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是一种承担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
  那么孤单,像世界的最后一幢屋。
  大路缓缓地延伸进黑夜,
  小小的村子留不住大路。
  小村子只是一条过道,
  夹在两片荒原间,畏怯地,
  神秘地,大道代替了房前的小路。
  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
  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死在中途。
  (杨武能 译)
  1901年9月18日,新婚不足半年的赖纳·玛利亚·里尔克(1875—1926)进入《定时祈祷文》第二部的写作。该诗集第一部早在两年前完成。似乎是压抑已久的激情被唤起,再次进入主题写作的里尔克当天完成三首,翌日又是三首。9月19日完成的三首就包括《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无论何时来读,该诗都给人扑面而来的沉重感和命运感。
  在最终由三部一百来首短诗构成的《定时祈祷文》中,这首诗能占据格外突出的位置,是它摒弃了整部诗集中的倾诉音调,一种直击人心的思辨色彩布满诗歌。纵观里尔克的毕生写作,沉思是他屹立诗坛的核心声调。诗歌的功能之一,也就是对诗人沉思的接受。能以此雄视诗坛,说明里尔克的沉思达到非同凡响的地步。像所有从自我出发的诗人一样,里尔克也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展开沉思,继而将沉思拓展到命运与人类的广度之上。
  创作这首诗时,里尔克与新婚妻子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住在韦斯特尔威德村庄,其时妻子已然怀孕。由诗人与雕刻家结合成的年轻夫妇都无固定职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里尔克一方面虽想努力改善生活,一方面又在暗地里促成家庭的瓦解。也许,半年的婚姻生活使他强烈感到,家庭并不适合自己。在一心渴望写作与崇尚自由的人眼里,婚姻不仅可怕,还会成为创作的束缚。矛盾心理反映在里尔克第二部“祈祷”的写作之中,也突出地反映在这首诗中。当韦斯特尔威德村庄成为他眼里和内心的“最后一幢屋”时,就喻示了里尔克不无感伤的告别心理,所以我们有理由说,这首诗表达了里尔克当时的内心状况,同时也表达了高于家庭的某种召唤时时响在里尔克的心灵深处。
  不论如何渴望自由,里尔克也清楚地看到,自由带来的并非就是圆满和幸福。世人极少指责里尔克不乏蓄意为之的抛妻弃女行为,是他在第一声指责出现之前就已经看到,自己朦胧设计的未来,不是离开家庭就能获得所谓的成功。成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偶然,失败倒是人生的必然。正是清楚地看到这点,里尔克这首诗才充满来自人生深处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源于励志似的奋斗和一往无前,而是人类的某种共性和人生的某种必然性在时时对挑战者握紧打击的拳头。
  所以,里尔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属于自己的诗,还是一首属于广阔时空的人类之诗。面对这首诗的起句,“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是否属实?很可能,它是里尔克亲眼所见的一幢屋,也未尝不可以说,它同时还是充满象征意味的一幢屋。正是象征的存在,他才可能在接下去的第二行将它比喻成“世界的最后一幢屋”。短短两行,在读者眼里立刻渲染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氛围。孤独人人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孤独本就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一首堪称伟大的诗歌必然如此,从自我的深处,唤起所有人的感同身受。这就是诗歌的张力,诗人看似在写个人,实则在写整体。对人生的了解深浅,决定了诗歌的质量高低。对人生了解得越深,在写作中对必然性的揭示也就越深。尤其对一首抒情诗来说,简单地抒发自我,未见得能感染到他人,一旦揭示出必然,就將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诗歌的力度,也就从诗人对必然性的揭示而来。
