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姆小说《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2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的作家,一生游历甚广,其创作以浓郁的异国情调著称。毛姆热爱中国文化,并曾两次游历中国,创作了一些以中国为背景的作品。本文将结合对毛姆小说《面纱》文本的解读作品中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的塑造,分析《面纱》对中国形象的美化与丑化。
  【关键词】:毛姆;《面纱》;中国形象
  《面纱》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对英国夫妇,但是故事中却呈现了百态的中国形象。毛姆受到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主观想象的影响,又受到自己对东方古老文化向往之情的影响,在小说中,一方面对中国形象进行扭曲丑化,把中国塑造成一个羸弱的小女子形象;另一方面,又将中国塑造成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国度。
  一、对中国形象的扭曲丑化
  (1)被丑化的中国人
  纵观《面纱》整个文本,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其中充斥着西方人居高临下、种族歧视的东方主义话语。
  在毛姆笔下,中国人是一群丧失了话语权、无名无姓、无声无息、没有个性的乌合之众:中国人是粗鲁的、没礼貌的,“这一定是佣人搞的。除了中国人,没人上来就那样拧把手”;中国人是愚昧的、无知、迷信的,“废弃庙宇里的佛像被搬到了街上,跟前摆满了供品,人们做了祭祀,然而丝毫没有效果”。在凯蒂的心中,中国人的声音、容貌都是动物化的:孤儿院的小女孩“活像一堆小虫子……看上去不像人类”;医疗室里中国病人发出的呻吟声、惨叫声“似乎不是人而是受伤的野兽发出来的声音”;修道院门口的乞丐,“皮肤粗糙难看,黑的像山羊皮,双腿赤裸着,骨瘦如柴……眼神狂乱野蛮,简直就像一张疯子的脸。”等等,都是对中国人形象的丑化。
  (2)被丑化的中国环境
  在毛姆笔下,中国是落后的、肮脏、混乱的。霍乱盛行,人们像苍蝇一样死去,街道的卫生非常差,到处是垃圾粪便,臭气熏天;鸦片盛行,中国人的屋子常常伴有鸦片辛辣的味道;修道院的孩子因为父母舍弃他们成为了孤儿。来梅潭府的路上凯蒂就“早对中国城镇肮脏不堪的街道司空见惯了”,在前往梅潭府的途中见到的一座拱门,凯蒂感到“它矗立在那儿,是一种隐隐约约的威胁”,这强调了凯蒂跟随丈夫来到殖民地的外来者身份,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有强烈排他性的异己形象。当凯蒂望向窗外的小河和城镇时,看到几百条密密麻麻的小船在薄雾中一动不动,凯蒂感到“似乎它们不是安然沉睡在河面上,而是受到某种陌生而可怕的力量的控制。”船夫们也被“下了魔咒”。而那座宏伟的城堡,“像凶神恶煞一般高高矗立在河的对岸”,对于凯蒂而言,中国是异域,而这个异域的神秘感令一个外来者心生恐怖。
  二、对中国形象的神化美化
  《面纱》中,毛姆借凯蒂描述了中国的景象以及对中国事物的感受。在凯蒂经历了“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亲历了幻想破灭”之后,她走出了精神困惑,找到了生活的真谛,而中国的一切,也因此变得明媚美好。
  (1)对中国形象的美化
  修道院的工作让凯蒂精神焕然一新,克服了“对修道院里那些小女孩的微微的嫌恶感”转变为“毫不忌惮地把她们抱在怀里,一点也没有异样的感觉。她会柔声地说两句他们听不懂的话,胳膊轻轻地搂住她们,脸颊贴在她们哭着的小黄脸儿上……”凯蒂对修道院的女孩态度转变,由之前的嫌恶变成了喜爱、关怀和疼惜,凯蒂眼中的这些女孩也因此变得更加的聪慧,惹人喜爱。
  对中国人物形象的美化突出表现在满州格格这一人物形象上,这位满州格格“举止温文尔雅,慢条斯理,略有羞涩”,那位满州格格好似某种事物的象征,隐隐约约、持续不断地向凯蒂发出召唤,“她方才意识到这里是东方,古老、玄异、深邃的东方……这张色彩艳丽的面具后面,隐藏的是对世间万物的真知灼见,她五指修长的柔嫩的手,握的是这个未知世界的钥匙。”凯蒂仿佛看到了东方的信仰和理想,与之相比西方人的信仰和理想就显得粗陋野蛮了,以此来反思西方。满州格格淡定的神态以及不可捉摸的表象,让凯蒂“相形见绌”,像画一样的不真实感使凯蒂感到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变得同样不真实。正是这创造性的想象,凯蒂将自己看到的梅潭府想象成一个遥远的过去东方,与现代西方形成对立,使得看待梅潭府、看待中国的景象也呈现出别样的美丽。
  毛姆在小說中还用大段的篇幅来赞叹神秘、玄妙、万能的“道”。对“道”的理解是借韦丁顿之口说出来的:“生活的意义似乎就在玩世不恭……这个世界在他看来充满了诡异、怪诞、荒唐”,而唯有中国的“道”才是“万物的避难所”。在韦丁顿看来,梅潭府的霍乱、死亡、肮脏、混乱都是世界的缩影,只有道家思想提倡的无欲、无为、顺应是值得学习的东方智慧。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美化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表现出毛姆对东方文明的向往之情。
  (2)对中国景色的美化
  凯蒂后期的观察与前期存在着巨大差异,“辽阔的原野在欢快、明媚的晨光中蔓延,一眼望去使人心旷神怡。一块块整整齐齐的稻田铺展在原野上,望也望不到边。稻田里错落着一个个身着布衣的农民的身影,他们正手握镰刀辛勤地劳作着,真是一派祥和而温馨的场景。”因为心灵的宁静,曾经肮脏混乱、单调乏味的山野,在凯蒂眼中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田园风光。凯蒂即将离开梅潭府时,走在路上,凯蒂看到“山上遍布着整整齐齐的稻田,农舍都是蛰居在竹林里,显得安逸而温馨。他们穿过粗陋的村落,途径人头攒动的城镇,这些城镇都拿围墙护起来,好像是弥撒书里面描述过的古城。初秋的阳光十分宜人,如果是在清晨,朦朦胧胧的晨光洒在整齐的稻田上,给人恍如仙境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冷,随后便会令人欣慰地暖和起来。”此时的风景色彩明丽,凯蒂心情愉悦,带着这种心情,凯蒂看到的是一幅和谐温馨的景象,淳朴宁静。但是此时,作者并没有指出霍乱已经消失,梅潭府的城市景观也未必得到改变,此时的景象不过是因为主人公凯蒂意识的改变。
  结语
  通过将视觉经验与审美想象在人物观察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小说将落后停滞的形象展现为一个具有淳朴田园生活风貌的前现代社会意象。总的说来,毛姆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复杂的、矛盾的、不断变化的。中国在毛姆看来既是美好的,又是落后的,同时他的想法也随着时间和自身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虽然毛姆作品中描写的是异域,但表现的却都是西方的需求和欲望,都是英国文化的集体想象物。
  参考文献:
  [1][英]W·萨默塞特·毛姆.面纱[M].阮景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法]亨利·巴柔.形象学理论研究[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2.
