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思维导图法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课程知识点转变成线条、图像和关键词这种形式,制作成网状或树状的图形整体。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接收程度,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和梳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学习的进度,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法;初中;历史
思维导图法在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增加学生记忆力和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表达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提高有效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激发学生想象联想能力,拓宽知识层面
历史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性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但中学时期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学习的高效性。联想能力是逻辑培养的基础条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理解是需要在联想的作用下,形成内在的逻辑才能实现,帮助学生在多视角、多情感下去全面的感知历史内容。再加上想象的推动,对历史细节进行填补,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知识的储备也更加全面。
例如,在给学生讲述《大变革的时代》这节课时,其中第三节内容是商鞅变法,作为影响深远的历史改革,教师可以以商鞅变法作为关键词,来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变法的背景、措施、意义等各方面的理解,并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联想,增加知识储备量。在绘图时,教师可以先绘制树状图的第一层,将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背景、结果以及商鞅的个人品质进行绘制,在教师整理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联想,并鼓励学生对相关事件的细节进行合理的想象。比如,在商鞅变法的背景一层,学生将其分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层,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分层进行提问,明确其具体的变法背景,对秦孝公决心力图变法图强的背景进行想象,并将这一举措和商鞅变法进行联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脉络更加完整和清晰,学生也更加理解。
二、提升学生思维概括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充分利用关键词是思维导图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关键点。学生很容易将大段的文字放在思维导图上,这时教师一定要告知学生,这样做就会使思维导图失去原本的意义。关键词的使用是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检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教材中提取准确的关键词,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手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着重记忆和适当删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这节课时,作为汉朝的皇帝之一,汉武帝在汉朝的统一问题上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加强学生的汉武帝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汉武帝”这一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时,教师询问学生想要正确且全面的了解汉武帝,都要概括其哪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总结出了汉武帝生平、为巩固大一统所做的贡献、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以及汉武帝所带来的影响。在影响方面,学生总结出了繁盛二字,其实在汉武帝的历史表现中,有功有过,但学生总结的繁盛二字,就能充分体现出功大于过的现实意义。提炼关键词不光是简单的课本总结,更能看出学生的内在思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三、增强学生知识表达意愿,构建历史自信心
历史学科的知识点较为细碎且数量繁多,面对如此复杂的知识,学生可能会出现惧怕心理,降低学生在历史学科的表达欲望。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学生能够有效梳理和整合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在历史课堂上,借助清晰的脉络和层次感鲜明的思维导图,进行自我想法的阐述,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表达,让身心和情感统一在历史学习中。
例如,在《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青铜文化,教师组织了一次青铜器“拍卖会”主题活动,学生要想使自己的青铜器拍卖出去,就要对所拿到的青铜器有充足的认识并能够在现场讲述出来。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热情,但是青铜器确实不是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到的事物,凭借简单的准备,学生对讲解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讲解不到位。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青铜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样在台上,根据清晰的,有重点的导图,学生就能够更加自信的表达,在巩固知识提升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自信心,使学生更乐于表达自己在历史方面的想法。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法在历史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巩固现有知识,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要适当地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既能够丰富教学的形式,还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正亚,王修贵.思维导图法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学,2018,9(23):28-29+32.
[2]黄颖静.关于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4(19):44.
关键词:思维导图法;初中;历史
思维导图法在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增加学生记忆力和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表达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提高有效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激发学生想象联想能力,拓宽知识层面
历史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性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但中学时期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学习的高效性。联想能力是逻辑培养的基础条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理解是需要在联想的作用下,形成内在的逻辑才能实现,帮助学生在多视角、多情感下去全面的感知历史内容。再加上想象的推动,对历史细节进行填补,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知识的储备也更加全面。
例如,在给学生讲述《大变革的时代》这节课时,其中第三节内容是商鞅变法,作为影响深远的历史改革,教师可以以商鞅变法作为关键词,来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变法的背景、措施、意义等各方面的理解,并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联想,增加知识储备量。在绘图时,教师可以先绘制树状图的第一层,将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背景、结果以及商鞅的个人品质进行绘制,在教师整理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联想,并鼓励学生对相关事件的细节进行合理的想象。比如,在商鞅变法的背景一层,学生将其分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层,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分层进行提问,明确其具体的变法背景,对秦孝公决心力图变法图强的背景进行想象,并将这一举措和商鞅变法进行联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脉络更加完整和清晰,学生也更加理解。
二、提升学生思维概括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充分利用关键词是思维导图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关键点。学生很容易将大段的文字放在思维导图上,这时教师一定要告知学生,这样做就会使思维导图失去原本的意义。关键词的使用是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检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教材中提取准确的关键词,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手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着重记忆和适当删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这节课时,作为汉朝的皇帝之一,汉武帝在汉朝的统一问题上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加强学生的汉武帝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汉武帝”这一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时,教师询问学生想要正确且全面的了解汉武帝,都要概括其哪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总结出了汉武帝生平、为巩固大一统所做的贡献、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以及汉武帝所带来的影响。在影响方面,学生总结出了繁盛二字,其实在汉武帝的历史表现中,有功有过,但学生总结的繁盛二字,就能充分体现出功大于过的现实意义。提炼关键词不光是简单的课本总结,更能看出学生的内在思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三、增强学生知识表达意愿,构建历史自信心
历史学科的知识点较为细碎且数量繁多,面对如此复杂的知识,学生可能会出现惧怕心理,降低学生在历史学科的表达欲望。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学生能够有效梳理和整合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在历史课堂上,借助清晰的脉络和层次感鲜明的思维导图,进行自我想法的阐述,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表达,让身心和情感统一在历史学习中。
例如,在《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青铜文化,教师组织了一次青铜器“拍卖会”主题活动,学生要想使自己的青铜器拍卖出去,就要对所拿到的青铜器有充足的认识并能够在现场讲述出来。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热情,但是青铜器确实不是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到的事物,凭借简单的准备,学生对讲解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讲解不到位。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青铜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样在台上,根据清晰的,有重点的导图,学生就能够更加自信的表达,在巩固知识提升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自信心,使学生更乐于表达自己在历史方面的想法。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法在历史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巩固现有知识,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要适当地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既能够丰富教学的形式,还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正亚,王修贵.思维导图法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学,2018,9(23):28-29+32.
[2]黄颖静.关于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4(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