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结构思路题 如何避免混乱不畅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理玄思类散文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文体样式。该文体兼具了散文和议论文的共性,既有一定的说理性,又体现出一定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兼容的特色。哲理玄思类散文中思路题的考查,常常让考生捉摸不定。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首先要明确此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哲理玄思类的文章解题应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到具体的事例当中,作者的行文常常会从日常生活景物或者生活琐事写起,即事明理,即景述理。这种思考的过程还能体现出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
  例如2014年安徽卷《独木舟之道》。作者想象自己在各种自然条件下泛舟水面,或是与山水融为一体,悠然惬意,掌控小舟;或是劈波斩浪,激荡水流,艰难行进;或是激流挑战,一泻千里,置生死于度外。体会到的则是和睦相处、抗争快感、挑战超然的成功。作者先从生活经历叙写起,然后表达一种理想、追求、哲思等。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流露出来的就是一种自然之道、生存之道、探险之道、自由之道和传统之道。
  我们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如果把握好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情线索,那么我们理解文章也就方便了很多。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明确行文的起点,抓住过程的关键点,揣摩结尾的落点。
  行文的起点,也就是作者的起笔、人手的地方。这一类散文不可能直接说理,否则,读者对文章基本就没有阅读兴趣了。作者总是从最有趣的地方人手,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张笑天的《上善若水》一文,作者从游览都江堰,进入成灌高速公路看到“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人手,提出三个问题:“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这三个问题在行文上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对全文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在初识文本时必须要明确的。很明显,这在文章的开头,起领起全文的作用,整个问题呈现由实到虚的思路。例如2014年湖南卷《粮食》从一般的问候语“吃饭了吗?”人手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然后引出下文关于粮食的问题;黄裳的《浣花草堂》一文从自己在蜀道上看杜甫的诗文,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写起。这些都是作者的起笔,是我们理解作者感情和思想的基石。
  我们还要抓住行文过程中的关键点。同样《上善若水》一文,作者从游览都江堰人手,写了自己在离开前回想起相关的历史人物,想到了都江堰的历史和它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首先是李冰开凿都江堰时的方法和理念,并跟同期的郑国渠进行比较。历史让这两条河流在时间的洗礼中逐渐彰显其价值。作者说,这也符合了上善若水的精髓。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这就是文章的关键点,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都江堰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上了,而是有所兴寄。他把自己对现实、自然、人生的思考贯穿其中,使得文本言近而旨远。在这里我们认真思考,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点。
  关键点是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独特性解读。任何一个描写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给作者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作者总是不断地寻找选择的起点与抒发哲思的最佳契合点,进行很好的转换。例如:奥尔森的《独木舟之道》从泛舟湖面人手,进而追问泛舟的感觉,从泛舟的方式和环境人手谈人类的挑战。这就是文章关键点。抓住了这些内容,理解作者所寄托的理想、哲思等,也就不难了。
  另外我们还要找准文章的落点,这就是作者的真正意图。哲理玄思的散文的特点就是把哲理寓于描写、叙述当中,让渎者在游走中感悟作者对人生、社会等方面深刻的理性思考。如2008年湖北卷选用的季羡林的《雾》,作者先从在加德满都巧遇大雾写起,具体描绘了雾中的所见所闻(雾中背红砖的妇女、鸽子和狗的叫声等)然后联想到自己学习数学时的感受。从这些叙写当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的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这是作者写作此文的最终落点,抓住了这一点,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行文思路就基本上把握了。
  哲理玄思散文一般来说总有一个自然转换的过程,这是作者思维的突破或延伸,一般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规则。
