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T·S·艾略特后期诗歌的时间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二十个世纪天国的循环往复/使我们疏远了上帝,接近了尘土。”1934年艾略特在合唱诗《岩石》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二十个世纪”,人类迄今的纪元史,就是一部疏远上帝,接近尘土的历史。这一历史是这一人类时间的意义吗? 艾略特的回答是肯定的。
  “疏远上帝”,意味着神圣信仰的解体,意味着人心衰败,意味着生存的全面非精神化和意义世界的荒芜。依西方传统,“心灵”是人获得实存的基础,一个无心的人是不具有本真意义上的人性实存的,无心之人只是一个幻影,一个亡灵,一具行尸走肉。艾略特名之为“空心人”。这些生存在“死亡”中的空空洞洞的现代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精神性的生存)。“生存”的空洞与虚假使其“一生”(时间)成为假象,“虽生犹死”,生存时间并未真正绽开。
  要让生存时间真正绽开,必须恢复人心之生机,而人心的生气之源必得在信仰中由神赐予,这便是艾略特对现代人获救的可能性的根本理解。于是,如何亲近上帝、远离尘土、重获一种人类时间成为一个逼迫艾略特的问题。这个问题将时间问题与信仰、上帝、拯救等问题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拯救时间,这样信仰就在我们面前的黑暗时代中保存下来,重新建设文明,给它新的生命力,将世界从自杀中拯救出来。”艾略特在《关于兰姆斯的思想》一文中如此表述的意念一直贯穿于他的后期诗作。“拯救时间”成为其后期诗作的基本声音。
  在发表于1930年的诗作《灰星期三》中,艾略特两度明确呼吁“拯救时间”,且与“拯救梦境”并提。这里的“梦境”是“更高的梦里未曾读到的景象”,原诗暗示我们那是但丁《神曲》中由贝雅特里齐引领而上的“梦境”,即“天堂之境”。艾略特说:“它属于我称之为高梦的世界,而现代世界只能做低梦。”
  “拯救时间,拯救梦境”,“时间”和“梦境”是什么关系?《灰星期三》并未作进一步的解说,但它却暗示我们有两种时间和两种梦境。在诗作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诗人提到了两种“漫步者”:“黑暗中漫步的人”与“在紫罗兰和紫罗兰丛中漫步”的人。
  “……那些在黑暗中漫步的人
  漫步在白昼的时间和黑夜的时间里
  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不在这里
  对于那些避开那张脸的人没有恩惠的地点
  对那些在喧哗中漫步但拒而不听那声音的人
  没有时间寻欢”
  诗人将“白昼的时间和黑夜的时间”与“正确的时间”区分开来。那些在黑暗中漫步的人漫步在“白昼的时间和黑夜的时间”之中,而未进入正确的时间与地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远离了“道”(上帝),即由“那张脸”和“那声音”所暗示的神圣者。与之相反,那“在紫罗兰和紫罗兰丛中漫步”的人却进入了“正确的时间”,来到了“正确的地点”,成了“更高梦境”中的漫游者。紫罗兰是教堂做礼拜时代表忏悔与祈祷的颜色,因此,那“在紫罗兰和紫罗兰丛中漫步”的人显然是指忏悔与祈祷之人。这些人在神圣者的引领下走出不正确的时间进入正确的时间。
  十分显然,诗人是就人与道(上帝)的关系来区分两种时间与两种梦境的,这一思路在《四首四重奏》中得到了深入的表达。
  在《四首四重奏》中,诗人将本真时间设想为一种“圆形结构”,并以此来展开他的沉思与歌唱。细而察之,这种“圆形结构”的时间观可以在艾略特早期诗作与《灰星期三》中见出,它大概导源于艾略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信仰。在《荒原》中我们可以读到“注视着光明的中心,一片寂静”这样的诗句。在《灰星期三》中这种圆形结构的时间观已基本明朗:“光照耀在黑暗中/这个不平静的世界依然旋转着抵抗那道/围绕这个寂静的道的中心。”将世界设想成以“道”为轴心的旋转之“轮”是艾略特圆形时间结构的基本喻象。此喻象不仅是《四首四重奏》运思与咏歌的激发之地,也是一系列相关隐喻的原型。比如围绕篝火旋转的乡村婚礼舞蹈、四季的交替、大海潮涨潮落、生死成毁的循环等等。
