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报》与苏共的国家政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真理报》头版分析
  
  《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与苏共的关系密不可分。《真理报》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苏共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在苏联报业中享有无上的地位。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唯一机关报,《真理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常被许多国家重要报纸转载,因而有“报纸的报纸”之称。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初即提出加速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试图对苏联社会进行一番深刻的改革。笔者从1985年的《真理报》中选取样本,对其头版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考察《真理报》与苏共国家政策的关系,揭示《真理报》在宣传苏共方针、政策方面所起的作用。
  笔者从1985年《真理报》每个月的报纸中分别抽样选取5份报纸,共抽样60份。这60份报纸头版的总发稿数为699篇。笔者把这些稿件分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论、国际、专栏、图片、漫画和导读等9类。下面是这些稿件的类别分析表。
  1985年《真理报》头版稿件分类表(数量:篇)
  从表中可以看出,《真理报》经济方面报道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发稿量的26,6%。经济报道主要包括工业建设和农业建设两方面内容,另外还包括少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等内容。
  政治方面报道在《真理报》上占有重要的比例,占总发稿量的21.6%。党报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为主,因此这方面的报道在报纸上占据重要位置。
  社论占据《真理报》头版的重要位置和大量篇幅。社论虽不是每天都有,但是60份报纸里有49篇社论,其刊发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国际报道在《真理报》头版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国际报道所占的篇幅不大,但这些报道关注国际动态,反映了苏联的外交政策。
  《真理报》头版的专栏主要有《全苏竞赛日记》和《迎接苏共27大》两个栏目,不定期刊出。《全苏竞赛日记》主要介绍各个企业、工厂和集体农庄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情况和经验,属于经济类的专栏。《迎接苏共27大》栏目是为在1986年2月召开的27大做准备,主要是《真理报》其他版面上相关文章的内容简介,包括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问题,以及在教育、文化、科技等其他领域内的经验和问题,起导读作用。
  科学、教育、文化、社会方面的报道在《真理报》上所占的比例很小,科技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多,但是基本上是关于发射宇宙飞船和宇宙飞船在太空工作情况方面的报道。
  《真理报》头版运用大量的图片,直观、形象反映苏联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现实情况。头版的几张漫画都为讽刺美国的政治漫画,为国际报道增加了生动的色彩。同时,在《真理报》头版还经常出现导读内容,对其他国内和国际版面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使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扩大了有限版面的信息量。
  
  《真理报》与苏联的政治生活
  
  1985年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3月,契尔年科逝世,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成为苏联共产党历史上最年轻的总书记。同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改革事业。
  《真理报》在3月11日用头版整版报道契尔年科去世、苏共中央召开会议、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一任总书记的消息,同时介绍了戈尔巴乔夫的个人生平。从此,苏联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真理报》作为苏共的机关报,对于苏共中央和苏共领导的各种活动进行重点报道。这些活动包括:会议(23篇),领导人讲话(4篇),领导人出访(5篇)。领导人在国内考察(3篇),领导人接见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代表团(15篇),领导人接受记者采访(2篇),领导人去世(1篇),各种通知、决定(6篇),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的外交活动(5篇),中央机关、领导人发的贺信(3l篇),各种纪念活动(7篇),人事任命(4篇),授予各种称号的命令(16篇),救灾、慰问(1篇),其他活动报道(15篇)。
  《真理报》对苏共中央全体会议、政治局会议,以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都作了重点报道,而且经常用大篇幅的版面刊登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如5月9日头版整版报道于5月8日举行的、隆重庆祝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的纪念大会,刊登大幅照片,并且全文刊登戈尔巴乔夫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纪念苏联人民不朽功勋》的讲话。
  戈尔巴乔夫上任后不久,即开始了在国内和国际舞台的政治活动,《真理报》对戈尔巴乔夫在国内的考察、到国外的访问、接见外国领导人和代表团的访问等活动都进行了报道。如《真理报》5月16日报道戈尔巴乔夫到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进行工作视察。戈尔巴乔夫到基层视察工作,直接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谈话、发表讲演,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11月19日,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与美国总统首次正式会见,双方进行了谈判。《真理报》从11月19日到11月23日连续5天对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会晤进行报道。在会晤结束后,《真理报》在11月23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表达苏联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愿望,希望通过劳动成果完成和平事业。11月30日头版以集纳的形式报道国外媒体和政要对苏美首脑会晤的积极评价。
  1985年是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苏联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对苏联人民来说,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来之不易的胜利,因此《真理报》头版在这方面的宣传报道也很多。主要表现在苏共中央向华约组织参加国发去的贺信比较多,并且重点报道了各种庆祝活动。通过这些报道,苏共向世界人民显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展现了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社论在《真理报》上占有重要位置,社论内容与苏联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7月6日和10月15日的社论都强调发展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这两条社论针对6月11日苏共中央召开的全苏科技工作进步讨论会提出的发展战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首先应该争取经济现代化,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目标规划》,规定90年代初苏联机器制造业要达到世界水平。因此《真理报》社论对机械制造业的关键作用进行了重点宣传。11月30日的社论中指出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快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为新的一年开好局。该社论是对苏共中央10月提出的加速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的解释和宣传。10月22日的社论指出要在各个领域扩大公开性,是对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提出公开性政策的有利宣传。
  
