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深入发展,教师期许在有效落实教学任务基础上,达到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目的,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发展进程中较为看重的教育内容。本文通过对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动该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关键阶段,作为教师应通过教育引导其走上健康成长道路,然而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合不当,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教育问题,降低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践行新课程标准有效性,使教学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为了使我国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可以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做好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探究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用感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作为践行新课程标准的“主力军”,应秉持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学习先进高效的新课程标准,在其引导下思考教育创新措施,从学生本体出发,秉持“立德树人”教育原则,分析德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不断充实自身教育素养,使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以高效运用,同时与学生心理产生激荡,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给学生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达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目的。
三、 深入发掘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内容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教育内容之所以会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关联,主要是因二者具有契合点和关联性,通过知识可以传授学生正面健康的心理认知,达到心理教育目的。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教师需要深入发掘品德与社会(生活)教育内容与其关联性,以此为切入点,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达到新课程标准教育创新改革落实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当今被优越物质生活所包围的孩子,越发缺失感恩与孝敬品格,对家长的爱一味索取,其自私品行可见一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处理与同学等社会关系时,也认为自己索取是理所应当,不懂尊重与分享,降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家人的爱”的教学时,应从学生对爱索取不知回报的自私心理着手,鼓励学生分享家长为自己做过最感动的事,这时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却不知从何说起,此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道:“家里每天起床最早的是谁,现在天气这样冷是谁坚持送你上学,每日为你准备饭菜不辞辛劳?”这时学生们有的会说是外婆,有的会说是母亲,使学生回忆起那些被爱感动的瞬间,体会到家长不辞辛劳照顾自己的关爱,在教师引导下感受家长爱的无私,进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孝顺长辈的优秀品格,达到心理教育目的。
四、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措施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模式中较为常用形式,具有教育资源丰富,变化形式较多,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等优势,在当今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若想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例如,教师在进行“鲜红的红领巾”教学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利用互联网,向学生播放一些抗日战争影视资料,为了使教育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需求,影视资料选择应灵活丰富,如教师可为低年级学生播放动画版《黄继光》,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播放时下热门电影《建军大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使新课程标准得以贯彻落实。在学生观看影视片段后,会在心理上产生極大爱国思潮,为革命先辈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这时教师可以无缝衔接教育内容,使学生明确红领巾是由革命前辈鲜血染红,美好生活也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播放《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使书本知识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认知,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目标。
五、 采用生活化案例教育措施
学生知识理解程度千差万别,在以往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弱视学生个体学习差异,仅依照课堂教学规程,落实教学内容,缺失与学生进行心理交互的过程,使教学知识无法有效进入学生心中产生共鸣,降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基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入思考书本知识与学生心理健康相互关联契合点。通过生活化案例,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积极性,与知识产生共鸣,并在学生心里形成涟漪,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教学时,可以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前提下,将小狗、猫、乌龟、鸟、金鱼等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动物带到课堂上,同时引导学生对这几种动物的感受进行探讨。这些动物因来自学生现实生活中,与平面化书本知识相比,更加生动直观,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产生激烈讨论,这符合新课程标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探讨内容,会发现有的学生非常惧怕小动物,觉得接近动物会伤害他,介于学生这种无安全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到动物跟前,陪伴并协助学生同小动物产生肢体接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使学生在重获安全感同时,感受到教师关爱与动物的友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良勇敢等品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可以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用德育感化学生,加之创新型教育模式的高效运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目的,使品德与社会(生活)教育更具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130-131.
[2]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2):192.
[3]吴亚东.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86.
作者简介:黄爱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曲溪中心小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关键阶段,作为教师应通过教育引导其走上健康成长道路,然而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合不当,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教育问题,降低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践行新课程标准有效性,使教学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为了使我国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可以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做好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探究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用感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作为践行新课程标准的“主力军”,应秉持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学习先进高效的新课程标准,在其引导下思考教育创新措施,从学生本体出发,秉持“立德树人”教育原则,分析德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不断充实自身教育素养,使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以高效运用,同时与学生心理产生激荡,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给学生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达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目的。
三、 深入发掘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内容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教育内容之所以会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关联,主要是因二者具有契合点和关联性,通过知识可以传授学生正面健康的心理认知,达到心理教育目的。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教师需要深入发掘品德与社会(生活)教育内容与其关联性,以此为切入点,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达到新课程标准教育创新改革落实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当今被优越物质生活所包围的孩子,越发缺失感恩与孝敬品格,对家长的爱一味索取,其自私品行可见一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处理与同学等社会关系时,也认为自己索取是理所应当,不懂尊重与分享,降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家人的爱”的教学时,应从学生对爱索取不知回报的自私心理着手,鼓励学生分享家长为自己做过最感动的事,这时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却不知从何说起,此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道:“家里每天起床最早的是谁,现在天气这样冷是谁坚持送你上学,每日为你准备饭菜不辞辛劳?”这时学生们有的会说是外婆,有的会说是母亲,使学生回忆起那些被爱感动的瞬间,体会到家长不辞辛劳照顾自己的关爱,在教师引导下感受家长爱的无私,进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孝顺长辈的优秀品格,达到心理教育目的。
四、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措施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模式中较为常用形式,具有教育资源丰富,变化形式较多,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等优势,在当今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若想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例如,教师在进行“鲜红的红领巾”教学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利用互联网,向学生播放一些抗日战争影视资料,为了使教育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需求,影视资料选择应灵活丰富,如教师可为低年级学生播放动画版《黄继光》,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播放时下热门电影《建军大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使新课程标准得以贯彻落实。在学生观看影视片段后,会在心理上产生極大爱国思潮,为革命先辈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这时教师可以无缝衔接教育内容,使学生明确红领巾是由革命前辈鲜血染红,美好生活也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播放《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使书本知识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认知,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目标。
五、 采用生活化案例教育措施
学生知识理解程度千差万别,在以往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弱视学生个体学习差异,仅依照课堂教学规程,落实教学内容,缺失与学生进行心理交互的过程,使教学知识无法有效进入学生心中产生共鸣,降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基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入思考书本知识与学生心理健康相互关联契合点。通过生活化案例,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积极性,与知识产生共鸣,并在学生心里形成涟漪,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教学时,可以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前提下,将小狗、猫、乌龟、鸟、金鱼等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动物带到课堂上,同时引导学生对这几种动物的感受进行探讨。这些动物因来自学生现实生活中,与平面化书本知识相比,更加生动直观,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产生激烈讨论,这符合新课程标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探讨内容,会发现有的学生非常惧怕小动物,觉得接近动物会伤害他,介于学生这种无安全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到动物跟前,陪伴并协助学生同小动物产生肢体接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使学生在重获安全感同时,感受到教师关爱与动物的友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良勇敢等品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可以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用德育感化学生,加之创新型教育模式的高效运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目的,使品德与社会(生活)教育更具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130-131.
[2]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2):192.
[3]吴亚东.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86.
作者简介:黄爱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曲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