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珊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金珊,1987年生于云南大理巍山,现居昆明。


  心绪不宁
  我心绪不宁
  吃着一碗面条的时候
  想到它的尽头
  想象一头牛的犄角
  差点就和自己打了起来
  走在街上
  想一场孤独的海啸
  有人打招呼我忘了回应
  头没洗,到了的快递也没去拿
  有人问我活着有几多意思
  我随口回答3.1415926
  对黑暗的一点补充
  1
  有人丢了眼镜
  有人丢了一只鞋
  有人丢了在黑暗里的礼节
  我是一个谨慎的人
  从不在黑暗里丢失东西
  但我必须丢掉点什么
  才能像虫子住在果实的内心一样
  让你住进我的黑暗里
  2
  喉咙里的火来自东方
  脚底板的火来自东方
  天空依次亮起
  大地依旧黑暗
  夜养育的温暖跋涉而来
  狂欢的尽头如桃花落尽
  红烛烧起
  3
  ?当我想你的时候
  周围的黑暗里长满了水草
  在黑暗里捕猎的人
  被黑暗猎取了自己的嘴唇
  4
  ?暮春的一场寒流杀死了几只
  在我床头恋爱的蚊子
  春夜是一页白纸
  在失语的黑暗里
  我再次阅读自己
  翻看那些墨迹模糊的灰烬
  5
  凌晨三点,一辆灵车
  正在驶离我的身体
  啸聚的梦魇在离去
  离开一场狂欢的盛宴
  我的肋骨如同一排阑珊的街灯
  照耀空荡荡的身体
  23号,想象一场雨?
  阳光倾斜,道路崎岖
  饥饿的耳朵挂满一整个树林
  寂静是声音的骨头
  一点雨打在守林人的火枪上
  另一点擦着耳朵击中肩膀
  我醉心于三点一线与死亡的联系
  鹰醉心于空气动力学与远方
  豆大的雨找不到钥匙
  站在树叶上敲打回家的门
  我抱着一只枪沒由来地奔逃
  它木柄沉重,扳机锃亮
  指端的颤抖如同狼将要搏杀的牙齿
  我抱紧了枪,抱紧沉船的桅杆
  无法把枪口对准越来越多的雨点
  单发的自制火枪的后坐力足以让我认为
  被击碎的是自己骨头
  我被推到了世界的背面
其他文献
任何人都不拥有这片风景。在地平线上有一种财产无人可以拥有,除非此人的眼睛可以使所有这些部分整合成一体,这个人就是诗人。  ——爱默生  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是我阅读陈人杰近年关于西藏的极地诗歌的感受。一个人被重新打开,诗歌也因此得以重生。独坐、攀爬、行走、漫游,缺氧、眩晕、阵痛,仰望、高蹈、孤独、敬畏。在那些高远苦寒的边地、极地,尤其是在一个远来西行的诗人那里,即使是神实际上也是日常神。万物有灵,世
期刊
铁柔,本名陈磊,1986年生。诗散见各刊,入选一些选本。参加首届《星星诗刊》“大学生诗歌夏令营”,首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获第九届《滇池》文学奖。  2015的雪  体内住着一个雪人  这些年,他一直在融化  心肺和血,渐渐交付流水  这些年,哪怕一场小小的  碎米雪,他也会当成粮食  借我之手,在人世修一座  秘密的粮仓。2015年冬  山巅有雪,深谷有雪  灰雀有雪,各色伞有雪  高速
期刊
一  一只脚跨上楼梯,于如果突然犹豫了。二楼的那只狗,听到了他的脚步声,  传来低低的吠声,吠声里透着亲昵。他在刹那间改变了主意,转身去了河边,透过楼的间隙,寻找着风暖小区 6号楼 3单元 4楼的窗口,很快就捕捉到了,在整个楼层,似乎只有那扇窗口还幽暗着。  住进风暖小区简直是一种唐突或者意外。于如果在《幸福女人》杂志负责美编兼一个文艺专栏的编辑,遇到林晓鸟是在一次朋友和同事的聚会上,同事向他介绍
期刊
