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人类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变革。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捷性,这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现在随着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等,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
手机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甚至使很多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较上年底增加4056.6万户,月均增长671.6万户,达到5.01648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790.2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37.5%。截至2007年12月30日,中国手机用户达到5.56亿。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会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3G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认为,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又一新兴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
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手机用户迅速增长。从媒体理论上来看,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的受众数量。而对于手机媒体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数量,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超过21亿的手机用户。虽然手机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到目前我们已有5亿多的手机用户,远远超过报纸读者的数量,并且使用手机短信的人也已远远超过使用E-mail的人。
与此同时,手机用户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手机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第四媒体——互联网。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以及用户量均居世界第一。
多种手机媒体形式出现。手机在信息传播、娱乐互动、催生新的产业经济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在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融合和其自身的不断创新中,逐步显现着作为一个媒体应有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以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着千百万受众的眼球。
手机报纸:继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后,有不少媒体网站尝试探索这一新业务,在2005年更掀起一个小高潮。2008年5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移动通信和浙江在线网站联合创办《浙江手机报》;8月,广东移动与新华社广东分社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联合推出《南方手机报》;10月,中国移动推出《中国手机报》。另外,《辽宁手机报》、《江西手机报》、《“深圳晚报彩e版”手机报》、《鲁中手机报》,《华西手机报》声讯版、《青岛手机报》、《泉州手机报》等各地的手机报纷纷面世,形成一道亮丽的媒介景观。
手机报是目前发展虽为迅速、内容最为丰富的手机媒体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国手机报种类大约有100多种,各大主流媒体均推出了手机报业务。中央级媒体的手机报包括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等。地方媒体的手机报包括南方报业手机报、浙江手机报、上海手机报、北京青年报手机报等。
手机电视:2005年1月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上海移动合作的手机电视“梦视界”试播,该服务提供6套直播电视节目及VOD点播。并且,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手机电视也被大力应用和推广。手机电视被业内认为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有6家主流媒体拥有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手机电视牌照),分别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南方广电传媒集团和北京电视台。
手机电影: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界各路人士赶集手机电影。2005年6月,谢飞、田壮壮、李少红、顾长卫、贾樟柯、王小帅、黄磊、徐静蕾等老、中、青三代电影人宣布将拍摄10部长度3到5分钟的手机电影。7月,王小帅、贾樟柯、孟京辉等8位导演推出手机电影《这一刻》。该片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每部3分钟。10月,由手机拍摄。通过手机播放的《苹果》诞生,制作者北京电影学院陈廖宇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手机电影。12月,冯小刚推出手机电影《手机,打死也不说》。
手机媒体以多种形式出现,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特别是3G手机的问世和推广,更加促进了手机媒体在人类社会的全面推广和普及,为手机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手机媒体在其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它与传统媒体相比之下的独特优势。
手机媒体的传播特色
手机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体,是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延伸,它集合了报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特点。但是在其发展、传播过程中,它也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
技术先进。手机作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终端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只须按动几个键,做一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享受到图文并茂的新闻信息。采用彩信(彩e)方式提供新闻信息时,用户不必实时在线,新闻信息可以存储在彩信(彩e)平台的服务器上,一旦对方开机,新闻信息就会自动发送并保存在手机中,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阅。