  《真理报》与苏联的经济方针
  
  《真理报》头版的经济报道是对苏联经济生活的反映。同时《真理报》的一些专栏也反映了苏联人民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
  《真理报》经济报道包括:工业生产(112篇),农业生产(52篇),经济和城市发 展建设(11篇)。交通(1l篇)。可见,经济报道以介绍工业、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经验为主,而且更重视工业生产方面的报道。
  由于1985是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年,所以经济方面的报道紧紧围绕着五年计划完成情况来展开。戈尔巴乔夫当选后,召开了几次苏共中央全体会议和政治局会议,提出了节约能源、加快科技进步等发展方针,所以在经济方面报道中不断介绍这些方面的经验。在工业生产的报道中,涉及工厂、企业、矿山、造船厂、水电站等各个工业领域,介绍如何利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完成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涉及农村生产、畜牧业、渔业等领域的内容。在农业生产中,从春耕、到夏种、到秋收,以及到冬天准备过冬的饲料和种子,报纸不断进行报道。介绍一些集体农庄的经验。
  《真理报》头版的专栏《全苏竞赛日记》,主要是针对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情况设立的专栏。栏目不定期刊登,主要以报道在工业、农业方面取得成绩为主,介绍企业、工厂、农庄完成五年计划的情况和经验。
  苏联正在为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当时苏联政府对全面完成五年计划信心不足(事实证明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没有全部完成),《真理报》通过对一些集体和个人事迹的报道,宣传先进生产经验。《真理报》还通过颁布苏共中央对完成五年计划、在生产中取得好成绩的集体和个人授予奖章、奖励的命令,鼓舞全体人民为完成五年计划而努力。同时《真理报》的社论也不断号召大家学习先进人物,为完成五年计划而努力工作。
  
  《真理报》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真理报》头版通过两个方面反映了苏联外交政策。
  一方面是对苏共和国家领导外交活动的报道。这方面的报道主要包括苏联与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苏联领导人、代表团到国外的访问;外国领导人、代表团的来访;苏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互致贺电的活动。苏联与外国领导人的互致贺电活动,是苏联展现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外交手段。1985年为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苏共中央、苏联领导人向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捷克等国领导人致贺电。庆祝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苏联还与印度、柬埔寨、波兰、捷克、朝鲜、叙利亚、老挝等国互致贺电,通过祝贺友好关系建立周年纪年日、祝贺国家领导人当选的贺信,表达与这些国家加强友好关系的愿望。
  另外一方面是对国际事务的报道,即国际报道。《真理报》头版关注国际事件,涉及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共有20篇报道与美国有关。另外还有9幅与美国有关的漫画。这些报道以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反对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反对美国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为主。如:1985年3月1日介绍世界各地的反对在地球和太空进行军备竞赛的示威游行;1985年4月18日介绍美国干涉尼加拉瓜内政的情况:1985年5月6日介绍西班牙民众在里根总统正式访问西班牙前写给里根的公开信。反对美国政府的军备竞赛政策。从这些报道可以看出,苏联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美国是苏美军备竞赛的罪魁祸首、美国的政策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在对西方国家的报道中,《真理报》头版主要报道这些国家的罢工活动和反对政府的示威游行活动。
  