  [3]周宁.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极端[J].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要】:蔡元培用进化论的观点历数中西文化的发展变化,胡适也深入分析了白话文的演变,在文学的工具上,他们二人都借用外来的思想推动新文学的发展。在更实质的文学内容上,“五四”新文学仍然秉持传统“载道”的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但它也蕴含着的危机。作为一种调和,周作人提出了“载道”与“言志”相互循环的文学观。对“言志”的进一步拓展,便是一种人性本位的文学观。  【关键词】:文学史观;进化论;载道;言
期刊
【摘要】:大江健三郎(1931年—),在1994年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为吸收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作家,以《饲育》获得芥川奖为契机,进入日本文学界。本文以大江早期文学所体现的存在主义为切入点,试分析早期作品《人羊》中的我和教员的人物形象及主要思想。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萨特;早期存在主义文学;《人羊》  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诞生  早在明治三十年代,存在主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时序》篇是刘勰对文学史观的专论,在《时序》篇中,刘勰精辟地论述了对文学发展的基本看法,梳理出了先秦至魏晋文学发展史的脉络,奠定了文学史观的基本思路,对后代关于文学史观的认识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此篇的各种校勘、注解、释义、翻译等方面著作的出现,对刘勰文学史观的传播与接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众本注释中,存在许多歧义的地方。本文主要从几点对此进行辨析,以便更准确的理解他
期刊
【摘要】:蒙学教材作为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工具,它能够在王朝更替的浪潮中千年传承,首先是它们本身具备的基础常识特点,为幼童日后的生活和文学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前提;其次,它作为文学作品,还带给阅读者赏心悦目的文学之美;最后,它所传达的思想并不代表某个阶级某个王朝的观点,而是对人的生命关怀,面向整个人类。  【关键词】:蒙学教材;基础知识;文学性;立人传道  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史犹如一颗孱弱的小树苗成长
期刊
【摘要】:“故乡”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寄托相思和思念的地方。它是游子的港湾。可是对于“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弗兰茨·卡夫卡来说,故乡是追寻,是他惺惺念念之地,是他可望而不可及之所。  【关键词】:卡夫卡;追寻;故乡  弗兰茨·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生不逢时”的他和这座城市一样,深受着二战的影响。布拉格坐落于欧洲和斯拉夫的交汇点,在这里,你能找到各个国家和时代的影子,德国的,法国的、罗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学交流已变得日益频繁,因此梳理经典文学作品在各国的传播就成为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本文将对夏目漱石自传体长篇小说《路边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做简明的梳理,以此来研究这部作品在过去的几十年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同时研究读者对其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路边草》;夏目漱石;中国;传播  《路边草》(又译《道草》)写于大正四年(1915),六月三日至九月十四日在《东京
期刊
【摘要】:本书是一部隐喻式的著作,作者用洁净以及肮脏这一对对立面的概念来指称社会世界的分类,这种分类法类似于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的思想,而作者本人实际上正是深受涂尔干等人的影响。无论社会还是精神领域,都是有着秩序与混乱之分,秩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混乱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适当的混乱正是代表着新生的力量,但是当二者所处的环境与情景不同时,或许会诞生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洁净;危险;秩序
期刊
【摘要】:《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代表作,历来受到普遍的推崇。该作品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表现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作者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这种特色使全剧形成“花间美人”艺术风格。全剧虽然文辞华美,文采璀璨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小说所展现出的留守儿童的世界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生命特性与精神内在,以及留守儿童苦难的生活所营造的浓郁的忧伤情调。但是作品在最后都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美好希望,这正是文学艺术审美价值追求中“善”的体现。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命特性;精神内在;忧伤情调  说到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广义来说不外乎是纯真、欢愉、稚拙,但是“儿童文学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人类文学艺术版图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是黑色幽默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讽刺、诙谐的黑色幽默语言风格闻名于世,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选其若干代表作品为对象,对其作品中体现的黑色幽默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黑色幽默;作品;赏析  一、引言  作为美国现代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