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游戏,魅力无穷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中指出,要做一位现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合作。具备合作精神是合作素质形成的前提,就是让幼儿产生合作愿望和意识。中班幼儿在球类运动方面通常都表现为自己与球玩,每个人都能与球玩得不亦乐乎,虽然孩子们很开心,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却知道,这单方面的快乐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合作能力、提高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孩子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竞争合作意识。
   一、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顺利开展一次活动的重要保障,只要孩子对于所学的东西有兴趣,那就等于事半功倍了。球类运动是世界上的一项规模非常大的项目,而且不论是篮球、足球、排球属于团体类合作项目,甚至连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单双打都是需要2个人或2人以上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孩子们喜欢这些运动项目,在家中也经常和家长一起玩羽毛球、乒乓球的小型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兴趣,一举两得。并且在新闻媒体上频频亮相的我国球类运动员在世界高水平比赛中都获得了好名次,使球类运动成了大家追捧的好运动。孩子们更是视他们为偶像,立志想成为姚明一样的球员,正好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球类运动的兴趣。
   二、注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陈鹤琴老师认为,喜好游戏是儿童心理的突出特点,也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儿童既然有这种强烈的本性,我们就可以利用主观动机去教导他,陈老师认为孩子们能够通过游戏来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品德,还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就如同我们幼儿园课程,其实是很容易将活动内容游戏化的。在平日里,我们也经常带领幼儿玩一些集体合作的项目,让他们感受合作的乐趣,例如晨间分散活动,我们通常只发给幼儿少于人数的皮球,另一半幼儿如果想玩球,或想一起玩球的话,就必须要跟其他小朋友商量,如“让我玩一玩,好吗?”“我跟你一起玩,好吗?”有的则是通过猜拳的方法进行游戏,有的则是一起游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语言交流与试探的方法,从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体育游戏与培养幼儿间的交往合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外,还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如:双人滚球、双人运球、两人花样拍球等。孩子们都能从这些简单的运动中得到快乐,并且每一次都能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
   三、帮助幼儿摆脱两人玩球的困难
   假如教师能够细心地观察幼儿之间的活动、交流,就能发现许多小问题,需要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比如我们班的明明和辰辰是两个非常内向的男孩子,平日里也总是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到了活动的时候,他们的性格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早晨玩的游戏是双人运球,需要用两个人的身体夹住球,将球运到终点。当我说开始的时候,其他三组的小朋友都已经往前冲了,可是,明明和辰辰两个人却一动不动,问问他们为什么不动,他们却不说话,我就帮着他们把球放在了两个人的胸前,但是小球却掉了下来,他们没有意识将球夹紧。
   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我试着告诉两个孩子:“许多事情都是需要两个人完成的,比如东西太重,需要两个人一起搬;一幅画很大,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两个人的游戏也是非常有乐趣的。”之后我请两个孩子进行滚球的练习,我要求两个孩子离开一段距离,将球来回地滚动,明明的力气比较小,一下子滚不到辰辰那里,于是我就叫他用点力气,当明明把球滚到了辰辰的身边,再由辰辰把球滚到他手里时,他成功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就问明明感觉怎么样?他说:“一个人滚球的话,还得跑过去捡球,而两个人玩球就不需要了。”“对啊!这就是两个人玩球的好处!明明你懂了!”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是幼儿自发的兴趣,幼儿在组织活动时要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幼儿兴趣。球类运动的特点就比较适合大班幼儿,但由于球的本身不可控性,致使幼儿很难长时间维持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活动水平,来组织适合他们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四、亲子运动给合作带来别样风采
   亲子球类活动是幼儿园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的相关球类活动或幼儿园组织的家园亲子球类活动。我们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家校路路通等方式来指导家长学习开展球类游戏的方法,引导家长巧妙利用家庭条件开展亲子球类游戏,如空瓶装上沙子当作保龄球,易拉罐可以当作“足球”,而箱子、篮子、桶就作为球门等进球的辅助材料与道具,并且建议家长能够将幼儿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信息反馈给我们,便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游戏。上学期,我们还开展了球类亲子运动会,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推小车运球、袋鼠投球、小脚踩大脚、布袋运球等,都是需要孩子与家长的合作才能完成的比赛项目,还有一些项目是要求利用废品制作等比赛项目,每个项目都具有趣味性、竞赛性,家长、孩子一起游戏,其乐融融,激发了孩子与家长的亲情,与此同时也让家长了解了我园开展球类活动的意义和做法,掌握了家庭开展亲子球类游戏的方法,发挥家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的作用。
   五、鼓励幼儿从生活中找出合作的乐趣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通过两个人或多人才能完成,教师在平日里也可以多与幼儿讨论一些关于合作、人多力量大的故事来对幼儿慢慢进行引导。比如,拔河的时候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获得胜利;西天取经是通过师徒四人共同获取成功的;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一把筷子就不那么容易折断了等等,慢慢地,这些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就会在幼儿脑中形成,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也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孩子们合作意识的养成,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十分有益。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小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从小就知道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友好交流与和平共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振华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主题区域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更自然的,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的不足,为幼儿口语发展搭建平台。   一、借助主题区域游戏构建幼儿口语发展的平台   (一)建构区域方案,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游戏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
跟随环保小纵队的探访,我们见识了干净、整洁的厦门。而要想成为处理垃圾的小能手,还是要从认识垃圾开始。  认识垃圾  垃圾?我们当然认识了,而且每天都在扔垃圾哦!教室里有垃圾桶,马路边有垃圾箱,家里有不止一个垃圾桶呢。没有用处、被丢在垃圾桶里的废弃物不就是垃圾吗?  是的,没错。但“垃圾”是个笼统的概念,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要了解垃圾的种类,以及正确处理它们的不同方式,这样才算是认识了垃圾呢!  
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在教育教学方面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与课程高度融合,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是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突破时空的限制,能随时随地经常性“再现”,这是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娇艳的花》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节课。本课通过用中国画的方法从颜色、香味、形态三个方面表现花的娇艳,引导学生感受、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标、有过程性的教学活动。因为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时而会出现一些“意外”,脱离我们的预设,让我们的课堂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这时只有教师适时地干预,加以引导,这样的意外才能让孩子们豁然开朗,品尝到质疑带来的成就感。   【案例描述】   星期一上午第四节课,我正给孩子们分析复习卷,意外出现了。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
一、案例背景  班级中优等生存在的责任心偏差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把一个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优等生转变成主动融入集体、服务于集体的高素质的新型好学生一直是我的困惑。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生活实践是获取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培养道德品质,
每一位教师都曾经历过研讨课、公开课。其中的磨课过程相信很多教师都非常深刻, 在精心的打磨中,常能使我们发现新问题、新规律、新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多个人的创新式思维的能量是巨大的,通过个体和团队磨课,数学课常常能磨出不一般的精彩。  “量体裁衣”和看菜吃饭一个意思,就是看情况办事,具体的情况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数学教学,如何才能达到“有效”?其突破口在哪?我们不妨从“磨课”入手。
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要么老师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探究过于理性,甚至有点枯燥,缺乏了那么点童真童趣,从而降低了探究的有效性;要么学生在探究的时候没有真正投入,吵吵闹闹,似乎课堂少了那么点吸引力,导致了课堂的低效。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确,小学生自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回归童真、童趣的课堂才是儿童所喜欢的课堂,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是要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实验研究,提出科学假说、制定实验方案、动手操作、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能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等探究能力的形成。科学探究重在学生的亲身经历,只有让他们满怀兴趣地投入到科学实验中,他们才能更加成功地获取科学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那么,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