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提高学生品德,立足教“活”学生历史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家长和学生重视学生的语数等文化课学习,而忽视了品德课的学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活”用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品德;历史;教学
  在新课改下,《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入了一定分量的“历史题材”的内容。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在其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是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这些历史内容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串联,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历史与现实相隔太远,这些“散点式”的历史内容十分陌生。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应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应在“活”字上下功夫。
  一、教师力争教“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自己施教的一种材料,对教材的处理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在历史细节的选择上我们要追求真实在历史题材的教学中,教师老师应谨慎为上,遇到生动的细节勿忘甄别、查证,尽可能选用第一手材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其次,在面对众多的细节时,要坚持易于学生理解的原则,以淘金般的目光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善于调整、删减教材内容,而且要敢于大胆引进教材以外的东西。
  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向学生简单讲解中国共产党第一党代会后,增加了这么一个环节。师: “为什么要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的游船上呢?”学生分组交流汇报,生:他们正在开会时却被敌人发现了,只能转移。生:当时处境太危险了,如果不转移,资料随时都会被敌人拿走。生:因为敌人来搜查了,他们会被抓走,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暗杀。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同学们充分地展示、交流小组探究的结果。)师:在随时都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共产党员依然要坚持成立中国共产党?生:因为他们不希望中国人民再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生:他们为了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因为相隔年代甚远,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特殊的年代了解很少,对于共产党是历经千难万险才成立的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而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第一党代会的换址,所以就从两张图片出发,通过增加了探究“第一党代会为什么要易址”这一问题,逐步深入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共产党诞生的困难,更引导学生了解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以及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
  二、 学生力求学“活”。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历史事实向现实回归的跳板。只有当学生从历史中能够领悟到深刻的人生,由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时,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此时的历史教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基础,让学生通过生活收集整理材料,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把过去时态的历史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
  如执教五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在课前发动学生小组分工搜集材料、调查情况:
  1、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共一大召开的有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革命的有关故事材料。3、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生活调查和资料收集,不仅自我积累和整理了大量生活材料,而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艰辛,引起对中国历史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学生通过搜集历史背景的资料,使自己心中有历史,心中有想法。因此在上课时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感情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又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电教手段激“活”。
  情境有唤起学生情感的作用,情境教学即指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或实物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以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之功效。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出示有关时代背景和人物境遇的幻灯、实物、电影等资料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师生共同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如在五年级下册《鸦片的背后》一课教学时,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离我们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和学生身边的事物没有任何的直接的联系,我便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使他们更易学习,教学中用流失在外的奇珍异宝图片、还有被烧毁的废墟图片、火烧圆明园的警示片段,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耳濡目睹,经历了从惊叹到遗憾再到愤慨之情的变化,特别是三幅废墟的图片,夕阳下的圆明园、陵园般的圆明园、被冰雪覆盖的圆明园,一幅比一幅肃穆, 再配以哀乐的音乐、诗句,引领学生聆听哭泣,思考缘由,层层推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段历史带来的苦与悲,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憎恨侵略、痛恨清政府的情感高潮。
  四、开展活动促“活”。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的交流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体验活动充分表达了课程的过程价值,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身经历、自主创造;体验活动也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资源进行了整合,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收获着交往的喜悦和发现的兴奋,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有效体验与知识传授的和谐统一,并在感悟中升华道德情感。
  同样以《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在《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教学片段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材中列举的几个不平等条约,体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入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安排了两个体验环节:
  体验一:加一加,算一算,体验赔款金额多。
  体验二:算一算,比一比,体验割地面积大。
  从上面几个策略不难看出,在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努力追求:让教材内容与儿童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正视祖国的历史。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激发、智慧将被开启,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品德学科成为一门最具魅力的课程。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必须认清自身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学院办学条件,生源及师资等特点,探索有学院特色的大学英语教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一、对我院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我院的生源比较复杂,大部分学生都是高考落榜生,他们
期刊
摘 要:利用教师的威力来让孩子就范于父母的要求,这既是家长摸索出来的一个控制孩子行为的有效办法,也间接构成了对教师权威地位的信度检验——教师在幼儿的生活世界中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权威人物,其对孩子意志与行为的威慑力远远胜过孩子的父母。试想如果教师过度运用自己的权威,对孩子又会有什么影响呢?教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权威限度呢?下面的竞选小组长事件促动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竞选;教师权威;限度  毎每放
期刊
摘 要: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需要对其进行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一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掌握自身发展规律、自觉调节心理倾斜的种种矛盾。大学生成才目标完善人格潜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智力、性格、气质、能力、品德多方面全方位的潜力培养,激发健康人格潜力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环境、家庭等各方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进行教育与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人格潜力  课题来源:山东政法学院思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无疑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特色之一。本文从顶层设计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做好规划的重要性,探讨制度建设如何为校企合作做好保障。通过剖析影视节目拍摄与制作的生产性实训案例,从运作角度为校企合作提供经验,探索并研究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与共赢发展的方案和对策,为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影视节目拍摄与制作;生产性实训  如今,“校企合作”无疑是我国高等
期刊
摘 要:在“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和书本知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孩子的发展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之外和课堂之上,寻求“中庸”;将“个性”和“传统”如太极两仪一般玩转。  关键词:个性;发展  一、个性之一—人文素养的初步养成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①  关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化发展,注重其个性的完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历史教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发展趋势,对在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立交桥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电子、数控、检测、驱动技术于一体的关于机电设备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的技术,涉及面广,岗位众多。机电一体化专业也是全国高职学院开办最多的专业之一,且已经有了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生
期刊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本文根据《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论述,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解读,认为社会主义教育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面向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素质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按照教育规律为社会培养合乎社会要求,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行为。然而,不同的社会对教育的具体目的
期刊
《幼儿园新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尽情的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提供幼儿时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因此幼儿的身心健康,身体发展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俗话说“病从口入”,幼儿洗手的习惯的养成成为我们幼儿老师的焦点。良好的洗
期刊
圆圆是我姐姐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班上准备以“感恩的心”为主题,开展一个家校活动。姐姐接到圆圆的班主任给她布置的一项“作业”: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写出妈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痛苦经历,以此让孩子明白妈妈的艰难和不易,以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这可把姐姐为难坏了,从小她最怕的就是写作文。情急之下,姐姐找我帮忙。经过商量,我们达成一致,她来讲,我来写。我告诉姐姐,不要想到这是一篇家长会的发言稿,就
期刊
摘 要:教育本只需点化,而问题很多的“牛筋”式学生则极具反复性,需要“慢火”才能“炖熟。  关键词:学困生;教育;方法  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
期刊