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延伸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能巧妙有机的让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继续探究和建构,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一日活动内容,而且能促进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本文分析了幼儿教育中延伸活动的现状,进而指出延伸活动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延伸活动方法
延伸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能巧妙有机的让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继续探究和建构,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一日活动内容,而且能促进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但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延伸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
一是延伸活动成了摆设和装饰。延伸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摆设,更不是一种装饰。虽然它不一定呈现在课堂活动中,但它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热情地说:“孩子们,咱们到操场上去试试看,玩一玩这个游戏,好不好?”孩子们自然会兴高采烈地说“好!”但是之后,教师却接着让孩子小便喝水,准备上第二节课,自己刚才的话就像没说一样。孩子们似乎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
二是在教师的活动设计中,延伸活动部分很随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延伸部分,怎样设计延伸部分,而且最后部分的延伸活动又不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许多教师很随意、不认真对待。为什么要有延伸部分?简单地说是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幼儿发展的完整性、连贯性。如在小班综合活动《拔萝卜》中,在幼儿基本掌握了故事情节和内容以后,喜欢表演的幼儿可以选择表演区,戴上自己制作小动物的头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语言去表演故事;喜欢画画的幼儿可以选择美工区把故事内容画出来;喜欢朗诵的幼儿可以选择阅读区,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故事改编成儿歌进行诵读。延伸活动以区域游戏的形式开展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让幼儿的主动活动插上了翅膀。
事实上,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虽然不强调教授幼儿学到多少知识与技能,但强调幼儿发展的阶段性、延续性、全面性,强调培养完整的儿童。从这个角度来讲,幼儿园教育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日活动的各个部分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延伸活动可以更好地把这个活动和后续活动连接起来。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都采用主题的方式编排课程内容,主题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园、社区联系活动组成的,更是不可以割裂一个一个单独的活动,也就是说更需要延伸活动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另一个角度讲,一次活动的时间、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也很难照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再加上教师准备的材料有限,所以很难满足所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所以尤其需要延伸活动。例如,在一次中班社会活动《我去过的地方》,课前幼儿搜集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特产等,活动中我请幼儿讲述自己去过的地方和带来的一些特产。活动结束后我们在活动室布置一个“祖国特产”的展览,幼儿可以把自己搜集的特产放在里面。同时幼儿充当讲解员,向其他“客人”介绍展出的物品。这样可以满足每个幼儿的活动需要。
那么延伸活动该如何实施,具体地讲,延伸活动往哪延伸呢?
第一,可以延伸到下一个活动,使半日活动或者一日活动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例如在小班综合活动《找绿色》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幼儿园里找春天,感受春天植物颜色的变化。在下一个活动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色画一画,特别是绿色的小草和芽儿,并与同伴相互交流一下。两个活动这样相辅相成,使得幼儿更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能产生积极地情绪体验。
第二,可以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去,使区域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自然延展。集体教学活动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幼儿教育活动形式,它在解决所有孩子面临的共同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等方面确有优势。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幼儿参与不足。具体表现在幼儿主动参与较少、幼儿心理参与不足、幼儿参与时间较短等方面,很难保证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幼儿园孩子多、教师少的现实条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孩子可以在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特点与环境互动,从而获得有益的发展。区域环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环境,孩子在区域的活动是自主的、富有个性的。它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区域活动既可以和教学活动连成一个整体,满足孩子个别学习的需要,又可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效。区域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小组活动,所以,也可以发挥孩子相互协作、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例如,在《美丽的热带鱼》的美工活动中,孩子了尝试用鲜艳的色彩装饰热带鱼,但孩子并不满足,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绘画热带鱼,并可以将其作品剪贴在一张大纸上,让幼儿合作完成组画“美丽的热带鱼”。这就是对《美丽的热带鱼》很好的延伸。
第三,同样,延伸活动也可以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真正实现家园共育,并且能够做到与社会的密切配合。现在幼儿教育的主题课程教育活动对资源非常依赖,因为幼儿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已成必然。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一篮蔬菜》中,活动结束后老师给幼儿每人发一张“一周食用蔬菜统计表”,就需要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绘画,记录自己家中一周菜肴中的蔬菜品。这种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统计表使幼儿园内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可以有效促进家园共育。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还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发展的机会。这种延伸活动既满足了主题教育的需要,又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其实大多数的延伸活动是教师备课时自行设计的,属于预设教育活动。教师还应关注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孩子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最好的延伸活动。如果把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成可以实施的延伸活动,即属于生成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更是对本次教育活动的教学提升。
第四、可以延伸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个小细节,真正做到教育的延续性。而且许多活动的目标必须要在延伸活动中才能达到。如科学活动《种蚕豆》的目标定为: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蚕豆的方法,萌发爱劳动的情感。其中学会种植这一点可以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但是学会管理蚕豆的方法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我请全班幼儿分组轮流管理,并用图画作观察记录。如:蚕豆何时发芽,何时长叶子,何时开花,何时结果等。还经常提醒幼儿爱护农作物,要适量浇水,发现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极大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教育延伸活动方法