  以短短九行的篇幅,里尔克揭示的必然性令人吃惊。大路进入黑夜,村子留不住大路。这些所有人亲见、常见的场景,在里尔克笔下,呈现出难以言说的命运意味。人对未来越是充满期待,对眼前的拘囿就越是想要反抗。对渴望前途的人来说,反抗是种必然。哪怕明知前方是黑夜,也要义无反顾地投入。没有人能说,反抗与投入,得到的就是美好,但一代代人总渴望着离开某种局限,进入神秘莫测的远方和未来。有了这一事实前提,“大道代替了房前的小路”就成为一种人生必然,此时此刻的方寸之地也就成为一条必然的人生“过道”。这既是里尔克的感受,也是整个人类的感受。若没有蕴含普遍的人生感受,里尔克的诗句不会时至今日都引人共鸣。
  从生活的某个地方离开,迎接自己的将是什么?在不认识人生的人那里,总是情不自禁地会有很多以为——以为人生将从此变得圆满,以为生活将从此变得美好,以为自己将获得出发时梦寐以求的种种,所以,励志暗喻成功的故事总有广阔的市场。不是说人生不需要励志,而是励志从来不等于成功。在认识人生的人那里,会知道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付出,所谓远方和未来,是一场场始料不及的风雨艰途。用该诗的措辞来说,是“长久漂泊”。漂泊的确是人生的必然,所以尤利西斯漂泊、杜甫漂泊,更不能否定的是,走过风雨的人,未必见到彩虹,因为“许多人会死在中途”。这就是人生的必然残酷。鲁迅不也有人生是“惨淡”的一说?所以,里尔克抒情却不煽情,他知道什么才是人生前方的真实和必然。煽情的诗歌会有暂时的读者,揭示必然的诗歌却有永恒的读者。
  从里尔克的一生来看,漂泊是他身体力行的现实。明知等在前面的是漂泊,甚至很可能将“死在中途”,里尔克仍义无反顾地进行这一选择,就表明他对自己的使命具有强烈的担当。人生总有某种事业召唤人去献身。里尔克献身了诗歌,也就是将自己献给了承担。谁都能说,面对人生需要勇气,就在于人生不是谁都有勇气来承担,逃避人生的数不胜数。所以,不是简单活了一生的人就会认识人生,更不能说是度过了人生。人生的内核只有决然进入才能体会。里尔克选择了对人生的直面,也就是选择了承担。他宁愿放弃家庭,也要穿过“荒原”,承担起“畏怯”与“神秘”的未来。我们可以说,里尔克挺身而出,是代替那个时代的精神追求者做出了承担,是为一种“许多人会死在中途”的人类命运做出了承担。一旦进行这样的承担,漂泊就成为承担者的必然。
  因身体孱弱,里尔克在少年时受不了军事学校的训练,但他用毕生的漂泊和写作,承担起诗歌的命运,不能不令人感觉里尔克罕有人及的无畏和内在勇气。面对其人其诗,可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没有漂泊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同样,不理解人生必然性的人,也没能力进入里尔克的诗歌。
其他文献
一  诗人是怎样的一类人?在我眼里,诗人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诗人是特立独行的一群人,诗人是永远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们惯于在喧哗之中寻觅幽谧,在寂静之中追寻喧腾;他们惯于将日常话语处理为超常的言说,又让超常的话语向日常性转移。换言之,诗人就是从不“安分守纪”的人,就是有话不好好说的人,就是表情达意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人,就是对语言游戏乐此不疲的人。二  隐喻修辞无所不在,比如“这位少女正值人生的春天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氛围,与现在传说的理想描述并不一样,也是什么都有的。虽然写诗读诗在不少人那里受到了尊重,但是在更多人那里还是会受到讽刺甚至打击的,否则就不会有流产的诗歌朗诵会以及种种打压的事了。  在学校和中文系,写诗其实是不怎么受到鼓励的。不过写诗的人并不在乎这个。  考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我很快就和寫诗的同学走到了一起,主要人物就是伊沙和徐江。侯马虽然是后来才写诗的,但是也经常和我
期刊
