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抓要素,亦动亦静皆美景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使用统编教材,努力践行统编的编写理念,探寻实施统编教材的教学策略,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统编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对此,我们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统编教材 单元整合教学 语文要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30
  我们改变了以往单课备课的方式,从单元整合上进行整体研读和整体架构,我们阅读一个单元,思考一个单元,备课一个单元,甚至有时我们统整更多单元备课。备课时,充分利用每单元的助学系统,以单元篇章页上的导语、语文要素、课后练习、学习提示、交流平台为抓手,同时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设计教学活动,力求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目的性、阶梯性。现结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来谈一谈单元整合教学。
  一、“双线组元”,加强统编教材中的单元整合
  统编教材围绕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众所周知,语文要素指的就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是单元教学的抓手。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前面都设有导语页,单元导语页中会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同时也包括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这两者有重叠、有交叉,但两者不是一回事。如统编五上的导页分两个部分:上面的“四时景物皆成趣”是人文主题;下面的两个是语文要素,其中“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阅读有关,第二个“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是和习作有关。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整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二、“勾连上下”,关注不同册次间的语文要素
  我们在研读这个单元时,仅仅知道单元有什么是不够的,笼统地知道要用单元课文做什么,也是不够的。单元语文要素,往往是一句比较笼统宽泛的表述,语文要素如何真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要对这个语文要素进行目标细化,即“勾连上下”。所以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按不同册次整理后,见下图:
  从上面的要素表中我们发现,关于“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被安排在三下的第一单元“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四上的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之后。由此可见,中年段学生的观察能力已经得到系统训练,学生从中年段过渡到高年段,这时再来体会本单元的阅读训练内容就会轻松很多。而五下第七单元对本单元的阅读训练内容还有更深入的学习。备课前这样纵向比较,“勾连上下”,关注不同册次间相关的语文要素,会帮助我们想象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路径。这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做足整个小学阶段统编教材研读的功夫,才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做生长性的想象。
  三、“环顾左右”,整合单元内部间的语文要素
  (一)我们先来看“整体性”
  在单元整合时,首先要从整体上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读,准确把握单元整体特点。结合课例,我们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到教材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不同题材的文本。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整个单元都是写景的,人文主题一定是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是油然而发,在具体品读中能够很轻松地达成。
  (二)接下来看“目的性”
  整体任务确定后,还要确定每课的“目的性”。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单元整合的目标导向,为这四篇文本分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驱动,每课的目的不同,概括起來就是由“认识方法”到“知道描写美”,再到“初步体会美”,最后是“美在哪,好在哪”,虽然目的不同,但课与课之间紧密联系且螺旋上升。
  (三)最后再来看“阶梯性”
  结合课例具体解读一下每课的实施过程:
  1.首篇精读《古诗词三首》由两课时完成,课堂上以“经典”对待,涵泳积累。本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进景物描写中,简单区分动静不同,感受不同。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上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诗句所呈现的景物描写做出判断,知道什么是静态描写,什么是动态描写即可。利用课后题为第二课《四季之美》做好铺垫。
  2.第二篇精读课文《四季之美》也是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解决生字,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找出写作顺序。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景物描写中,让学生体会景物的动态之美,初步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并简单了解以静衬动是为了突出景物更美,为第三课《鸟的天堂》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奠定基础。
  3.第三篇精读课文是《鸟的天堂》,同样是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解决生字,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第二课时在前一课《四季之美》的铺垫下,让学生体会到动静描写可以把景物写得更美,而且初步体会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月迹》是一课时完成,这一课在本单元至关重要,前面的三篇精读课完成的是由“学”到“会”,而这一课则要承载“用”的任务。本文的题目为我们提示了这是一篇以动态为主的散文,课上主要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指导学生重点关注“月亮”和“月光”的段落,教师顺势利导,辅以语文要素的灵活使用,深化动态描写的拟人化手法。
  5.除了这四篇文本,我们还可以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找到对这一语文要素的回顾梳理,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具体描写中的景物特点,有利于进行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积累。
  6.本单元的习作是半命题作文“ 即景”,要求学生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写下观察所得。习作要求有两点:一是按顺序写景物,二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学生在习作时会重温描写景物的基本顺序,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动静描写的方法。至此,单元整合教学的内容结束,语文要素的落实过程,会帮助学生突破习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诠释出“亦动亦静皆美景”的含义,真正地发挥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效。
  遵循这样的“整体性”“目的性”和“阶梯性”的单元整合方式,依托课后题来落实语文要素,完成“学—会—用”的过程。立足单元整合教学,提高教学设计站位,实践课堂新样态,以此促进双线并进,让整个单元的课程教学形成合力,富有张力,从而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让课堂教学真实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古语“做事先做人”中的“做人”指的就是道德素养。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们需要班主任的正面督促和引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针对学生写字得分率偏低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存在着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现状,我思考要从抓“双姿”养成着手,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促进学生规范书写。从牢记“双姿”,养成习惯开始,重视练习,规范书写,并完善制度,组队监督,奖惩有据可依。  关键词:“双姿” 规范书写 书写姿势  缘起一次试卷分析,我班学生的书写得分率偏低,我仔细地查看了学生的试卷,发现
在教育领域,我已耕耘了46年,读书,教书,写书,虽然谈不上什么成就,但总还算是个合格的教师。我所教的很多学生已经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每当他们来向我汇报所取得的成绩时,我便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那几位让我终身难忘的长者。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可惜他们都已作古,我只能在清夜独坐,默默回忆他们对我的教诲,把他们在我身上所花的心血,投射到我的学生身上。  一  50多年前,我就读的小学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是培养学生德育思想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更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要重视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参与其中并提出适用的观点和倡议,让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时期 新时代 德育工作 创新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极易产生叛逆心理,所以要更加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各个科目都需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立足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 DOI:10.12241/
摘 要:对学生来说,习惯指的是经历长时间形成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和行为举止。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的提升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反,坏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山区 初中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学生的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思想也产生了较大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教学环境,教师纷纷转变思维,寻求新的教学手段。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性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阶段中的重点科目,也是传授学生传统文化以及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观。
摘 要:新《课标》明确说明: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这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换句话说,历史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既是历史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该从各方面进行着手,使得这一学科能够培养出令学生受益一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相关学者提出,历史素养主要是指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价值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教
摘 要:陶行知先生在1930年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认为教育与生活、社会、学校紧密联系,本文结合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谈谈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下怎样使历史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实现历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以期实现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且活力四射的人。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历史教学资源 实践 创新 开发  DOI:10.12241/j.issn.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学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在小学时期,学生价值观和认知能力都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直接引导者,肩负着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的重任,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懂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