  解答思路考查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基本要求。命题者经常借助题干给考生或多或少的暗示信息。例如,2009年重庆卷现代文阅读第16考题“文章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请梳理作者的思路”。题干中明确了两个有用的信息,一是“瓷器的意味”,一是“梳理思路”。这两点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第一点是我们答题的依据,是个核心话题,这个关键词给考生打开了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这一条题目的时候,要能够将文章写作的内容跟“瓷器的意味”进行挂靠;第二点是我们答题的指向,明确告诉考生在解答试题的时候,要考虑作者的思路,即作者行文的时候的起笔、运转和落笔等。
  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两点来梳理文章。文章第1、2两小节主要属于引文作用,引出瓷器的话题;第3、4、5小节具体探讨了瓷器从俗到雅的变化过程。第6小节是文章的深化,交代了瓷器对人生的启示。
  围绕“瓷器的意味”这一中心话题,梳理文本找准起点、关键点和落点,那么我们概括文章的基本思路也就比较容易。
  最后严密答案的组织形式。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向并没有错,我们的理解程度也比较深,但是我们呈现出来的思维结果常常不能让人们满意,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缺乏组织答案的能力。其实答案的组织就也像写作一样,具有较强的思维的连贯性和表达的逻辑性,尤其是思路题更需要符合作者思维的逻辑性。例如《雾》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题干中已经明确告诉读者“雾”是本文的线索,因此组织答案时,要围绕雾展开。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这样的答案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遵循着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最后又回归感性。另外答题时还要有“要点”意识,不分要点的答案,很容易产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印象,会影响实际得分。   在组织答案之前,我们除了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内容外,还要学会归纳和概括。依据一定的切分标准(这个标准常常根据不同的文体来确定,例如哲理玄思类散文,以文章的“神”或文章所蕴含的“理”)来对全文进行板块式切分,根据切分的内容进行精确概括。
  总之,解答思路题时,我们要从文本的理解到答案的组织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思维过程,真正地理解文本,理清思路,理顺答案才能避免混乱不畅的尴尬。
  【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写作文。
  游 人
  从千里之外
  前来观风景
  我们
  从千里之外
  前去观风景
  生在风景中
  不见风景
  总是风尘仆仆地
  追寻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歌词类材料作文题,这首歌词共分三节,第一节讲游人远道而来观赏风景,第二节讲我们前往远方观赏风景,第三节讲生活在风景中的人们往往看不见风景却总是追寻远方的风景。综合三节内容,立意应该侧重于珍惜身边的风景、发现身边的风景、欣赏身边的风景。也就是说,能从身边的人和事、常见的生活场景、社会现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中引申出自己的感悟。具体来说,可描述熟悉处的各种“风景”,反思没有感觉到熟悉处有“风景”的原因。如果仅仅列举身边的一些风景现象,自然立意不高,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分析熟悉地方的风景往往被忽视的原因,文章会深刻些。熟悉的地方为什么没有风景?这或是因为“审美疲劳”,习以为常,产生厌倦;或是因为终曰忙碌;或者是因为一颗不安静的心。当然还可以去探询怎样去发现熟悉处的“风景”,以上三个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可以结合起来写又各有侧重;也可以突出某一或两个方面,其他方面点到为止。最佳的立意是辩证分析不熟悉的地方当然也有风景,渴望别处追求新奇也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要忘了熟悉地方的风景。可先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然后可以谈怎样去发现更新的风景,这样的文章可更上一个等级。具体写作时,在谋篇上要注意:内容上忌胡编乱造,重在写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重在真情实感,重在展示自己的素养才情;形式上忌结构呆板欠灵动,忌文体不明,重在层次清晰、首尾呼应、景语的妙用,语言上重在文笔流畅、清新自然,文句有意蕴,富有表现力。
  (王学华)
其他文献
【作文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正在走向“后物欲时代”,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是近几十年的突出现象,物质富足之后精神空虚和无聊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东西方的贵族解决所谓的“富裕挑战”,其成功的道路都是致力于提升人的精神追求。古典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如何生活的,而现代教育在这方面就绕了个大弯,却是教人们如何工作的。留心一下周边的成年人,有多少毕业
期刊
