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探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应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物理实验过程的指导入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79-1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假如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片面追求纯理论知识的灌入,那就不能真正贯彻新课程标准,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大胆尝试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即:让学生的脑海里带着具体的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的探究活动形式,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笔者下面以具体案例,阐述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模式的点滴体会。
  一、巧妙创设悬念,开启学生探究闸门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迅速产生悬念,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探究闸门,学习兴趣倍增。
  【教学案例1】 我在引导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创设了三大悬念:
  其一,笔者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联系、讨论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等通过凸透镜显示的成像情况,并提出疑问:“大家观察到的景物时大时小、时近时远、时立倒……那么,凸透镜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像呢?”
  其二,笔者先把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和打火机等器材呈现于学生的眼前,并提出疑问:“请大家结合照相机的使用原理,到底怎样放置这些器材,才能使蜡烛火焰的成像显示于光屏上呀?”
  其三,在开展这一小实验时,大部分学生不能感知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于是,笔者先演示多种条件下凸透镜不同的成像情况,逐步让学生肉眼看到随着凸透镜的距离改变,显示的成像也相应改变;同时,我提出疑问:“物体成像的大小、立倒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内在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之间的各种猜想纷至沓来,其中部分学生提出质疑:“凸透镜不同的成像情况与物距和像距之间是否也有内在的关联呢?”针对这一质疑,我立即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缜密的分析,最后轻松得出了结论。
  笔者通过创设上述三个层面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和探究的兴趣,逐步掌握了相应的实验规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美妙境界。
  二、发挥辅助功能,激励学生积极探究
  在传统化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校物理实验用的实施比较简陋,有些实验不能高标准完成,从而不能真正发挥学校实验室的辅助功能;随着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实施的资金投入,学校的硬件实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发挥一流实验室的优势,为激励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探究铺平道路。
  【教学案例2】 在进行“测量电阻”实验的时候,我首先将电路图写在画板上,把推导公式U=IR写在旁边,接着分发电流表、电源、电压表、电阻、导线等实验器材,给学生示范规范的电路组装程序,提醒学生试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相比物理教材上生硬的文字,学生对于实验室还是更有“好感”的,按照教师的要求,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分析、小组讨论总结,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不仅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我进行深层次提问:“当电流与被测电阻并联状态时,能否正确测出电阻吗?”话音刚落,立即让学生心中荡起创新思维的涟漪,实验室的气氛异常活跃,各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畅所欲言,虽然提出的观点大相径庭,但最终还是殊途同歸,达成共识:电流表只有与被测电阻串联,才能正确测量出电阻值,但如果在并联状态下,那就不能精确的测量出被测电阻的真实值。
  三、注重验证实验,拓宽学生探究视野
  所谓验证性实验,就是在沿着实验方案动手操作的前提下,既要对课堂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记录,又要针对相应问题进行探究、论证,从而为更好地总结结论铺平道路。
  【教学案例3】 学生在学习“密度”这一概念性知识时,可以采取采取探究式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在进行课堂实验中应用到“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引导各学习小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多层次、全方位理解新的基础知识和新的技能,感知密度=质量/体积的原理,掌握质量和体积的内在关系,学会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譬如,①物体的体积与质量之间有何关系?②同一种物体,若质量相同,则体积也一样吗?③同一种物体,假如体积一样,那么质量是否相同呢?④不一样的物体,质量相同,体积是否也一致?⑤不同的物体,体积一致,质量是否也一样?⑥如果同一种物质构建成不同的物体,那么体积和质量比值的大小是否相似或者相同?⑦不同物质构建成的物体,其体积与质量的比值的大小是否一样?⑧若调换几个其他物体进行重复性实验,则结果是什么?学生在验证性实验中,紧紧围绕着上述问题一边实验,一边思考、探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探究实验的良好习惯。
  探究实验新气象,以生为本好风光,求实高效路途遥,与时俱进往前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主要是围绕着“词汇、语法和语音”等几大块,按照既定的课本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讲解必要的英语教学知识点,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虽然也向学生讲解了部分英语知识,但是它却违背了英语这门学科是一门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交流,怎样让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地变成英语该有的样子,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必需努力学习和工作的。  关键词:自主探究;交流和互动;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化学;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厚重历史、源远流长的科目,是在历史的洪流与大浪中淘出的精华,不但是高中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更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语文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传递之中的精神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逐渐完善,是人的灵魂与价值导向,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养的形成与价值观的构建,当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时,他则是一个不完整、非自主的畸形个体
摘要: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课堂话语分析,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些教师用心设计课堂提问,但对于如何处理学生回答却重视不够,由此导致学生认识肤浅,思维狭隘,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益。本文立足英语教学实践,探寻课堂理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有效理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40-1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
摘 要: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修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本文着重推介了几种有效的小学美术欣赏方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42-1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進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教师要践行“让学引思”理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践行“让学引思”;培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19-2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了高中生物需培养学生多项综合能力,其中主要涵盖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培养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应以新课标为指导,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新课改;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
摘 要: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深入,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逐步得到教学界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没有真正贯彻这一理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陷入了读写教学的低效困境。本文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写作训练形式,并就如何合理地使用读写结合模式,达到“以读促写”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挖掘美之所在,渗透审美教育,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美学教育。通过对美学的引导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对诗文美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鉴赏;审美;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25-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
摘 要:从小学进入初中,数学变得比以前更难理解。它是学生逻辑与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所以这就让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而初中数学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