张翔武,1980年生于湖南安乡乡村。作品主要发表于《边疆文学》《滇池》《大家》《新诗品》《中西诗歌》《汉诗》《青年作家》《诗歌世界》等。另有书评、散文、诗论见于各类报刊。现居昆明。  地平线  屋外大雨,我还要出门。  地平线上走动一些人,  他们扭转头来看我。  雨水闪烁灰白的光,  雨水在闪光以后钻进下水道,  又从堵塞的下水道退回地面,  地面張手抱起一片池塘。  在天上和地面的灰白之间, 
期刊
老六,原名钱玉禄,1970年生,有诗作发表于《滇池》《大家》《诗刊》《汉诗》《诗潮》《读诗》《星星》《边疆文学》等,出版有《老六的诗》、《一个人的月光》,荣获第四届滇池文学奖。  母亲 儿又搬家了  一次 一次 离开您  母亲啊 我的母亲  又一次搬离 离您  又远了 远了两百余里  哈哈哈 我的母亲  多像一个失败人士的败退  退到只能等到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才能回来看您一次  我的母亲 想想
期刊
一行,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于江西湖口。现为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已出版诗学著作《论诗教》和《词的伦理》,译著有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等,并曾在《世界哲学》《诗刊》《新诗评论》《南方文坛》《作家》《大家》《天涯》《飞地》《新诗品》等期刊发表哲学、诗学论文和诗歌若干。  口吃者  每次他想要说出“我爱你”,  他的声音就卡在第一个字。  “我,我,我……”这连续的“我”  像一串朝自己发射
期刊
果玉忠,彝族,1984年1月生于云南牟定。有诗文在《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发表。现居昆明。  亲人  那个大清早拿把长竹帚  扫大街的人,像是我的大伯  我熟悉尘埃中的那一头白发  被晨雾压着的轻咳和声声叹息  餐馆里端翻了盘子挨骂的女孩  像是我走散多年的妹妹  用歉意抵消怒骂,说不好普通话  开着大卡车嚼话梅醒瞌睡的男子  像是我哥哥,奔波苦作乐,努力活  而天麻麻亮,在单位樓道里保洁的妇
期刊
谭毅,1975年生于成都。现为云南大学美术系讲师。已出版著作《戏剧三种》,并在《扬子江诗刊》《诗林》《中西诗歌》《边疆文学》《草堂》《滇池》《新诗品》《终点》等刊物发表诗歌和译诗若干。  苹果  1  漩涡用圆润的手掰开从穆城而来的  苹果,得到光滑而有微毒的种籽。  从被成堆的坏脾气压垮的天色里,  种籽脱离家,以降落土壤的方式  回到祖先的野性中去。居民知道,  这是它和本地的共生、合作:  
期刊
喃  喃,是一口气息来自南方。南方都属遥远。自古以来,神话、沼泽、瘴气、仙人以及屈原,让一个南,变成很多种南。  我常望文生义去解释,我不明白的义理。比如赶时间。时间可以被赶上吗?那让我看到夸父追日,追,永不衰竭的光芒。刺眼的光,在台北、香港,在北京、与东莞,我若没有伞,也会拿起海报派送员递给我的宣传单,举高它们,对准一枚太阳,闪亮亮,犹如过度曝光,见不着色彩。  夸父踏千山追日,至少看过一千种、
期刊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必须由建筑来书写。或许很难分清究竟是城市的繁榮成就了老建筑,还是老建筑的存在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北京路以散文的形式出现,老建筑以矜持而不易察觉的缠绵悱恻,在这条路上缓慢而秘密地叙述自  己的故事。  震庄  行走于北京路,视线与心情永远不会错过的建筑绝对是震庄!这组建筑群的诞生写满谶语和密码,从每一砖每一瓦,每一个拐角每一个迂回当中,轻轻泄露建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