延伸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能巧妙有机的让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继续探究和建构,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一日活动内容,而且能促进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但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延伸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
一是延伸活动成了摆设和装饰。延伸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摆设,更不是一种装饰。虽然它不一定呈现在课堂活动中,但它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热情地说:“孩子们,咱们到操场上去试试看,玩一玩这个游戏,好不好?”孩子们自然会兴高采烈地说“好!”但是之后,教师却接着让孩子小便喝水,准备上第二节课,自己刚才的话就像没说一样。孩子们似乎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
二是在教师的活动设计中,延伸活动部分很随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延伸部分,怎样设计延伸部分,而且最后部分的延伸活动又不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许多教师很随意、不认真对待。为什么要有延伸部分?简单地说是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幼儿发展的完整性、连贯性。如在小班综合活动《拔萝卜》中,在幼儿基本掌握了故事情节和内容以后,喜欢表演的幼儿可以选择表演区,戴上自己制作小动物的头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语言去表演故事;喜欢画画的幼儿可以选择美工区把故事内容画出来;喜欢朗诵的幼儿可以选择阅读区,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故事改编成儿歌进行诵读。延伸活动以区域游戏的形式开展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让幼儿的主动活动插上了翅膀。
事实上,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虽然不强调教授幼儿学到多少知识与技能,但强调幼儿发展的阶段性、延续性、全面性,强调培养完整的儿童。从这个角度来讲,幼儿园教育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日活动的各个部分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延伸活动可以更好地把这个活动和后续活动连接起来。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都采用主题的方式编排课程内容,主题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园、社区联系活动组成的,更是不可以割裂一个一个单独的活动,也就是说更需要延伸活动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另一个角度讲,一次活动的时间、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也很难照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再加上教师准备的材料有限,所以很难满足所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所以尤其需要延伸活动。例如,在一次中班社会活动《我去过的地方》,课前幼儿搜集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特产等,活动中我请幼儿讲述自己去过的地方和带来的一些特产。活动结束后我们在活动室布置一个“祖国特产”的展览,幼儿可以把自己搜集的特产放在里面。同时幼儿充当讲解员,向其他“客人”介绍展出的物品。这样可以满足每个幼儿的活动需要。
那么延伸活动该如何实施,具体地讲,延伸活动往哪延伸呢?
第一,可以延伸到下一个活动,使半日活动或者一日活动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例如在小班综合活动《找绿色》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幼儿园里找春天,感受春天植物颜色的变化。在下一个活动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色画一画,特别是绿色的小草和芽儿,并与同伴相互交流一下。两个活动这样相辅相成,使得幼儿更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能产生积极地情绪体验。
第二,可以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去,使区域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自然延展。集体教学活动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幼儿教育活动形式,它在解决所有孩子面临的共同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等方面确有优势。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幼儿参与不足。具体表现在幼儿主动参与较少、幼儿心理参与不足、幼儿参与时间较短等方面,很难保证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幼儿园孩子多、教师少的现实条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孩子可以在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特点与环境互动,从而获得有益的发展。区域环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环境,孩子在区域的活动是自主的、富有个性的。它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区域活动既可以和教学活动连成一个整体,满足孩子个别学习的需要,又可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效。区域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小组活动,所以,也可以发挥孩子相互协作、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例如,在《美丽的热带鱼》的美工活动中,孩子了尝试用鲜艳的色彩装饰热带鱼,但孩子并不满足,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绘画热带鱼,并可以将其作品剪贴在一张大纸上,让幼儿合作完成组画“美丽的热带鱼”。这就是对《美丽的热带鱼》很好的延伸。
第三,同样,延伸活动也可以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真正实现家园共育,并且能够做到与社会的密切配合。现在幼儿教育的主题课程教育活动对资源非常依赖,因为幼儿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已成必然。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一篮蔬菜》中,活动结束后老师给幼儿每人发一张“一周食用蔬菜统计表”,就需要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绘画,记录自己家中一周菜肴中的蔬菜品。这种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统计表使幼儿园内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可以有效促进家园共育。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还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发展的机会。这种延伸活动既满足了主题教育的需要,又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其实大多数的延伸活动是教师备课时自行设计的,属于预设教育活动。教师还应关注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孩子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最好的延伸活动。如果把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成可以实施的延伸活动,即属于生成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更是对本次教育活动的教学提升。
第四、可以延伸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个小细节,真正做到教育的延续性。而且许多活动的目标必须要在延伸活动中才能达到。如科学活动《种蚕豆》的目标定为: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蚕豆的方法,萌发爱劳动的情感。其中学会种植这一点可以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但是学会管理蚕豆的方法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我请全班幼儿分组轮流管理,并用图画作观察记录。如:蚕豆何时发芽,何时长叶子,何时开花,何时结果等。还经常提醒幼儿爱护农作物,要适量浇水,发现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极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