考点一:塑造形象  [内容阐述]形象有客体与主体之分,客体形象是指作者在诗中可以描绘的物象;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中带有浓郁感情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作为爱国诗人,其笔下形象往往就是自身。古典诗歌形象是意蕴和情感的载体,它与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倾向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比如“水”,可以指绵绵愁思、离愁别绪(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期刊
一篇作文往往牵涉到学生诸多能力,如分析理解能力、审题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些能力通过适当的训练是能够提高的,如审题能力与构思能力等。而有些能力则是需要慢慢积淀的,如分析理解与表达能力等。  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主要是指“披文入境”去分析和领会命题或材料的题旨,进而确立写作主题的能力。只有准确理解了题意,并按照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因此,审题与构思,可以说
期刊
一.也疆风物散文的定义  边疆风物散文,是一个相对狭窄的概念。这类散文主要是以对边疆的景物或风物的描绘或抒发对边疆生活和风物的喜爱,或表达对边疆的深情思念,或表达对边疆生活的深度思考等。  二._边疆风物散文特点  边疆风物散文多见之于当代散文。这类散文往往描写那种与都市生活迥异的不无荒凉的边疆景物、田野生活。在内地省份作家困扰于工业化进程太快时,边疆作家则可以在旷天野地中漫步,可以在秋熟的农田里
期刊
【技法点拨】  如何才能把记叙类文章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的建议是:设悬念,闹误会,好事多磨;起冲突,巧安排,出人意料。  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文章开头掀起万丈巨浪,将最最反常的神态、最最奇怪的动作、最最令人迷惑的现象、最最惹人关心的话题,以最最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现,以期引起读者对文中人物命运的牵挂、对矛盾冲突结果的关注、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期待,进而不断猜测并迫切希望知道后事如何以验证猜测的强烈愿望
期刊
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对小说的考查比重明显加重,其中寓言故事类小说占据一定的比例。这类小说往往用虚构的人和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为了把道理说清楚,文章中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揭示主旨。因此常常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很多学生遇到这类文章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准确地理解小说的主旨。本文就以乌拉圭作家何塞·恩里克·罗多的作品《坚硬的荒原》为例探讨一下这类小说的阅读策略。  要想读懂寓言故事类小说首先要了解
期刊
要深刻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欣赏古代的文学作品,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不懂文言文是不行的。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如何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可采取“分类归队,区别对待”的办法。  第一类是古今通用的,是现代汉语中继承古代的一部分基本词汇。这些词汇一般不用翻译。如:手、牛、大、短、重、山水、寂寞、聪明。  第二类是古代的单音词变为现代的双音词。这些双音词往往包含了古汉语中同义、
期刊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国》)“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这些边塞诗中的男儿形象曾激起我们多少壮志豪情,大漠沙场的男儿情怀又曾引起我们多少慨叹悲怜。  边塞就是边疆,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边疆,也就有了边塞诗。西周时就有不少关于边塞征战的诗作,《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如《诗经·大雅·江汉》
期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欢聚就有离别,这是从古至今避免不了的。在今天,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人们分别后通讯或见面非常方便,所以对离别不是很在意。但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通讯不发达,亲朋好友分别后往往数载难见,或竞成永诀,所以古人特别关注离别,分别时往往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或折柳相送,或设酒饯行,或赋诗赠别。离别时候见真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形于言。所以送别诗中佳作较多,并
期刊
高考作文,半壁江山,重要之程度不言而喻。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作文辅导方面往往强调埋头苦练。如此训练,学生作文的数量是有了,但质量却不敢恭维。这样做有可能提高了写作的速度,训练出了很多机械的模式作文。写作时学生只会按图索骥,勉强成篇,兴味索然,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一些有才情的学生的思维反而被模式化的教学禁锢了。  记叙文写作便于抒写真情,2014年江苏卷“青春不朽”这个话题,选择记叙文更好上手,中学生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