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读书需下“笨功夫”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261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真读书”,一是读书的动力是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而非出于外在的压力与要求;二是读书的目的是格物致知、悉事明理,而非以读过多少本、某某书为炫耀;三是读书的行动已成生活乐趣和日常的习惯,“一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钱锺书和杨绛夫妇下放干校,一日两人路过一极其简陋的草棚,杨绛开玩笑说:“你说我们就住在这样一个棚子里,会怎么样?”钱锺书先生沉吟片刻,回答说:“不行,没有书。”习近平同志说:“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读书,可谓“真读书”。
  曾国藩是清末造诣极深的理学大师,也是带领湘军击破太平军的著名儒将。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下“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功夫。曾国藩对自己读书的要求是: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他做事的态度。曾国藩有一个“尚诚尚拙”的人生哲学,即“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打败太平军,靠的不是机谋巧变,而是“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功夫”。对于曾国藩,毛泽东曾言:“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为什么“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呢?我以为,所谓的“巧”,无非是走捷径、省功夫,绕开欲成之事所需要的某些艰难。而任何事情,只要取“巧”,就有漏洞。就像你翻一片地,只有一锄一锄地把每个角落都锄到,才算真把这块地翻完了。如果你取“巧”,做表面功夫,这里留一块,那里漏一块,那么,这些疏漏掉的地方,就会长不出好庄稼。一条防洪大堤,就得一块块砖石一根根钢筋一兜兜水泥去修,你在其中使“巧”,以竹片代钢筋,以泥土代水泥,洪水一到,你的防洪工程就现出“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的原形。即使是兵法上讲的“奇正相生”,“正”是本,“奇”为末。有正无奇,根本尚在,不至于出大的纰漏;有奇无正,就是舍本逐末,那是兵家大忌。所以,曾国藩“扎硬寨,打死仗”,就是以“笨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战场上的风险。湘军东征太平军,最大的一次失败,湘军悍将李续宾兵败三河镇,就是因为在湘军宿将胡林翼老家丁忧时,颟顸的湖广总督官文急于求功,让李续宾孤军冒进,有奇无正,后援无继,才全军覆没的。
  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在读书治学时,采取的就是曾国藩“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在研读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时,他总是要反复阅读数十遍,一直到能举出其篇、页、行数,基本无误差为止。一次他研读孙诒让的《周礼正义》,自限180日读完,凡遇其中需要计算的地方,他都要一一列算式加以推算验证。他在读《清史稿》时,全书100册,从头到尾一卷一卷地详加评注圈点。黄侃对于随随便便翻阅、点读数篇浅尝辄止的读书方法很不赞同,称之为“杀头书”。他也反对那种只读所需资料,而不肯一句一字认真读透全书的实用主义态度。
  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先生(另有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博览群书,被誉为“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他一生苦读,积累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陈寅恪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他认为,《诗经》《尚书》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乃人人必读之书。《礼记》(包括《大学》《中庸》《礼运》《经解》《乐记》《坊记》等)是儒家杂凑之书,但其中包含的却是儒家最精辟的理论,是相当精彩的作品,不但要看,还应该背诵。
  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陈寅恪说:“中国真正的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读“老书”,读“原典”,这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读书策略。
  陈寅恪大量读书,却不尽信书。对于书上说的,前人说的,大人物说的,陈寅恪总是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加以确认。正是不唯书、不迷信的怀疑精神,奠定了陈寅恪学术大师的地位。
  陈寅恪从12岁起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学府求学18年。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便去哪里拜师、听课、研究。对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学位,他却淡然视之,不以为意。陈寅恪读书的功夫深到什么程度呢?由于苦读,过度损耗了眼睛,47岁右眼失明,56岁左眼视网膜剥离,终致双目失明。双目失明后的陈寅恪先生,仍通过助手“念书”来读书。
  由此可见,真读书少不了“笨功夫”。“笨功夫”看似很笨,其实是难言之妙。以曾国藩为例,虽然秀才考了九年才得中,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即高中进士。他总结自身经验,说这得益于自己“笨功夫”下得足,基础打得好。那么,怎样在读书上下“笨功夫”?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反复读,带着问题读,边读便思考。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毛泽东曾经对党的高级干部说:“《红楼梦》要读五遍以上。”本人的体会是:对于一本好书,一读仅知皮毛,二读能知梗概,三读四读才能前后贯通,而要深知要义,非五读六读并做延伸阅读,互相印证比较不可。陈寅恪、毛泽东读书都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往往一本好书反复读下来,会被勾画得面目全非。所以真正的好书,买一本是不够的,要买两到三本备用。本人的经验是,读书做的批注,一可记录读书的即时心得,加深思考;二可提供备用索引,什么时候想回看某一部分,查阅自己写下的批注,就可立马找到。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读书的境界归结为三个层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第二个境界需要最长的时间,也是许多人没能完成的层次。但不完成第二个层次,就不可能领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难言之妙。
