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级优秀管理者:告别五种畏惧

来源 :企业文化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常常遇到各种的不如意。比如,有时即使是竭尽心力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这时,真正的聪明人并不是要去改变自己。相反,他们会通过改变环境设法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完全发挥,这就是他们不同于其他人的关键所在。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况,会觉得沮丧,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寻求工作调动或离职。他们觉得,在自己能力之外的范围内难以有出色的发挥。
  为什么信任自己的能力如此困难呢?简单地说,那是被自己的畏惧给出卖了。畏惧心理通常会夸大所谓的不足,让人觉得,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某些原本不具备的素质。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很多人就会对学历、外表、工作经验产生某种依赖。既然执意追求总归会失败,那还不如就按他人的期望生活,滞留在无法发挥自身能力的职位上,挣那份还算不菲的薪水。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屈服于畏惧的压力,它反而会对你产生更大的影响,由此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你避之不及的。例如,你害怕被人拒绝,就会摆出屈尊俯就的姿态,而这恰恰是为人所厌恶的;在你害怕失败的时候,你会因为丧失自信而表现得更加差劲。
  在对自身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之前,你必须要面对、克服这些畏惧心理。以下列举的五种畏惧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必须尽力克服:
  
  畏惧之一: 能力不足
  
  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使管理者面临着巨大压力,他们梦想成为从不出错的英雄。对管理者业绩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不留情面。如果你达不到要求,那么其他对该职位觊觎已久的人会很乐意一试身手。
  你试图表现得很完美,好象对任何事都很在行。你设法让自己相信,成为一名领导,就要时刻严阵以待,永远做正确的事,并且给人一种驾轻就熟的印象。即使做不到,也要使出铁腕手段,以使他人信服。
  这样做带来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多:过分施展才华却忽视了自身的缺点,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因为弱点将带来威胁,于是你不愿去正视它们,甚至希望它们快些消失。
  对自身的不足要有清醒的认识。问题不在于你是否有缺点,而在于缺点为什么存在。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聘请一个理想的人选,使他所擅长的正好能够弥补我的不足?
  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不可耻,反而能迅速减少这些不足带来的威胁,使其不再妨碍你凭借能力获得各种成就。
  
  畏惧之二: 他人拒绝
  
  多数管理者都希望得到他人承认,这种愿望非常强烈。他们必须表现得体、受人欢迎,至少在上司和同事面前必须这样。
  然而,这种愿望有多强烈,随之而来的畏惧就有多深。如果我不能胜任我的工作,结果将会怎样?如果不受欢迎怎么办?这些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并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其思路也会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是正确的经营决策?在压力下怎样做才能使他们更加喜欢我?
  当你不再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热情确定工作方向,而选择一味地追求得到承认和赢得赞许时,你已处于职业上的危险境地。你费尽心思讨他人欢喜,而丧失了自己的立场。最终,你将与近在眼前的成功机会擦肩而过。也许你赢得了他人在某些方面的赞许,却失去了利用自身才智获得成功的机会。你被畏惧所左右,而不是让自己的才能引领你走向成功。
  克服这种畏惧的最佳途径是大大方方地面对那些你认为会拒绝你的人。为什么呢?多数情况下,这些人与你有些距离。因为与他们接触不多,你会凭空将一些虚幻的想法加在他们身上。
  走近那些你认为会拒绝你的人,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每一次这样做,你的感受都会加深一步:他们也同样是人,没有什么可怕的。
  
  畏惧之三: 遭遇困境
  
  在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有可能威胁到公司的利益时,你必须采取行动。但你该做些什么呢?你已倾尽全力,但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还是出现了。这不仅影响到你的商业利益,而且威胁到你自身的判断能力。
  这时,需要出现奇迹。你需要做一些未曾尝试过的事,顺利的时候你或许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但现在你必须这样做。
  侥幸、浮躁的心态是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之一。日常工作中,管理者会逐渐地放弃自己的判断,而乐于听取有经验的专家的意见,这实际上是在逃避他们不愿意触及的现实问题。他们宁愿将问题交给承诺有能力快速、平稳解决问题的其他人,而不是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诸如问题为什么出现或克服这一难题也许需要多少年的努力。
  如果你有志成为高效的管理者,你必须不断地思考经营中的现实问题,而不是一味逃避;你必须勇敢地面对复杂的问题,而不是急于求成、期待快速解决方案的出现。如果你认真地考虑一下,你就能明白处理现实困难本来就是管理者的工作之一。
  
  畏惧之四: 未来无数
  
  在现实中,因无法把握未来而裹足不前的例子俯拾皆是。1967年,瑞士手表制造商在其研究中心发明了电子石英表。然而,他们却拒绝了生产这种手表的建议。谁会要一块没有发条的手表呢?但十年之后,这一决策却使瑞士手表的市场占有率从65%下降到了不足10%。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日本公司利用瑞士公司的发明,大规模生产、推广了电子表,而瑞士公司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与其它畏惧心理一样,对捉摸不定的未来的恐惧使人们不愿轻易改变现状。对他们来说,虽说目前状况苦不堪言,但未知的将来却可能更加可怕。于是,人们宁愿忍受现在的痛苦而不去做什么改变。
  聪明地冒险是对付这种畏惧的一剂良药。凭借出色的能力,你可以预见到哪些问题是可能要发生的,并根据评估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时候,你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变化是否会发生,而是变化将在哪里发生。
  真正的困难在于要理解意外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并要找出解决的办法。不管你如何拼命地抓住现在,对不确定环境的畏惧都不会有丝毫减少。向未知领域进军未必比呆在原处更加冒险,这一举措有时反而会更加安全。
  
