(或“蛇”眼等)看人间的杂文,重在抨击、鞭挞人类丧失了生存智慧;比如放飞想象写童话,重在编述生动的故事;又如写文艺性说明文,重在揭示原因及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设陷阱、防鼠墙和毒杀等手段,对日益猖獗的鼠患只是“治标”之举与应急之计,必须采用生态方法,从长远着手保护田鼠天敌并约束人类行为,才能逐步恢复洞庭湖流域的生态平衡)。为避免无谓失分,逐项落实试题中的“要求”也很重要,包括书信格式应正确、拟一个醒目的有情趣的标题等。行文时要按动物的口气写(比如把洞穴说成自己的家);避免写一些大而空的、做作的口号式话语,如“人类啊,你们觉悟吧”、“请务必爱护自然啊”等。
  本题点击人与环境这一关乎整个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存在缺点,那就是与考生生活有不小的距离。不少考生只知道非典爆发可能与吃野味有关,对洞庭湖鼠灾则知之甚少。这样一来,此题就与1999年全国卷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样,重在引考生往“虚”的一面想象(有些考生难免胡思乱想)。恐怕临场写作时,不少学生会为“难为无米之炊”发愁,为凑不够800字而忧心。
  二、标题作文
  (一)上海卷:内涵深沉,外延丰富
  上海卷这几年的命题总有鲜明的特色,比如2005年的“当今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及去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生活味浓郁,开放性与限制性结合得很好。2008年的“他们”,也是一道与考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此题看似浅近,实际上体现了要求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的厚重的思想内涵。就审题看,“他们”是复数,意味着要写多个人(写很多人时可选好代表,讲究点面结合)。再根据提示语“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补全题意的话,其实是规定了写“关注他们”(就是说,并非随意地写几个人之间发生了某件事,即便是符合题意)。构思作文时,以下几点须明确无误:
  1.“他们”是谁?得有清楚的界定。这一点上选择的余地相当大:可以是今人、古人,可以是国人、洋人(如有正义感的国际友人,如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口无遮拦的以莎朗·斯通为代表的一群小丑),可以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比如分裂祖国、惨无人道的藏独分子)。当然,“他们”之间一定要有某种关联。这个关联点,可以是共有的精神品性,可以是相同的身份职业,可以是类似的地位处境(例如农民工、残疾人等同属弱势群体),可以是都与“我”朝夕相处(比如“我”的父母)。正因为“他们”包括除自己外的任何人,所以有一个精心选点切入的问题。一般说来,最好是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比如“我”的老师们、“我”的邻居们)。此外,“他们”也可是同中见异的两个人(如面临同样的打击,一个消极沉沦而另一个奋发有为)。
  2.“我”关注“他们”哪一方面?为什么要关注?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关注的?关注后有哪些感慨?这是行文重点所在。换言之,“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情感与需求、有什么样的境界等)得充分展示出来;接下来还得往深处拓展:针对“他们”的处境、情感、需求,“我”想到些什么或打算怎么做?具体说来,考生可站在褒扬的立场,写“他们”的崇高人格、拼搏精神、大智大勇给自己的启示;可站在同情的角度,写“他们”(如偏远地区的失学儿童、某项民间艺术的传承者)的酸甜苦辣、亟待援助;也可站在批评的角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写“他们”的平庸生活或鄙俗趣味催人警醒。像作家叶永烈在试写本题时,想到的是在纽约结识的一对当导游的父子,因为来自中国大陆,所以他们对五星红旗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在到处飘扬着星条旗的纽约打起了五星红旗。虽然手中的红旗曾招来“麻烦”,“台独”分子曾警告“当心脑袋”,但他们“置之不理,照样举着五星红旗”!
