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相得益彰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广大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语文课程“工具性”不可弱化,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我们主要的交际工具,熟练掌握并使用这一工具的任务则是语文的专司之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人文性则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它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从而相得益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一、正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在一起的。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注重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在关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不是单纯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教学。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人文性的内涵。
  另一方面,语文的人文性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不能脱离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而单独进行,语文的人文性是以语文的工具性为载体的。这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人文性必须紧扣文本,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作载体而形成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直接讨论作品的思想内涵。如果脱离文本讨论作品的思想内涵,那么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成了“空中楼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就如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家庭环境、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对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具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走进文本的深处,品味文章中精妙的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使情感得到陶冶。
  (二)人文性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每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文性内容都不是一模一样、一成不变的。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所包含的人文性内容不是自成体系的,如果把人文的内容当作一个被割裂的独立的部分来学习,这就会使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因此,语文课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相结合,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从教学方式看,人文性的教育不是以简单的说教,抽象的说理和机械的灌输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和赏析语言文字,逐渐领悟理解体会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即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相连的,是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二、寓教于文,在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建立支点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笔者认为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着眼于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又要强调语言内容的感悟,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它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还包括品德和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把读、想、说、悟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一步步使学生读出感情,读出真情,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文字中所包含的深刻寓意,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也会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油然而生。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得益彰,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涵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因此,只有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再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鼓励学生独特体验,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宗旨,使学生的思想更健康,品质更高尚,个性更张扬。从而,为学生将来拥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振兴在教育,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活动的重要话题。那么,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本人从事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人认为,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
如同历史性“美丽的转身”,新课改循序渐进向世人露出“庐山真面目”——生命感和价值感。同样,新生力量亦一如细雨滋润着我教好小学语文的心灵之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凸显出高山流水般灵动的晶莹剔透。  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把“拿《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来说,以桃花心木为主题,恐怕不是单纯地写树木。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你在学了《顶碗少年》《桃花心木》课文后,在习作中是怎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蹲下来看学生的作文,采取多种批改方式,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学生会爱上写作的。  【关键词】作文批改 提高认识 培养能力    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一直以来都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疼,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原本就比较稚嫩的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也是从兴趣开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话题。那么,在农村数学教学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所学专业及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活动,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数学被不少人误认为是枯燥学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兴趣一旦引起,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学得十分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作为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
孩童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它可以开发人的良知和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成长与成熟,从而去实现成功人生的理想。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幼儿时期,良好礼仪的培养应当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良好礼仪的形成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文明识礼的新一代,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在此,将礼仪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以有胜无,营造礼仪文化氛围  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
我们知道,创新和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因此课堂上的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何为创新?首先从哲学意义来看,创新属意识范畴而非物质范畴,是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的某种思维特征。它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载体,外显为人的某些行为特征和能力,通过教育的作用,可以将创新基因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