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2014自主选拔录取五大关键词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ayxgfl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选拔录取从2001年试点以来,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藩篱,以更有效的方式,帮助一些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迈入名校。到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已历经十二年。这十二年,自主选拔录取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一道道费思量的考题,更使逾十万有特长的青年人成功迈入大学校门。
  2014年,试点高校的自丰选拔录取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当中。正在为此备战的高三考生最为关注的是:高校在选拔对象、选拔方式上会继续强化2013年的方案,还是会有一些新的变化?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观——变化和趋势
  2013年,全国共有90所试点高校面向全国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相关试点高校在选拔条件、选拔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2013,变化
  选拔条件:强化“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有关中学,“明晰试点定位、提高选拔质量、鼓励探索创新、加强规范指导”,不断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综观2013年相关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都着力选拔一些在某一学科有突出特长或在某一领域有发展潜质,综合素质良好,但通过高考无法脱颖而出的学生。如天津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更加强调选拔具有鲜明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明确要求选拔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考生,不再强调‘综合素质’或者‘学业成绩’突出。”该校招办主任毛立强介绍,由于对招生对象的重新定位,在2013年报名考生材料的资格初审过程中,有部分考生虽然平时学业成绩较好,但是没有学科特长或者创新潜质不足,就被淘汰掉了。
  选拔方式A:笔试“瘦身”,不再面面俱到
  2013年,三大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联盟集体“瘦身”,各联盟考试科目统一:理科生考《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数学、物理),文科生考《阅读与表达》《数学与逻辑》(语文、数学)。其中,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联考理工科类专业,考核科目为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核科目为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联考,《数学与逻辑》为必考科目,《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还可任选其一;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为代表的“卓越大学联盟”联考科目分为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和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和语文知识)两类。相关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笔试科目大幅度瘦身,笔试时间也大大缩短,在为考生们减负的同时,也使该考试更具有选拔作用。
  而从各联盟笔试内容来看,不再对考生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测试,而是重点突出对考生在特长学科上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充分考查,没有学科特长、各科成绩都好的考生不再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选拔方式B:面试重点考查“发散思维”和“创新潜质”
  相关高校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焦点集中在“发散思维”和“创新潜质”,把考查重点转向对学生长远发展更为重要的潜能、兴趣、想象力、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等要素上来,为各类具有不同特点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如电子科技大学在面试环节首次使用特长介绍加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模式代替了以往一对一传统的面试方式,在考查了学生学科特长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自信程度、反应灵活性、团队合作意识等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复试中增加面试环节的比重,面试分值由原来总成绩的七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一。在面试过程中,也着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以确保发现相关方面有特长的考生。同时,该校保留了小部分特别优秀的考生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的特殊优惠政策。
  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对象主体的变化,其实质是高校充分发挥招生自主权,选拔适合自己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方式的一种变化;从更深层次看,也是进一步体现自主选拔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使其更好地发挥高考制度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选拔方式的变化则鼓励更多“学有所长”的人才进入高水平大学深造。从这些变化中不难看出,这些都契合了教育部在《意见》中的相关规定,也是2014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风向标。
  2014,趋势
  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的余温尚存,2013年5月底,与2014年高考密切相关、面向在读高二学生的自主选拔录取夏令营活动已陆续展开。从多所高校或机构公布的自主选拔录取夏令营方案可看出,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自主选拔录取将愈来愈着重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那么这个理念怎样体现在相关高校2014年的自主选拔录取工作中呢?