  3.文体上要写什么像什么。如果是记叙文,要有对“他们”言行、心理的细腻刻画,要有生动而文采斐然的表达;如果是散文,可针对有感染力的事件设置多种生活情景,通过“他们”来反观“我”或“我们”,抒写“应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多注意他人感受”的人生感悟;如果写议论文,要追求思辨的深度,论点应鲜明,论证的结构要分明,切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总之,试题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不止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我们理应适时地把眼光投向“他们”,敞开胸怀去关注世界、关爱他人。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试题本身又亲切自然,具有较强的激发功能,对于那些经常关心身边人、天下事的考生来说,一定会有如鱼得水之感,一定能写出真切感人的佳作来。
  (二)湖北卷:着力引导自我省察
  湖北卷以往的作文命题,书卷味很浓但有时失之艰涩(比如话题作文“买镜”、材料作文“出乎其外与入乎其内”等),2007年的“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尤其是今年的标题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则贴近现实,也贴近了考生实际。引出题目的材料简洁而富有诗意,八个问句与考生生活密切相关;最后的三个“如何对待”,进一步明确了命题意图。“你走过一棵树……”这段文字,实则出自龙应台的《什么叫做文化》。原文中接下来的文字,对我们吃透题意不无裨益: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江南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这就是文化。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
  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本题还让人想起一则公益广告——“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还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由此可见,“举手投足之间”紧扣构建和谐社会,题意在于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感悟自然、提升个人素养;它与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细微深处”的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怎样审题、立意呢?考生应本着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和谐共处这个主题,着重阐释个人修养与言行举止之间内质与外在的关系。具体说来,既可从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入手,也可从尊重他人、遵守公德入手,还可从“慎独”入手,角度多样,空间广阔(比如以“形于外而发于内,一言一行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反映一个人的学识品质”、“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火炬一样在每个人手中、心里传递”、“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在独处而无人监督时同样要注意一举一动”、“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守,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等作为主旨)。考生落笔时,应注意由小见大,既忌空谈泛论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也不能简单罗列、就事论事,而应具体分析(或细致描摹)并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深度来。
  一个有成就的人,一定是经常反思的人;一个优秀民族,也必然是善于自我省察的民族。判定一个人或民族是伟大还是渺小,是卑微还是高尚,前途是远大还是渺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这个人或民族有无自我审视的意识;这种意识,往往体现在一个人举手投足之间或一个民族的日常行为之中。就这个意义而言,“举手投足之间”这道题切入口小而意旨宏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意义。
  (三)浙江卷: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触摸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城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已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以休息的权利,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都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包容度,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可商榷之处:“触摸都市”中的“都市”,改为“城市”是否更合理些?因为“都市”一般专指“大城市”,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应该还有一个概念——城镇,事实上不少考生恰恰是生活在城镇上、每天“触摸”着小城镇的。
  (四)重庆卷:贴近考生生活实际
