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的作家,一生游历甚广,其创作以浓郁的异国情调著称。毛姆热爱中国文化,并曾两次游历中国,创作了一些以中国为背景的作品。本文将结合对毛姆小说《面纱》文本的解读作品中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的塑造,分析《面纱》对中国形象的美化与丑化。
【关键词】:毛姆;《面纱》;中国形象
《面纱》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对英国夫妇,但是故事中却呈现了百态的中国形象。毛姆受到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主观想象的影响,又受到自己对东方古老文化向往之情的影响,在小说中,一方面对中国形象进行扭曲丑化,把中国塑造成一个羸弱的小女子形象;另一方面,又将中国塑造成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国度。
一、对中国形象的扭曲丑化
(1)被丑化的中国人
纵观《面纱》整个文本,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其中充斥着西方人居高临下、种族歧视的东方主义话语。
在毛姆笔下,中国人是一群丧失了话语权、无名无姓、无声无息、没有个性的乌合之众:中国人是粗鲁的、没礼貌的,“这一定是佣人搞的。除了中国人,没人上来就那样拧把手”;中国人是愚昧的、无知、迷信的,“废弃庙宇里的佛像被搬到了街上,跟前摆满了供品,人们做了祭祀,然而丝毫没有效果”。在凯蒂的心中,中国人的声音、容貌都是动物化的:孤儿院的小女孩“活像一堆小虫子……看上去不像人类”;医疗室里中国病人发出的呻吟声、惨叫声“似乎不是人而是受伤的野兽发出来的声音”;修道院门口的乞丐,“皮肤粗糙难看,黑的像山羊皮,双腿赤裸着,骨瘦如柴……眼神狂乱野蛮,简直就像一张疯子的脸。”等等,都是对中国人形象的丑化。
(2)被丑化的中国环境
在毛姆笔下,中国是落后的、肮脏、混乱的。霍乱盛行,人们像苍蝇一样死去,街道的卫生非常差,到处是垃圾粪便,臭气熏天;鸦片盛行,中国人的屋子常常伴有鸦片辛辣的味道;修道院的孩子因为父母舍弃他们成为了孤儿。来梅潭府的路上凯蒂就“早对中国城镇肮脏不堪的街道司空见惯了”,在前往梅潭府的途中见到的一座拱门,凯蒂感到“它矗立在那儿,是一种隐隐约约的威胁”,这强调了凯蒂跟随丈夫来到殖民地的外来者身份,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有强烈排他性的异己形象。当凯蒂望向窗外的小河和城镇时,看到几百条密密麻麻的小船在薄雾中一动不动,凯蒂感到“似乎它们不是安然沉睡在河面上,而是受到某种陌生而可怕的力量的控制。”船夫们也被“下了魔咒”。而那座宏伟的城堡,“像凶神恶煞一般高高矗立在河的对岸”,对于凯蒂而言,中国是异域,而这个异域的神秘感令一个外来者心生恐怖。
二、对中国形象的神化美化
《面纱》中,毛姆借凯蒂描述了中国的景象以及对中国事物的感受。在凯蒂经历了“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亲历了幻想破灭”之后,她走出了精神困惑,找到了生活的真谛,而中国的一切,也因此变得明媚美好。
(1)对中国形象的美化
修道院的工作让凯蒂精神焕然一新,克服了“对修道院里那些小女孩的微微的嫌恶感”转变为“毫不忌惮地把她们抱在怀里,一点也没有异样的感觉。她会柔声地说两句他们听不懂的话,胳膊轻轻地搂住她们,脸颊贴在她们哭着的小黄脸儿上……”凯蒂对修道院的女孩态度转变,由之前的嫌恶变成了喜爱、关怀和疼惜,凯蒂眼中的这些女孩也因此变得更加的聪慧,惹人喜爱。
对中国人物形象的美化突出表现在满州格格这一人物形象上,这位满州格格“举止温文尔雅,慢条斯理,略有羞涩”,那位满州格格好似某种事物的象征,隐隐约约、持续不断地向凯蒂发出召唤,“她方才意识到这里是东方,古老、玄异、深邃的东方……这张色彩艳丽的面具后面,隐藏的是对世间万物的真知灼见,她五指修长的柔嫩的手,握的是这个未知世界的钥匙。”凯蒂仿佛看到了东方的信仰和理想,与之相比西方人的信仰和理想就显得粗陋野蛮了,以此来反思西方。满州格格淡定的神态以及不可捉摸的表象,让凯蒂“相形见绌”,像画一样的不真实感使凯蒂感到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变得同样不真实。正是这创造性的想象,凯蒂将自己看到的梅潭府想象成一个遥远的过去东方,与现代西方形成对立,使得看待梅潭府、看待中国的景象也呈现出别样的美丽。
毛姆在小說中还用大段的篇幅来赞叹神秘、玄妙、万能的“道”。对“道”的理解是借韦丁顿之口说出来的:“生活的意义似乎就在玩世不恭……这个世界在他看来充满了诡异、怪诞、荒唐”,而唯有中国的“道”才是“万物的避难所”。在韦丁顿看来,梅潭府的霍乱、死亡、肮脏、混乱都是世界的缩影,只有道家思想提倡的无欲、无为、顺应是值得学习的东方智慧。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美化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表现出毛姆对东方文明的向往之情。
