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研训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开展有广度、有深度、有效度的切合学情(学生、学科)、校情的校本研训活动,对于学校教学研究品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核·双链·三模”校本研训新样态,以学科核心素养立基,打造设计样态,铸造课堂样态,从而实现学校校本研究的高效运作。
关键词:校本研训;教研;经验交流
引言:学校的发展来自两个端位,一个是学生,另个是教师,而教师的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程度。校本研训是当下学校对教师进行培养的主要平台,其广度、深度、厚度体现了活动质量的效度,对于学校教学研究品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应设计的符合学校校情,适合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升的新样态,实现学校校本研究的高效运作。
一、重制度,规范管理守质量
学校先后制订并落实关于知识质量调研(含单元过关检测)的要求”“代课教师质量达标考核方案”“教研组教学质量优秀团体考核方案”“先进教研组考核方案”等一系列鼓励质量提升的制度,将教学质量因素渗透到各类考核和评优评先中,使教学质量的检测形成常态化、具体化,明确“对标找差、均衡发展”的思路。建立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每次调研教学质量情况数据库,将教师任教学科的每次调研成绩进行跟踪分析,以校平均分为标杆,学校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帮教师找存在的差距和历次调研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的变化。教研组针对试题进行具体的细化分析、找差距,在教研组分析中,每个教师找原因,求改进。对教师通过努力,调研排名尽管靠后,但与校平均差距不断缩小的任课教师,在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中,也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学校对教师付出的努力充分给予认可,使教师感觉到学校并没有唯分数、唯排名,这样,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压力,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同步提升。
二、重调研,动态管理显成效
学校不断加强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过程管理力度,多渠道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在年级组调研的基础上,又加大了调研的力度和参与的广度,采用行政不打招呼的点课和抽査、面对面和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初、期中和期末全校性的调研活动。期初调研重在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学准备;期中调研重在把脉教师的常规教学和班级管理;期末调研重在督促教师复习课的实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了解各学科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由教研组组织学习各科核心期刊,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为了提升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认识,教导处组织全校教研组深入阅读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专刊,扫除思想障碍。全体教师重温《初中教学模式》,在充满墨香的世界里,教师收获了新的体会,理论修养得以较快提升。在调研的过程中分管领导、蹲点行政还深入各年级组和老师们一起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现场诊断,共同寻优查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和整改方案,有力地指导了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三、“三模”研修,铸造课堂样态
课堂教学的样态不是零散型的学习,而是紧密型的板块学习。教师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建构以“关键能力培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努力实现学习愿景。“关键能力培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施教准则,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学模”“研模”“建模”三步。校本研训开展课堂教与学的模式研究,实现课堂的转型升级。通过“学模”,知道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中外教育史上教学模式的发展轨迹。课堂实践是校本研训的主要形式:立足课堂,反思改进,多轮磨砺,整体提升,实现“同一主题、同一课例带动一群人”的研训目标。在实际研训活动中,课堂必须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境,合理开发教材,拓寬学生学习的广度,以培育学习力为側重,延伸学习的深度,夯实学科素养。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校本研训立足研修主题,针对课例,经过N次打磨,训练教师的课堂执行力,在磨炼中提升教师课堂细节的把握能力通过“研模”,知道教学模式的建构方式、必备教学因素,以及前人成功教学模式的来历。基于这些认识,结合当下学生学习的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的态势,再来思考如何“建模”。“模”主题研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历经打磨,初步实践了几种课堂教学的样态。
结论:校本研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科发展的助推器,是学生获得学习幸福感的转换器。学校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培育三个基点,进一步创新研训模式,提高研训质量,打造研训品牌,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腾飞助力。
参考文献:
[1]孙英俊,齐云飞.校本研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16):36-38.
[2]孙甫永.以课堂学生学情研究载体 助推教师教学专业成长校本研训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0):20-21.
[3]刘正松.四位一体:校本研训新思路[J].江苏教育,2019(14):58-60.
关键词:校本研训;教研;经验交流
引言:学校的发展来自两个端位,一个是学生,另个是教师,而教师的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程度。校本研训是当下学校对教师进行培养的主要平台,其广度、深度、厚度体现了活动质量的效度,对于学校教学研究品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应设计的符合学校校情,适合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升的新样态,实现学校校本研究的高效运作。
一、重制度,规范管理守质量
学校先后制订并落实关于知识质量调研(含单元过关检测)的要求”“代课教师质量达标考核方案”“教研组教学质量优秀团体考核方案”“先进教研组考核方案”等一系列鼓励质量提升的制度,将教学质量因素渗透到各类考核和评优评先中,使教学质量的检测形成常态化、具体化,明确“对标找差、均衡发展”的思路。建立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每次调研教学质量情况数据库,将教师任教学科的每次调研成绩进行跟踪分析,以校平均分为标杆,学校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帮教师找存在的差距和历次调研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的变化。教研组针对试题进行具体的细化分析、找差距,在教研组分析中,每个教师找原因,求改进。对教师通过努力,调研排名尽管靠后,但与校平均差距不断缩小的任课教师,在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中,也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学校对教师付出的努力充分给予认可,使教师感觉到学校并没有唯分数、唯排名,这样,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压力,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同步提升。
二、重调研,动态管理显成效
学校不断加强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过程管理力度,多渠道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在年级组调研的基础上,又加大了调研的力度和参与的广度,采用行政不打招呼的点课和抽査、面对面和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初、期中和期末全校性的调研活动。期初调研重在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学准备;期中调研重在把脉教师的常规教学和班级管理;期末调研重在督促教师复习课的实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了解各学科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由教研组组织学习各科核心期刊,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为了提升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认识,教导处组织全校教研组深入阅读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专刊,扫除思想障碍。全体教师重温《初中教学模式》,在充满墨香的世界里,教师收获了新的体会,理论修养得以较快提升。在调研的过程中分管领导、蹲点行政还深入各年级组和老师们一起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现场诊断,共同寻优查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和整改方案,有力地指导了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三、“三模”研修,铸造课堂样态
课堂教学的样态不是零散型的学习,而是紧密型的板块学习。教师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建构以“关键能力培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努力实现学习愿景。“关键能力培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施教准则,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学模”“研模”“建模”三步。校本研训开展课堂教与学的模式研究,实现课堂的转型升级。通过“学模”,知道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中外教育史上教学模式的发展轨迹。课堂实践是校本研训的主要形式:立足课堂,反思改进,多轮磨砺,整体提升,实现“同一主题、同一课例带动一群人”的研训目标。在实际研训活动中,课堂必须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境,合理开发教材,拓寬学生学习的广度,以培育学习力为側重,延伸学习的深度,夯实学科素养。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校本研训立足研修主题,针对课例,经过N次打磨,训练教师的课堂执行力,在磨炼中提升教师课堂细节的把握能力通过“研模”,知道教学模式的建构方式、必备教学因素,以及前人成功教学模式的来历。基于这些认识,结合当下学生学习的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的态势,再来思考如何“建模”。“模”主题研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历经打磨,初步实践了几种课堂教学的样态。
结论:校本研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科发展的助推器,是学生获得学习幸福感的转换器。学校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培育三个基点,进一步创新研训模式,提高研训质量,打造研训品牌,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腾飞助力。
参考文献:
[1]孙英俊,齐云飞.校本研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16):36-38.
[2]孙甫永.以课堂学生学情研究载体 助推教师教学专业成长校本研训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0):20-21.
[3]刘正松.四位一体:校本研训新思路[J].江苏教育,2019(1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