其他文献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a。隐心而后动b,谤议庸何伤c?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d,暧暧内含光e。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f,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文选》卷五十六)  注释:  a纪纲:纲纪,指约束言行的规则。  b隐心:审度,估量。  c庸:岂,哪里。  d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
期刊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通常称一年的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称一年的第一个月为“元月”。显然,“元”有“第一”的意思。不知你有没有思考过,“元”表示“第一”的意思是怎么来的呢?  “元”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个侧立的人的形象,上面的一横突出显示了头部所在的位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元,始也”,认为“元”最初是表示“开始”的意思。然而,很多文字学家却不以为然。从“元”的早期字形来看,认为
期刊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太白全集》)  【品读】  李太白嗜酒,时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时而和岑夫子、丹丘生宴聚,“会须一饮三百杯”;时而又山中与幽人对酌,“一杯一杯复一杯”。  幽人,在我理解就是良善美好之人,当然此处所指概为隐逸的高人。李太白虽不“隐”,但骨子里却有“逸”的东西,遂亦算得是半个幽人。二位幽人茅庵里举杯对酌着……那“山花
期刊
在传统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吏部天官”寇准,他足智多谋、风趣幽默,经常搞得皇帝、王爷、大臣们哭笑不得,却又离不开这个“老西儿”(旧时北京民间对山西人的戏称)。1997年,葛优在古装轻喜剧《寇老西儿》里面成功地塑造了聪明正直、不畏权贵的峡谷县令寇准,于是寇准作为正面喜剧角色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回归正史,会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寇准与艺术形象“寇老西儿”有着很大差距。历史上的寇准不像评书
期刊
北朝“一姐”:冯太后及其改革事业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固之妹班昭作《女戒》七篇,提倡女子唯美以柔德,可是她的“闺蜜”邓绥邓太后,却是东汉最有权势和政绩的皇太后。可见女性的刚或者柔,端的看自己身居何位,而不完全由教育决定。北朝女子的强悍能干,在《颜氏家训》中有清楚的记载,其中北朝“一姐”,非冯太后莫属。在中古历史上,冯太后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一、太后是如何炼成的?
期刊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当然是件好事。民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还说“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这让人们误以为节气就是一套规范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制度性习俗。其实节气的价值不仅止于民俗。  农业需要考虑气温、降水量等复杂而综合的气象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别显著。岭南和漠北显然不可能用同一套时间规范。即便只考虑中原地区,节气本质上提供的也仅是一个时间节点。而时间节点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提示
期刊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中国的知识短缺时代》一文中指出,“知识帮助人们解释事实,明了发展方向,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中国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策研究界,都没有能力解释中国经验”。郑永年由此认为,“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短缺的时代”,对中国知识界乃至政策研究和决策者而言,这一批评非常尖锐。  回望近代史,“知识短缺”并非始自今日,明末清初,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和近
期刊
帝尝止殿下树a,爱之,殿中监宇文士及从而誉之不已b。帝正色曰:“魏徵尝劝我远佞人,我不知佞人为谁,意疑是汝,今果不谬。”士及叩头谢。  臣祖禹曰:大禹曰:“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c孔子曰:“佞人殆。”d佞人者止于谀悦顺从而已,近之必至于殆,何也?彼佞人者,不知义之所在,而惟利之从故也。利在君父则从君父,利在权臣则附权臣,利在敌国则交敌国,利在戎狄则亲戎狄,利之所在则从之,利之所去则违之,于君父何有
期刊
北京故宫,现存明清古建9371间,在鳞次栉比的宫阙建筑中,有一处殿宇与众不同。它尊隆肃穆,褪去了昔日的盛况繁华;它幽深静谧,如今绝少有人涉足其中。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在这里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梦想,成就了享国甲子的君王伟业。这里就是重华宫,乾隆皇帝筑梦、圆梦的精神家园。  少年梦,天子梦  重华宫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御花园以西,西六宫以北。它原是乾西五所中的二所,乾隆皇帝在十七岁时
期刊
古代的学校,除了小学、太学、国子监这样高大上的“贵族学校”外,私人办学之风也十分兴盛。明清时期,私塾遍及城镇和乡村。乡村私塾是比较接地气的教育方式。私塾大多是一师一馆,也就是每所私塾一般只有一位老师。古代有什么样的尊师礼仪?古代的学生又有怎样的上学装备呢?  束脩礼  束脩礼即古代入学仪式中的“拜师礼”。束脩即捆在一起的十条干肉,一束十条。《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