  结 论
  
  总体看来,《真理报》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通过消息、评论、专栏、图片和漫画等方法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1985年是戈尔巴乔夫上任后的第一年,是苏联改革开始的第一年。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公布了加快发展经济的战略。《真理报》通过对各种会议、领导讲话、领导人的政治活动的报道,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真理报》运用社论的评论和分析,解释和宣传国家政策。起到了教育群众思想的作用。
  1985年也是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年。当时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希望加强工农业生产,《真理报》头版的经济报道反映了党和政府在这方面的意图。《真理报》设专栏。加强对工业、农业五年计划完成工作的宣传,在鼓励群众的积极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真理报》头版的国际新闻宣传苏联的大国形象,宣传世界人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造势。《真理报》的国际报道反映了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外交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强调要与世界各国扩大联系。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有三个主要改变,一是克服东西方的矛盾,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地区冲突:三是不论意识形态的差别,加强与全世界各国密切联系。苏联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调整在1985年的《真理报》上还没有显现。
  但联系1985年苏联的现实生活,《真理报》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1985年的苏联社会处于危机之中。国家在各个领域的问题非常严重:领导干部中存在官僚问题,经济发展中的低效率、资源浪费的现象,农业生产令人担忧的现状。工业生产中的劣质产品,人民生活水平遭受的负面影响等。这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真理报》的头版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报道。虽然在《真理报》的其他版面对这些问题有相应的报道,但是在头版,这个体现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版面,对于这些问题却不予提及。不能不说,《真理报》是在粉饰太平。在舆论监督方面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状况也表明了苏共当时在舆论宣传方面的政策。这种状况在1986年戈尔巴乔夫大力提倡公开性之后有所改变。
其他文献
一提起记者,过去我们总是把他们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冕之王”、“正义”、“公正”等词汇联系起来。但近几年,这些词汇却变成了“红包”、“假新闻”、“狗仔队”。记者的光辉形象似乎正在失去其光鲜的色彩。甚至出现了“新闻民工”、“防火、防盗、防记者”等一些说法。当下我国记者的社会形象是否正面临着一场危机?如果是,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又有哪些?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并回答的问题。    一、记
期刊
更好地发挥党报的传统优势,将城市党报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势主流媒体,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些城市党报工作者总喜欢抱怨“政策缺失”或“市场限制”,党报运营效果不佳总去找客观原因,却不从自身找差距。实际上,就算是没有“政策缺失”或“市场限制”,按照目前这些新闻工作者的理念或技能,恐怕也不会取得太大的进步。更糟糕的结果很可能是,没有了政策保护,他们的生存问题都不好解决。  虽然我们的
期刊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市场内的国际商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品牌面前选择众多,广告成了众商家使其产品进入消费者头脑的快捷途径。然而,中国消费者有着自己的消费习一惯和文化心态,与一些国际品牌的母国文化完全不同。如何适应中国的消费群的需求以推广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是国际品牌在广告策略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本土化策略则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本土化 消费心态 传统文化元
期刊
“利益磁场”的含义和分类    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及时性和单向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将会产生不同于普通传播的影响力。W·施拉姆曾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译本为《传播学概论》)一书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在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大众传播还可能影响到报道对象的现实利益。当大众传播的功能和报道对象的利益发生关系时,我们所说
期刊
“宅男”、“宅女”是指在当今社会中,每天都在家里,不出门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群人。他们认为参与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每天可通过媒介来了解外界世界,参与其中。而作为电子媒介技术的代表——电视、电脑等媒介成了“宅”一族的主要接触媒介。这些电子媒介带给人们不可比拟的好处,同时对人还有潜移默化的改变。针对这一系列的现象,许多学者都表示了担忧和批判,认为是其内在技术改变了人的主体性,这是技术的反人道主义倾向
期刊
党报的权威性决定了其主流媒体的地位,也成就了其具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无法企及、难以超越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党和人民对党报的要求。也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决定了党报新闻改革必须发挥优势,下工夫抓好包括成就、经验报道在内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稳定等“硬新闻”。  而搞好新闻策划又是媒体增强宣传效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举措。正确认识新闻策划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
期刊
以标题、图片、摘要等形式,引导读者在众多的版面、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并详细阅读自己所关注的新闻,新闻导读日益成为众多报纸的“重头戏”,成为增加头版信息量、增强报纸吸引力、美化报纸版面的有效手段。    一、新闻导读的产生    公众日益膨胀的资讯需求、出版技术的优化升级、新兴媒体的强力冲击,给传统报媒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传统报媒不断改版、扩容、升级。从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版,一股扩版狂潮迅速席
期刊
摘要:自从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以后,人类世界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从前只能通过人际传播,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方式变为了即时的双向性网络传播,无限大的信息空间为人类沟通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负担,为此我们呼吁媒体与大众携手共建一片洁净的信息天空。  关键词:大众媒介 信息 传播 网络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
期刊
摘要: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2008年全球经济动荡,并波及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以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经”和“商业”两个栏目的内容分析,描述了该杂志在经济危机中对中国问题报道的概况。《经济学人》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形象刻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把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拯救者:但由于固有的历史、意识形态成见的影响,其报道措辞和数据来源都值得玩味。  关键词:经济危机 
期刊
摘要:“去年母亲节刚过,汶川大地震撕开一道深深的伤口,数以万计的母亲,失去了她们的孩子: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悄然而至。为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为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帮助灾区母亲圆梦,《楚天都市报》推出“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动”,重回震区,寻访那些在灾难后仍乐观生活下来的坚强女性。本文以该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