响与不响,小僧依然敲着木鱼  大殿里的烟火,冲破屋顶上的云  燃五炷,三炷,甚至一炷  只是途中的命题,占卜  卷起行走人的膜拜  跪下去,膝盖与石板对接  众生一势,而分辨的是,从钟声里飞出的一只鸟雀  早已熟知这种姿势  我来与不来,香火依旧  放下与拾起  寺庙里的钟声,依旧  ——原载《诗刊》2019年第4期下半月刊  推荐语  小诗独特之处,就是利用视觉、听觉、想象的交错融合,营造出思辨
期刊
描述丢失之物  它从来就没有名字,  我也记不起我是怎样找到它的。  我把它像一颗丢失的纽扣  携带在衣兜里  除非它不是纽扣。  吸血鬼电影,  通宵营业的自助餐厅,  黑暗的酒吧间  和弹子房,  在雨水冲洗光滑的街上。  它就像梦中的影子,  钉在别针上的天使,  过着安静而寻常的生活,  然后我把它丢失了。  岁月路过自己的  那一排无名车站,  直到有人告诉我这就是它。  我真傻啊,  
期刊
在闪光。  被金子环绕并在暮色中  洗去尘灰的  一只手  在闪光。风从  你的身旁吹过,风在闪光  树上,落下来的  是一粒松果。  松果  在闪光。他牵着  你的手  整个夜晚  牵着星星的手。  星星,在闪光。而母亲  坐在一枚  戒指上,白发  在闪光。  ——原载《处州晚报》2020年7月15日  推荐语  诗歌从“闪光”切入,围绕“闪光”两字递进,最后又停在“闪光”两字上,像是六个齿轮
期刊
转眼就是公历2020年了,被称为中国新诗改革开放时代“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过去整整40年了。当年和阿来、雨田、杨然一起在徐州第9届“青春诗会”的日子即刻浮现,仿佛如昨,只是我们都老了。与“青春诗会”相关的人,有人老了,还有人走了,此时想到更多的是“青春诗会”的发起者、组织实施者,前《诗刊》一编室主任王燕生先生,所以便以“青春诗会”的名义,把一些值得珍藏的记忆记录下来,因为王燕生之于我,是前辈,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新诗空前繁荣的年代,全国各地诗歌流派蜂拥,民间诗刊诗报层出不穷。八十年代中后期,我还在故乡邛崃。深秋的一天下午,我从西郊造纸路去县文化馆里的图书馆借书,一位名叫罗华平的馆员便向我推荐新到的几种文学期刊。在《北京文学》杂志上,我看到一组洪渊先生的诗。作为当期重点推介的作者,组诗专门配发了一幅洪渊先生的速写肖像,面颊瘦削,目光如炬,一看便知是一位人格高标、铮铮铁骨的诗人。结尾处的“
期刊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在他的诗歌《风很静》中写道:“在这宽广的寂静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甚至我难以取消的生命/在我承认的事物里也无处容身。”《扫雪记》也拥有这样的魔力,使我恍然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寂静之中,忘记了一切。微漾兄在诗集中赋予121首诗歌的内在张力和向度,让我身处其中,在诗人大气磅礴的情思浪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追寻、思索和升华。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初读《扫雪记》是在一个晚
期刊
路东堪称当代诗坛的“隐者”和“异类”。最近,他积四十余年创作之精华的首部个人诗集《睡眠花》(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公開出版了,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多年来,他拒斥诗潮更迭的裹挟,苦心孤诣地独自寻索着写作的奥秘,“潜心于思与想的练习,对语言之于生命和事物秩序的微妙关系尤为关注,倾向于各种交互性文本的创造性书写”,终于达至某种诗的化境。  大概少有人知道,路东其实是“新时期”之后中国当代诗歌中的
期刊
《裂开的星球》是作者基于眼下全球性的流行病毒,关于人类与星球、人类与星球上的整个物种系统、以及人类与自身,总体关系和终极命运的追问与思考,并以一位现代诗人的全球性视野和万物平等价值观,给出自己的答案。  它是一首焦虑的当下之诗,又是一首冷峻的拷问之诗,一首站在诸如彝族的《查姆》等古老创世史诗和中外文化典籍中,带有神喻意味的劝诫之诗。  “我在二十年前就看见过一只鸟,在城市耸立的黑色烟囱上坠地而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