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但高校现有就业指导课程在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教师队伍等方面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并提出了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几种授课方式。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通过系统地开设就业指导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就业意识,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还可以帮助他们科学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成才,大学生适时就业,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高校现有就业指导课程仍或多或少地存在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很多,但追本溯源,其中的关键因素还是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中的核心因素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构建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
  
  1.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就业结构问题,即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寻找优秀人才,很难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才,招聘的成本相当高;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理想或无法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高校教育质量、企业用人机制、国家就业环境和就业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外,笔者认为,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太低,主要表现为[1]:(1)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2)不能有效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3)本身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4)就业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力较弱,在就业中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耐挫性较差;(5)不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不了解、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定位不准确,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竞争优势可以让合适的单位选择自己。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在我国,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培养。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这就使得大学生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困惑和不解。
  
  2.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分析
  
  2.1 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开设就业指导课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就业指导课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不能成为一门课程,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等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无须开设专门课程,只要在就业前通过讲座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因而对这类课程学习热情不高[2]。尽管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很少高校能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还没有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
  2.2 教材内容老化,针对性不强,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书籍较多,但是有针对性地自编教材的高校很少,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甚至高职院校共用一本教材的现象也时有所见。在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实施等方面缺少严谨、科学的态度,随意性较大。特别是教学内容上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十分严重,从整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3 教学形式单一,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
  求职对每个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而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且学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由于授课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知识传授多,技能培养少的问题。课程缺乏实战演练内容,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比例偏低,教学手段落后,不能完全贴近社会需求、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目前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的高校,在教学形式上大多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任课老师所包揽。从而形成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中普遍存在的“三多”和“三少”[3]: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多样化”、“信息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从而导致就业指导效果不佳。教师讲解方式单一、死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2.4 缺乏师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
  一方面,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各高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配备数量明显不足,且较少是长期专业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4]。虽然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还很少。以上两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2.5 质量监控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
  首先,课程归属不一。很少有高校成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其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表现在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考核等方面随意性大。许多高校还没有对就业指导课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第三、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反馈系统。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就业指导课所追求的就是实效,而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必然受方式、方法的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就业指导课的方式、方法上力戒形式主义,以求实现课程教育性、知识性、实用性的紧密结合。为完善该课程,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学科化,应结合现状,分析问题,认真把握改革原则。
  3.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一定要避免“纯课程化”,应该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要联系社会现实生活,结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法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就业指导课的理论教学。又要指导学生参与择业实践的训练,通过模拟择业实际过程,开展有关专业训练活动,提高择业的技巧和能力,在实际应聘择业过程中提高其择业竞争力。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加强理论灌输和指导,总结研究就业的规律、特点和内容,使学生掌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找准择业期望值;又要加强课外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就业辅导与咨询,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帮助,解惑答疑,使各种就业的困惑问题得到解决。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就业技巧和外在“包装”方面知识,又要对学生阐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指导学生积极进行素质准备。要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3.2 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原则
  很多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对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具体工作知之不多,更不用说有意识地进行工作能力的锻炼,自然也不清楚自身缺乏什么素质,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此时弥补无异于亡羊补牢,收效甚微。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长效的教育课程,它必须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对社会和职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坚持全程性的同时要把握好阶段性,应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应该是一门集“成才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应用学科,它要有的放矢,科学地分析在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摆正位置,有目的地积累知识、增长才干、锻炼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在注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系统性的同时,由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故其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创新。
  3.3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主线,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学生思想,联系求职择业活动等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讲授中注意多选用近年来人才市场上和学校双向选择中的具体事例,注意利用学校历届校友中成功与失败者的典型来说明问题。
  3.4 自我调适、自我定位、自我规划的原则
  大学生既是就业指导的对象,又是就业的主体,就业指导实际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创新的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想使就业指导富有成效,必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机地把外部的指导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4.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就业指导课授课形式
  
