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的针灸取穴规律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常见的病症中,头痛的发生率仅次于感冒,常见的头痛有神经血管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源性头痛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类别。颈源性头痛是因为患者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者睡眠时不正确的用枕等导致的颈源性头痛。本文将对颈源性头痛针灸治疗的治疗方法为研究点,对针灸取穴的规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针灸治疗规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565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336-01
  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有很多,西医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或者神经毁损治疗等,这些方法在治疗中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存在一些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影响。针灸治疗最大特点就是安全高,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具有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等效果,是临床中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1]。
  1颈源性头痛临床症状
  颈源性头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几点。①头痛多偏于一侧或者两侧交替疼痛,很少出现全头痛的现象。②疼痛源于颈部,从颈部扩展到周围,多数发生在经颞部,极少数发生在前额。此外头痛时,如果出现咳嗽或疲劳过度的情况都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感。③疼痛时间不确定,发病率不稳定,可持续性,也可间接性。④疼痛时的性质和疼痛的力度也和不相同。有时会出现微痛,持续几分钟便结束,有时是剧烈疼痛,疼痛时间持续数小时,患者出现胀痛、触电性的疼痛。疼痛过度会引发恶心、呕吐的现象[2]。
  2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探析
  针对针灸取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的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将针灸治疗广泛推广,以下将对针灸取穴治疗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
  2.1苍龟探穴针刺法。苍龟探穴针刺法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前确定天柱穴,先直刺,在依次向同側的凤池、风府及下方的颈夹脊方向透刺,每日针灸由此,6次为一个疗效,每个疗效过后休息一天,继续进行第2个疗程,苍龟探穴针法比常规式的针灸方法见效快,下针快,减少患者的痛苦。
  2.2严氏短针针刺治疗法。采用短刺法针刺,事先检查患者颈部的阳性反应点,对皮肤进行常规式消毒,取直径0.3毫米、长50毫米的针灸针,分别刺入患者的风池穴、天柱穴和颈夹脊穴位中,保证针尖朝向临近的阳性,然后将针稍微倾斜,保证针杆朝向头颅部,在治疗中保证每天一次,每周治疗五次,连续治疗两周,分析治疗效果。
  2.3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选取患者风池穴、玉枕穴、肩井穴、曲池穴,进针得气后,保证留针30分钟左右,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行针幅度快,在刺入患者体内后,快速提插捻转,保证局部血液循环。应用该方法治疗,一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
  3颈源性头痛针灸治疗规律分析
  针灸治疗对患者病人的颈源性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要求在治疗中掌握穴位的规律和下针的规律,对穴位进行合理的判断,提升治疗的准确性。以下将对治疗中规律进行合理的分析。
  3.1常用穴位。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最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穴、天柱穴、完骨穴,要求掌握穴位的基础特征和位置。风池穴处于枕大神经出筋膜处、完骨穴位于枕小神经出筋膜处。在治疗中通过刺激该穴位能达到缓解神经压力的作用。其次天柱穴使用也很多,是治疗颈部、头部和脊椎首选穴位之一。
  3.2掌握颈部敏感点。颈源性头痛主要位于头部和颈部交接处的头颈部,处于各个神经系统、血管的交叉处,很容易发生神经卡压,筋膜痉挛等情况。要求在治疗中刺进头颈部的交界处,达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颈源性头痛按压敏感点在上下颈线之间,上到颞骨与枕外隆突处,下至下颈线的2厘米处,在治疗中掌握患者敏感点,进而提升取穴的的准确性。
  3.3掌握其他穴位的位置。对于穴位不明显,在治疗中如果寻找其他穴位,配以足少阳经远端腧穴,从远端调节经气的运行状况,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采用手少阳三焦经循行经过人体耳后部位。颈源性头痛部位也表现为耳后疼痛,例如:天井穴、外关穴,在治疗中不能触碰患者的疼痛部位,有效的疏通患者头颈部交接部位的肌肉,配以颈部夹脊可有效疏通颈部的气血循环。此外在初次治疗中局部取穴,以达到疏通头颈部气血的目的[3]。
  4结束语
  颈源性头痛越来越受到医生的关注,针对发病的原因要采取适当的针灸治疗方法,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充分利用苍龟探穴针刺法、严氏短针针刺治疗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方法。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差异,采取适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治疗中探究处正确的治疗规律,正确掌握针的类别,及穴位的插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芳,王云珍,李淑琴.不同药物行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6):504-505
  [2]覃裕.星状神经节阻滞与颈椎旁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的临床观察[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0,(03)∶ 187-188
  [3]陶玉东等.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06):332-3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肩周炎患者行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1个疗程,并经随访6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肩痛,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阻滞病情进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手法治疗肩周炎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波动在77.3±10.8次/min,收缩压波动在142.3±12.8mmHg,舒张压波动在9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三白胃康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的浅表性胃炎患伴糜烂者,随机分为口服三白胃康汤组,雷尼替丁组,疗程1个月。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理活检及胃镜检查三项指标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41.4%,二组差异显著,P<0.02。  结论中药三白胃康汤对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有理想的治疗作用,腹痛腹胀等症状改善两组相当,但愈合质量较对照组好,且有一
期刊
摘要痛风中医辨证属于浊瘀痹,是由湿浊瘀滞内阻引起,受寒受湿只是诱因之一。“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呈“关格”危候。  关键词:痛风中医中药高尿酸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552  【中图分类号】R2【文献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中医药的具体理论指导下,将中医药治疗下肢静脉炎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研究中,根据下肢静脉炎的多种诱发病因,运用中医药疗法对下肢静脉炎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实例表明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下肢静脉炎应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573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341-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益母草的药理作用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状况。  方法对在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阶段的95例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益母草的药理作用妇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结果发现在短时间内,患者治愈与恢复率是相当高的,近乎高达100%,但在长时间的观察结果来看,益母草治疗对子宫出血是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辅助治疗。  结论可以说益母草有保证子宫收缩时间的药理功效,可以有效的治疗功能性子
期刊
摘要癃闭(前列腺增生症)是以中老年男性患者的排尿困难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常见临床病症。由于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该病症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该病症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因此治疗过程中患者较为痛苦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负担。随着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的发展,根据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的多种临床病症特点,“启癃通关饮”为中药在前列腺增生症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临床依据
期刊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此法操作方便,药源丰富,场地不限,费用低,疗效好,为绝大多数医生所掌握,患者也容易接受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外治牵引治疗中草药热敷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57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34
期刊
摘要中医是我国医学研究的精华,中医辩证理论在目前临床上运用广泛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内科心身疾病的起源,重点分析了中医内科心身疾病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心身疾病的中医理论展开进一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提升临床应用有效性。  关键词:心身疾病中医理论分类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561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中醫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运用对应的四种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研究的89例患者,经2~3个疗程治疗后,对偏头痛的治疗率为91.0%。  结论中医内科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Doi:10.3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