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关教育部门正在改变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逐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也正在践行着这一教育观念。音乐教学主要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和品鉴音乐作品。通常情况下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展会更有优势。所以,为了学生的未来,音乐教学要从学龄阶段抓起,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音乐教学的核心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有创设美的能力,创建意境,改变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四年级《丰收之歌》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前以图片导入法进行课题导入,利用新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铺满大麦、小麦的田野,硕果累累的果园和堆满粮食的农家户,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丰收。当学生看到丰收的图片,自然会想起秋天的场景,经过图片的导入与学生的体验进行联想,感受丰收的喜悦之情,更深层次地理解《丰收之歌》的内涵。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丰收之歌》,让学生感受歌词中蕴含的喜悦之情,学生在听完歌曲之后,对这首歌有了大致的印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这首歌讲的是什么?他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思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歌唱中自主将感情带入到歌曲当中,使歌曲更有韵味。只使用技巧却不带感情的歌曲是无法打动人的,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歌曲,使动人的歌声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门充分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学科和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流露,促使学生正确地表达情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积极的价值观,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然后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亲爱的回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上課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回声是什么?什么时候会形成回声?回声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该音乐作品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展示回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回声的形成原理。在学生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有了了解之后,进入音乐欣赏阶段。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亲爱的回声”,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这首歌里面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做些什么?”通过问题的进一步引入,学生可以感知到这首歌曲的独特魅力。歌词中“哈罗”出现的次数很多,但是其音量的大小及曲调的高低截然不同,通过这些不同点,使学生感知“回声”的特点,不同拍子之间有不同的韵律及不同的感受。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演唱这首歌要注意什么?”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对歌曲的感知能力逐步提升,对歌曲旋律、曲调产生不同的认知。这种提问式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使学生的情感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感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多元的表现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素材,同时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独唱、合唱等形式,然后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感受美,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感表现力。作为音乐教师,需要变通各种教学模式并优势互补,最终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感染、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在二年级《两只小象》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若是直接进行教学,学生可能会有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教师在为学生演示《两只小象》这首歌后,可以采取师生歌词接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让学生根据歌词中的“河边走、扬鼻子、握握手”等动词进行表演,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歌词演唱与表演中。如,一名学生做出在河边走的动作,此时另一位学生也在河的另一边慢慢地走。而扬鼻子这个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或是用手代表鼻子,或是加大头部动作,做出扬鼻子的样子,或是模仿小象用鼻子勾一勾像握手这个动作。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将彼此的鼻子贴着,代表小象鼻子连接起来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动作的创造。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表演力与想象力,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歌曲进行理解,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音乐审美能力。

四、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传承力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推行,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结合本土音乐特色,借助本土文化资源,发挥本土教育资源的教学优势,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提升音乐教育内涵。如,广西地区的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纲要内可以引入当地民歌,把当地民歌作为音乐教育资源,以此为导向,促进文化资源和音乐教育的融合,真正做到音乐教育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因地制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例如,三年级《小儿垂钓》的教学,这是一首古诗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作者胡令能的故事。胡令能其人原为修补锅碗的手工业者,但他善于咏诗,其一生隐居于家乡,传承的诗作仅有4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诵读这首诗,接着教师为学生示范读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读法有何不同,并引出吟唱时拍子的变化,使学生对节奏的明显变化产生认知,学习了解休止符在吟唱中的运用,并在古诗中找出“四分休止符”,使学生可以根据休止符伴着音乐吟唱。音乐具有穿越国界与时空的魅力,而传统文化用于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经典传承能力。通过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可以使其对音乐作品有独特的认知,提升音乐素养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传统知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秉承审美教育的教学思想,加强对学生基本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美、去创造美,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责任编辑 来 静)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等诸方面都有着嵌入骨髓的深刻影响。传承、转化、创新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对于规范、提升学生的文化价值认知、认同、接纳、笃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激励学生积淀文化、完善人格、树立自信的需要。因此,在小学低
期刊
在古诗词教学时,学生将古诗词理解为“过时”的语言,认为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当代生活相去甚远,甚至认为古诗词的学习毫无意义。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通过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丰富人文底蕴,是值得深思的命题。一、创设特色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笔者设计并实施了“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古诗词展示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如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使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笔者围绕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问题情境加以创设。应尽量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对问题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
期刊
對话是语言课堂的中坚力量,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对话,更需要高质量的、扎实和真实的对话来促进教学,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发言,在说话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英语。一、创设生活情境,追求本真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元素,制作一些图片和幻灯片进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积极参加活动、参与对话。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Seasons”中讲到Spring,Sum
期刊
图像包括照片、绘画、剪贴画、地图、传真、书法作品、视频资料等,它是人类视觉的基础,也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反映,人类能通过图像认识世界。在历史学习中,史料实证的能力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要运用各种史料进行辩证分析,尝试充分利用可信的史料,对历史进行重现,合理地分析各种历史问题。然而,在历史教学中,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史料就是文字资料,忽略了图像资料也是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中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文本教学价值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的预先规划和预想设置。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课堂教学也常常会呈现出多维的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就应该以学生之学为核心,体现学生内在的差异性,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设计的应变性中,为铸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奠定基础。一、注重规划设计,让教学设计有应变余地  1.基于基本学情,让教学设计应变有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
期刊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内容都非常严谨,并且会影响学习过程并进行自我反思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和“法官”,教师和书籍上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学生的盲目服从导致一切以书为本、以教师为本,缺乏积极的思维意识,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惰性思维,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愈来愈重视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并
期刊
在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的职业指导课,是基于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找到其中的原因,可以完善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的过程,为职业指导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可实施性策略。  一、中职学校主
期刊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重要的对外交流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词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词汇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而教师也觉得词汇教学是一个实效性较低的教学环节。究其原因,就是词汇教学方法落后。而基于语境的词汇教学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语境运用于词汇教学,词汇的呈现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具有直观、可视、可触及、可感知等特点,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对知识点进行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其他教学模式难以取代的。一、自制教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具有科学理論性的学科,而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由于小学生特有的思维局限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自制教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感知性极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