  大多数高校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2014年的选拔方案还没有最后确定,但可以预见的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仍然会是各校选拔的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办主任韦巍巍表示,该校一直着力于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招收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但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该校2014年将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进一步细化与学科门类或领域相适应的申请报名条件,同时在对报名材料审核过程中采取更加细致的态度,合理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人数。测试科目预计仍以数学、物理两个学科方向为主,测试形式是笔试与面试相结合。
  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兼招办主任蔡亮告诉记者,2014年的自主选拔录取,将会和东南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的融合、消化,形成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的自主选拔录取思路,体现在录取原则、笔试面试和出题思路等方方面面。
  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方曼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毛立强也明确表示,学校2014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体系将会继续强化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毛立强主任还强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自主选拔录取合格的考生培养与该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结合起来,以期望能够给予这些考生特殊的培养模式、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成才。   悟——选拔核心点
  从相关高校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的趋势可以看出,高校早已把选才的重点“瞄准”在某一方面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身上,这也是选拔的核心点所在。那么,对于高三家长、中学老师和即将参加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的高三考生来说,他们对此有着怎样的理解?而高校又是如何定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
  带来更多契机
  关于高校越来越倾向于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认为,此举会给更多准备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带来契机,更加有利于考生选择适合自己优势的学校和专业。正在准备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的成都石室中学的李一非同学在这点上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自主选拔录取的精髓就在于“个性”,而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这点上。高校进一步明确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真正体现了自主选拔录取“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意义。成都石室中学的吴承尧同学觉得,这样能让更有能力、更有学科优势的同学获得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在高校游刃有余地学习,而高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性质来选拔适合自己的人才。对自主选拔录取研究了多年的考生家长吴先生则认为高校对选拔对象新的定位,限制了参加自主选拔录取考生的数量,相对而言竞争可能没有以往激烈,对考生来说增加了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另外,之前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即所谓“掐尖”,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的专业特点和通过综合评价选拔人才的要求。如今明确了高校的选拔对象,对考生、对高校都是一种双赢。
  理性回归,但界定模糊
  中学老师对此又是持何种看法?“自主选拔录取应该是作为当前人才选拔模式的一种有益、有效地补充,选拔通过高考渠道有可能进入不了理想大学的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考生,初衷是非常好的。”成都石室中学教学处副主任赵广宇对记者继续说,“但哪些学生才算是有特长和潜质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这必须由具备某一学科相关科研能力的专家来判定,中学很难对此做出评判。因此很多中学就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拔标准,这使得很多真正具有某方面特长和潜质的学生被挡在门外”。
  而北大附中资深教师范存智表示,这一理性回归无疑为学科特长生和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另开了一扇门。对考生而言,可能因高考发挥不理想但因为某学科具有特长而被高校自主选拔所录取,对考生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另外,对高校而言,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一些优秀的个性化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发展。
  据选才之道,各取所需
  考生、家长和中学老师都谈出了各自的理解,那么高校招办负责人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韦巍巍主任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对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有更加迫切的需求。学校在以物理学为重要基础或工具的学科交叉方面有着传统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以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为核心的“大”物理学科群,所以学校在对本科生实行“宽口径”培养的过程中非常强调本科生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基于这个原因,从2003年开始试点自主选拔录取到现在,无论“学科特长”的概念是否提出来,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特长始终是学校所要求的。而对于“创新潜质”的理解,韦巍巍主任认为应该是在学科领域范围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具有举一反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李振宇认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是参加大赛获奖,可以是在创新方面有杰出的成果,比如发明、专利等等,广义上说,只要考生有比其他学生更突出的方面,就可以说是一种“特长”或“潜质”。
  毛立强主任则从学校的特色谈起了自己的理解,由于其所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的大学,所以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过程中,也注重学生在相关学科方面的特长,尤其是电子信息领域有一定科技创新、专利或者竞赛获奖的优秀考生。“比如,2013年一名考生已经自行开发了多款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小程序和应用软件,对信息安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报名考试前,对我校的大部分二级网站都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提交了一份相对全面的分析报告。因此,就顺利通过了我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考试。”
  从对高校招办负责人的采访中得知,由于每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性质不同,因而对于招生对象也有各自的理解。但在采访中,有高三老师和家长担心,会不会高校在自主选拔录取中重视“一技之长”,而把更多考生推向“特长班”?高校招办负责人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他们认为,对于自主选拔录取所要求的“学科特长”,由于涉及的范围很广,不同的高校也有着自己不同的标准,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调整和变化,所以不太具备统一培训的可能性。另外,自主选拔录取考查的重点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这种特长和潜质不是简单通过特长班就可以培训出来的,更多的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实践中逐步成长和培养出来的。因此,考生和家长不顾兴趣爱好所在,一味参加特长班,除了容易引发考生的抵触心理,还可能会关闭更多的大门;另一方面,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高校自身还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很难说各类“班”已经能够准确把握高校选才的脉络。所以,从有效性方面考虑,参加特长班是不可取的。
  除此,还有高三考生向记者反映,虽然高校都声称注重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但为什么班里被选拔进去的还是那些所谓“品学兼优”的传统好学生,这不是跟高校的选拔初衷背道而驰吗?
