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素材积累、实践模仿和创造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教学“三步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模仿;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了解,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倾向是“重教而轻学”,教师成为“主宰”;另一种倾向是“重学而轻教”,过分强调“修行在自身”,作文教学变成了放任自流式的学生的自学自练活动,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不教不授而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者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积累—模仿—创新,称之为“作文教学三步法”。
一、积累
积累是通过生活实践,获得知识、经验和方法的过程。满腹诗文就是语言积累丰富,能写会说是能力。如果没有积累,说、写的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积累为写作的前提。积累可分为:
1.阅读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下千钧任歙张。”只有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马克思博览群书写出了《资本论》,冰心受《三国演义》的启示,写出了《尼罗河上的春天》。所以,我坚持每天让学生阅读三到五篇不同文体的文章,节假期间,让他们看两本以上的名著,并且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摘记,写读书心得。通过小组检查、教师定时抽查等方式来督促他们完成,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观察积累。部分学生在作文时不能准确地描写周围的事物,原因就是缺乏细致的观察。法国画家莫奈在为伦敦教堂作画时,将雾画成了紫红色,结果引起了一些英国人的争议。事实上莫奈是正确的,为什么英国人不知道雾的颜色?也是因为他们缺乏观察。因此,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凝视”生活,留心观察,把一些看似芝麻大小的事以日记、随笔的形式存入“资料库”。
3.实践积累。缺乏实践的作文总会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大舞台,社会是学生写作的大课堂。我总是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灵感与启示。
总之,多阅读、多观察、多实践将会使学生的材料库丰盈起来,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仿
有些人总认为:模仿是依葫芦画瓢的低能表现,是和创造相对立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从事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需要从临摹起步,同样,作文也要从仿写练笔开始。高尔基说:“对初学写作者,不读书,不模仿地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作家茅盾说得更中肯更明确,他说:“仿写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这首先要求写作者必须阅读范文、钻研范文,彻底地掌握范文的立意,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然后对它进行仿写。这种写作训练方法符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模仿写作,学生能进一步复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但切忌生搬硬套,要注意符合实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去写,努力写出自己的创意,防止受到例文的束缚和影响。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方法,通过仿写训练,学生从模仿到独自创作,实为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三、创新
在积累语言素材之后,把知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写作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这就是创造、创新。创造是学生写作的一個重要阶段,它贵在有所创新。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个性化,为学生的自由表达与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决定因素,创新因素的有无、创新程度的高低直接促成了作文个性化的不同层面。要使作文有创新,有脱俗的立意、新颖的见解,作文教学就要注意以下方面:
1.张扬个性,活跃思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写作应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智慧、活跃思维,将自己的表现力、创造力尽情释放出来。
2.加强想象训练,构建创新思维。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这种创新是构建于想象与联想基础上的异与同的创新思维。李白借想象表达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丽,毛泽东借想象抒发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豪情。可见,加强想象训练,对作文创新多么重要。只有加强想象训练,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作文才会有所创新。
3.作文教学要有开放性。只有在思维上开放,学生才会冲破习惯思维,闪现思维的智慧之光;只有在内容上开放,学生才敢于抒写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形式上开放,允许不拘一格,大胆构思,才能突破作文框架,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和个性。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创新,完成新课标赋予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结出作文创新之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模仿;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了解,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倾向是“重教而轻学”,教师成为“主宰”;另一种倾向是“重学而轻教”,过分强调“修行在自身”,作文教学变成了放任自流式的学生的自学自练活动,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不教不授而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者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积累—模仿—创新,称之为“作文教学三步法”。
一、积累
积累是通过生活实践,获得知识、经验和方法的过程。满腹诗文就是语言积累丰富,能写会说是能力。如果没有积累,说、写的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积累为写作的前提。积累可分为:
1.阅读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下千钧任歙张。”只有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马克思博览群书写出了《资本论》,冰心受《三国演义》的启示,写出了《尼罗河上的春天》。所以,我坚持每天让学生阅读三到五篇不同文体的文章,节假期间,让他们看两本以上的名著,并且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摘记,写读书心得。通过小组检查、教师定时抽查等方式来督促他们完成,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观察积累。部分学生在作文时不能准确地描写周围的事物,原因就是缺乏细致的观察。法国画家莫奈在为伦敦教堂作画时,将雾画成了紫红色,结果引起了一些英国人的争议。事实上莫奈是正确的,为什么英国人不知道雾的颜色?也是因为他们缺乏观察。因此,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凝视”生活,留心观察,把一些看似芝麻大小的事以日记、随笔的形式存入“资料库”。
3.实践积累。缺乏实践的作文总会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大舞台,社会是学生写作的大课堂。我总是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灵感与启示。
总之,多阅读、多观察、多实践将会使学生的材料库丰盈起来,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仿
有些人总认为:模仿是依葫芦画瓢的低能表现,是和创造相对立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从事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需要从临摹起步,同样,作文也要从仿写练笔开始。高尔基说:“对初学写作者,不读书,不模仿地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作家茅盾说得更中肯更明确,他说:“仿写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这首先要求写作者必须阅读范文、钻研范文,彻底地掌握范文的立意,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然后对它进行仿写。这种写作训练方法符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模仿写作,学生能进一步复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但切忌生搬硬套,要注意符合实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去写,努力写出自己的创意,防止受到例文的束缚和影响。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方法,通过仿写训练,学生从模仿到独自创作,实为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三、创新
在积累语言素材之后,把知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写作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这就是创造、创新。创造是学生写作的一個重要阶段,它贵在有所创新。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个性化,为学生的自由表达与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决定因素,创新因素的有无、创新程度的高低直接促成了作文个性化的不同层面。要使作文有创新,有脱俗的立意、新颖的见解,作文教学就要注意以下方面:
1.张扬个性,活跃思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写作应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智慧、活跃思维,将自己的表现力、创造力尽情释放出来。
2.加强想象训练,构建创新思维。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这种创新是构建于想象与联想基础上的异与同的创新思维。李白借想象表达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丽,毛泽东借想象抒发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豪情。可见,加强想象训练,对作文创新多么重要。只有加强想象训练,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作文才会有所创新。
3.作文教学要有开放性。只有在思维上开放,学生才会冲破习惯思维,闪现思维的智慧之光;只有在内容上开放,学生才敢于抒写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形式上开放,允许不拘一格,大胆构思,才能突破作文框架,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和个性。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创新,完成新课标赋予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结出作文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