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家长和学生重视学生的语数等文化课学习,而忽视了品德课的学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活”用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品德;历史;教学
在新课改下,《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入了一定分量的“历史题材”的内容。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在其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是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这些历史内容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串联,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历史与现实相隔太远,这些“散点式”的历史内容十分陌生。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应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应在“活”字上下功夫。
一、教师力争教“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自己施教的一种材料,对教材的处理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在历史细节的选择上我们要追求真实在历史题材的教学中,教师老师应谨慎为上,遇到生动的细节勿忘甄别、查证,尽可能选用第一手材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其次,在面对众多的细节时,要坚持易于学生理解的原则,以淘金般的目光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善于调整、删减教材内容,而且要敢于大胆引进教材以外的东西。
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向学生简单讲解中国共产党第一党代会后,增加了这么一个环节。师: “为什么要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的游船上呢?”学生分组交流汇报,生:他们正在开会时却被敌人发现了,只能转移。生:当时处境太危险了,如果不转移,资料随时都会被敌人拿走。生:因为敌人来搜查了,他们会被抓走,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暗杀。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同学们充分地展示、交流小组探究的结果。)师:在随时都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共产党员依然要坚持成立中国共产党?生:因为他们不希望中国人民再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生:他们为了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因为相隔年代甚远,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特殊的年代了解很少,对于共产党是历经千难万险才成立的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而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第一党代会的换址,所以就从两张图片出发,通过增加了探究“第一党代会为什么要易址”这一问题,逐步深入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共产党诞生的困难,更引导学生了解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以及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
二、 学生力求学“活”。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历史事实向现实回归的跳板。只有当学生从历史中能够领悟到深刻的人生,由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时,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此时的历史教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基础,让学生通过生活收集整理材料,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把过去时态的历史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
如执教五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在课前发动学生小组分工搜集材料、调查情况:
1、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共一大召开的有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革命的有关故事材料。3、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生活调查和资料收集,不仅自我积累和整理了大量生活材料,而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艰辛,引起对中国历史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学生通过搜集历史背景的资料,使自己心中有历史,心中有想法。因此在上课时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感情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又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电教手段激“活”。
情境有唤起学生情感的作用,情境教学即指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或实物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以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之功效。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出示有关时代背景和人物境遇的幻灯、实物、电影等资料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师生共同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如在五年级下册《鸦片的背后》一课教学时,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离我们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和学生身边的事物没有任何的直接的联系,我便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使他们更易学习,教学中用流失在外的奇珍异宝图片、还有被烧毁的废墟图片、火烧圆明园的警示片段,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耳濡目睹,经历了从惊叹到遗憾再到愤慨之情的变化,特别是三幅废墟的图片,夕阳下的圆明园、陵园般的圆明园、被冰雪覆盖的圆明园,一幅比一幅肃穆, 再配以哀乐的音乐、诗句,引领学生聆听哭泣,思考缘由,层层推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段历史带来的苦与悲,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憎恨侵略、痛恨清政府的情感高潮。
四、开展活动促“活”。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的交流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体验活动充分表达了课程的过程价值,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身经历、自主创造;体验活动也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资源进行了整合,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收获着交往的喜悦和发现的兴奋,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有效体验与知识传授的和谐统一,并在感悟中升华道德情感。
同样以《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在《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教学片段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材中列举的几个不平等条约,体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入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安排了两个体验环节:
体验一:加一加,算一算,体验赔款金额多。
体验二:算一算,比一比,体验割地面积大。
从上面几个策略不难看出,在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努力追求:让教材内容与儿童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正视祖国的历史。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激发、智慧将被开启,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品德学科成为一门最具魅力的课程。
关键词:品德;历史;教学
在新课改下,《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入了一定分量的“历史题材”的内容。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在其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是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这些历史内容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串联,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历史与现实相隔太远,这些“散点式”的历史内容十分陌生。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应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应在“活”字上下功夫。
一、教师力争教“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自己施教的一种材料,对教材的处理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在历史细节的选择上我们要追求真实在历史题材的教学中,教师老师应谨慎为上,遇到生动的细节勿忘甄别、查证,尽可能选用第一手材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其次,在面对众多的细节时,要坚持易于学生理解的原则,以淘金般的目光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善于调整、删减教材内容,而且要敢于大胆引进教材以外的东西。
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向学生简单讲解中国共产党第一党代会后,增加了这么一个环节。师: “为什么要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的游船上呢?”学生分组交流汇报,生:他们正在开会时却被敌人发现了,只能转移。生:当时处境太危险了,如果不转移,资料随时都会被敌人拿走。生:因为敌人来搜查了,他们会被抓走,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暗杀。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同学们充分地展示、交流小组探究的结果。)师:在随时都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共产党员依然要坚持成立中国共产党?生:因为他们不希望中国人民再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生:他们为了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因为相隔年代甚远,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特殊的年代了解很少,对于共产党是历经千难万险才成立的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而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第一党代会的换址,所以就从两张图片出发,通过增加了探究“第一党代会为什么要易址”这一问题,逐步深入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共产党诞生的困难,更引导学生了解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以及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
二、 学生力求学“活”。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历史事实向现实回归的跳板。只有当学生从历史中能够领悟到深刻的人生,由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时,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此时的历史教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基础,让学生通过生活收集整理材料,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把过去时态的历史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
如执教五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在课前发动学生小组分工搜集材料、调查情况:
1、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共一大召开的有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革命的有关故事材料。3、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生活调查和资料收集,不仅自我积累和整理了大量生活材料,而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艰辛,引起对中国历史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学生通过搜集历史背景的资料,使自己心中有历史,心中有想法。因此在上课时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感情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又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电教手段激“活”。
情境有唤起学生情感的作用,情境教学即指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或实物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以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之功效。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出示有关时代背景和人物境遇的幻灯、实物、电影等资料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师生共同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如在五年级下册《鸦片的背后》一课教学时,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离我们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和学生身边的事物没有任何的直接的联系,我便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使他们更易学习,教学中用流失在外的奇珍异宝图片、还有被烧毁的废墟图片、火烧圆明园的警示片段,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耳濡目睹,经历了从惊叹到遗憾再到愤慨之情的变化,特别是三幅废墟的图片,夕阳下的圆明园、陵园般的圆明园、被冰雪覆盖的圆明园,一幅比一幅肃穆, 再配以哀乐的音乐、诗句,引领学生聆听哭泣,思考缘由,层层推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段历史带来的苦与悲,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憎恨侵略、痛恨清政府的情感高潮。
四、开展活动促“活”。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的交流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体验活动充分表达了课程的过程价值,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身经历、自主创造;体验活动也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资源进行了整合,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收获着交往的喜悦和发现的兴奋,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有效体验与知识传授的和谐统一,并在感悟中升华道德情感。
同样以《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在《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教学片段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材中列举的几个不平等条约,体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入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安排了两个体验环节:
体验一:加一加,算一算,体验赔款金额多。
体验二:算一算,比一比,体验割地面积大。
从上面几个策略不难看出,在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努力追求:让教材内容与儿童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正视祖国的历史。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激发、智慧将被开启,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品德学科成为一门最具魅力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