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未来,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吃苦耐劳的精神,浓厚的爱国热情,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还有一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他们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与生活中承担着更大的压力,有的贫困生可能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了探索,论述了贫困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贫困生心理健康;感恩教育;大学生扶贫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国家和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2020年人们将整体进入小康水平,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一些贫困家庭的物质水平达不到,供孩子上学的资金不足,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无法供给一个月的需要,并且学习与生活用品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学费问题无法解决,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下,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并且贫困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因此需要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引起重视。[1]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年龄段在20岁左右,他们人生的前半阶段大多是在学习中度过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于事情的耐压能力较弱,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时常常无法合理的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目前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根据不同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对自身家境无法产生正确认识,虚荣心较重
有些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对于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没有坦然的面对,为了对此进行掩饰,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与自身状况全然不符,过度看重自己的面子,拥有强烈的虚荣心,盲目的与别人攀比,在这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自己的内心也备受煎熬。这其实不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
(二)对自己没有自信,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由于家境的贫寒,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无法达到一般学生的标准,穿衣没有同学华丽,饮食没有其他同学丰富,在生活中需要精打细算,计算每一笔开销。因此限于自身状况,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理上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可能会遭受周围同学的嘲笑,因此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三)比较敏感,容易嫉妒别人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由于自卑的心理,自尊心要强,在平时的相处过程中比较敏感,自身就读学校不甚理想却又不想被别人评价,对于别人的一些无心的话语或者玩笑比较容易当真,在实际中表现的比较偏激,抱怨社会,抱怨父母,对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却由于家境的因素得不到全面的施展,进而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平衡,长期下去导致心胸极度狭窄,为人冷漠,最后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应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拥有专业的心理指导能力的团队。高职院校的领导人应对此肩负起主要的责任,以校领导作为榜样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这样可以使全校师生都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对此的重视,自上到下建立完善的咨询体系,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无法解决可以找到有效的渠道去疏解。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心理课程,使学生的心理取向得到正确的指导,也可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可能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3]
(二)完善扶持贫困生的举措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上的窘况,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对贫困生的经济方面提供帮助,那么贫困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见减少。比如学校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依靠政府推行相应的贷款政策,为贫困生的贷款开绿色通道;同时可以通过为贫困生创造一些课余时间能够进行的工作机会,通过自己的勤工俭学补贴自己的日常开销;学校还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签订一些协议,为贫困生提供自身所学专业的岗位,在工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赚取了自身的生活费用,促进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奋斗去换取美好的生活。
(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职院校应在教育中融入如何看待贫困的观点,告知贫困生未来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不是靠安逸得来的,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幸,富贵与贫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只有把握当下,发奋图强,努力奋斗,才能最终依靠自己的双手脱离贫困。同时应加大宣传当今国家的形势,宣传国家的治国韬略,对于现今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深刻理解我国发生贫困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方针,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4]
(四)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
贫困生由于对社会现状深深的不满,抱怨国家,抱怨父母,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增加一些关于感恩教学活动,使贫困生形成感恩的意识,不再抱怨国家,而是感恩国家为我们带来的和平稳定的生活;不再抱怨父母,而是感恩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感恩最主要的是应先感恩父母。同时在对学生的感恩教学中,应该融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使学生能够知荣荣辱,明是非。对他人报以温柔的态度,不在偏激的面对生活,以开阔的胸怀应对人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透析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7(8).
[2]解雅婷,孙奇.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7).
[3]岑芳芳.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问题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
[4]李继娜,娄延强.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J].企业导报,2016(18).
作者简介:孙濛(1987—),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校资助管理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贫困生心理健康;感恩教育;大学生扶贫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国家和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2020年人们将整体进入小康水平,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一些贫困家庭的物质水平达不到,供孩子上学的资金不足,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无法供给一个月的需要,并且学习与生活用品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学费问题无法解决,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下,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并且贫困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因此需要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引起重视。[1]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年龄段在20岁左右,他们人生的前半阶段大多是在学习中度过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于事情的耐压能力较弱,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时常常无法合理的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目前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根据不同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对自身家境无法产生正确认识,虚荣心较重
有些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对于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没有坦然的面对,为了对此进行掩饰,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与自身状况全然不符,过度看重自己的面子,拥有强烈的虚荣心,盲目的与别人攀比,在这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自己的内心也备受煎熬。这其实不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
(二)对自己没有自信,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由于家境的贫寒,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无法达到一般学生的标准,穿衣没有同学华丽,饮食没有其他同学丰富,在生活中需要精打细算,计算每一笔开销。因此限于自身状况,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理上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可能会遭受周围同学的嘲笑,因此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三)比较敏感,容易嫉妒别人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由于自卑的心理,自尊心要强,在平时的相处过程中比较敏感,自身就读学校不甚理想却又不想被别人评价,对于别人的一些无心的话语或者玩笑比较容易当真,在实际中表现的比较偏激,抱怨社会,抱怨父母,对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却由于家境的因素得不到全面的施展,进而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平衡,长期下去导致心胸极度狭窄,为人冷漠,最后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应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拥有专业的心理指导能力的团队。高职院校的领导人应对此肩负起主要的责任,以校领导作为榜样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这样可以使全校师生都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对此的重视,自上到下建立完善的咨询体系,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无法解决可以找到有效的渠道去疏解。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心理课程,使学生的心理取向得到正确的指导,也可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可能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3]
(二)完善扶持贫困生的举措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上的窘况,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对贫困生的经济方面提供帮助,那么贫困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见减少。比如学校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依靠政府推行相应的贷款政策,为贫困生的贷款开绿色通道;同时可以通过为贫困生创造一些课余时间能够进行的工作机会,通过自己的勤工俭学补贴自己的日常开销;学校还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签订一些协议,为贫困生提供自身所学专业的岗位,在工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赚取了自身的生活费用,促进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奋斗去换取美好的生活。
(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职院校应在教育中融入如何看待贫困的观点,告知贫困生未来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不是靠安逸得来的,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幸,富贵与贫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只有把握当下,发奋图强,努力奋斗,才能最终依靠自己的双手脱离贫困。同时应加大宣传当今国家的形势,宣传国家的治国韬略,对于现今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深刻理解我国发生贫困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方针,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4]
(四)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
贫困生由于对社会现状深深的不满,抱怨国家,抱怨父母,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增加一些关于感恩教学活动,使贫困生形成感恩的意识,不再抱怨国家,而是感恩国家为我们带来的和平稳定的生活;不再抱怨父母,而是感恩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感恩最主要的是应先感恩父母。同时在对学生的感恩教学中,应该融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使学生能够知荣荣辱,明是非。对他人报以温柔的态度,不在偏激的面对生活,以开阔的胸怀应对人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透析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7(8).
[2]解雅婷,孙奇.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7).
[3]岑芳芳.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问题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
[4]李继娜,娄延强.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J].企业导报,2016(18).
作者简介:孙濛(1987—),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校资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