  对于这点,韦巍巍主任表示,“品学兼优”及“学科特长”,这两个学生群体并不孤立,重合度非常高。单纯特长突出的孩子比重相对较小,很多情况是特长突出的学生综合学业成绩也好,这也是很多考生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另外,他还补充道:“高校应该关注那些综合排名不够突出但是具备鲜明学科特长的学生,在参加自主选拔录取时,学生如果选择了学科特长要求与自身相匹配的高校,获得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听——如何选
  韦巍巍主任的一番话对于此刻正在备战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来说,犹如一剂良药,选择学科特长要求与自身要求匹配的高校,通往成功的道路也许会更加平坦。那么,考生是否符合了学校的条件,就可以随意报考?或者说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高校?高校招办负责人和中学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兼顾兴趣和未来发展
  相关高校招办负责人同时强调了学生在选择高校时,要充分以自己的志趣和兴趣为出发点,结合高校人才选拔的条件,选择适合自身未来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的院校。
  方曼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招生经验给出了两点建议。第一点,并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应该参加自主选拔录取。从2013年教育部对招生对象新的界定以及相关高校2014年的趋势中可以看出,自主选拔录取仅仅是针对小众的一种选拔模式,学生过度沉迷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反而会打乱正常的复习节奏。第二点,考生在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之后,在选择报考时,一定要看准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的招生政策,更要看准这所学校的专业中,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及这所学校的相关专业在全国的实力等等。总之,自主选拔录取时候选择的专业,有可能就决定了考生今后进入哪所大学读书,读什么专业,长远来看,可能决定了考生今后的人生走向。所以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谨慎。只有将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和学校实力、学科实力以及社会需求较好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考生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李振宇主任还从高校设置的笔试内容来告诉考生怎样选择适合的高校。他说,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组成的“卓越大学联盟”是统一进行笔试。由于这些高校都属于在理工科比较有特色的院校,因此笔试重点考核的是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计算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如果考生数理方面知识比较薄弱,参加由“卓越大学联盟”高校组织的笔试通过率就比较低,选择此类高校就不太明智。
  考生应从评估自己出发,中学应与高校需求对接
  范存智老师就明确地说明只有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的学生才能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脱颖而出,而靠题海训练出的高分学生可能并不适合这项选拔。四川成都树德中学特级教师郭子其对想要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给出的建议是,先要对自己做出两个评估。首先,评估自己适不适合参加自主选拔录取。其次,评估自己适合哪一档次、哪一类型的高校,从而选择自己更有把握的高校报考。
  对于自主选拔录取,几乎采访到的每一位高中老师都持有一个观点,即理性对待,不管是否成功,都不要影响之后的学习状态。
  明确了哪些学生适合参加自主选拔录取,中学又是根据怎样的标准与条件来推荐学生报考的呢?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树德中学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学校将比照每位学生进校以来两年多的学习轨迹,选出最适合高校需要的人才。
  赵广宇老师介绍说,他们不仅要保证学校推荐的学生能达到高校的需要,还要帮助学生找好自己的定位,不浪费宝贵的高三时间,不让学生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做无用功。首先,在推荐学生时要根据学习成绩筛选,毕竟自主选拔录取与最终的高考成绩也息息相关。其次,有部分中学会从学生的各科任老师处了解到学生长期培养出来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根据这一系列的情况建议学生有针对性地报考。
  闯——笔试、面试
  高校在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笔试加面试的形式,也有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只选其一。而笔试和面试又是考生最为关注的地方,加上《意见》中对笔试和面试的新规定,即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此外,相关高校2013年在笔试和面试上作了调整,那么对于2014年备考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来说,他们是怎样看待这种变化?高校招办负责人又有何话要说……
  笔试瘦身,减轻负担;面试为主,展现能力
  在采访中,大多数考生告诉记者,笔试科目的减少,一方面可以减轻自主选拔录取本身带来的负担,不必准备多科复习;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备战高考。因此,笔试科目“瘦身”减轻了考生的负担。考生家长对科目“瘦身”比较欣慰,他们认为,这样不会耽误孩子正常的复习节奏。
  2013年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清华大学理学院大一新生王同则站在公平的角度阐述了笔试科目的减少带给考生的有利影响。他认为这种调整,学校的考查内容肯定就会更加侧重专业方面,从而摒弃通过参加一些突击班就能快速提分的科目,这对有学科特长的考生来说才是公平的。