内容多媒体化和多样化。如手机报刊可涵盖4开8版报纸的全部内容。因此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份包括报头、版次、标题、导读、照片甚至广告的原汁原味的“报纸”。资讯全面,传播功能完善。以目前比较流行的彩信版手机报纸和WAP版手机报纸来说,它将传统报纸平面图文信息制作成为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基本涵盖了当日报纸大到时政要闻小到生活资讯的内容,甚至还可看到报纸想发而未发的一些内容。同时手机报制作精美、阅读方便的彩信和WAP网页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使读报变得不再枯燥,大大丰富了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带给用户阅读报纸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空中网第一时间开通了“抗震救灾特别专题”,利用手机媒体随时随地的特点,实现了24小时实时图文、音视频直播。及时通报地震灾区的受灾与救援情况,并公布了各种捐款捐赠方式,普及抗震救灾知识等。众多网友通过手机上网kong.net,随时了解灾情信息,介绍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了解抗震救灾最新动态。许多手机网友向灾区群众送去了祝福,演艺界明星也纷纷捐款,通过空中网号召大家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传播速度快,与纸质媒体互补。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的传统报纸。传播时效是多年困扰其发展的“痼疾”,受采编、印刷、 发行环节的制约。无论怎么努力也难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而手机报纸则省除了印刷厂和邮局等环节的工作,“手机媒体”作为新型传媒具有阅读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在传统订户订阅的报纸还在印刷厂、邮局的时候,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已通过手机送到用户面前,它借助先进的无线通信平台,能将瞬间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传播和再传播,基本能做到和新闻事件同步,其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望尘莫及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时效的要求。
另外,手机媒体可以涵盖报纸无法涵盖的独特新闻时段——从夜间至凌晨发生的本地新闻,以及由于时差原因发生在西方的重大事件和体育赛事等。手机媒体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采访能力,具有互联网无法替代的独家性和本地性,将与传统媒体产生强烈的互补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刚刚发生,手机媒体就显现出了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在地震刚刚过去几分钟时间内,网友手机上网kong,net了解到四川灾情,空中网上手机网友留言迅速达到数百条,众多网友介绍自己的经历与感受,通报亲身经历的受灾情况。
互动极其广泛、极其迅速。手机媒体在“交互性”方面也有着传统媒_体无法比较的优势。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很强,这一特点导致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受众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受众对媒体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传统媒体缺乏与受众有效、即时的互动,极大地影响了传媒效果。而手机报用户可通过简单的手机按键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自己对媒体的信息时还可群发与其他用户共享。
而电话网则是一种典型的星状网络,它从一个固定的点放射出去,你手中有多少电话号码,你就有多少条路。可以说,这是个“多对多”的作业系统。基于电话网的手机彩信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此传播体系中的一环。传者与受者一律平等,受者亦构成这个传播体系中的一环,传者与受者之间没有明确不变的界线。因此,手机报不仅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新闻,更可达到跟踪、报料收集、读者调查、读者评报等多方面的功能。对读者和报社都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实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有着自身的传播优势,手机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利用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法律制约监督机制的不健全,非法手机短信的泛滥,以致欺骗大量的贫民百姓。因此在运用手机这一新兴媒体时。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使其成为人们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手机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甚至使很多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较上年底增加4056.6万户,月均增长671.6万户,达到5.01648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790.2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37.5%。截至2007年12月30日,中国手机用户达到5.56亿。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会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3G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认为,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又一新兴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
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手机用户迅速增长。从媒体理论上来看,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的受众数量。而对于手机媒体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数量,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超过21亿的手机用户。虽然手机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到目前我们已有5亿多的手机用户,远远超过报纸读者的数量,并且使用手机短信的人也已远远超过使用E-mail的人。
与此同时,手机用户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手机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第四媒体——互联网。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以及用户量均居世界第一。
多种手机媒体形式出现。手机在信息传播、娱乐互动、催生新的产业经济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在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融合和其自身的不断创新中,逐步显现着作为一个媒体应有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以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着千百万受众的眼球。
手机报纸:继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后,有不少媒体网站尝试探索这一新业务,在2005年更掀起一个小高潮。2008年5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移动通信和浙江在线网站联合创办《浙江手机报》;8月,广东移动与新华社广东分社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联合推出《南方手机报》;10月,中国移动推出《中国手机报》。另外,《辽宁手机报》、《江西手机报》、《“深圳晚报彩e版”手机报》、《鲁中手机报》,《华西手机报》声讯版、《青岛手机报》、《泉州手机报》等各地的手机报纷纷面世,形成一道亮丽的媒介景观。
手机报是目前发展虽为迅速、内容最为丰富的手机媒体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国手机报种类大约有100多种,各大主流媒体均推出了手机报业务。中央级媒体的手机报包括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等。地方媒体的手机报包括南方报业手机报、浙江手机报、上海手机报、北京青年报手机报等。