  作为“圆形”的时间结构在《四首四重奏》中是借助不同的时间经验与喻象来揭示的,这给我们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仍可以在光怪陆离的诗句背后看到这一起支配作用的圆形结构。这一“圆形时间结构”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圆周和圆心。依艾略特之见,变动不居的时间感与时间意识,比如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分乃是由圆周运动造成的。圆周运动造成万物流变不已的时间现象:
  “一座座房屋不断竖起来又倒下去,
  化为瓦砾一片,被扩展,
  被运走,被毁碎,被复原,
  原址成了空地,工厂或僻径。
  从旧石块到新楼房,从旧木材到新火焰,
  从陈火到灰烬,从灰烬到泥土,
  如今都成了人畜的肉体、骨骼、皮毛、粪便,
  也成为玉米杆和叶片。”
  一切皆流,无物常在。“变异”是时间最了然的现象,也是最容易被人们认可的时间样式。问题在于:如何感受并领悟这种“变异”?是将这种变异感受并领悟为变异有续、变异有轨、变异有律、变异有源、变异有义的圆周运动呢,还是将其感受并领悟为纯粹偶然与莫名的运动而不做进一步的沉思?这一区分将使我们进入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和时间经验:A、超常时间观和超常时间经验;B、俗常时间观和俗常时间经验。
  艾略特的《四首四重奏》为我们准备了一条通向A的道路,尽管这一条道路掩蔽在诗意的密林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暗示性的路标:
  a超常时间的交叉持续性
  俗常的时间经验将时间之流变体察为互不相干的、被分割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并将真实的时间确定为瞬间现在。由于过去某时只是过去某时的现在,将来某时也只是将来某时的现在,因此并无实在之过去与未来,有的只是不断变幻的现在。就此而言,过去、现在、将来的区分也只是对不同“现在”的区分。彼此孤立的“现在”碎片构成了时间之流的全部真实。然而,艾略特这样写道:“如果一切时间永远是现在/一切时间都无法赎回。”
  如果一切时间永远是现在,“过去”和“未来”都只是幻影。如果过去(过去的现在)、现在(现在的现在)、未来(未来的现在)只是互不相干的时间碎片的变换,传统(历史)与理想(未来)对现在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如果一切都处于流变之中,如果一切都变化无定,还有什么恒常不移的价值意义可言?从俗常时间意识到虚无主义只有一步之遥,而享受每个现时,不要回忆与希望,也便是俗常时间意识导致的最一般的生存样式。
  “拯救时间”,旨在拯救被俗常时间经验遮蔽的另一种时间经验,拯救被俗常时间意识遮蔽的另一种时间意识,拯救被俗常生存样式遮蔽的另一种生存样式。艾略特在诗中唱到:“现在的时间与过去的时间/两者也许存在于未来之中,/而未来时间却包含在过去里。”在艾略特看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三维是有差异的,过去与未来并非另一现在。此外时间三维是相互包容,具有一定的交叉连续性的,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干的。
  在《四首四重奏》第三部分的第三节,诗人写了这样一种时间经验:“前进,认为自己在远航的诸君!/你们已不是离开海港时的你们,/也不是快要登岸的人。”在远航之中途,此时的你们既非过去之你们亦非未来之你们。此时此刻,现在、过去、未来的界线似乎是清楚的。但是:
  在那轰鸣的海轮甲板上
  望着航迹在身后逐渐分开,
  你们不会认为‘过去已经结束’
  或者‘未来就在眼前
  此时时间已经隐退,
  此处在此岸与彼岸之间,
  要用同等的心智去考虑过去和未来。”
  同样在航行的中途,换一种眼光,那种区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就已经隐退,另一种时间感却出现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此刻,过去还在延续,未来正在到来;此刻,过去、现在、未来处于同一时间之流中,它们的截然区分已无可能,它们同在。
