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点击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型组织模式之一,主张以单元为核心,将单元内多篇文章进行整合,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引下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群文阅读突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对于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宽具有重要意义。以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为例,简要探析了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苏教版
  一、依据课文主题,挖掘群文教学素材
  现行苏教版教材每册相邻几篇课文几乎都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这为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组织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依据课文主题,努力挖掘群文阅读教学素材,围绕某一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开发教学资源。这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直接决定了群文阅读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下去。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第17课《黄果树瀑布》、第18课《莫高窟》都描写了我国优美的风景名胜;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21课《诺贝尔》、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都赞扬了某种可贵的品质;五年级下册第6课《梦圆飞天》、第7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第8课《神奇的克隆》都介绍了某个科学知识;第21课《七律·长征》、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23课《大江保卫战》,都记录了革命时期的感人事迹。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该对不同文章的内容进行系统把握,从宏观角度对学生进行群文教学,让学生受到某一方面的精神陶冶或者促进其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有序呈现文章,方便学生接受教育
  相比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全面性、系统性,不仅主题明确,还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但是由于群文阅读文章篇目较多,因此教学时要有序为学生呈现这些文章,便于小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依次呈现,也可以按照篇幅从长到短、语言由浅及深的顺序依次呈现。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容易接受,又让教师方便教学。
  三、循序渐进教学,升华阅读教学质量
  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群文阅读教学为例,主要遵循如下四个步骤: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主题拓展。
  (一)主题回顾
  学生按照教材顺序,依次回顾这四篇课文,并分为4人小组,讨论概括这4篇文章的内容,以对4篇文章形成整体认识。
  (二)阅读概览
  教师任意点名小组代表发言,了解学生对这4篇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小组代表概括文章内容时,其余学生可进行点评、补充,尽量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三)片段分享
  教师应该节选课文中发人深省的片段供学生交流,例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中的“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片段;又如《诺贝尔》课文中“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片段;再如《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中“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片段都饱含深刻的教育意义,值得特别摘抄出来供学生鉴赏。教师可以将这些片断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来,以便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
  (四)主题拓展
  这是群文阅读的精华环节,也正是群文阅读的最终意义所在。主题拓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通过群文赏析了解这几篇文章都讲述了什么发人深省的道理,表达了什么样的美好情感;第二是以群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课文主题。第一个层面比较好掌握,关键在于第二个层面主题的理解。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无一不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课文主题是对生活教育理念的一次回归。《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赞扬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美好品质,《诺贝尔》赞扬了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滴水穿石的启示》赞扬了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美好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学习,谈一谈对这几种美好品质的认识,想一想在生活、学习中要如何体现这些美好品质?每一种美好品質都值得学生学习,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这深刻凸显了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从当下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来看,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少教师对于群文阅读模式缺乏深刻认识,存在跟风心理,致使教学效果远不如预期。如何更好地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切实为语文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经验,仍然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继续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慧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7(11):67-68.
  [2]谷瑶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学生在本册的前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混合运算。教材以为希望小学献爱心为背景,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呈现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受之前学习的整数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阅读能力作为一项必须具备的语文技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是现阶段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还没有养成固定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像一张洁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关键词:课外活动;习作教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我园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在园内进行了开放户外区域游戏的大胆尝试。户外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组织形式,它的开展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以及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的过程相融合进行的。  关键词:户外环境;愉悦性;多元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怎样的环境,就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鲜活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正是学生传承与交流的最好资源。调研学校的孩子来自于全国各地,在教育进入关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实施依然是教育主阵地。“国家认同”“家国情怀”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美术学科中,我们希望依托教材“乡土美术”为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回应学校特有的生源的成长需求,让他们不忘乡土、不改初心。  关键词:乡土;美术;课程开发  一、追根溯源,开启
摘 要:传统“填鸭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不易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趣味性的阅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思考、交流、合作与探究中锻炼逻辑思维与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认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探究  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效率、高质量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课题《提高小学生书法兴趣》的研究,书法课题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在几年的研究实践中,发现书法的学习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出一辙,书法课堂也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以提高学生书法的兴趣和书写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
摘 要:在当下的社会和学校环境中,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认为,“他人”在师德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以名人为镜、以孩子为镜、以同事为镜、以自己为镜四个方面论述了他人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师德建设;学校环境;镜子  《旧唐书·魏征传》曾记载过,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
我班幼儿普遍年龄偏小,跟平行班孩子相比,艺术表现的能力比较弱,部分幼儿在入园前很少甚至不会用蜡笔;很少独立完成作品等;个体差异较大等。如何通过玩色游戏培养幼儿初步感受、表现、创造美,班级老师也进行了思考并尝试以兴趣为抓手,开展丰富新颖的玩色游戲。  一、小专题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一线教师可谓真正的“草根型”研究人员。在“玩色课题”开展之初,班级两位教师也是零经验,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师根据班情
摘 要:小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语文学习充满这渴望和憧憬,语文有识字课程,在识字的过程中,当今教师更加关注图文并茂的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阶梯式教学,一步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字到词,从词到短语,从短语到句子,让学生的表达更加顺畅,将学生引入语言学习的海洋中。  关键词:说话训练;一年级;识字;课文;教材  一年级的学生在记忆当中已经有了关于字词的概念,但不是十分明确,基本是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