手机电视:2005年1月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上海移动合作的手机电视“梦视界”试播,该服务提供6套直播电视节目及VOD点播。并且,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手机电视也被大力应用和推广。手机电视被业内认为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有6家主流媒体拥有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手机电视牌照),分别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南方广电传媒集团和北京电视台。
手机电影: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界各路人士赶集手机电影。2005年6月,谢飞、田壮壮、李少红、顾长卫、贾樟柯、王小帅、黄磊、徐静蕾等老、中、青三代电影人宣布将拍摄10部长度3到5分钟的手机电影。7月,王小帅、贾樟柯、孟京辉等8位导演推出手机电影《这一刻》。该片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每部3分钟。10月,由手机拍摄。通过手机播放的《苹果》诞生,制作者北京电影学院陈廖宇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手机电影。12月,冯小刚推出手机电影《手机,打死也不说》。
手机媒体以多种形式出现,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特别是3G手机的问世和推广,更加促进了手机媒体在人类社会的全面推广和普及,为手机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手机媒体在其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它与传统媒体相比之下的独特优势。
手机媒体的传播特色
手机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体,是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延伸,它集合了报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特点。但是在其发展、传播过程中,它也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
技术先进。手机作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终端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只须按动几个键,做一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享受到图文并茂的新闻信息。采用彩信(彩e)方式提供新闻信息时,用户不必实时在线,新闻信息可以存储在彩信(彩e)平台的服务器上,一旦对方开机,新闻信息就会自动发送并保存在手机中,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阅。
内容多媒体化和多样化。如手机报刊可涵盖4开8版报纸的全部内容。因此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份包括报头、版次、标题、导读、照片甚至广告的原汁原味的“报纸”。资讯全面,传播功能完善。以目前比较流行的彩信版手机报纸和WAP版手机报纸来说,它将传统报纸平面图文信息制作成为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基本涵盖了当日报纸大到时政要闻小到生活资讯的内容,甚至还可看到报纸想发而未发的一些内容。同时手机报制作精美、阅读方便的彩信和WAP网页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使读报变得不再枯燥,大大丰富了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带给用户阅读报纸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空中网第一时间开通了“抗震救灾特别专题”,利用手机媒体随时随地的特点,实现了24小时实时图文、音视频直播。及时通报地震灾区的受灾与救援情况,并公布了各种捐款捐赠方式,普及抗震救灾知识等。众多网友通过手机上网kong.net,随时了解灾情信息,介绍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了解抗震救灾最新动态。许多手机网友向灾区群众送去了祝福,演艺界明星也纷纷捐款,通过空中网号召大家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传播速度快,与纸质媒体互补。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的传统报纸。传播时效是多年困扰其发展的“痼疾”,受采编、印刷、 发行环节的制约。无论怎么努力也难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而手机报纸则省除了印刷厂和邮局等环节的工作,“手机媒体”作为新型传媒具有阅读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在传统订户订阅的报纸还在印刷厂、邮局的时候,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已通过手机送到用户面前,它借助先进的无线通信平台,能将瞬间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传播和再传播,基本能做到和新闻事件同步,其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望尘莫及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时效的要求。
另外,手机媒体可以涵盖报纸无法涵盖的独特新闻时段——从夜间至凌晨发生的本地新闻,以及由于时差原因发生在西方的重大事件和体育赛事等。手机媒体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采访能力,具有互联网无法替代的独家性和本地性,将与传统媒体产生强烈的互补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刚刚发生,手机媒体就显现出了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在地震刚刚过去几分钟时间内,网友手机上网kong,net了解到四川灾情,空中网上手机网友留言迅速达到数百条,众多网友介绍自己的经历与感受,通报亲身经历的受灾情况。
互动极其广泛、极其迅速。手机媒体在“交互性”方面也有着传统媒_体无法比较的优势。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很强,这一特点导致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受众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受众对媒体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传统媒体缺乏与受众有效、即时的互动,极大地影响了传媒效果。而手机报用户可通过简单的手机按键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自己对媒体的信息时还可群发与其他用户共享。
而电话网则是一种典型的星状网络,它从一个固定的点放射出去,你手中有多少电话号码,你就有多少条路。可以说,这是个“多对多”的作业系统。基于电话网的手机彩信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此传播体系中的一环。传者与受者一律平等,受者亦构成这个传播体系中的一环,传者与受者之间没有明确不变的界线。因此,手机报不仅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新闻,更可达到跟踪、报料收集、读者调查、读者评报等多方面的功能。对读者和报社都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实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有着自身的传播优势,手机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利用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法律制约监督机制的不健全,非法手机短信的泛滥,以致欺骗大量的贫民百姓。因此在运用手机这一新兴媒体时。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使其成为人们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