  至于“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很多考生认为这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可以为考生展现自身的魅力和能力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自主选拔录取过来人张骁的观点比较理性,他表示面试的重要性无可厚非,面试需要认真准备,但一定也不能忽视笔试,因为面试发挥的稳定性要低于笔试,而且笔试有明确判定对错的标准,而面试则比较开放。
  至于考生很关心的如何应对笔试和面试,不妨听听顺利通过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一新生蒋莉莉的建议。首先,笔试科目在准备上同高考备考不尽相同,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难度要大于高考,题目设置和竞赛有相似的地方,一些有竞赛经验的考生会有一定的优势。在准备笔试时一定要看一下自己目标学校历年自主选拔录取的考试题目。其次,面试过程中涉及的问题会非常广,在准备面试时,一定要广泛涉猎,做到“十项全能”,最好能够和老师模拟面试情景,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此外在面试时不要刻意表现自己,自然就好,因为面试者最想看到的就是正常状态下的你。除此,蒋莉莉同学还有两方面补充。第一,自主选拔录取和高考常规复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准备自主选拔录取一定会占用高考复习时间,在准备自主选拔录取的同时,高考常规复习一定要持续跟进,尽量减少对高考复习的影响。第二,尽可能让家长参与到自己的准备中来,因为高三的学习任务紧张,有的资料可以拜托家长帮忙整理,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还能体会和家长并肩作战的乐趣。   笔试重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重学科特长和发散思维
  当然,也有考生认为,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笔试科目瘦身,意味着想要通过面试越来越难,笔试也不再那么重要。
  对此,高校招办负责人根据自己学校2013年在笔试和面试上的变化,谈起了考生该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变化以及相关备考建议。
  蔡亮主任强调,通过笔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客观而又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相关素质。目前该校的选拔模式里,仍然有这一环节。但同时,该校笔试的内容、考查点等仍有别于传统的笔试,融入了更多的高校特色。同时,对于部分优秀学生,该校还设有面试环节,提供平台便于他们从不同方式不同层面展现自己。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李振宇则说,自主选拔录取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面试,可以笔试,也可以二者相互结合。笔试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基数过于庞大,完全依靠面试,高校很难完成这项工作。但可以预见的是,学校2014年的自主选拔录取,面试所占的比重应该会逐渐增大,笔试内容将逐渐减少,逐步引导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面试的考核标准应该是考查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团队精神、思维反应、创新潜质、实践能力等,也就是通过高考无法体现学生能力的那些因素。
  李振宇主任的这番话得到了韦巍巍主任的认可。他认为笔试和面试同样重要。首先,中国的考生人数众多,而考生对高水平大学更是趋之若鹜,以笔试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初次选拔有利于提高选拔效率、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其次,笔试和面试考查的侧重点不同,笔试便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面试则反映各校对人才的特色需求,因此面试的方式方法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我个人认为学生的‘创新潜质’通过面试来考查相对更容易一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面试阶段采用多对一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数、理、化学等知识体系的理解以及是否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快速的反应能力。”韦巍巍主任进一步强调。
  那么,考生该如何备战笔试和面试呢?很多高校招办负责人都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中给各位考生支招。
  首先,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的笔试内容范围,大致不会超出考生高中阶段所学各门课程,但是考试方式相对灵活。和高考试题相比,难度更大,更需要考生有比较扎实的学习功底和灵活的解题思路。在笔试答题时,考生应视野开阔,特别是解答一些多知识点的综合性问题时,不仅仅要看到题的某一方面,更要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答。
  其次,面试时不要紧张,从容应对。考生应事先对自己申报的材料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外,面试提的问题,多数都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和创新空间,这显然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考生回答得对与错并不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方式、逻辑能力、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学习研究潜力、社会组织能力以及专长特长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评判标准本来也是多元化的,专家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可塑性。