(2)对中国景色的美化
凯蒂后期的观察与前期存在着巨大差异,“辽阔的原野在欢快、明媚的晨光中蔓延,一眼望去使人心旷神怡。一块块整整齐齐的稻田铺展在原野上,望也望不到边。稻田里错落着一个个身着布衣的农民的身影,他们正手握镰刀辛勤地劳作着,真是一派祥和而温馨的场景。”因为心灵的宁静,曾经肮脏混乱、单调乏味的山野,在凯蒂眼中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田园风光。凯蒂即将离开梅潭府时,走在路上,凯蒂看到“山上遍布着整整齐齐的稻田,农舍都是蛰居在竹林里,显得安逸而温馨。他们穿过粗陋的村落,途径人头攒动的城镇,这些城镇都拿围墙护起来,好像是弥撒书里面描述过的古城。初秋的阳光十分宜人,如果是在清晨,朦朦胧胧的晨光洒在整齐的稻田上,给人恍如仙境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冷,随后便会令人欣慰地暖和起来。”此时的风景色彩明丽,凯蒂心情愉悦,带着这种心情,凯蒂看到的是一幅和谐温馨的景象,淳朴宁静。但是此时,作者并没有指出霍乱已经消失,梅潭府的城市景观也未必得到改变,此时的景象不过是因为主人公凯蒂意识的改变。
结语
通过将视觉经验与审美想象在人物观察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小说将落后停滞的形象展现为一个具有淳朴田园生活风貌的前现代社会意象。总的说来,毛姆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复杂的、矛盾的、不断变化的。中国在毛姆看来既是美好的,又是落后的,同时他的想法也随着时间和自身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虽然毛姆作品中描写的是异域,但表现的却都是西方的需求和欲望,都是英国文化的集体想象物。
参考文献:
[1][英]W·萨默塞特·毛姆.面纱[M].阮景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法]亨利·巴柔.形象学理论研究[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2.
[3]周宁.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极端[J].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关键词】:毛姆;《面纱》;中国形象
《面纱》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对英国夫妇,但是故事中却呈现了百态的中国形象。毛姆受到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主观想象的影响,又受到自己对东方古老文化向往之情的影响,在小说中,一方面对中国形象进行扭曲丑化,把中国塑造成一个羸弱的小女子形象;另一方面,又将中国塑造成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国度。
一、对中国形象的扭曲丑化
(1)被丑化的中国人
纵观《面纱》整个文本,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其中充斥着西方人居高临下、种族歧视的东方主义话语。
在毛姆笔下,中国人是一群丧失了话语权、无名无姓、无声无息、没有个性的乌合之众:中国人是粗鲁的、没礼貌的,“这一定是佣人搞的。除了中国人,没人上来就那样拧把手”;中国人是愚昧的、无知、迷信的,“废弃庙宇里的佛像被搬到了街上,跟前摆满了供品,人们做了祭祀,然而丝毫没有效果”。在凯蒂的心中,中国人的声音、容貌都是动物化的:孤儿院的小女孩“活像一堆小虫子……看上去不像人类”;医疗室里中国病人发出的呻吟声、惨叫声“似乎不是人而是受伤的野兽发出来的声音”;修道院门口的乞丐,“皮肤粗糙难看,黑的像山羊皮,双腿赤裸着,骨瘦如柴……眼神狂乱野蛮,简直就像一张疯子的脸。”等等,都是对中国人形象的丑化。
(2)被丑化的中国环境
在毛姆笔下,中国是落后的、肮脏、混乱的。霍乱盛行,人们像苍蝇一样死去,街道的卫生非常差,到处是垃圾粪便,臭气熏天;鸦片盛行,中国人的屋子常常伴有鸦片辛辣的味道;修道院的孩子因为父母舍弃他们成为了孤儿。来梅潭府的路上凯蒂就“早对中国城镇肮脏不堪的街道司空见惯了”,在前往梅潭府的途中见到的一座拱门,凯蒂感到“它矗立在那儿,是一种隐隐约约的威胁”,这强调了凯蒂跟随丈夫来到殖民地的外来者身份,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有强烈排他性的异己形象。当凯蒂望向窗外的小河和城镇时,看到几百条密密麻麻的小船在薄雾中一动不动,凯蒂感到“似乎它们不是安然沉睡在河面上,而是受到某种陌生而可怕的力量的控制。”船夫们也被“下了魔咒”。而那座宏伟的城堡,“像凶神恶煞一般高高矗立在河的对岸”,对于凯蒂而言,中国是异域,而这个异域的神秘感令一个外来者心生恐怖。
