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针联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疗效研究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拮抗针联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针对脑卒中患者"痰浊血淤、筋脉不通"之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药结合,由表及里,促进恢复[1]。选择240例诊断明确的患者进行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接抗针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用以评价该方案的有效性。为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开辟新思路。结论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提升患者肌张力,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运动治疗,且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拮抗针;中西医结合;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脑卒中为当前临床常见病之一,较容易产生后遗症,尤其是偏瘫痉挛。当前已有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接近9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偏瘫痉挛,通常情况下,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症状具体表现为:肘拘挛、足内翻、膝过伸、膝难曲、手握住东西后无法伸直等痉挛大概会持续3个月,若临床出现误治或者治疗被延误等现象时,痉挛症状会被永久性固定损害患者身体与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抑郁发生率,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压力。由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效果的同时降低病态模式发生率,是目前医学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作者提出的方案自2016年起在唐山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应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300例,采取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患者300例常规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运动治疗联合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抗痉挛治疗和诱发分离运动训练。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痉挛位置,找到合适的抗痉挛体位,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全身关节活动,针对无法主动活动的患者给予被动牵拉。与此同时,根据患者痉挛肌的实际情况,给予缓慢牵张。主要的运动训练包括:上肢取肌训练和下肢伸肌训练,训练过程中保持持续运动,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运动速度。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坐-站训练、站位平衡训练以及走步训练。运动训练的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1次/d,持续康复治疗3周。
  电针拮抗肌治疗:针刺拮抗肌测穴位,主要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委中、合谷、手三里、外观、曲池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者患测下肢腋窝垫高10cm左右,上肢尽量伸直,使其掌心维持自然向下状态。皮肤经酒精消毒后链接针刺电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好电针刺激参数,调整好输出强度。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3周。
  2、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选择Ashworth评级法(MAS)评分对治疗3周后的疗效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经治疗,患者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能够随意运动,判定为有效;经治疗,患者肌张力得到显著改善,判定为有效;经治疗,患者肌张力无改善或痉挛严重化,判定为无效[3]。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2)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3、结果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9.0軟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在当前研究中,我们发现,当是神经系统受损时,人体平衡能力会逐渐丧失,表现在动作上和身体内环境上。其中,肌张力异常,极大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长期无法随意运动,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损伤。鉴于此,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找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式十分必要。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病例治疗时,要降有限度,改善机体运动功能。
  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症状具体表现为:肘拘挛、足内翻、膝过伸、膝难曲、手握住东西后无法伸直等,尽管通过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坐-站训练、站位平衡训练以及走步训练,可以逐步提升患者的日常行动能力,但是长期效果有待提升。从中医学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的主要原因为肝阳化火生风、肌肉失养等,治疗方式集中于息风止痉以及濡养经筋等方面。因此,采用针刺治疗痉挛,疗效更佳。利用针刺治疗,能够刺激神经肌电,促进肌肉的收缩,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防止患者肌肉萎缩。不仅如此,电针拮抗肌治疗能够让肌肉兴奋状态传导到中枢神经,通过输出"感觉",经过脊椎,最终投射到中枢神经,反复刺激高级中枢神经,促进神经功能重塑,进而改善痉挛症状,实际上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而针刺过程中,通过借助电针产生的电磁波,对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中枢进行刺激,将其抑制信号传导到肌神经的兴奋点,调整异常兴奋的肌纤维,进而改善肌张力增强症状。除此以外,通过针刺治疗,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且太冲作为足阙阴肝经的腧穴,对其进行刺激能够调和气血,促进康复。
  电针拮抗肌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运动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拮抗肌互相抑制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肌肉牵拉、伸缩,帮助关节运动,让受限的肌肉放松,能够有效巩固电针拮抗肌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其治疗效果更佳。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有效率仅为85.00%,而在运动康复治疗基础上,添加接抗针治疗,成果显著,患者收益良好。本次研究结果与王二争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疗法针对脑卒中患者"痰浊血淤、筋脉不通"之症,针药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极大改善患者状况,再者,发挥传统医学针刺疗法的魅力,整体调节,效果显著,加快患者康复。中医干预,调整气机,达到形神俱养。配合经络按摩,逐瘀通窍、疏筋抗拮,促进疾病转归。
  综上,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提升患者肌张力,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运动治疗,且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易于推广和使用。经临床验证,拮抗针联合西药针药结合中西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内环境各种条件,升降平衡,整体调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将中医整体观发挥到极致,针对脑卒中患者"痰浊血淤、筋脉不通"之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经筋论治,逐瘀通窍、疏筋抗拮,缓解患者处于痉挛状态的关节。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该方案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蕊,王恩龙.针刺拮抗肌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系统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07):1291-129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治疗的7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而其余患者则为参照组。观察和比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平均食管括约肌压力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反流发生率低于参照组(2.86%比17.14%,P<0.05)。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对腰痹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患者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搜选我科室2017年10月至 2018年10月收治的腰痹病患者的 8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进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通过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比较,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疼痛发生率,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阶段从我院选取9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同组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经护理,两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异组对比,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均为7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紧张害怕情况及程度较对照组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急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8例,分组方式采取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脑梗塞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比较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肌力评分及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上肢肌力评分为(1.57±0.43)分,下肢肌力评分为(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信封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心内科糖尿病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心内科糖尿病患者需要运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运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为6.81±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20例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5.0%(9/60)、3.3%(2/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景观疗养的护理模式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睡眠质量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76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纳入研究对象范围,采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平分两组,每组38例。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景观疗养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相比常规组,研究组的睡眠质量状况优势显著,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进行研究,按护理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给予参照组病患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患预见性、针对性护理。组间比较两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09%显著低于参照组15.15%,护理满意率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