  教学中若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及教学模式,只能是事倍功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推陈出新,大胆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具体可采取以下教学模式与方法:
  模拟式:课堂上模拟面试现场,让学生了解面试程序,面试礼仪及面试题型,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增进自信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模拟招聘,由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起,班委组织,面向全校广泛宣传,并聘请有关专家或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甚至请有关用人单位协助,创造一个准就业市场的气氛,供学生锻炼。
  案例式:案例式即在就业指导课中引用本校、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事例引导、教育学生。案例式可以是老师举例,并设置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体验式:体验式就是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现场去亲自体验,亲身感受,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和紧迫感。事前应让学生设置一些需要了解的问题,分组、分项,有侧重点地去现场考证,最后组织汇总分析,各小组介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换位思考。这种思考,常常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培养自身能力。
  演练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报纸杂志,上网,特别是收集本地就业部门发布的信息,加以整理后在课堂上发布,然后一起探讨本专业在当时当地的就业形势与求职情况,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锻炼其信息收集的能力,促使其顺利就业。
  分组讨论式:就某一主题采用分组互动、分组问答、分组辩论,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结合头脑风暴法,让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深入广泛交流。
  游戏法:设计一些和就业有关的小游戏,为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可以准备适当小奖品,鼓励互动的同学。
  我们应认真借鉴国内外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经验,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基础上,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竞争意识,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就业观念,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
  [2]吕卫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
  [3]孙秀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之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9).
  [4]曹蓉玫.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5,(3).
  
  作者简介:胡则辉(1979—),男,江西九江人,助理研究员,钱江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其他文献
北京: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总数将突破21万人,创近年来最高。市教委表示,各高校将全面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鼓励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和西部就业。  就业指导课程从学生入学时就开展,分不同阶段和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就业指导课时要求不低于38学时。所有高校都要建立本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形成政策发布、指导咨询、信息共享、网
期刊
2009年“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招聘全面启动    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工作日前全面启动。相关省份已公布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网站,教育部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www.ncss.org.cn)上开设“特岗计划”窗口,并与各省份招聘网站链接。目前,报名招聘工作正在进行。  今年,教育部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发出《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
期刊
石家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  可减免所得税    为缓解就业压力,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石家庄市明确表示,减免高校毕业生办企业一定年限的所得税。  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在一定期限内免缴登记类和管理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毕业生新办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依企业类别不同,分别减免一定年限和幅度的所得税。  此外,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在专业技术职称评
期刊
21世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始终坚持能源与安全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特色,充实内涵,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大学。    一、近几年学校就业情况    (一)就业人数逐年递增,总体就业率水平较高  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学生总数逐年递增,本科生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作为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简单谈及如何全程化与全面化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全面化    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2003年第一届扩招大学生毕业,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到46.2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教育学生愿意创业、敢于创业、学会创业,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使之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兴趣;创业能力;创业技能;模拟公司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我国每年经济发展而创造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
期刊
【摘要】在市场化的今天,高等教育不断趋于功利化,从专业设置、课程评价到学生就业,一切都围绕社会需求而开展。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人文教育由于实用性不强,而被普遍弱化。但人文教育对培养合格公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只能够培养工匠而已,不能塑造具有高尚灵魂的现代公民。作者作为工商管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在管理学课堂上贯穿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管理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而社会提供的符合大学生预期的岗位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广大的基层、地方却严重缺乏大学生,因此,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发展,可以取得自我价值实现与促进地方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面向基层;发展      1.大学生就业难    相关信息表明,2001年高校毕业生中有34万人离校
期刊
【摘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解决大学生在人生目标定位模糊、学习目标定位模糊、职业目标定位模糊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求职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咨询工作谈一些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咨询    周济部长在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要围绕“
期刊
【摘要】职业生涯教育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产生的新事物,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和体系,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大学生这种优势人力资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分析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在职业教育院校内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要对其不断地弥补与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