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只有注重对小学数学起始阶段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贯穿小学数学的各个年级、每节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部分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版)的基本理论明确指出: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课程标准》来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对他们的数学思维的训练也是很必要的。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值得研究并加以突破的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年龄阶段。这个思维发展过程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的成熟、知识经验的丰富等等要素完成的。在这个过渡期里,任何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刻意拔高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规律的。再者,思维能力的范畴是很广泛的,不讲求实际地进行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哄而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一、在小学各个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高。基于此,《课程标准》只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这是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在小学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数学老师要明确各年级担负着的思维训练任务。比如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刚开始是认识数的大小、长短、多少,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再比如说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有教学数的组成,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特别是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的计算,如果如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就难于使学生理解10以内的数的概念进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学会10以内的数的加、减计算。试想,学生的思维训练不科学、不系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话,对于这部分的知识能真正掌握多少呢?
二、在小学每堂课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每堂课的教学都是数学学习的阵地也是进行逐步思维训练的最佳时机。所以,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都要注意课堂思维训练。不论是课堂起始阶段的复习还是教学新知识或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例如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善于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老师就懂得不仅仅是学生的答数正确了就算教学成功而是会让学生说说得出答数的思维过程。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学生答数错误的更是不能放过而是针对学生思维的偏差进行引导纠正。
我们通常所说的“熟能生巧”的道理固然没错,但是也不能过分的依赖练习。数学学习本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辐合思维的能力的。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就更应该多去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甚至是参与到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去。这样的话,学生的练习才有可能高效。当然了,有的学生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的话他就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起来的效果也会更好,反之则不然。这说明什么呢?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思维能力。这说明这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不够好,说到底还是这部分学生思维的正确过程训练不够,在思维的指向性和思维的缩略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在小学各部分教学内容中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自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到数学思维能力是伴随着这一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离开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的形成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不论是低年级的大小、长短、多少或是10以内数的认识还是中高级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运用题解答甚至是诸如测量、画图等操作技能都是要注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比如说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或空间关系的抽象概括的结果。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往往在理解数学概念时会比较吃力。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每一个概念时就要注意通过创造各种具体的场景或是实物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去发现它们的特点,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如果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事物的规律甚至是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话,那么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概念也就不难了。例如,教学正方形的概念时,直接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告诉学生正方形的特性自然就效果不佳。如果是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正方形的用品,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然后再由老师来归纳小结自然效果就好。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老师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晏文东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几点做法和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2001年
2、郭为民 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中小学数学》2011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版)的基本理论明确指出: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课程标准》来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对他们的数学思维的训练也是很必要的。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值得研究并加以突破的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年龄阶段。这个思维发展过程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的成熟、知识经验的丰富等等要素完成的。在这个过渡期里,任何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刻意拔高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规律的。再者,思维能力的范畴是很广泛的,不讲求实际地进行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哄而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一、在小学各个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高。基于此,《课程标准》只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这是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在小学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数学老师要明确各年级担负着的思维训练任务。比如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刚开始是认识数的大小、长短、多少,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再比如说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有教学数的组成,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特别是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的计算,如果如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就难于使学生理解10以内的数的概念进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学会10以内的数的加、减计算。试想,学生的思维训练不科学、不系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话,对于这部分的知识能真正掌握多少呢?
二、在小学每堂课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每堂课的教学都是数学学习的阵地也是进行逐步思维训练的最佳时机。所以,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都要注意课堂思维训练。不论是课堂起始阶段的复习还是教学新知识或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例如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善于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老师就懂得不仅仅是学生的答数正确了就算教学成功而是会让学生说说得出答数的思维过程。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学生答数错误的更是不能放过而是针对学生思维的偏差进行引导纠正。
我们通常所说的“熟能生巧”的道理固然没错,但是也不能过分的依赖练习。数学学习本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辐合思维的能力的。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就更应该多去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甚至是参与到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去。这样的话,学生的练习才有可能高效。当然了,有的学生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的话他就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起来的效果也会更好,反之则不然。这说明什么呢?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思维能力。这说明这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不够好,说到底还是这部分学生思维的正确过程训练不够,在思维的指向性和思维的缩略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在小学各部分教学内容中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自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到数学思维能力是伴随着这一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离开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的形成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不论是低年级的大小、长短、多少或是10以内数的认识还是中高级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运用题解答甚至是诸如测量、画图等操作技能都是要注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比如说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或空间关系的抽象概括的结果。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往往在理解数学概念时会比较吃力。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每一个概念时就要注意通过创造各种具体的场景或是实物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去发现它们的特点,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如果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事物的规律甚至是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话,那么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概念也就不难了。例如,教学正方形的概念时,直接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告诉学生正方形的特性自然就效果不佳。如果是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正方形的用品,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然后再由老师来归纳小结自然效果就好。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老师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晏文东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几点做法和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2001年
2、郭为民 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中小学数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