  由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这道标题作文,我们很容易想到“天人合一”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看,试题既具有全球意识,又富于地方特色。之所以说具有全球意识,是因为近些年随着环境进一步恶化,许多国家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而“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理念的反映。依此思考,可确立“大自然给我生活的启悟”、“拯救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在自然中生活——我的心愿”等主题(比如写景区旅游,圆了“我”在自然中生活的梦想,可惜的是还得回到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也可采用鸟或其他动物的视角,写一篇想象作文)。“在自然中生活”更具地方特色。2008年年初重庆市提出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要让青山绿水、苍松翠柏等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自然中生活”其实也是对这一目标的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是个多义词,提示语中已列出它的另两个义项——“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和“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两种释义基本一致)。由此看来,本题的写作空间远大于“在自然界中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么,怎样围绕后两个义项精心构思呢?可从两方面展开联想:一是想反义词,“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的对立面是饱受束缚、压制,“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的反义词自然是“局促、呆板”等;二是想原因,诸如“父母过高的期望值”、“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未尽合理的考试制度、管理模式”、“在物质上一味攀比的生活方式”、“太过复杂的人际关系”、“过于沉重的心理压力”等等,都可能成为难以“在自然中生活”的缘由。这么一思考,文路就开阔了,也就容易写出新意了。
  综上所述,今年重庆卷的题目切合考生“亲近自然”、“摆脱羁绊、自由发展”的心理愿望,它与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有隐性的联系——虽然题中关键词(“自然”、“诗意”)含义不尽相同。
  (五)广东卷:充满辩证思维
  今年广东卷的作文题继续考查考生对人的生存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等精神生活与审美体验的认识,内容指向上更加贴近现实。形式上,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改变了沿用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换用标题作文,但考生在立意、选材、体裁方面仍可自由发挥。
  就拓展文思而言,关键在于对“说‘不’”的理解。“不”表示否定、拒绝等,可以指感到能力“不行”、说自己“做不到”(那么“不要轻易说‘不’”可理解为应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敢于尝试,而不能一蹶不振、畏首畏尾);可以指拒绝他人时的“不要”、否定他人时的“你不行”(题旨可理解为注意倾听、善解人意,或者是不要草率地给他人泼冷水而应热情鼓励等);可指面对他人言行的“不相信”(题旨可理解为应当信任他人);还可以指“不怕”违规、犯了错还觉得“不要紧”(题旨可理解为遵守规则、敬畏法律、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就落实题意而言,关键在于扣住“轻易”二字行文。“不要轻易说‘不’”并不等于“不要说‘不’”,而是意味着应区分情况,作出恰当的、合理的选择,其中折射着理性与思辨。考生不能为了写出新意,就盲目地反其意而用之(例如写“年轻人就是要敢于说‘不’;善于怀疑、敢于对前人的经典论断和观点说‘不’,不但是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写“有时候不能轻易说‘不’,但有些情况下该说‘不’;从遵纪守法和严谨的生活态度看,广大青年不要也不能轻易说‘不’,但站在求知、探索真理的角度,不但要学会说‘不’,还要敢于说‘不’、善于说‘不’”等)。如果要求就话题“说‘不’”作文,这样写是可以的,但作为标题作文,如此立意就明显偏离了题意。此外,考场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要注意拿捏分寸。
  再就文体而言,学生可根据自身经历写记叙文,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构思小小说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写某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受骗后再也不愿接受帮助,一次次误解了他人的好意)。当然,也可列举名人事例、热点事件写议论文(可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轻易说‘不’”造成怎样的后果,“不轻易说‘不’”又带来什么样的成功)。
  (六)江苏卷:平中寓奇的好题
  从命题模式看,“好奇心”延续了以往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而且继续在“人文性”上做文章。如果说2006年的标题作文“人与路”侧重于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关系辩证,2007年的“怀想天空”侧重于审察人的精神空间的话,那么今年的题目则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从课改角度看,该题暗扣新课标“探究”能力的要求,让新课程理念在写作中有所体现,引导学生和学校教育关注作为创造的基础的好奇心,其命题指向是明确而有针对性的。
  “好奇”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好奇心”即因此而产生的一种心态。提示语的前一个句子,告诉我们好奇心与年龄段有关,并表明保持好奇心之不易。由此我们可作如下思考:“我”在童年时有强烈的好奇心吗?哪些事情上有很典型的体现?现在“我”的好奇心是已减弱(消失)了还是依然保持着?为什么会丧失好奇心?怎样的教育导致了好奇心的萎缩?失去好奇心其实就是失去了什么?哪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永远拥有一颗好奇心有何价值?怎样才能保持好奇心?……提示语的后一句话,意味就更丰富了。其中所列8个词语,分别从好奇心的表现(质疑与发现)、有好奇心的人体现出的品质(智慧与高尚)、对待好奇心的不同态度产生的不同结果(惊喜、快乐、烦恼与平庸)三方面,揭示好奇心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为考生指明立意方向,体现出降低审题难度、保证考生不致偏题或无话可说的良苦用心。具体说来,它可以让我们想到这样一些角度:有好奇心就是敢于问“为什么”,好奇心是一切发现的前提,好奇心是智慧不竭的源泉,好奇心是一种高尚品质,好奇心能带来惊喜、快乐也能带来烦恼(包括好奇心消失带给“我”烦恼、好奇心太盛使“我”烦忧),丧失了好奇心的人容易平庸,光有好奇心而缺少恒心、韧性与意志力也将一事无成……此外,还可畅谈不能有低俗丑陋的猎奇心理、庸俗的好奇心不该有市场等。