二、对中国形象的神化美化
《面纱》中,毛姆借凯蒂描述了中国的景象以及对中国事物的感受。在凯蒂经历了“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亲历了幻想破灭”之后,她走出了精神困惑,找到了生活的真谛,而中国的一切,也因此变得明媚美好。
(1)对中国形象的美化
修道院的工作让凯蒂精神焕然一新,克服了“对修道院里那些小女孩的微微的嫌恶感”转变为“毫不忌惮地把她们抱在怀里,一点也没有异样的感觉。她会柔声地说两句他们听不懂的话,胳膊轻轻地搂住她们,脸颊贴在她们哭着的小黄脸儿上……”凯蒂对修道院的女孩态度转变,由之前的嫌恶变成了喜爱、关怀和疼惜,凯蒂眼中的这些女孩也因此变得更加的聪慧,惹人喜爱。
对中国人物形象的美化突出表现在满州格格这一人物形象上,这位满州格格“举止温文尔雅,慢条斯理,略有羞涩”,那位满州格格好似某种事物的象征,隐隐约约、持续不断地向凯蒂发出召唤,“她方才意识到这里是东方,古老、玄异、深邃的东方……这张色彩艳丽的面具后面,隐藏的是对世间万物的真知灼见,她五指修长的柔嫩的手,握的是这个未知世界的钥匙。”凯蒂仿佛看到了东方的信仰和理想,与之相比西方人的信仰和理想就显得粗陋野蛮了,以此来反思西方。满州格格淡定的神态以及不可捉摸的表象,让凯蒂“相形见绌”,像画一样的不真实感使凯蒂感到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变得同样不真实。正是这创造性的想象,凯蒂将自己看到的梅潭府想象成一个遥远的过去东方,与现代西方形成对立,使得看待梅潭府、看待中国的景象也呈现出别样的美丽。
毛姆在小說中还用大段的篇幅来赞叹神秘、玄妙、万能的“道”。对“道”的理解是借韦丁顿之口说出来的:“生活的意义似乎就在玩世不恭……这个世界在他看来充满了诡异、怪诞、荒唐”,而唯有中国的“道”才是“万物的避难所”。在韦丁顿看来,梅潭府的霍乱、死亡、肮脏、混乱都是世界的缩影,只有道家思想提倡的无欲、无为、顺应是值得学习的东方智慧。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美化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表现出毛姆对东方文明的向往之情。
(2)对中国景色的美化
凯蒂后期的观察与前期存在着巨大差异,“辽阔的原野在欢快、明媚的晨光中蔓延,一眼望去使人心旷神怡。一块块整整齐齐的稻田铺展在原野上,望也望不到边。稻田里错落着一个个身着布衣的农民的身影,他们正手握镰刀辛勤地劳作着,真是一派祥和而温馨的场景。”因为心灵的宁静,曾经肮脏混乱、单调乏味的山野,在凯蒂眼中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田园风光。凯蒂即将离开梅潭府时,走在路上,凯蒂看到“山上遍布着整整齐齐的稻田,农舍都是蛰居在竹林里,显得安逸而温馨。他们穿过粗陋的村落,途径人头攒动的城镇,这些城镇都拿围墙护起来,好像是弥撒书里面描述过的古城。初秋的阳光十分宜人,如果是在清晨,朦朦胧胧的晨光洒在整齐的稻田上,给人恍如仙境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冷,随后便会令人欣慰地暖和起来。”此时的风景色彩明丽,凯蒂心情愉悦,带着这种心情,凯蒂看到的是一幅和谐温馨的景象,淳朴宁静。但是此时,作者并没有指出霍乱已经消失,梅潭府的城市景观也未必得到改变,此时的景象不过是因为主人公凯蒂意识的改变。
结语
通过将视觉经验与审美想象在人物观察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小说将落后停滞的形象展现为一个具有淳朴田园生活风貌的前现代社会意象。总的说来,毛姆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复杂的、矛盾的、不断变化的。中国在毛姆看来既是美好的,又是落后的,同时他的想法也随着时间和自身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虽然毛姆作品中描写的是异域,但表现的却都是西方的需求和欲望,都是英国文化的集体想象物。
参考文献:
[1][英]W·萨默塞特·毛姆.面纱[M].阮景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法]亨利·巴柔.形象学理论研究[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2.
[3]周宁.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极端[J].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