  在《四首四重奏》,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对其他“之间”性时间经验的抒写。这些抒写成了诗人见证时间交叉持续性的基本方式。
  超常时间的循环注定性
  俗常的时间经验只看到变异之流滚滚向前,而看不到它的循环往复;只看到变异之无常不定,而看不到变异之常轨与定数,因此,消逝、无常与虚无在日常经验中是一回事。然而,在艾略特看来,消逝中有回复,无常之中有恒常,无定之中有定数。
  “我们所称的开端往往就是终点/而到了终点就是到了开端。”时间的循环往复如此,我们所称的“开端”与“终点”的区分在此已毫无意义。在《四首四重奏》的最后一部分,诗人还有意将“二战空袭”的场景氛围与《神曲》中的地狱状况对应起来,使我们因历史之可怕的重复而震惊。
  在诗的另一处,诗人这样写道:
  定时的四季更换,星斗转移,
  定时的挤奶与收获,
  定时的男女交合,牲畜交媾。
  脚抬起来又落下,
  吃,喝,拉屎和死亡。
  诗人的吟唱使我们想到《旧约·传道书》的断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超常时间的神秘神圣性
  时间的交叉持续性和循环注定性都启示着一种神秘的时间意志--时间逻各斯或时间的终极推动者--神。“在这里行动似乎成为别样的运动/仅仅是被推动的运动/在它自身没有动源,而是被超人的神秘的力量所驱动。”由“超人的神秘力量”所驱动的宇宙时间首先是神秘的,它在我们日常的时间经验之外:
  在旋转的世界的静点。既无众生也无非众生;
  既无来也无去;在静点上,那里是舞蹈,
  不停止也不移动。别称它是固定,
  过去和将来在这里相聚。既非从哪里来,也非
  朝哪里去的运动,
  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除了这一点,这个静点,
  只有这种舞蹈,别无其它的舞蹈。
  我不能说,我们到过那里,说不上是什么地方。
  也说不上时间多长,
  因为那将把它放在时间里计算。
  其次,这种宇宙时间是神圣的,因为诗人告诉我们那“超人的神秘力量”是“爱”。“爱本身不是运动,/仅仅是运动的起因和目的。”
  在诗的另一处谈及人的受难与拯救时,诗人说那设计者是“爱”。考虑到艾略特与但丁的特殊关系,我们有理由将《四首四重奏》对宇宙时间的歌吟与《神曲》的结语联系起来:“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在艾略特有关时间的圆形结构中,圆心即爱(神、逻各斯)。
  以“爱”为圆心和根本动力的圆周运动显然是神圣的,这一宇宙时间的神性还可以在有关耶稣诞生这一事件中见出。
  在耶稣诞生之前,时间莫名地流失,没有终点,没有目标。“没完没了呀这无声的悲哀,/没完没了呀这枯花的枯败,/……唯独天使报喜时/几乎不可能祈祷的祈祷有个盼望。”“天使报喜”指天使加伯利奉上帝之命,向圣母玛利亚报喜说,她将怀孕,生子取名耶稣。由于耶稣的诞生,没完没了的时间有了尽头,有了目标,世界进入了神圣拯救的纪元,时间由此而获得意义。
  
  二
  
  有意义的时间和无意义的时间之区分涉及到诗人对生死复活的理解。
  在《四首四重奏》的第二部,诗人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时间向度:“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前一句为该部分之起始句,后一句为该部分的结尾句。从表面上看它们共同构成了该部分的时间循环,但细而察之这种结构上的安排是颇有暗示意味的。“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暗示一种远离神的非神圣化的世俗时间。无意义的生死循环成为无神圣目标的世俗时间样式:开始即结束,生即死。该部分的前半部展示了这种时间样式中的现象。但随着诗人沉思的深入,逐渐进入一种“谦卑”的智慧,接受“受伤的外科大夫”(耶稣)的治疗,从“对今世的厌弃”中恢复“精神健康”,“进一步与(上帝)合一,更深地交流感情”,时间之轮开始走上正道,“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意义的获得暗示了死而复活的新的时间向度,这是一种有神性的时间向度,这一向度表明了“拯救”的意义。