  再次,考生平时应多积累,包括课内外知识、社会生活、社会阅历等。另外要想在面试时脱颖而出,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这得益于平时要多思考,看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
  最后,高校招办负责人都建议考生参加自主选拔录取不能过于盲目,考生应该对自身具备的学科特长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和清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志向,看自己是否适合参加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而对于那些希望尝试的考生,应该在平时增加阅读量,多训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建议做大量笔试真题,以免陷入题海战术。另外,考生还应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力争在自主选拔录取和高考复习间找到平衡。
  思——新路还需新思维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十余年来,可谓风雨兼程。回顾走过的路,尽管还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打破了唯高考分数的选才观念和标准,探索了一条多元选拔录取的新路。截至目前,试点高校达到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10.7万人。社会在给予试点高校充分肯定的同时,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试点应瞄准“偏才”“怪才”
  近几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最大诟病就是“小高考”。高校选才不是从“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出发,而是从“圈才”“掐尖”开始,校与校之间为了争夺优质生源,不惜贬低对方,互挖“墙角”。这种校与校之间的恶性竞争,给考生、家长一个错误的信号,哪个给的条件好就去哪所学校,而忽视学校培养特色和学生个体的专业素养。这种“待价而沽”把神圣的选才行为异化为功利行为,严重地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不利于引导正确的高考文化。因此,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应把重点放在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身上,学生也应根据自身长处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高校和专业。
  把选才的自主权交给高校
  高校是选才的主体,选才的标准、选拔的专业、名额的多少、评价的过程应当由高校来完成。政府可以提出总体要求,也可以行使监督权,但应允许高校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长安排试点招生专业,允许高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拔适合本校培养要求的学生,包括“不拘一格”,即破格选拔一些经专家考核和公示过关的个别特殊人才。这个“格”,可以是批线上,也可以是批线下。硬划一条线,并不利于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但前提是在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选拔机制上。
  不适宜“大而全”
  自主选拔录取的是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特殊人才,因此高校不必要也不可能所有专业、所有学科都招。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上应当有“话语权”。比如某一学生对生命科学有比较高的造诣,又申报了在此方面颇有实力的某高校,某高校就应组织相关的生命科学院的专家来评估。如果经过科学的选拔机制,专家认定这个学生有培养潜质,学院又有培养条件,就应当招收这个学生至麾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特长和高校需求无缝对接,这才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高校招办人力物力投入太大,5%的招生规模占了50%的精力,投入和产出比严重失衡。
  “扬长避短”找准方向
  特殊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天赋,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但他们也有一个弱点,即在很多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数学家陈景润可以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做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第一,但他在其他方面则很难恭维。有的人逻辑思维强,能言善辩;有的人数字敏感,记忆力超群;有的人对宇宙充满好奇,总想在遥远的星际找到答案,而这些正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或禀赋。因此,对于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而言,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找准自己的长处。同时,详细分析目标高校和专业,寻找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好马行千里,耕地不如牛”,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回归理性防止“异化”
  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心中有一个“梦想”:万一高考分数没有上学校调档线,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或多或少可以享受照顾,“曲线”进入梦想的大学。有的高校规定,上学校调档线,学生可以任意选专业;没上学校调档线,专业由学校调配。这种建立在分数基础上的选拔机制,实际上已远离改革试点的初衷。“以分数选人”代替了“以特长选人”,长此以往,必将异化为“小高考”。因此,必须从选才机制上强化“特殊人才”,必须用“特殊方法”选拔,“特殊人才”必须录到“特定专业”来培养。从这个意义出发,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专业只有一个,进校后亦不能换专业,从根子上把握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方向。