  从文体与选材看,考生可以记叙一段经历,讲述一个故事,想象一种情景;可以从某一角度入手作分析议论;可以围绕题意作大段抒情(如将好奇心拟人化);还可用说明性文字介绍好奇心的成因、作用等。如果写记叙文,要设计好情节,善于用一两个细节生动地写出好奇心的表现。在议论文写作中,恰当引用名言警句、经典事例当是应然之举。比如: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穆勒);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爱因斯坦);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好奇心是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人生是要活的,必须活得兴致勃勃,充满好奇心,无论如何也决不要背对着生活(罗斯福);科学利用好奇心,它需要好奇心,可是好奇心却不就是科学(贝尔纳);好奇心固然是可贵的,但好奇心需要有支撑它的渊博的基础科学修养和睿智高雅的判断力,然后有专心致志于一件有意味的研究的坚韧毅力,不被伪科学和赝科学所迷惑(范增)。
  今年江苏卷作文分值增至70分,“天下第一题”的地位更显突出。在紧张的考场上,考生能否胸有成竹地完成一篇让阅卷教师充满期待、充满“好奇心”的文章,倒是真的让12年来一直关心他们成长的师长充满了“好奇心”。
  (七)安徽卷:守正中平稳过渡
  将安徽卷2008年的“带着感动出发”与去年的“提篮春光看妈妈”相比照,可以明显地看出两道题一脉相承。“提篮春光看妈妈”关涉感恩主题,以引导学生回报亲情、关注自然(“妈妈”可理解为“地球母亲”)为目标;而“带着感动出发”也体现出传统的“文以载道”的创作观,包蕴人间真情这一思想内涵,反映了命题者在2009年新课标高考前所采取的“守正”态度。
  从命题形式看,在话题作文式微、新材料作文与标题作文渐盛的形势下,命题人继续拟制标题作文,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就题目本身看,关键词之一“感动”无须多说——2008年实在是令人感动的一年,从众志成城抗击暴风雪,为抗冰保电牺牲的三英雄;到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掀起的爱国热潮,火炬手金晶极力保护圣火的举动;再到汶川大地震中,为挽救学生牺牲的老师们,为救助幸存者没日没夜奋战的军人们,以及伸出援助之手的普通百姓和社会各界人士等,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无不令人感动(当然,不盲目从众、避开当下热点,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写令人感动的亲情、友情及陌生人之间的感情,也未尝不可)。写好本题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在于对“出发”如何理解、诠释与落实。《现代汉语词典》对“出发”的解释是“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在此题中,对“出发”含义的界定大可宽泛些,比如“出发就是行动,就是你被打动后自己有某种举动”、“出发就是尝试着完成某项任务”(包括高三一年迎接、冲刺高考),而“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也完全可视为“出发”。文体选择上,除常规体裁外,本题也适合写成小小说、童话、小剧本等;从谋篇布局说,考生可根据时间顺序,让一系列素材形成一条“感动链”(此之谓“一线串珠”式),也可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写成其他样式(比如“曲径通幽”式、“采访问答”式、“网络发帖”式等),但切忌仅仅罗列几个故事就了事。
  总的说来,“带着感动出发”立意门槛较低,不易偏题;虽与“提篮春光看妈妈”意旨相近,但避免了去年的命题诗意有余而不够实在的欠缺,在虚实并举、实中见虚这一点上处理得更好些。
  (八)天津卷:将通俗进行到底
  近四年天津卷高考作文一直采用标题作文的形式,去年的题目是“有句话常挂嘴边”,今年为“人之常情”。“人之常情”这道题不但延续了数年来的常态,而且愈加贴近日常生活(其重点不是考查学生文史知识的积累,而是检测考生体味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想必这正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
  题目好写,但写好不易。首先,从审题上说,把握“人之常情”的含义很重要——实战中有些同学可能找不到最佳切入点而稍稍偏离“常情”这个核心,造成某种程度的跑题。什么是“人之常情”呢?无非指一般人通常都有的感情,比如为应该感动的人和事感动,对应该愤怒的人和事愤怒,为遭受不幸的人落泪……又如尽管当前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没有人愿意自己的未来充满阴霾,这也属于“人之常情”。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表述的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之常情”这层意思。其次,因直接给出题目,题前没有提示语,可能会让不关心自然、不关注他人,对春华秋实、游鱼飞鸟视若无睹,对人间百态、世间百情处之漠然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第三,在“人之常情”下写出不同寻常的内容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从通常的亲情、友情、恋情、师生情、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情方面立意,或者直接议论“常怀感动之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之常情不可违(人之常情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必须遵循的生活规则,如果违背了人之常情就是矫情作伪)”、“考察一个人的品德,有时看他对待人之常情的态度就能知道个大概”,或杜撰虚假的故事而缺乏真实体验,恐怕都难以获得好评。