  自从人的时间领受了神的关切,一切的一切都沐浴在基督之“爱”中,无论人世的苦难多么深重,“那光亮/依然在旋转的世界的静点上。”在诗中,“旋转的世界的静点”、驱动者“超人的神秘力量”、设计者“爱”所指为一。
  由艾略特所暗示的这个圆形时间结构总是隐匿不明的,非诉诸于沉思与领悟不能见真。一般来说,俗常的时间观只见圆周运动无穷变异之表象而不见圆心支配圆周运动之定轨,更不见作为静点与动源的圆心本身;与之相反,形而上学的时间观则只见圆心之独立存在,不见圆周与圆心的时间性关联,它将最高的真实者设想为时间之外的存在者,而认为变异是纯然的假象,艾略特认为这两种时间观都是对本真时间的盲视,因为它们没有洞见到圆心与圆周的结构性关系。
  对本真时间的洞见是人自觉进入本真时间的前提,而置身于本真的时间之中是获得生存正当性(神性)的保证。在谈到现代世界的根本危机时,艾略特暗示它脱离了本真时间的轨道,甚至不在时间之中。现代世界的车轴陷进地里,“不在运动中/而是避开了运动”不在时间运动中的现代世界就如晦暗不明的地铁状况:“这里是一块糟糕的地方/既在是时间之前又在时间之后/四处一片昏暗”这“既在时间之前又在时间之后”的现代世界已非世界,因为本真之世界乃一不停运转的车轮,它“在过去时间与未来时间的碎石铺成的路上运动”。“拯救时间”即“拯救现代世界”,让现代世界之轮重新以“道”为轴心转动起来。
  时间之维与生存之维的同构关系使我们看到艾略特拯救时间的良苦用心。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误将《四首四重奏》看作一首有关时间之意见的玄诗,对艾略特而言,恢复对本真时间的洞见就是恢复对本真生存之洞见。“洞见”何来?人本身可有这双眼睛?艾略特的回答是否定的。在艾略特的神学框架中,洞见只可能来自于一种神性灌注的“眼睛”。在《空心人》中,艾略特暗示这双眼睛就是《神曲》中贝雅特丽齐的眼睛。
  值得注意的是,但丁的《神曲》始终是艾略特诗歌的基本支架与灵感来源。地狱、净界、天堂三界是其诗歌的基本空间。“荒原”景象与“地狱”景观对应,“空心人”是“地狱”中鬼魂的再现,现代世界完全是但丁笔下“地狱”的重演。在这个现代地狱中生活的空心人,“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盯在自己的足前”,他们不会仰天而望,心向神圣者,他们是空心人。
  眼睛不在这里
  这里没有眼睛
  ……,除非
  眼睛重新出现
  象(像)死亡的暮色王国中的
  永恒的星星
  多瓣的玫瑰
  空洞洞的人
  才有的希望
  诗中的“眼睛”指贝雅特丽齐的眼睛,那神圣的眼睛,引领但丁上天堂的眼睛,也是给空心人带来希望的眼睛。“除非眼睛重新出现”,除非一种神圣的牵引再度降临荒原,除非丧失神性的空心人再度获得心灵,心灵之眼睛的仰望才可以到达天堂之顶,一睹那“动太阳而移群星”的终极动源“上帝”(爱),进而领悟本真的时间,信仰神圣,进入精神性生存。
  在《四首四重奏》中,诗人进一步强调只有通过“祈祷”才能来到“永恒时刻交叉处”。
  “倘若你到这里来,
  不论走哪条路,从哪里启程,
  不论在什么季节或者什么时辰,
  往往都一样:你得摆脱理性和观念。
  你来这里,不是为了验证,
  不是为了指示自己,不是为了传奇闻,
  也不是为了送信息,
  你来这里是为了跪在
  祈祷已经见效的地方。
  从《灰星期三》到《四首四重奏》,诗人对各种时间经验的吟唱都在启示人们领受这种神性目光,让人们摆脱对变幻万端的时间现象的执迷,洞见到那不变的时间循环与永恒的时间节律,更要领悟到支配时间运行的时间中心——绝对之静点(爱)。
  在《四首四重奏》的第五章,“我”如《神曲》中的“但丁”那样穿越地狱般的场景(二战空袭后的伦敦),在经过沉思与忏悔之后,“我”最后领悟到“爱”。
  对本真的时间的洞见与信仰之领悟,在艾略特那里几乎是一回事。事实上,对本真时间的歌吟就是一条能通向信仰的道路。而通向信仰的道路就是拯救之路。
  三
  从拯救时间到拯救信仰,标划出艾略特后期诗作最为内在的旨趣。此一旨趣的反现代性是了然昭著的。
