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帮手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好书的习惯和兴趣,没有读好书的愿望和眼光。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阅读能力低下。探究目前学生阅读现状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具体的阅读目标。我们清楚的知道,学生无目的阅读是不会有进步的。那怎么样才算“读”好?在阅读中不能停留在 “肤浅”的知识表面上,能够从文中读出自己,引发思考。而这些都需要老师来引导,教师应通过不同方面帮助学生对每一遍的“读”设计不同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读,这样学生每次阅读的感受和收获都是不一样的。
  2.缺乏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是现在我们上语文课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看似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我们忘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导向作用,也忽视了语文课文自身的必然的特点。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学习余映潮老师的教法,他将诵读与默读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的有效阅读。
  3.轻视默读的习惯培养。默读也是一种有效阅读的形式,换句话说阅读习惯就是能力。默读它区分于朗读,因为一个有效的默读更能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也赋予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也有利于文本的正确深入理解和扩大语文的阅读量。
  4.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课业上,一旦发现孩子读名著,家长常常采取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总之,凡是考试不考的就不准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试教育使很多人变得急功近利,而这种思想对教育造成的危害是长久的,大量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以牺牲学生的素养为代价。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深知中学生阅读很有必要,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该做些什么?我认为要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的阅读特点,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演讲比赛等,吸引学生的参与,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对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逐步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第二、 教师的引领指导不可或缺。试想一下:一个不阅读的老师,和爱阅读的学生。没有教师的榜样示范,何以有学生的效仿?所以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的目标,学会阅读,教师应该把语文的课堂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不应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和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问题根源的乐趣,并尝试着自己去阅读,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对于一些篇幅比较长的名著,可以帮助学生分成几个部分来读,这不仅解决了学生自由时间少的问题,而且更有利于他们消化作品的内容。
  第三、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阅读理念。新课程提倡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多元解读、自主阅读等,为阅读开辟了一个自由、广阔的新天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第四、 保证阅读的量和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广采博闻,开阔视野。熟读到了一定的量,必然会有质的飞跃,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语文老师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的面,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尤其是经典。教师可以利用假期要求学生读名著,读整本书。当然,在注意量的积累的同时,还要注意读书的质量。阅读时应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优秀诗文、优秀作家的作品,这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的品味和趣味。
其他文献
考试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考试,教师可以搞清楚学生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需要补充。而考试后试卷的讲评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所以考试后试卷的讲评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考试后试卷的讲评谈谈本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语文试卷的讲评原则  1.突出启发式  讲评时切忌满堂灌输式的面面俱到和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肤浅。教师的作用在于恰当好处的点拨,让学
期刊
中国优秀的古诗词中,多以生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难以忘怀的印象。古诗词中这种组合画面的方法,与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创作构思,先拍摄好许多分镜头,然后加以剪辑,使之成为相互连贯、前后呼应的故事情节。而在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也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和剪辑,有层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画面也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学家叶圣陶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然而,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习惯和对语文教育资源狭隘的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事论事、就书论书现象严重,过分依赖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  一、有效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渠道,拓展
期刊
班级管理工作,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初做班主任时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班级管理的琐碎、繁忙,都让每一位班主任深有体会。但班主任工作体验更多的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安慰。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说:“我们所做的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感受了学生太多的爱,我们只有用更多的爱去回报我们的学生。”  一、与后进生和问题学生携手不抛弃不放弃。  任何一个班,都有几个后进生和问题学生,他们是最容易
期刊
【教学案例设计背景说明】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第四单元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看云识天气》就是其中一篇,为讲读课文。  初一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文章的兴趣是有的,但由于是说明文,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如果把各种文体知识灌进去恐怕学生兴趣会打折。所以教学时必须激发兴趣,教学设计要生动活泼,这
期刊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每位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事实上在农村学校里有部分学生由于教师的、个人的、先天的、后天的等种种原因害怕学语文,感到难学,从惧怕学习到不愿意学习。这些差生也是有思想、有自尊、相对独立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渴望能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之中。如果我们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合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阳光般的关爱,他
期刊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感必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效应。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效应达到教学目的呢?  一、自身做起,提高素质  教材中的文章就是一个情感的“世界”,里面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儒士的优美篇章。教师就是要在这个“世界”中寻找人生的主题,引出情感的内涵,走进作品,读透思想。因而,教师的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学识
期刊
一、古诗文默写  熟记考试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按大纲中要求的考点进行复习。  二、语言运用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写,怎样整合信息,怎样读懂图表,怎样完成综合题的表达,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三、古诗文阅读  广东中考考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并翻
期刊
作文教学始终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师苦于难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找不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学生抱怨作文是老师制造的“紧箍咒”,一上作文课就怨气冲天。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学生怕写,教师怕批的尴尬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提高教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出来,供同行参考。  一、少
期刊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及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根据此定义,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通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来实现教育目的的行为。传统课堂管理观认为管理是应对性的,教师企图以权威来控制学生行为,达到专制的目的。但是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