事实上,可尝试着反向立意,对所谓的“人之常情”中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东西进行剖析、批判。例如“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遇到困难就沮丧”、“对人对己采用不同的标准,庇护亲人不守法规,中庸调和不讲原则,党同伐异不讲团结”、“畏强欺弱缺少道义”、“自私自利不愿牺牲”、“自欺欺人精神胜利”……均可成为切入角度,构思出新巧脱俗的佳作。还可立意为“抛弃个人私利、‘超越’人之常情者是可贵的”,或者直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写一写诸如“一个农民工的最大心愿,莫过于省吃俭用让孩子接受教育,将来能比自己有出息——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连这条路也给堵住了,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绝望”等题材。
  总之,天津卷作文命题平稳中有创新,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而要赢得高分,就必须想得比别人深、写得比别人新、说得比别人好。
  三、话题作文
  (一)四川卷: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甫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功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父爱的伟大。
  2.最好写亲身经历。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里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她说父亲目前仍在都江堰抗震救灾。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
  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二)山东卷:有“诗意”而欠沉稳
  2008年山东卷的命题,形式上承袭了去年“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路子,仍是以一句话为话题,未提供材料和提示语。“春来草自青”出自禅语“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意思是春天到了小草自然萌发生机,秋天到了树叶自然就脱落;其寓意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与客观规律。审读该话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把握“春来”“草青”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春天到来,才使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小草吐绿变青;小草经过严寒的冬季,受到摧残、伤害,经历过磨难,很可能面目全非,但春天一到,又是芳草碧天涯。可见“春”是条件、原因(或者说大环境),而“青”是结果、是表现。话题中的“自”也是关键词,“自”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无须干预。
  2.找到恰当的“本体”。话题是暗喻式的,那么明确其内涵、找到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解题要害(假如停留在字面义上写春天、小草,显然不合题意,更缺乏深刻性)。就话题中“春”的比喻、象征义来说,大而言之,可以是盛世祖国的春天、和谐社会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春天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个人成长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友谊或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班级的团结等)。而“草自青”可理解为在前面相应条件下,集体、个人的成绩、成功乃至辉煌。据此,可以写在改革开放的春天企业的发展壮大;写随着素质教育春天的到来,基础教育美好的明天;写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的支援下,汶川人民一定会坚强地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写在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培育下,经过个人努力自己一定能取得进步等。再从话题整体蕴含的哲理来说,它反映着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由此可提倡我们应了解自然、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也可托物言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崇尚自然而又积极向上的人生感悟。
  据媒体报道,山东考生写本题时常见的观点有下面几种,这里略作辨析:
  (1)从做事情的角度谈“功到自然成”,论述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奢求不切合实际的名利(或发展速度)——切合题意。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形成一个爱心氛围——切合题意。
  (3)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青少年时期的迷茫、伤感都是暂时的——切合题意。
  (4)只要肯努力、有付出、坚持到底,自然就会有收获,所以遇到困难时应不灰心、不放弃,对生活充满希望——符合题意。
  (5)“春”代表努力与执著,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做足准备才会成功——符合题意。
  (6)“春来草自青”说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世事无常,人只有遵循法则和命运,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坚持”,才会得到快乐——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坚持’”扣话题不紧,“人只有遵循法则和命运”中的“遵循命运”显得消极。