  波德莱尔曾经对现代性时间意识作了这样的描述:“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这种过渡的、短暂的、其变化如此频繁的成分,你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如果取消它,你们势必要跌进一种抽象的、不可确定的虚无之中。”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时间意识是相对于形而上学的时间意识来讲的,这种时间意识是对形而上学所否定的时间现象的肯定。形而上学只承认恒常不变者的真实性与价值,从而对任何过渡、短暂、偶然之时间现象持否定态度,进而也就否定了任何当下瞬间存在者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意义上,形而上学总是反特定的现在现象的,它认为只有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持存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波德莱尔在19世纪艺术中发现一种反形而上学的现代性态度,这种态度只对当下瞬间存在的东西感兴趣,并认为只有这种不断处于过渡、短暂、偶然之时间之流变中的东西才是真实的,那种普遍恒定的东西只是一种永无实存的“抽象”。
  由波德莱尔最早加以表述的“现代性态度”其后在海德格尔、德里达和福柯等人那里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哲学表达。海德格尔从根本上批判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非时间性假想,将时间之维引入“存在”,他反对在时间之外理解存在,从而将一切存在思为暂存者。德里达通过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将一切还原为无中心的、零散的、偶然的,彼此毫无关联的碎片。福柯在谈到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态度时指出,现代性乃是“一种与当代现实发生关联的模式”,是对时间连续性幻想的一种拒绝,是进入时间之碎片与断裂的勇气。
  总之,现代性时间意识是对时间之变异性、断裂性的事实性认定和价值肯定,这种时间意识导致了追逐新异,享受当下瞬间,否定恒常价值的生活态度,即所谓价值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态度。
  十分显然,艾略特对这样一种时间意识及相关生存态度是否定的。不过,艾略特并没有因此简单地回到形而上学那种否定时间性,将永恒之物非时间化的老路,而是力图在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变与不变的交叉点上来重新思考时间问题,从而提出只有进入时间才能征服时间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艾略特是从精神信仰这一维度来思及时间的时间性的,就人的自然时间来讲,的确一切都消逝在变异无定的感觉之流中。对一个失去了精神信仰纯然跟着感觉走的现代人来说,不存在什么恒定的东西,一切都只是“过渡、短暂、偶然”的斑点,多彩的生活只是摇晃在他视网膜上的万花筒,变化万端而又一无所存。但是对一个有精神信仰的人来说,那种零碎不堪,变异无常的自然生活本身并无意义和价值,只有当它们与某些精神原则相关时它们才显示出某种意义与价值。相对而言,感性生活可以是变动不居的,精神原则则往往恒常不移。对精神原则的持守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性的信仰行为。离开了人的精神性信仰就无什么神圣可言。同样,离开了精神信仰,时间的“永恒性”就是可疑的(自然的时间确无什么永恒性可言)。正因为如此,人只有通过自身的精神性信仰与坚持,他才得以让时间持存并永恒。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艾略特何以将本真时间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对于一个毫无信仰的人,艾略特的时间之歌纯然是诗人的呓语。
  “拯救时间,拯救梦境”,艾略特的诗意歌唱也许当这样改写:“拯救精神性的时间,拯救精神性的梦境。”问题是:在自然感性中生存的现代人还能通过信仰之路而返回精神性生存吗?