其他文献
小蒋是今年第一个走进笔者的咨询室的学生,小姑娘小小的身躯跟在母亲身后非常容易被忽略。她预估的高考成绩不错,在笔者和她母亲交谈的过程中,她一直默默地翻着《招生章程》,看着院校介绍。笔者几乎要给这个姑娘贴上听父母话的“乖乖牌”标签。随着咨询的逐渐深入,笔者才发现自己“错”了。  当笔者與她母亲的交谈停止后,小蒋一下子提出了许多问题:  “老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與技术专业有什么不同?”  “那
期刊
纵使被误解,也心向朝阳的信管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个很长的名字,以至于我们信管人自己在填写一些涉及专业名称的表格时都会默默嫌弃它的长度,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简称它为“信息管理”或“信管”。这样的简称既方便省事,也强调了这个专业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区别。相比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等专业,信管重在一个“管”字,即以计算机为依托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信管的毕业生会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也有少数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步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头戏”,已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和期待的焦点。为了倾听各方声音,本刊将开设“高考改革大家谈”栏目,围绕相关话题,邀请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中学及社会各界人士畅谈他们的观点,为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建言献策。本期我们将围绕高考不同学科分值的征求意见方案,来看看大学教师、专家和中学教师对高考学科分值改变的看
期刊
八月,在其他城市不是骄阳似火、闷热难耐,就是夏雷阵阵、暴雨连连的季节,身在青藏高原阳光城——拉萨的记者不禁为自己到拉萨旅行的安排很是满意。身处于一种与以前经历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气候环境中,这里的房屋建筑,这里的生活节奏,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显得特别新鲜。在大小景点中流连,在大街小巷中穿行,某天当记者与一群身穿校服的学生擦身而过时,“这里即将面临高考学生的学习是怎样的”念头冒了出来。于
期刊
一张简单的照片承载不了整个绚烂青春,一段简短的文字也诉说不完我们高三全部的故事。那些璀璨的瞬间,定格在记忆里,是我们的青春里永远闪亮的碎片。青春,无悔,高三,无畏……(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奉送。)
期刊
前不久,部分省份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了2014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规定或改进意见,从中不难看出不少重大变化。这些政策上的变化,对于即将参加2014年艺术类高考招生的众多考生来讲,必须加以充分了解和重视。  本文将以四川省发布的2014年艺考新政策为基准,从六大方面展開详细解读,与此同时也将以咨讯链接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全国各地与之相对应、却又侧重不同的艺考政策。以为大家在备考路上助一
期刊
作者简介:  宋秋蓉,女,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史。著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史》等学术专著,在《现代大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作品。  好大学因为负载着对于人类、国家和学生异乎寻常的责任,所以拥有高屋建瓴、卓尔不群、视野宽广、气度恢弘的特质,并不断地输送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级人才。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
期刊
人物速览  1978年,21岁的张尧学考上了位于西安的一所重点院校——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随后他选择了归国任教,历任清华大学教师、副教授、教授,期间,他还挂职任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兼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副主任。从1999年被任命为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
期刊
英国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它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强大的科技力量都为世人称赞和仰望。它的崛起和强大,都离不开悠久而又与时俱进的教育。在英国各大学和学院所做的科研项目中,其中54%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些都离不开英国政府和各级教育机构制定的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只有严格遵循和执行这些标准,英国的学院和大学才可以具备招收学生的资格。  本期《留学视界》
期刊
又一次坐在图书馆里,这一次我没有翻出一本平时爱看的书细细翻阅,而是静静地在一个角落写着我的高三志愿填报的故事。第一年铩羽而归后把自己关房间里的沉闷,第二年拿到心仪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欣喜,夹杂着高三、高四学习的各种滋味,在这个星期六的早晨,从我的心里转移到格子纸上。  2010年:尝到没准备的“苦果”  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几天了,离志愿填报截止只剩下几天时间,我像没事儿一样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书,不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