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最好的拐杖。相对而言,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与传统教材有较大的差异,若仍按照传统思维、传统策略进行教学,必然会“水土不服”。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活用教学策略,让课堂教学充满灵动。
一、创设课堂情境,注入灵动“趣味剂”
主动性是统编本教材的首要特征,与传统教材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其编排体系中增加了情境性,即便是汉语拼音也不例外。拼音教学不再是單独的认读,还可以将其渗透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趣味学习拼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形象化地认识拼音。
针对《d t n l》这一课,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具体情境图,引导学生先吟诵儿歌,即 “艺术节,真热闹……”,接着引导学生查找声母“d t n l”,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当学生找到相应声母,可以引导他们编对应儿歌,以便让他们从中记住声母的读音与书写。比如声母“d”,其儿歌为“敲起小鼓ddd,马蹄声响ddd……”,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还对拼音读音、书写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与理解,有效推促了课堂的精彩生成。
二、巧用课堂故事,注入灵动“凝聚力”
故事是一年级学生的最爱,因为他们在入学前经常听故事。虽然拼音教学有点枯燥,但是在教学中引入故事,照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增强课堂灵动。对于统编本教材来说,拼音编排也有所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声母“y w”,它是与韵母“i u ü”
编排在一起的。如何引导学生辨析声母“w”和韵母“i u ü”,乃至引入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兴趣必然不高,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故事情境,以便让课堂洋溢精彩。
比如在教完韵母“i u ü”,教师可以借助卡片进行形象比喻,即“y”是“i”的妈妈,“w”是“u”的爸爸。接着再结合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当学生熟悉了这几个读音后,就可以通过故事进行强化,即“有一天,‘i u ü’三个小朋友要到公园去玩,可是他们太小了,不敢出去。这时‘y’妈妈过来牵着‘i’的手……”。借助这个故事,学生不但认清了声母“y w”与韵母“i u ü”,还对音节“yi、wu、yu”巧妙辨别并进行整体认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其课堂充满灵动,洋溢活力。
三、借助课堂游戏,注入灵动“活力素”
相对而言,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加之在学前阶段大多采用游戏教学。对于拼音教学,也可以适度渗透游戏,这样既可以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又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音节的教学,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课前让学生做好拼音卡片,之后在课堂上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一人出示声母卡片,另一人出示可以与之合并的韵母卡片,然后进行整体认读。若其中一个出示声母“b”卡片,另一个可以随机出示韵母卡片,即 “ɑ、o、i……”,然后进行拼读;接着可以在小组之间,乃至全班甚至是师生之间进行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拼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还能考察学生的音节拼读水平,帮助他们巩固对声母、韵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拼音教学来说,只要我们能够在与教材编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用心去感知学生,继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夯实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基础,为学生将来进一步的阅读扫清障碍,而且也能给拼音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从而为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创设课堂情境,注入灵动“趣味剂”
主动性是统编本教材的首要特征,与传统教材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其编排体系中增加了情境性,即便是汉语拼音也不例外。拼音教学不再是單独的认读,还可以将其渗透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趣味学习拼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形象化地认识拼音。
针对《d t n l》这一课,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具体情境图,引导学生先吟诵儿歌,即 “艺术节,真热闹……”,接着引导学生查找声母“d t n l”,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当学生找到相应声母,可以引导他们编对应儿歌,以便让他们从中记住声母的读音与书写。比如声母“d”,其儿歌为“敲起小鼓ddd,马蹄声响ddd……”,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还对拼音读音、书写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与理解,有效推促了课堂的精彩生成。
二、巧用课堂故事,注入灵动“凝聚力”
故事是一年级学生的最爱,因为他们在入学前经常听故事。虽然拼音教学有点枯燥,但是在教学中引入故事,照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增强课堂灵动。对于统编本教材来说,拼音编排也有所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声母“y w”,它是与韵母“i u ü”
编排在一起的。如何引导学生辨析声母“w”和韵母“i u ü”,乃至引入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兴趣必然不高,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故事情境,以便让课堂洋溢精彩。
比如在教完韵母“i u ü”,教师可以借助卡片进行形象比喻,即“y”是“i”的妈妈,“w”是“u”的爸爸。接着再结合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当学生熟悉了这几个读音后,就可以通过故事进行强化,即“有一天,‘i u ü’三个小朋友要到公园去玩,可是他们太小了,不敢出去。这时‘y’妈妈过来牵着‘i’的手……”。借助这个故事,学生不但认清了声母“y w”与韵母“i u ü”,还对音节“yi、wu、yu”巧妙辨别并进行整体认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其课堂充满灵动,洋溢活力。
三、借助课堂游戏,注入灵动“活力素”
相对而言,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加之在学前阶段大多采用游戏教学。对于拼音教学,也可以适度渗透游戏,这样既可以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又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音节的教学,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课前让学生做好拼音卡片,之后在课堂上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一人出示声母卡片,另一人出示可以与之合并的韵母卡片,然后进行整体认读。若其中一个出示声母“b”卡片,另一个可以随机出示韵母卡片,即 “ɑ、o、i……”,然后进行拼读;接着可以在小组之间,乃至全班甚至是师生之间进行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拼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还能考察学生的音节拼读水平,帮助他们巩固对声母、韵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拼音教学来说,只要我们能够在与教材编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用心去感知学生,继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夯实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基础,为学生将来进一步的阅读扫清障碍,而且也能给拼音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从而为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