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在哪里?待到春色满园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1ksmh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分析了三种常见的课堂低效教学行为,剖析了导致教师课堂低效教学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求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行为;地理教学;知识和技能;分析;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85-2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受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以及教学反思局限性的影响,优秀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普遍存在于日常教学中,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教师普遍有以下三种低效教学行为:
  一、过于关注活动的趣味性,忽视地理教学的本质
  [案例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涉及形状、地轴、地轴倾斜角度、赤道、南北极点、经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对照课本活动五环节进行合作制作,并强调在十分钟内看谁哪一组的东西多。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兴致高涨地制作,课堂气氛热烈。但在制作的過程中,学生仅记作二个教学任务:完成、形状。对“地轴、地轴倾斜角度、赤道、南北极点、经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理概念及之间的关系掌握很少,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是看哪一组先完成、质量是否到位?而并没有对学生对学生掌握地球形状、地轴、地轴倾斜角度、赤道、南北极点、经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
  [案例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的快速发展的经济,教材编排了通过阅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操练读图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六人一组读出矿产资源、经济作物种类和分布,要求每个学生负责一种主要矿产和经济作物,然后由学生边说边指图,教师设计必答和抢答。学生对做玩戏很感兴趣,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合作抢分数上,却顾不上知识掌握。在教师的一再提醒下,有些学生还沉醉在玩戏的快乐中,应付性说上几种资源的分布,但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掌握得不够熟练,说起来还存在困难,最后难以导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
  [分析] 案例1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美观作为评价活动效果的标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到手工制作上,忽视了对基本地理概念理解的教学目标,导致活动华而不实。案例2中,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体验和课堂气氛,要求学生边玩戏边练习读图。但由于学生只关注了为小组抢分,导致读图训练流于形式。
  [改进建议]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之外,更需要考虑活动应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发展地理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要关注活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三者的关系。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是在什么问题下使用。教师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即谁与谁在什么问题背景下掌握什么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的是什么地理问题。创设问题时要考虑目标知识和技能在该问题中的知识应用是否恰当,表意是否准确。要突出地理知识的应用,避免产生歧义。
  二、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情绪的关注
  [案例3]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中气温的分布,教师展示等温线图,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等温线?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的分布?导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以了解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能判读高低温中心的分布。接着教师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三图,让学生组内讨论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并分别让学生回答。看似很活跃但结果效果欠佳,学生只不过照书宣读了几条,有的同学站起来模模糊糊地乱七八糟说了几句。教师虽然发现了学生的困难,却没有意识到其原因,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只是不断地提问和追问,让学生产生紧张感和挫败感,多数学生不敢举手发言,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样的读图效果较差,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对读图失去兴趣,学习地理缺乏主动性。
  [分析] 上述案例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不够,调控不到位。教师虽然能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能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缺乏对现象的深入思考,如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反映了学生哪些方面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在很多课堂上,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掩盖了大多数学生被动、机械、旁观的学习状态。教师虽然知道学生兴趣不浓,参与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容易涣散,却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加以调整。这是因为教师对造成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原因缺乏深入的反思和研究。
  [改进建议] 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改进教学方式,适时调整或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教师应采用相应的策略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教师应使他们平静下来;当学生感到茫然或疑惑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启迪;当学生有畏难情绪、缺乏自信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不要急于让他们输出、展示。课堂活动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也是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方法。学生的参与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形式上的参与;另一种是指思维的参与,也就是说学生未必说话,但是思维在参与,这种参与是真正的参与。在一节课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三次以上的真正参与。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同伴间的互动,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参与时间。   三、学生参与度低,重视程度不够
  [案例4] 我作為第一届地理优质课的评委,听了教师上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课题,教师精心设计,分六组进行教学,以视频(非洲热带草原景观:草原、长颈鹿、斑马、黑人)引入本课题,大部分学生举手回答了教师的话问题:从视频中得出哪些地理信息。紧接着教师切换画面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图,提出问题:1.撒哈拉沙漠的位置;2.本地区的相对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组讨论时很多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有同学讨论数学作业,教师提问题是很少有同学能完整回答。下课后,我找了个别同学回了几个问题:1.在地理课上为什么有同学开小差;2.对地理学科有兴趣吗;3.是否地理教师教的不好。学生回答让我很惊讶:地理是副课,不参加中考,学的好与不好一个样,我们班主任也说在地理会考时多背一点就可以了,我父母从来不关心地理的,每次考试后,就问了语数外理化成绩。
  分析:初中生把主要的学习精力都放在中考科目上,认为只有提高了中考的语数外理化政史成绩,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尖子生。因此,学生对于地理、生物等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程度过低,使地理课程不能有序开展。还有的初中生认为地理学不学都行,只要期末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可以了,反正以后也不想从事地理方面的工作。同时,初中生家长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家长对于地理学科存在偏见,没有真正领悟地理的实际作用,没有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地理教师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不仅使地理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大有益处。
  [改进建议]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愉快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首先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唤醒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呢?创设情境,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针对案例4中撒哈拉沙漠位置,可以播放一分钟视频《撒哈拉沙漠景观》,以此唤取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好奇和兴趣驱动学生求知欲,所有学生会急以了解撒哈拉沙漠在哪里?接下来撒哈拉以及南非洲的相对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二、三分钟自主解决。所以,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学生不会地理是副课而产生情绪。
  从上述各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与落实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了教师的课堂低效教学行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现在我们需要的教学,家长需要的教学,学生的教学,是师生和谐的教学,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改善教师教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提高学习和反思能力,深入理解地理课程和课标理念,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情感经历和学习状态,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思维的主体。最好的教育在哪里?我们的教师要努力创造春色满园,那时的课堂才是最好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化学;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厚重历史、源远流长的科目,是在历史的洪流与大浪中淘出的精华,不但是高中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更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语文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传递之中的精神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逐渐完善,是人的灵魂与价值导向,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养的形成与价值观的构建,当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时,他则是一个不完整、非自主的畸形个体
摘要: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课堂话语分析,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些教师用心设计课堂提问,但对于如何处理学生回答却重视不够,由此导致学生认识肤浅,思维狭隘,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益。本文立足英语教学实践,探寻课堂理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有效理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40-1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
摘 要: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修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本文着重推介了几种有效的小学美术欣赏方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42-1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進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教师要践行“让学引思”理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践行“让学引思”;培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19-2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了高中生物需培养学生多项综合能力,其中主要涵盖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培养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应以新课标为指导,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新课改;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
摘 要: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深入,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逐步得到教学界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没有真正贯彻这一理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陷入了读写教学的低效困境。本文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写作训练形式,并就如何合理地使用读写结合模式,达到“以读促写”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挖掘美之所在,渗透审美教育,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美学教育。通过对美学的引导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对诗文美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鉴赏;审美;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25-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
摘 要:从小学进入初中,数学变得比以前更难理解。它是学生逻辑与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所以这就让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而初中数学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应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物理实验过程的指导入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