  (7)谈自信,即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坚守(有的是结合正在进行的高考,把高考看成“春”,把自己喻为“草”,把金榜题名看成“青”,表达对高考中发挥水平、赢得胜利的信心)——比较牵强,有可能偏题。
  (8)以默默回报社会的马云、自立自强支援西部教育的徐本禹等的事例,说明“心怀感恩,心灵就会变得美好而富有”——很可能偏离题意。
  在我看来,“春来草自青”比起2005年辽宁卷的标题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去年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更“虚”一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多多少少有些距离。事实上,近两年高考有几道作文题,乍一看出得颇具新意,且被认为富于“诗意”和“文化内涵”,并且从中能体会出命题者的辛苦与努力。但仔细推敲,却不免给人空泛、晦涩和玄虚之感。考生审题时较难找到切入点,真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结果容易双脚离地、凌空虚蹈,或者牵强附会、无病呻吟。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爱是什么?方冠晴在他的微型小说《高贵的捐赠》中用栩栩如生的形象为我们作了全面的阐释。爱是什么呢?读了这篇小说,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爱是自觉的行动。一对母女,面对一场大火夺去了一个家庭主妇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财产的严酷现实,该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家庭的幸存者,她们奉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安慰,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作为邻居,这位母亲为了帮助这对遭受厄运的父子,把自己“最好的
期刊
在高考的各种题型中,诗歌鉴赏题无疑是一道好题,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又考察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而熟悉高考命题者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则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下面笔者就结合2007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来谈谈命题者的主要出题角度。  纵观2007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
期刊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为了便于与其它形式区别,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比如全国高考卷Ⅰ、全国高考卷Ⅱ及山东卷。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写作,较之以往的材料作文降低了写作难度,但观点又要从材料中得出,较之话题作文又会出现较
期刊
作文,第一步是审题。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对审题的解释为:做文章或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对写作文而言,题目包括两部分,一是材料,二是标题或话题;要求包括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就是题目后“要求”一词后面的文字;隐性要求,是指题目中含有的要求。所谓审题,主要就是指搞清楚题目中含有的隐性要求。怎样才能搞清呢?  一、整体把握法。也就是对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看材料说的是什么,从而确定
期刊
郭俊臣/评    听母亲说,在我出生不久,她便患了乳腺炎,之后我就断了奶。那个时候,在乡下是很难喝到奶粉的,母亲只有拿稀薄的玉米粥往我饥饿的小嘴中灌。玉米粥常呛得我嗷嗷直哭,后来母亲就把家里那只老山羊牵到北屋里,原来那只老山羊刚下了崽。每到我饥饿的时候,母亲就挤羊奶给我喝。而两个小羊羔,就在我夺去它们的母亲不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羊奶的哺育下,我开始无忧无虑地成长着。那时,父亲在城里上班,
期刊
[导言]  作文应大气磅礴,已成为我们老师与学生的共识。此大气之作,展现出习作生命的脱俗,展现出习作生命视野的开阔与思想的深邃,迸发出强劲的思想冲击力与震撼力。    [佳作呈递]  镜中日本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带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
期刊
我  仰望遥远的星辰  期盼在你抬头时  同样花好月圆  许下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小时的点滴  似乎淡淡忘却  昔日的玩伴  似乎在擦身而过的瞬间  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原本亭台楼阁  现早已物是人非  人去楼空    于是当一切成为过去  我徒感悲伤  无能为力    六月也会有雪花吗  那是我伤心的泪  落在十字架上却还没被蒸发  当故人再次送我背影  我一语不发    我 
期刊
滴水之恩涌泉报  一考生    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助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
期刊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1)话题作文。只要题干中有“请以‘XXXX’为话题”一语,你立即便可认定:这是话题作文。  (2)材料作文。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命题表述是: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3)命题作文。这类作文不需要考生自己拟题,文题已经直接印在试卷上。    长期以来,高考作
期刊
王代福/评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