  
  朱黎航,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中心讲师。
其他文献
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
排序题是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常见的语言知识运用类题型,虽然常考,但这道题得分率一直不高。究其根源,与此题题型的时常变化不无关系。纵观近几年高考排序题,题型主要是两种:一、排列式,给出若干句子,要求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这种题或是出现在第一卷的第一大题,给出排列好的四种答案供考生选择;或是出现在第二卷的第六大题,由考生自己填写序号,这种题难度较大,往往排错一个就会导致失全分。二、嵌入式,给定一段话,按
无可否认,在中国现代以来的叙事语境中,“城市”和“乡村”双峰并峙的背后是一种尖锐的价值立场对立,“乡村”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城市”,哪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之为改革的狂热意识形态席卷城乡大地的时候,它们短暂的和睦也不过是各行其是而已。然而文学的视界里,对立保持了一种永久的敌意却从未演化成战争,因为这里隐含着一种先天的不对等:乡村是不容置疑的道德优胜者,它保持了理所当然的仇恨和敌意,而城市则只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
作文实践性强,多写方能语感敏锐,多写方能文从字顺。作文,归根结底,仍要求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且思且写,且写且思。但学生学习时间紧张,如何能让学生在多读的同时多写?我在实践中,发现片断训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片断训练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短小灵活,不拘一格。花较短时间,就某一方面来写,长短不拘,信手拈来,海阔天空。它让学生消除了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语文的非直线累进性,决定语文需花
鲁迅一生虽然从来不相信什么《创作法程》、《小说作法》之类教人死背条条、脱离生活、不切实际的“秘诀”,但始终主张青年学生要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并特别指出要从名家名作的初稿与定稿对照中,悟出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寫的道理,认为这是教人作文“极有益处”的好方法。鲁迅作品在新课标中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求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领会鲁迅写作技巧中提高写作能力。从选入新课文的
新的语文教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安排在每一个阅读教学单元之后,与阅读教学相互照应,共同构成了现行语文教材的新体系。  这种新体系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更是语文学科科学发展的结果。但纵观近几年广大一线教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情况,形势却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与要求,简单理解“综合性”,在学习中盲目地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让综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可见教师的重要性;“一个优秀教师不能替代所有的教师”,足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它也是必须的。    一 自我发展的愿望是教师专业自主成长的前提    要想教师专业成长就需要教师有自主发展的愿望,否则就是有名师亲自培养也无济于事。  家鸡是由野鸡演变而来的,但家鸡却飞不起来,是因为它太满足于人类提供给它的“优越生活”了,缺乏像雄鹰一样展翅
中美教材对比之下的优劣,可以说各家有各家的说辞,不过对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折磨的学生来说,不管是美国教材也好,美国教育制度也好,都是隔山望风景,江山无限美,俗话说“老婆永远是别人的好”,很多同学对待中美教材估计也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中国教材在美国教材前真的如此不堪一击么?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下面我们就谈谈中国教材的必然性。    一、历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决定了中国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    个
最近,听了不少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面对同一文本,由于施教者解读角度不同,所以教学设计和风格呈现出相异的模式。不过,笔者觉得有的课听来让人如舟行碧波,轻松自如;有的听来则如负重登山,艰难苦涩。如何会产生如此洞天之别呢?经过比较发现,切入点的选择正是重要原因之一。  教学时,合宜的切人模式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那么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该怎样寻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