  畏惧之五: 年老过时
  
  年龄增长有可能使人变得迂腐,但迂腐决不是年龄的必然产物。年龄只是一些人逃避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所找的托词而已。
  无论你年龄多大、多么德高望重或是社会关系多么广泛,你必须创造价值才能保住职位,在办公室里露露脸就能领到薪水的时代已经结束。
  一个人是不是害怕变老,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进行鉴别。相当部分的管理者到了退休年龄后,仍能长时间地保持心态健康、进取、充满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将更加丰富。如果你渴望工作、渴望成绩,并希望得到相应的报酬,你是能够做到的。
  除了担心职位之外,对年龄的畏惧也会给你的事业带来更多的干扰。这种畏惧源自于个人,将影响你对自身能力的认同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这种畏惧还将渗入你的事业之中,并最终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这种担心又是如何妨碍你学习新东西的呢?也许你渴望学习新的东西,实际上,只要你积极尝试就能够做到。做不到,不是因为年龄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信心不足。允许自己进行尝试,你将在任何领域得到自由。你所要做的只是告诉自己你想要多大的成就。
其他文献
◆ 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和实践意义  ◆ 由单赢价值观向双赢价值观转变的趋势  ◆ 由机械管理模式向自主管理模式转变的趋势  ◆ 由只注重高科技向既重高科技又重人文精神的创新模式转变的趋势  ◆ 由重视质量效益向既重质量效益更重服务效益转变的趋势  ◆ 企业家素质创新的趋势  ◆ 职工素质建设由一般性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向培育高素质创新主体的深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的生存
期刊
摘 要:当下就业形势严峻,而“外省生源”作为就业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为了保证毕业生的高签约率,都喜欢录用与单位所在地一致的相应生源地的毕业生,在外省读书的学生对于出省就业的信息获取相对稀缺,那么外省的生源找工作比之本省生源的难度和就业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很多。本文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调查2013届外省生源就业意向来分析外省生源就业特点,为以后指导外省生源就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
期刊
一  继承,是企业文化的根基            企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不断的发展中日益壮大,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效的营养成分。一个企业,首先是一个社会组织。每个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锤炼、筛选、升华就形成了这一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即企业文化的核心。  提到“企业文化”,有人便联想到文
期刊
“我们可以没有文凭,但是我们不能没有文化。”这句话对企业同样适用。日本企业就是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先,在八十年代才取得与美国企业竞争的全面胜利。阿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适应性强的企业文化是强有力的调节手段,企业文化的素质高低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电信正在经历一场企业文化的变革,这一变革以RPR重组为切入点,以《中国电信企业文化手册》下发为标志,正在深入企业的方方面
期刊
当前,中国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激烈竞争,而且要直面跨国企业的竞争。国内一些企业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这确实是明智之举。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也就是给企业做几条响亮的口号,或者提炼高深的企业理念、信条。这是不是在做企业文化?到底企业文化要做些什么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概念上弄清什么是企业文化。  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
期刊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众多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及其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如何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这一全新的课题,我们的企业正经历着一场实实在在的文化变革。本文拟就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新
期刊
企业家是企业中最珍稀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家的境界有多高,企业就能飞多高。在工作中,我接触过许多企业家,我把他们的成功归纳为16个字,即独具慧眼、诚信为上、百折不挠、不断创新。    独具慧眼    眼光独到是一个企业家最本质的特征。企业家只有具备远见卓识,才能准确把握大势,发现潜在价值。  拿香港知名企业家李嘉诚来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地产陷入低潮,李嘉诚看准时机大举入市,由塑胶大王摇身
期刊
“三化”原则——个性化、一体化、时代化  “三性”原则——创新性、群众性、实践性  “三好”原则——好识、好听、好记  “三大”原则——大战略、大目标、大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提炼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价值理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是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企业价值理念一般有基本价值理念、单向价
期刊
《环球企业家》一年一度的“45岁以下商业精英”名单又发表了。是什么使他们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呢?如果仔细研究这些商业精英,就很容易发现,他们中没有人是“一步登天”的。他们的成功既不能完全用“时也,运也,命也”来解释,又不单是超群的个人品质的结果。实际上,是自身因素和环境要素交互作用造就了他们。  根据Hay集团以及有关学者的研究,企业精英常常需要跨过重重“关卡”。著名管理大师查兰(Ram Cha
期刊
“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却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一句堪称经典的商界名言几乎是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领导力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    什么人能称之企业家?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洛认为,企业家是有自己理念,将企业不断盘大,并能规避风险的企业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世界财富大王比尔·盖茨认为,企业家是具有思想,会合理组织既定资源,能把企业带向正确方向的掌门人、决策者、指挥者;稳坐世界家用电器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